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8章 太阿劍鳴,武當山上

陳天元敗的如此干脆利落。

讓逃暑鎮上听風而來的看客們一個個都是沒有想到。

江湖上的後起之秀何其之多,這太白劍宗的陳天元絕對算一個。

而且,太白劍宗的陳天元算是獨自一人撐起了太白劍宗。

此次來參加武當論武,也是要來揚名立萬。

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

陳天元這還沒有登上武當山,就先敗了一場。

而且是完敗。

原先看好陳天元的那些江湖名宿一個個傻眼了。

不知道這劍鞘都未曾的出鞘的年輕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可以讓陳天元一劍敗北。

這時,只見小雀兒歡欣鼓舞的鼓掌,喊道︰「好厲害。」

這一次武當論武聲勢之大,本就算是江湖上數十年來少有的盛事。

大雪坪真正的話事人黃放佛,早已對中原江湖經放出風聲,這一次武當論武所有徽山客卿都會一同前來武當。

陳天元來武當之前,更是揚言要與武當掌教李玉斧于紫虛宮論道,要與北涼王徐鳳年于小蓮花峰頂論武!

結果,這還沒見到李玉斧和徐鳳年,就直接被人一劍擊敗。

陳天元想死的心都有了。

更關鍵的是,對方壓根都沒有拔劍。

之前的豪言,仿佛成了笑話。

陳天元的臉上實在是難堪。

僅靠他一人扛起大梁的太白劍宗,現在最需要向離陽江湖證明自己。

結果,這下非但沒有證明自己,反倒是估計會成為別人的笑柄。

這時,溫華淡淡一笑,將陳天元掉落在地的長劍撿起遞給了陳天元,然後在陳天元耳畔悄聲說道︰「你是我出道以來,第一個打敗的人。」

「之前我在太安城和祁嘉節、翠花他們比劍的時候,可是一場都沒勝過。」

「不過,今日之我,已經非昨日之我,他們現在也打不過我了。」

「闖蕩江湖,失敗才是常態。」

「陳兄,你還有的是機會。」

說完,溫華便徑直朝著茶攤行去。

陳天元留在原地,看著手里的長劍怔怔出神。

片刻之後,陳天元方才道︰「原來是溫不勝重出江湖了!」

陳天元這一句話音雖然不高,但在場的江湖人中不乏高手。

自然能將陳天元的這一句話听的真真切切。

提起溫華,江湖上的人或許是知之甚少,但要是提起溫不勝這三個字,那離陽江湖卻是鮮有人不知。

當年,太安城中一戰成名的年輕劍客溫不勝,在太安城中如同彗星般崛起,然後又如同彗星一般消失在了江湖之中。

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沒想到,當他再度來到江湖大眾的視野中時,已經變得如此之強!

眾人恍然大悟,不是陳天元弱。

而是溫華太強!

就在眾人震驚之時,更讓人震驚的事情還在後頭。

只見溫華走進茶攤,當著眾人的面朝著茶攤中的紫袍人躬身施禮,然後說道︰「師父,師姐。」

這下,人們都傻眼了。

原來,溫華是替自家師姐出氣呢。

葉千秋見溫華過來,淡淡點頭。

「坐下喝杯茶。」

溫華聞言,徑直坐下。

這時,四周有人認出了葉千秋。

畢竟葉千秋在佛道大會上是當著天下群雄的面露過臉的。

這小小的逃暑鎮上,自然也有曾經參加過佛道大會的人。

當眾人知道,坐在這茶攤之中的紫袍人便是天下第一葉千秋之後。

不少人都愣住了。

原來,真正的大佬在這里。

溫不勝居然拜了天下第一人葉千秋為師。

難怪能一劍擊敗陳天元。

好家伙。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消息。

熱衷于江湖八卦的一些江湖人士紛紛欣喜不已。

茶攤里喝茶的其余茶客們知曉了葉千秋的身份,也不敢貿然上前來和葉千秋打招呼。

畢竟是天下第一。

只是那份威儀氣勢,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葉千秋師徒四人在茶攤喝了幾杯茶,便離了茶攤,奔著武當山去了。

