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9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冬去春來的某一天。

是寧缺和桑桑訂親的日子。

這一天,在雁鳴湖畔的宅子里。

來了很多人。

這些人,都是臨四十七巷的街坊。

訂親嘛,總是要熱熱鬧鬧的,把親朋好友都叫上。

寧缺的朋友不多,桑桑的朋友也不多。

人少了不熱鬧。

所以,寧缺就順帶著將臨四十七巷的街坊們都請來了。

書院的師兄、師姐也來了。

夫子也來了。

……

葉千秋和夫子單獨坐在湖邊喝著酒。

夫子看著籠罩在銀暉里的山林,听著湖水里的魚兒翻跳之聲,突然說道︰「桑桑那丫頭身體里的毛病,比想像的還要嚴重,你能治好?」

葉千秋道︰「大概可以。」

「不過,她身上的病,最終還是要靠她自己。」

夫子微微頷首,道︰「爛柯寺最近有個盂蘭節,爛柯寺發了請帖過來,我想讓寧缺帶著桑桑去爛柯寺。」

葉千秋笑了笑,道︰「你和我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夫子道︰「你去過爛柯寺沒有?」

葉千秋搖搖頭,道︰「沒有。」

夫子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你的那院子里埋了好幾個和尚,你應該去爛柯寺懺悔一下自己罪過。」

葉千秋道︰「和佛祖懺悔嗎?」

夫子道︰「佛祖也許會原諒你。」

「桑桑是你的徒弟,你不護著,誰護著。」

葉千秋道︰「你怎麼不去?」

夫子道︰「你覺得我能去嗎?」

葉千秋哈哈笑了起來,道︰「你說的好像沒什麼毛病,那我去一趟也好。」

「來到長安也有些年頭了,還沒去過外面看看,多多少少有些說不過去。」

夫子道︰「你肯去,我就放心了。」

葉千秋道︰「其實,本來我打算先去知守觀看看的。」

夫子道︰「你想去看天書?」

葉千秋道︰「我知道書院有明字卷。」

「等我看了其他幾卷,再回來看明字卷也不遲。」

夫子點頭道︰「我看了之後,總是有些地方還疑惑不解。」

「若是你看了之後,能給我解解惑,倒也是可以的。」

葉千秋道︰「那得等我看了之後,才能知道。」

這時,夫子轉頭朝著那邊喧鬧的院中看去。

只听得他悄然說道︰「好熱鬧啊。」

葉千秋點頭道︰「是啊,好熱鬧。」

……

……

葉千秋決定了要去爛柯寺。

而且是和桑桑、寧缺同行。

葉千秋早就有過行萬里路的打算。

只是,孩子們的功課不能落下。

好在,這幾年的時間沒有完全白費。

在教了孩子們讀書認字之後。

如今,他們已經能有獨立的能力去閱讀他們能去閱讀的書本。

葉千秋已經寫下了十幾本道家經典,就放在了小院當中。

在他離去的這些日子里,這些道家經典便留給孩子們日常翻閱。

或許,他們還難以明白其中的含義。

但,多讀幾遍總歸是好的。

……

爛柯寺遠在東南,路途遙遠。

雖然說盂蘭節會的時間在秋天,但唐國準備參與盛會的游客和使團,大部分都提前了一定時間,選在初夏這些天前後出發。

寧缺是書院的代表。

桑桑、葉千秋、小黑自然不是誰的代表。

他們只是去爛柯寺看看而已。

太陽西斜,夜色將臨的時候。

黑色的馬車漸漸隱入夜晚的雲霧之中。

葉千秋一行四人,朝著爛柯寺的方向緩緩駛去。

小黑很高興,寧缺同樣也很高興。

本來寧缺以為自己這一趟爛柯寺之行會有想不到的危險。

但是,葉夫子突然也想去爛柯寺看看。

所以,他很高興。

這意味著,此行,他和桑桑不會再面臨什麼樣的危險。

所以,寧缺忍不住唱起了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小黑坐在車里,听著寧缺的歌聲,一臉疑惑道︰「寧缺,你唱的是什麼割?」

