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起于地平線之時,萬丈霞光漫天。
拒北城,獨處于天地之間,城外,北莽數十萬大軍緩緩推進。
拒北城城頭之上的一桿徐字王旗,城外北莽大營中央地帶的一桿大旆,幾乎同時被陽光映照。
北莽大旆之下,北莽太子騎乘一匹汗血寶馬,身披絢爛金甲,正在向南方城頭眺望,志得意滿,滿臉笑容。
而城頭那桿王旗之下,築有一座高出城頭走馬道丈余的擂鼓台,一個身著重甲,帶著面具,身形健碩的女子拾階而上。
她站在一架牛皮大鼓之前,上前一步,深呼吸一口氣,拿起那根鼓槌,緊緊握住。
咚!咚!咚!
鼓聲響動。
響徹拒北城內外。
那些經歷過春秋戰事的拒北城老將老卒,看到這一幕後,都不可抑制地激動起來。
曾幾何時,這覆甲女將趙玉台跟在老王妃身後,也曾在沙場之上所向披靡。
這架大鼓來自清涼山庫藏,徐家已經珍藏多年,就連鼓槌也一並歷史悠久,大鼓制成于西壘壁戰事之中,在人屠徐驍封王就藩西北之後,便跟隨徐家軍一同進入北涼。
自古兵家便有聞鼓聲而進鳴金聲則退一說,也是擊鼓鳴金的來由,按照大秦時代的陰陽家闡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天理循環,鼓以木制,寓意氣機生發,故而擂鼓上陣,而秋屬金,當收斂,在兵事上便用來象征收兵撤退。
徐鳳年緩緩走向城頭中段位置,一身藩王蟒袍,在陽光照耀下,黑金蟒袍熠熠生輝。
徐鳳年望向城頭之下,一名北莽萬夫長正在叫囂著北涼無人膽敢一戰。
在看到徐鳳年出現之後,那萬夫長故意撥馬一圈,用馬鞭指向城頭,竭力喊道︰「你就是徐鳳年?」
徐鳳年看了那人一眼,沒有理會那人。
而是將目光投向更遠處的北莽大營。
自討沒趣的北莽萬夫長正要繼續挑釁一番,沒料到隨著那桿大旆之下金甲騎士的大手一揮,北莽大軍響起一聲聲號角聲,攻城戰事就這麼拉開序幕。
黑壓壓的北莽步卒率先開始緩緩向前推移,如蝗蟲過境,由北向南。
從拒北城的城頭北望,密密麻麻的蝗群之中,兩千三百架大小不一的投石車,在南朝軍器監官員的忙碌督促下,最終在各處落地生根,列陣成弧,以拒北城作為弧心。
北莽大軍壓境,除了那桿最為鮮明惹眼的皇室大旆,一桿桿草原帥旗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此時,處于中軍之中的北莽太子皺了皺眉,他胯下的神駿大馬一側,突然出現了一名身材敦實的木訥漢子,並未披掛鐵甲也未懸佩戰刀,腰間僅僅系掛有一只布囊。
御駕親征的北莽太子微微彎腰,頗有中原名流的禮賢下士之風,和顏悅色笑問道︰「鄧宗師,為何這麼快就現身?難不成北涼還有人能夠一路殺到此地不成?」
囊中藏有一枝斷矛矛頭的男子默不作聲。
他叫鄧茅,算是如今北莽江湖除了拓跋菩薩之外,數一數二的人物。
短短三四年時間,北莽武道宗師七零八落,一副江湖氣數將盡的慘淡光景,以無上神通降伏有一頭年幼麒麟的道德宗宗主,已經飛升離開人世。
提兵山第五貉死在新涼王手上,棋劍樂府的洪敬岩死于龍眼兒平原,銅人師祖被葉千秋打的七葷八素之後不知所蹤。
公主墳小念頭和鐵騎兒等一大撥宗師皆死在北涼關內,北莽魔道第一人洛陽和呼延大關早已隱世不出。
如今的北莽高手,可謂屈指可數,除了拓跋菩薩依然屹立不倒,便只有鄧茂勉強能夠撐起大局。
所以,他被北莽蛛網領袖李密弼安排在太子殿邊,以防不測。
畢竟這位金甲鮮亮的太子,是北莽四十萬大軍名義上的主帥。
隱藏在暗處的斷矛鄧茂之所以出現,理由很簡單。
他知道那位昔年讓整座草原俯首低頭的白衣魔頭洛陽到了,而且即將進入戰場!