留下一堆江湖人在逃暑鎮議論紛紛。

很多人沒想到這一次的武當論武,連神霄派的葉千秋也來了。

……

師徒四人一邊走著,溫華一邊說著自己的此次吳家劍冢之行。

走了沒多久,在山腳下,踫到了兩人。

一個是東越劍池柴青山,一個是龍虎山齊仙俠。

當時兩位劍道宗師之前結伴赴涼,早已經上山兩日,眼下暫住在武當最新開峰的那座青山觀。

眼下,二人結伴游山,看到了葉千秋,自然是上前來見禮。

葉千秋曾經指點過齊仙俠,至于柴青山,當年徐鳳年二次游歷江湖的尾聲,在廣陵江上被趙家的藩王截殺。

葉千秋萬里一劍,將趙家的那位藩王差點給殺了。

而當時,柴青山就在護衛那位藩王。

那萬里一劍差點要了柴青山的命。

好在,他活了下來,而且因禍得福,在劍道之上又有所精進。

葉千秋不知道柴青山的這些遭遇。

但柴青山卻是早就清楚了,當年廣陵江上的那一柄參天巨劍就是葉千秋的佩劍,太玄劍。

所以,柴青山對葉千秋也頗為恭敬。

柴青山昔年便是東南第一劍道宗師,境界大進之後,更是享譽江湖。

這時,只見一輛馬車沿著山路緩緩而來。

車上有人走下。

溫華一看,立馬喊道︰「吳老頭,你咋也來了?」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吳家劍冢的當代冢主吳見。

吳見走上前來,和葉千秋打過招呼。

又和溫華道︰「許你小子來,就不許老夫來?」

溫華又朝著馬車那邊瞅瞅道︰「翠花和吳大缸子呢?」

吳見道︰「沒來。」

溫華略顯失望。

這時,又有一人從天而降。

卻是御劍而來的鄧太阿。

葉千秋帶著李淳罡、鄧太阿在太安城一行,回到青城山之後。

鄧太阿就去游歷天下去了。

他在青城山清修多時,但是遲遲沒有揮出一劍。

所以,他去往江湖之中蓄勢去了。

只是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武當山。

鄧太阿是來見葉千秋的,他不打算等了,他打算在武當山和葉千秋一戰。

葉千秋清楚了鄧太阿的意思,自然是欣然答應。

鄧太阿和柴青山、齊仙俠都打了招呼。

就是沒理會吳見。

他這位橫空出世的桃花劍神,對于那座劍冢,可從沒有半點好感。

江湖近百年,只有寥寥四人得以走出吳家劍冢,最早是李淳罡大搖大擺取走了那柄木馬牛,然後是上一代劍冠吳素徹底與家族決裂,再然後就是鄧太阿以無敵之姿瀟灑離開。

現在又多了一個乘興而去,乘興而歸的溫華。

讓鄧太阿惱火的是,溫華之所以去劍冢取劍,還是吳見這個老幫菜主動要求的。

鄧太阿不搭理吳見,但吳見卻是笑眯眯的問道︰「小太阿啊,咱們多少年沒見面了?」

鄧太阿板著臉,扭過頭去,不樂意搭理吳見。

吳見一點都沒有尷尬的意思。

反而是對鄧太阿和藹笑道︰「生不同祖堂,確實是我吳家對不住你在先,你離家之時揚言死不共墳山,難道真要如此?」

鄧太阿冷笑道︰「怎麼,堂堂吳家劍冢,還需要我一個姓鄧的外姓人來撐起臉面?」

吳見笑呵呵道︰「你若願意認祖歸宗,也是可以的嘛。」

鄧太阿听到吳見這不要臉的話,差點就要口吐芬芳了,但一想葉千秋、柴青山等人還在,他還是忍了下來,把一肚子的芬芳之言咽回了肚子。

吳見的眼神似乎有些恍惚,他悠然說道︰「我吳家劍山之巔,曾經樹立有四劍,木馬牛,太阿,大涼龍雀,胸臆。」

「木馬牛給李淳罡拿走,斷了。」

「素丫頭取走的那柄大涼龍雀還算完整,也有了繼承之人。」

「素王劍本是我的佩劍,後來假借六鼎之手送給了翠花那孩子。」

「古劍胸臆一直無主,不過,現在讓溫華這小子拿走了。」

「吳家劍冢,鳴劍天下了。」

鄧太阿臉色冷漠,無動于衷。

吳見唏噓不已,也沒有繼續勸說鄧太阿。

鄧太阿這時卻是緩緩說道︰「吳素傳我吳家劍術之恩,我以十二飛劍贈送徐鳳年,已兩清。」

吳見似乎有些疲態,道︰「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只是替那柄太阿劍感到遺憾罷了,它何嘗不是棄兒?」