……

書院後山上。

看著那輛黑色的馬車漸漸消失。

二師兄的眉頭微微蹙起,總覺得今日的氣氛有些怪異,隱藏著某些自己無法看清楚的事情。

大師兄看著黑色馬車離開,沉默片刻後轉身離開,暮色照在他舊棉襖上,隱隱可以看到一些微塵,似乎棉袖在微微地顫抖。

二師兄回頭望著山道上大師兄的背影,心頭微有所動,追了上去。

大師兄走的很慢,但不知為何,卻很難被他追到。

大師兄走到草廬時。

夜色已經完全籠罩山谷,繁星一顆接一顆地出現在黑色天幕之上。

夫子站在草廬外,半佝著身子,眯著一只眼楮,正對著一個筒狀的鐵制物事在看,不知道鐵筒里究竟有什麼。

大師兄走到夫子身後,問道︰「老師,你在看什麼?」

「我在看星星……嗯,應該說觀星,這樣比較雅。」

夫子示意他過來看看,說道︰「這是老六和十三作出來孝敬我的,他們給取了個名字叫觀星鏡,但我先前試了試,星星還是那個星星,不過卻能把遠處的風景放大,拉到近處,我看倒不如見望遠鏡為好。」

大師兄把眼楮湊到鐵筒前看了看,發現確實如老師所說,鐵筒視野里的星星沒有變大,但如果看遠處星光下的山巒,則會顯得清楚放大很多。

「真是有趣的事物,小師弟懂的事情真多。」

他微笑的說道。

夫子望向頭頂夜穹里的繁星說道︰「世間或許有生而知之的人,但沒有無所不知的人,你小師弟懂的事情再多,總有很多事情是不懂的。」

「我也一樣,相傳那七卷天書是昊天意志化形而成,當年我還如你一般是個青衫書生時便能看懂其余六卷,如今已然垂垂老矣,卻依然還是看不懂和尚在明字卷上留的那些話。」

大師兄誠懇說道︰「弟子也看不明白。」

「廢話,為師看不明白的,你又如何看的明白。」

夫子看著他微笑說道︰「不過既然看不明白,那便不要日夜煩惱。」

大師兄說道︰「如此事由,不得不憂。」

夫子看著他嚴厲說道︰「如果這是一個故事,誰也不知道該怎樣發展,你不知我不知世人也不知,那你憑什麼認為故事的結局就一定是那樣?」

大師兄沉默很長時間後說道︰「若無明日憂,便有今日愁。」

夫子說道︰「人當為今日愁,不必為明日憂。」

大師兄說道︰「老師若不是憂慮人世前景,為何要讓小師弟去爛柯寺?」

夫子看著籠罩在銀暉里的山林,听著遠處隱隱傳來的瀑布聲,說道︰「你只看到了你的小師弟,卻是沒看到葉千秋。」

大師兄有些訝然,道︰「葉夫子也和小師弟同行?」

夫子道︰「當然,不然,我會這麼高興?」

大師兄道︰「這下,好像,要出事了。」

夫子笑道︰「且看那佛祖能否降得住魔頭。」

大師兄道︰「老師說葉夫子是魔頭?」

夫子道︰「我沒說。」

大師兄道︰「老師明明說了。」

夫子吹胡子瞪眼道︰「我沒說,是你說的!」

……

世間億萬民眾早已忘記了盂蘭節的起源和由來,冥界依然存在于他們的傳說,童年時的故事里,然而早已變成了真正的傳說或故事。

沒有人相信冥界真的存在,更沒有人相信什麼冥界入侵的鬼話。

在人們眼中,盂蘭節是個祭祖飼鬼的重要節日,而那些沿街擺放的蘭花盆,穿著古服的少女,各種誘人的吃食,游燈的習慣,更是讓這個節日沒有沾染半點陰森的鬼氣,充滿了美好和迷人的意象。

爛柯寺的盂蘭節會自然是修行界的盛事,盂蘭節本身也是世間的一次盛事。

除了修行者,還有無數游客香客和各國的官方使團,依循著距離的遠離,從不同城市依次出發,向著爛柯寺而去。

唐國依照舊例也派出了使團,使團的級別很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代表陛下巡游世間的使臣,是鎮西大將軍冼植朗。