對于那位曾經一人一騎鑿穿北莽南朝北庭兩地的女子,鄧茂比誰都清楚她的修為深淺。
更何況,如今的拒北城內。
不知隱藏了多少武道宗師。
……
此時,拒北城城頭之上,擂鼓聲不停的響起。
循著鼓聲,徐鳳年一腳踏出城外。
一道道身形如同一顆顆流星,紛紛墜落在拒北城外的地面之上,與徐鳳年同處一線,向北而立。
在徐鳳年左側的是手握太阿劍的桃花劍神鄧太阿。
他雙手負後,腰間懸雙劍,大風拂面,頗有幾分劍道獨尊的味道。
在徐鳳年右側的是雙手空空如也的羊皮裘老頭李淳罡。
李淳罡的身形傴僂,更像是剛從山溝溝里走出的老漢兒。
沒有半分高手氣度。
從李淳罡的右手邊往過看,有一襲白衣的魔頭洛陽。
還有手持鐵槍的徐偃兵。
徐偃兵手持鐵槍重重落在地上,輕聲道︰「不曾想今生還有機會與李老劍神並肩作戰。」
李淳罡百無聊賴的打個哈欠。
這時,一襲紫衣飄然落地,輕輕跺腳,裙擺打結處輕輕松開。
軒轅青鋒站在了桃花劍神鄧太阿左側。
再然後,白衣白發的隋斜谷落地,抬起那條獨臂,雙指捻動雪白長眉,朝著一旁的李淳罡說道︰「老李頭,今日且看你我誰破甲多!」
背著劍匣的老黃出現在了隋斜谷的身旁,朝著隋斜谷嘿嘿一笑,露出幾顆黃牙。
一位目盲女琴師抱琴而立,腦袋微斜,並攏雙指輕輕按在琴弦之上,一觸即發。
吳家劍冢當代劍冠吳六鼎和溫華姍姍來遲,兩人身後各自跟著一個女子。
素王劍的繼承者,翠花。
雙手空空,如空谷幽蘭一般的陳漁。
溫華肩扛古劍胸臆,抬手笑道︰「六缸,這麼多人夠你喝一壺的了。」
吳六鼎道︰「彼此,彼此。」
「走過這一遭後,小爺我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了。」
溫華笑道︰「瞧你那點兒出息。」
不遠處,背負一柄桃木劍的武當大真人俞興瑞款步而來。
另一邊,刀法宗師毛舒朗、年邁儒士程白霜與南疆龍宮首席客卿嵇六安,三人並肩而立。
毛舒朗閉目養神,手心抵住腰間刀柄。
嵇六安眯眼望向北方,如同淘淘洪水涌來的北莽大軍,泰然自若。
與儒聖境界只差一步之隔的程白霜一手負後,一手抬起拈須,望向天空喃喃自語道︰「先生,誰言我輩書生無膽氣?」
最左方,南詔第一人韋淼雙臂環胸,身邊是東越劍池宗主柴青山。
韋淼用蹩腳的中原官腔問道︰「柴宗主,听說東越劍池風景很不錯?」
柴青山點頭笑道︰「不比你們十萬大山險峻幽遠,卻也獨具特色,韋先生以後若有機會去我東越劍池做客,我定當拿出那三壇子自釀杏花酒待客!」
最右側,王仙芝的兩個徒弟,于新郎和樓荒各自站立。
就在這時,只听得天穹之中傳來一道聲音。
「守衛中原,豈能少了我曹長卿!」
霎時間,青衣曹長卿降落雲端。
二十二位中原宗師列成一線。
而就在青衣曹長卿落下之時。
還有一襲白衣的年輕女子落在拒北城的擂鼓台之上。
一襲白衣朝著覆甲女將趙玉台喚一聲「姑姑」。