「你要和葉真人一較高下,沒有一件趁手的兵器,連三成的機會都沒有。」

鄧太阿終于抬頭第一次正視這位老人。

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獨自苟活在死寂如同陰曹鬼府的的那座劍山之上,只有饑餓之時,才下山覓食,否則就是待在萬劍叢林之中,任由森森劍氣侵襲體魄,一次次暈厥,一次次醒來。

那種痛楚,深入骨髓。

那些年里,只有兩人登上劍山。

一人是徐鳳年的娘親吳素,吳素變著花樣傳授他最基礎的劍術。

還有一人,便是眼前老人。

曾經背著昏死過去的少年登頂劍山,俯瞰劍冢。

直到離開劍冢之日,鄧太阿才知道那個古怪老人的身份。

這時,有劍鳴之聲大震。

如女子掩嘴嗚咽不止,如泣如訴,哀怨至極,幾乎刺破耳膜。

葉千秋不動聲色,將這刺耳的聲音隔絕在外。

替小雀兒和陳漁擋下。

小雀兒和陳漁的功力還不足以听這哀怨的劍鳴。

這劍鳴之哀怨,就連齊仙俠都忍不住皺起眉頭。

好在,此地算是空曠,沒有太多人在場。

不然的話,單單是這劍鳴之聲,就不是一般的江湖人能抵擋的。

這時,吳見伸手指了指馬車那邊。

「三十余年來,那柄劍三次自行飛離劍山,第一次是你離開吳家,它被你強行留下。」

「第二次,是你登上東海武帝城挑戰王仙芝。」

「第三次,是你在北莽與拓跋菩薩死戰。」

「如今,你即將要和天下第一人對決。」

「它也只是在原地悲鳴而已,大概是它覺得主人此生都不會將它握在手中了。」

「自古傳世重器皆有靈,我相信如太阿劍這般可憐,也算屈指可數了。」

鄧太阿重重嘆息一聲。

這時,葉千秋悄然道︰「鄧太阿,人太矯情了,不是什麼好事。」

「你在青城山等了那麼久都沒出劍,不就是因為差這最後一步?」

「手握太阿劍的鄧太阿,才是我想看到的鄧太阿。」

吳見深以為然點頭道︰「就是!」

鄧太阿神色落寞。

吳見沉聲道︰「別忘了,你鄧太阿先祖,曾是大破北莽萬騎的吳家九人之一!更是主持劍陣之人!」

鄧太阿深呼吸一口氣,看向葉千秋,道︰「好,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話音剛落,鄧太阿猛然抬起手臂。

一道白虹飛掠而至。

鄧太阿手持太阿劍。

劍氣滿人間!

……

鄧太阿終于劍心通明,握住了那柄和他心靈相通的太阿劍。

不過,和葉千秋一戰,不在今日。

幾人分道揚鑣,葉千秋師徒四人繼續上山而去。

走到了半山腰。

一個小姑娘突然跳了出來,和葉千秋打招呼。

不是旁人,正是那兩禪寺李當心的閨女李東西。

李東西猛的一跳出來,和葉千秋拌個鬼臉,哈哈笑道︰「嚇到沒有?」

葉千秋笑了笑,伸出手,揉了揉她的頭發。

「沒有。」

李東西雙手叉腰,略有失望。

不過,轉而看到了溫華,她又高興起來。

李東西朝著溫華道︰「溫小二,你又成全乎人啦?」

溫華伸一伸胳膊腿兒,道︰「那是自然。」

葉千秋笑問道︰「南北小和尚呢?」

李東西翻了個白眼道︰「笨南北啊,正跟一個叫余福的小道童叨叨叨呢,我不樂意帶他們玩,你是不知道,一顆小光頭,一個小學究,這倆待在一起,最喜歡雞同鴨講,比以前咱們家那些大光頭老光頭湊在一起講經吵架還無聊。」