鎮西大將軍乃是帝國四王將之一。

在鎮國大將軍許世,和夏侯相繼死後。

他的地位愈發顯得重要。

隨同使團一同前往爛柯寺的,還有長安紅袖招的舞團。

三十年前,唐國先帝強行把紅袖招從南晉召至長安城後,紅袖招里的女兒們只是在後一年去過一次爛柯寺參加盂蘭節祭,此後便再也沒有出過長安城,時隔二十余年,紅袖招再次出行,也吸引了很多目光。

所有的目光都在大唐官方使團的車隊上,沒有人注意到,在使團後方約十幾里地外,有輛黑色的馬車正在官道上孤單的行駛著。

那輛黑色馬車的車廂壁上刻著繁復難名、有若重錦的線條,看森寒的反光竟似鐵鑄一般,應該沉重到了極點。

可是拉車的那頭黑色駿馬依舊是意態閑適,馬車行走在官道上幽寂無聲,似乎輕若羽毛。

……

車廂里,寧缺靠在軟榻上。

和一旁的葉千秋說道︰「葉夫子,您說這大唐的將軍怎麼不是鎮西就是鎮東?」

「鎮來鎮去的,能鎮得住誰?」

葉千秋正在看書,看的是天書,明字卷。

在臨行前,夫子將明字卷給了他,讓他一路上消遣用。

葉千秋一邊看著明字卷,一邊想著,這次爛柯寺之行結束之後,一定要去一趟知守觀。

把另幾卷天書也都看完。

听到寧缺的瞎白話,葉千秋懶得理他。

這小子自從除掉夏侯之後,就徹底的放飛了自我。

寧缺見葉千秋不理他,便在一旁朝著小黑問道︰「小黑,你說,是為啥?」

小黑迷迷糊糊的說道︰「我哪里知道?」

這時,葉千秋突然听到外面有些風拂過。

他轉頭向窗外望去。

只見窗外官道兩側的農田里,莊稼長勢喜人。

有農夫正在粉刷自己的家園,有楊柳在風中輕搖,有孩童光著身子在水田里嬉鬧。

真是一派好風光。

……

黑色馬車一路尾隨著前方的使團車隊,快要靠近一座縣城時,官道兩側多了些建築。

鄉間風光自然別有一番味道,在葉千秋的授意下。

小黑駕著馬車下了官道,駛上略窄卻依然平整的縣道。

縣道兩旁的田園風光更是美麗,還留著些原始淳樸的味道,又不知行駛了多久,看著前方的村莊,黑色馬車停在了村外一株大樹下。

小黑解開了大黑馬,讓大黑馬朝著肆意去跑上一會兒。

葉千秋則是帶著寧缺、桑桑在田野間游蕩。

領略著這山水風光。

沒過了一會兒。

大黑馬唏律律的飛速跑回來,揚起一路煙塵,顯得極為恐慌。

幾人抬頭看去。

只見一個赤膊漢子舉著草叉,啊呀呀叫著沖了過來。

「賊馬休跑!看俺打不死你!」

小黑上前去,制止了赤膊漢子。

一番勸說之下,將赤膊漢子的情緒勸慰平靜下來。

漢子一番控訴,原來是大黑馬四處遛彎散心,聞著前方村落里的香氣,控制不住心神,循著味兒跑到人家窗外,把頭探進窗內,偷吃了農家的飯菜,然後被農戶主人發現,便惹來了這一場追殺。

葉千秋聞言,笑著讓寧缺給了人家點散碎銀子。

漢子反倒是不好意思要,說錢太多了。

粗茶淡飯,也值不了那麼多錢。

葉千秋看著漢子實誠。

于是,葉千秋便提議到漢子的村子里做做客。

漢子拍著胸脯笑道︰「那敢情好!」

于是,一行四人套上馬車,跟著漢子,朝著村莊行去。

……

村莊很漂亮,十幾座民宅看似散亂地排在一大片草坡之下,草坡上有數十排葡萄架,不遠處有條小河,河旁是石塊修砌而成的磨房。

漢子的家在村口,屋頂搭著淺灰色的草。

房牆色是極淡的土灰,門上卻涂著紅漿果汁混樹汁的漆,再加上屋前綠幽幽的草,藍色的院柵,整體顯得格外鮮艷。

屋內的陳設倒是尋常,漢子熱情的招呼他們坐下,解釋說自己的老婆孩子去山後的林子里去摘什麼野果,然後端出了妻子給他預備好的、談不上豐盛的菜肴,又在井旁去洗了盆瓜果和一把時新野蔬,把醬碗和酒壺往桌上一擱。