趙玉台見狀,將手中的鼓槌交給了那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擂鼓而起。
徐鳳年回頭望去,和白衣女子的目光接觸在一起。
徐鳳年臉上浮上幾抹笑意。
……
遠處,北莽大軍之中,不少人看到這一幕,皆是目瞪口呆。
二十二位大宗師齊出。
這其中還包括像李淳罡、曹長卿、鄧太阿、徐鳳年這樣在大宗師里也是一流的人物。
有人說道︰「我北莽武道宗師的數量和北涼這麼一比,根本沒法比啊。」
「斷矛鄧茂,種涼,橘子州持節令慕容寶鼎,加起來才三位武道宗師,就算蛛網李密弼還留有後手,似乎仍然略顯捉襟見肘啊。」
就在此時,北莽大軍之中憑空出現一道魁梧身形,雙臂及膝,隱約間有金色光芒迅速流轉全身,如一尾尾金色龍蟒浮現雲霧之中。
當這個身影出現在北莽軍中之際,守護在北莽太子身邊的鄧茂,與大將軍種神通並駕齊驅的魔頭種涼,以及位于大軍前線的持節令慕容寶鼎,三位北莽最頂尖的高手,都不約而同地心神一顫。
此人站在原地,不動如山,他雖身處平地,氣勢巍峨卻如天下山脈祖龍之昆侖。
拒北城之上,鼓聲不斷響起。
徐鳳年大喝一聲。
「殺!」
下一刻。
包括徐鳳年在內的二十二位宗師級人物同時出手。
……
拒北城內。
藩王府邸。
葉千秋听著城外戰鼓擂動。
反而是閉上了眼楮,沒有半分動彈。
大概過了一炷香的時間。
驟然間,天穹之中泛起異象!
九九八十一道粗如山峰的光柱從天而降。
將北莽大軍之中的某一處給徹底籠罩。
此時,葉千秋睜開了眼楮。
天門已開。
天上仙人下凡。
下一刻。
葉千秋身形一閃,消失在了藩王府邸之中。
當他的身形再出現之時,已經在北莽大軍之中。
九九八十一道光柱在北莽大軍陣營之中結成。
本來正在北莽大軍之中飛速跋涉的徐鳳年面色一驚。
九九八十一道光柱,也就意味著足足有九九八十一位仙人下凡。
「天道雷池!」
徐鳳年面色凝重。
只見那九九八十一位仙人借助天道之力凝結出一個牢籠。
一座不可逾越的雷池。
徐鳳年見狀,沒有絲毫退卻的打算。
就在這時,葉千秋出現在了徐鳳年的身旁。
「你去找拓跋菩薩。」
「這些蛀蟲交給我了。」
徐鳳年聞言,微微頷首,朝著那邊大喝道︰「拓跋菩薩,可敢與我一戰!」
身處在大軍之中的拓跋菩薩冷哼一聲,道︰「想要和我一戰,先離開天道牢籠再說!」
下一刻,葉千秋抬手一指。
散發著浩蕩氣勢的天道牢籠出現了一道口子。
徐鳳年哈哈大笑起來,一步跨了出去。
拓跋菩薩見狀,雙目呲裂,道︰「這怎麼可能!」
「這天道雷池是匯聚九九八十一位天人之力方才結成,怎麼可能如此輕易被破開!」
徐鳳年朗聲道︰「拓跋菩薩,我給你一個與我公平一戰的機會。」
拓跋菩薩一咬牙,搖身而起,出現在半空之中。
他看了一眼身處天道牢籠之中的葉千秋,然後朝著徐鳳年道︰「殺!」
下一刻,只見拓跋菩薩身形一閃,聲音未落,人影已經出現在徐鳳年的身前。
!