葉千秋又問道︰「那你爹娘呢?」

李東西道︰「愁死我了,前不久山上有個從江南來的女香客,不知怎麼認出了我爹,哭得那叫一個淚眼朦朧梨花帶雨,把我娘給氣得那叫一個七竅生煙呦,我爹都主動洗了好幾天衣服了也不管用,昨天還跟武當山牛鼻子老道士借了些銅錢,說是讓娘下山買些胭脂水粉……」

溫華在一旁道︰「然後你娘沒肯?」

李東西回道︰「哪能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跟誰較勁都不會跟胭脂水粉較勁的,拿到錢就下山去山腳鎮上,滿滿當當回的山上,在屋子里搗鼓了差不多個把時辰才肯見人。」

葉千秋笑道︰「你爹給嚇著了?」

李東西哼哼唧唧的說道︰「屁咧,我爹一個勁兒說我娘國色天香美若天仙。」

「可惜啊,我娘好不容易才消了氣,那個女香客就借口辭行找到了我爹娘,瞅見我娘的妝容後,那女子倒也沒說啥,就是斜瞥了我娘一下,然後嘴角一翹,最後就不搭理我娘了,只顧跟我爹客套寒暄,她在離開的時候,我瞧得挺真切,又對我娘悄悄撇了撇嘴。」

「然後,就沒有然後啦。」

溫華在一旁捧哏道︰「李子,你娘算是遇上對手了。」

李東西一臉哀嘆的說道︰「唉,當時沒覺得,現在回想一下,的確挺傷人的,其實也怪我,我娘往臉上狠狠抹胭脂水粉那會兒,我沒怎麼上心,要不然我娘肯定會更好看些。」

溫華嘿嘿一笑,道︰「沒事,你爹覺得你娘好看就行。」

李東西道︰「話是這麼說,可沒奈何他有笨南北這麼個徒弟啊,當時我爹實在沒法子了,就問了一句,笨南北,你是不是也覺得你師娘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女子。」

「你們猜怎麼著,笨南北回答了一句師父你說過,出家人不打誑語的。接下來就是我娘扯我爹的耳朵,我爹扯笨南北的耳朵,唉,這仨也真是,都跟長不大的孩子似的,把我給愁得不行。」

「溫華,你腿腳又利索了,要不你帶我去玩唄?」

「咱們去涼州,去找徐鳳年。」

溫華一听,則道︰「不用咱倆去找他,他馬上也要來武當山了。」

李東西一听,道︰「那真是太好了!」

……

武當山,大蓮花峰幽靜處,一棟嶄新茅屋前。

一身紫袍的葉千秋和白衣僧人李當心、龍虎山外姓小天師之一的齊仙俠、武當小柱峰青山觀的韓桂坐在一處。

李當心身材高大,給人感覺卻是異常協調,胸口那串掛珠色澤昏暗,顯然與中原諸多大寺高僧的珍稀佛珠,高下貴賤有天壤之別。

不遠處,李東西,吳南北,小雀兒,現任武當掌教李玉斧的唯一弟子余福,韓桂的徒弟小道童清心,五個人湊在一起蹲著,在听李東西講述她那些蕩氣回腸的江湖履歷。

陳漁被溫華生拉硬拽的去山里玩耍了。

這也就是溫華臉皮厚。

再加上他一口一個師姐叫著,陳漁也沒真和他一般見識。

若是放在別人身上,陳漁肯定不會就這麼半推半就的跟人去游玩。

李當心到了武當山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此時,他獨自面對道教三人,相談盡歡。

葉千秋身為道教道首,正兒八經的道門領袖。

身旁的齊仙俠和韓桂就好像是葉千秋的座下弟子一樣,氣場根本不在一個段位上。

倒是李當心還能穩得住。

李當心見韓桂有些拘束,便問道︰「李掌教在小蓮花峰閉黃庭關?」

作為武當近二十年來唯一一位開峰的道士,一向與人無爭的韓桂並無遮掩此事,點頭道︰「掌教師兄之前有所明悟。」

李當心笑道︰「這是好事啊。」

他輕輕摩挲著那串桃木佛珠,淡然道︰「許多事,未必要有始有終。」

韓桂一身素潔道袍,頭戴洞玄巾,有些感傷。

齊仙俠仰頭望向大蓮花峰頂的滾滾雲海,滿懷感慨。

葉千秋則道︰「路都是人選擇走的。」

「一句武當當興,讓武當走了不少人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