葉千秋和寧缺是最不客氣的。

就著蘸醬菜和一碗豬蹄,便喝起起酒來。

寧缺好酒,但酒量卻是十分糟糕,想著稍後還要趕路,喝了兩碗,便把酒碗遞給了桑桑。

桑桑越喝眼楮越亮。

和葉千秋你一碗,我一碗,喝的痛快無比。

一旁的寧缺看的一愣一愣的。

桑桑的酒量他是知道的。

能夠在酒道上戰勝桑桑的人,以前沒有出現過,但現在踫到了對手。

只見葉千秋一碗又一碗,根本醉意。

那主人家的漢子卻是不行了,喝了沒有多長時間,他黝黑的臉頰便變得通紅,言談間酒氣漸重,口齒也變得有些不清。

便在這時,小院外傳來腳步聲,然後是急促的叩門聲和催促聲。

葉千秋早就听到了動靜。

不過,那主人家也听到了。

他打著酒嗝站起身來,示意葉千秋幾人坐著,自己推門而出便開始與那些叩門的人吵起架來。

剛開始吵的還可以接受。

後來直接就是雙方問候對方的祖先。

場面一時間,有些失控。

不過,這事只是這場旅途之中的一件小事。

吃飽喝足之後。

葉千秋幾人再度踏上了路途。

走之前,葉千秋讓寧缺給漢子留下了些散碎銀兩。

……

黑色馬車繼續南下,伴著越來越斜的日頭,行走在安靜的道路上,行走在如畫的田園村鎮間,一路都是那野花。

數日之後。

一行人,已經來到了南晉。

黑色馬車偏移南晉的官道,順著那些州城之間的道路,直驅東南。

在偏僻山野里便駛上簡易的山道,一路越山過河跨溪,沒有刻意隱藏行蹤,也沒有與世間打交道,只是專注而沉默地趕路。

時日漸逝,車轆聲急,秋意漸濃,山巒上部的秋葉漸紅,山道上的秋風漸顯肅殺,寒意也漸深,離爛柯寺也近了。

這一日,忽然有秋雨落下。

幾人在一個破落的寺廟之中躲雨,門上掛著一個橫匾,上面寫著紅蓮二字。

雨水滴嗒,寺廟里彌散著微寒的濕意。

寺里的兩個僧人在得了兩張銀票之後,很熱情的接待了葉千秋四人。

兩名僧人燒了鍋開水,又留下些生活所需的事物,然後便擠在一把破傘下離開了寺廟。

此時天時尚早,小黑開始做飯。

寧缺在一旁說道︰「大概還有四天,便能到爛柯寺。」

這時,桑桑看著雨中的寺廟大門,說道︰「有人來了。」

葉千秋看著鍋里的肉,道︰「小黑再加把火。」

秋雨中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只見十余黑騎,正順著山道朝著上方前行。

黝黑的駿馬上的人們穿著黑色的道袍,通體的黝黑,充滿了肅殺陰沉的味道。

這些黑騎的度快若閃電。

馬蹄踏碎道上的泥塊,道袍撞碎細細的雨絲。

院子里的大黑馬不安的嘶鳴起來。

很快,那十余騎來到了寺廟外。

雨還在下著。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一股血腥味兒,從外面傳到了寺廟里面。

寧缺一臉弱弱的表情看向葉千秋,道︰「葉夫子,應該沒事吧?」

葉千秋沒搭理他。

下一刻。

十幾個黑袍道人破門而入。

這時,一道閃電,劃過夜空。

明亮,耀眼。

猶如勾魂的鐮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