定遠縣衙。
縣令陳元年剛剛處理完上午的公事,坐在縣衙後堂歇息,正當他一杯茶端起之時,便听到外面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擊鼓聲音。
片刻後捕頭老張急匆匆跑進縣衙後堂,氣喘吁吁道,「陳大人,不好了!」
「嗯?怎麼了?外面擊鼓所謂何事?」
陳元年臉上滿是疑惑的神情,不知道捕頭老張言中之意,不過見到他神色匆匆,便感覺到此事非比尋常。
「縣令大人,那擊鼓之人,乃是鄭家村村民,他們整個村莊遭到了山賊的洗劫,村中糧食被搶的所剩無幾!」
捕頭老張話音落下,便望向陳元年。只見陳元年在听說此事之後便一臉凝重的樣子,仿佛在思索著什麼。
「走,我們先升堂。」
陳元年話音落下,整理好官服,戴好官帽,直接朝著縣衙大堂而去,捕頭老張在後面趕緊跟上縣太爺的腳步,要知道,山賊劫掠整個村莊,在一縣之中可不算是小事。
陳元年坐于堂中,便令下屬將那擊鼓之人帶上來。
片刻之後,只見到自縣衙門口走進四五個村民模樣的人,有男有女,模樣狼狽。
「堂下之人,狀告何事?」
「大人,我等俱是鄭家村之人,就在昨天,我們整個村子遭到了山賊的洗劫,那群可惡的賊子還掠走了我的孩子。」
堂下說話之人,正是劉氏,他的一旁還站著肖長安、李大嫂以及鄭家村其他的村民。
陳元年听到劉氏之言後,一抹怒色涌現而出,這群可惡的山賊,不但搶糧食,竟然還搶人?
不過陳元年見到堂下其中一人為肖長安時,大為驚詫,對于肖長安,他是見過的,就是他在年前的文學交流會上面取得了魁首,還有他那個小兒子,在文學會上面的表現同樣讓自己記憶猶新。
「肖長安?你也是鄭家村的人嗎?」陳元年望著堂下的肖長安,問道。
肖長安很是詫異,沒想到僅僅在文學交流會上的一面,縣令大人竟然把自己給記住了,隨即趕緊朝著陳元年回答道,「回稟大人,小人是鄭家村之人,那被劫走的小孩子,就是小兒肖初,還望大人發發慈悲,設法營救,小人全家定然感激不盡。」
陳元年听得肖長安此話,心中一陣驚訝,那個被劫走的孩子,竟然是肖長安的兒子?那可是我定遠縣中百年難得一遇的神童啊!要知道這孩子日後定然潛力無限,若是被山賊給戕害了,豈不是定遠縣中的一大損失?
陳元年內心翻起一陣驚濤巨浪,本來還想讓這小家伙代表定遠縣去參加過幾天的崇明府三縣才學比試大會呢,也好看一看這小鬼潛力到底怎麼樣,卻不想出了這等事情。
「你們先不要著急,肖初被山賊劫掠走,應該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的,這小家伙聰明,想來在山賊手中也可以想到辦法自保,我稍後親自去崇明府,找知府盧大人稟報。」陳元年語氣鄭重的望著堂下幾人。
對于定遠縣境內這伙山賊,陳元年還是有一定掌握的,他們聚集在野雞嶺一代,自己也曾上報過幾次,不過上面卻沒有對這件事情給予重視。野雞嶺位于定遠縣、定博縣與定珍縣三縣交界之處,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想來憑借自己的幾十號衙役想要營救肖初定然無望,此事應該上報知府大人,請知府大人定奪才是。
劉氏在堂下,听到陳元年之言,趕緊道,「知縣大人,還請您務必出手相助,我兒性命,全仗您相救了。」
劉氏情緒激動,聲音已經帶著哭腔,眼淚不由自主的往下落。自從昨天晚上肖初被那一伙山賊給帶走之後,劉氏幾乎一整夜沒有合眼,天還沒有完全亮便往定遠縣中趕,希望借助官府的力量來營救肖初。
陳元年站起身來,道,「這位夫人先不要激動,相信肖初定然可以平安無恙回來,我這就安排車馬去稟報知府大人。」
隨即陳元年趕緊吩咐人將劉氏等一眾人等安置在內堂休息,自己向著他們幾人交代了一聲便上了馬車。
不過,就在陳元年將要出發之際,便見到劉氏從府衙內沖了出來,情緒激動道︰「大人,帶上我,我也要去面見知府大人,稟明實情。」
後面的肖長安一臉無奈的樣子,不過在望向陳元年的眼神中同樣多了幾絲祈求之色。
知縣陳元年長嘆一聲,最後點了點頭,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失去了肖初,劉氏的情緒比較激動也是可以理解的。隨後便讓肖長安以及劉氏兩人坐上了自己的馬車。
肖長安心中感激,陳大人在定遠縣多年,早就知道他為官清廉,公正不阿,是一個難得的好父母官,今日一見果然平易近人。要知道,陳元年是官,他們兩人是民,縣令大人竟然可以答應與他們同乘一車,這份待遇不可謂不高啊。
來到崇明府,陳元年也不拖沓,直接來到崇明府衙,事情緊急,越快將此事稟報給知府大人,則可以多出一刻營救的時間。
此時的知府盧慶之正在與安國公以及總督大人商議事情,忽然听到小廝的一陣急報,「大人,定遠縣令陳大人到,說是有急事要報與大人。」
盧慶之有些意外,這縣里面有什麼事情稟報都是需要遞交文書的,哪里有縣令親自上門稟報的道理?這陳元年為官多年,應該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這家伙又為什麼會親自到來呢?
「難道真的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情?不過一個區區百里小縣,能有什麼急事?」盧慶之在心中自忖道,況且自己可是正在與國公大人以及總督大人商量事情呢,何事可以大過這兩位大人?
哎,算了,還是等這里的事情商定之後再行處理吧。
「你吩咐下去,帶陳大人去府衙後堂奉茶,讓陳大人稍候。」
听到盧大人的吩咐,那小廝便直接走了下去,上面兩位大人的身份他是知道的,就算陳元年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情,也要這邊優先。
「國公大人、總督大人我們繼續。」等那小廝走後,盧慶之道。
「盧大人,你那邊有公務嗎?你先處理,我們這邊的事情也急不來。」蕭泰見方才那小廝的聲音有些急,便朝著盧慶之道。
「些許小事,何勞安國公大人掛心,等您吩咐完畢我再去處理便可。」
且說陳元年以及劉氏等人在府衙內堂中等待,不過等了許久卻也不見知府大人的到來,劉氏又急了,「大人,要不要再去通報一聲?」
陳元年瑤瑤頭,道︰「這位盧大人公正廉明,想來定然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在處理,不然知道我親自來呈報,應該早就現身相見了。」
陳元年一臉得意,想來自己與盧大人共事多年,這點面子還有的,況且兩人都是兩袖清風的清官,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
肖長安與劉氏兩人無語,不過卻只能等待著。
府衙內堂中,三人正在商議事情,卻忽然間听到府衙外想起一陣急促的擊鼓聲音。這讓三人很是意外,是何人擊鼓?
「來人啊,出去看看何人擊鼓?」
「稟大人,府衙外之有一個婦女在擊鼓,非說自己有什麼冤屈,要直接找盧大人申訴。」
隨著小廝的話音落下,盧慶之的臉色不由的陰沉下來,這到底是誰啊,當著自己兩位上司的面出現這等事情,這不是明顯給自己找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