一拳遞出,拳罡四起。
徐鳳年抬手去擋,當即和拓跋菩薩戰在一處。
二人身形瞬間消失,戰場已經挪至上方雲層之中。
而此時。
身處九九八十一位天人包圍之中的葉千秋朝著四周之人掃視一眼,然後朗聲說道︰「還有什麼手段,盡管使出來便是!」
從天上主動下凡的這八十一位神仙,一個個目光沉著。
比起當日在太安城欽天監之中下凡的龍虎山歷代祖師要強大了許多。
不過其中氣勢最為雄渾的只有四人。
這四人分別坐鎮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這四位神仙戰意隆隆。
只听得一人開口,語氣不帶絲毫感情。
「葉千秋,快快束手就擒!」
「天道之下,豈有你的容身之地!」
葉千秋冷哼一聲。
「就憑你們,也配談天道?」
那人道︰「葉千秋,勿要強撐!」
「你雖然修為卓絕,可掀開這牢籠一角,但這份天道牢籠的可怕你根本不知道!」
「若是我們全力催動這天道牢籠,便是天上大帝,也不敢輕觸此等層次的天道牢籠。」
「葉千秋,若你束手就擒,上天之後,天上依舊有你一尊席位。」
「這是青帝給你的承諾!」
葉千秋聞言,大聲笑了起來。
「天上仙人什麼時候開始和人間之人講起道理來了!」
「來來來!」
「讓我看看你們的天道牢籠如何厲害!」
下一刻,葉千秋身體周遭幻化真雷,一頭扎進了雷池之中。
「狂妄!」
那四名為首的神仙同時爆喝一聲。
然後,只見這九九八十一位神仙同時念動咒語,一道道卓絕仙力從他們的身上散發而出。
雷池之中,毀滅氣息頓時出現。
這由八十一位仙人控制的天道牢籠,有著毀滅氣息的雷池,縱使是天上仙人也難以承受。
自從有此人間以來,這等層次的天道牢籠現世的次數可謂是屈指可數。
而最近一次出現這等層次的天道牢籠,已經是在三千年前!
縱身躍入雷池的葉千秋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九九八十一位神仙的仙力加持之下。
雷池之中的毀滅真意一浪高過一浪。
那為首的四位仙人看到雷池之中沒有了葉千秋的身形,連葉千秋的氣息也完全消失不見了。
四人不禁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口道。
「青帝說此人修為通天徹地,我看也不過如此。」
「如此威力的天道雷池,便是大帝也不敢輕易跳入其中,此人狂妄,死得其所!」
「在當今人間,有此功力,也算是震爍古今,可惜,不是個聰明人。」
「想那荒古時期,無支祁大鬧天下,不一樣是被鎮壓在這天道牢籠之下。」
「這葉千秋雖然功力不俗,千年間無有能出其右者。」
「但比起縱橫荒古年間的大魔,還是差了不少。」
「這等愚痴狂傲之人,不懂得長生的好處。」
「這悠悠歲月,無論人間如何更迭,我天上仙人始終可以冷眼相看。」
「想要行逆天之舉,太過可笑!」
轟!
就在這四人侃侃而談之時。
被他們視作大殺器的天道雷池突然暴漲。
本來只有百丈範圍,但在瞬息之間就暴漲了十倍!
一千丈!
一千丈之後,居然還在暴漲!
兩千丈!
三千丈!
一群神仙傻眼了。
這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操控的雷池。
就在這時。
只見一道身形從雷池之中躍起。
不是葉千秋是誰!
只見葉千秋目光冷冽,身體周遭紫光燦爛。
「怎麼可能!」
「你怎麼可能還活著!」
四名為首的天上神仙傻眼了。
這天道雷池可是連大帝也不敢跳進去洗澡的。
可葉千秋居然屁事沒有的出來了!
不等這四位天上神仙多言。
雷池突然爆裂開來。
覆蓋蒼穹三千丈的雷池一下子爆裂開來是何等壯觀的場面。
一時間,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了紫色。
一剎那間,由紫轉白。
九九八十一位天上仙人霎時間被爆裂開來的紫雷給吞沒,血肉全無。
這一刻,無論是離陽中原還是北莽草原,幾乎所有人抬頭望去,都能看到那耀眼的白光。
而與此同時,葉千秋只身飛上雲端。
仙人垂釣,岸上是雲端,水中是人間。
還有密密麻麻的仙人站在天門之後。
葉千秋朝著天門之內大喝道︰「還有誰來!」
天門之後,久久無人回答。
葉千秋大笑一聲,道︰「沒人下來,那我便上去了!」
下一刻,只見葉千秋化作一道流光,朝著天門之中沖去。
下方,正在和北莽大軍交戰的中原數位宗師注意到葉千秋只身入了天門,不由的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