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5章 三教要義,前來討教

對于此情此景的疑惑,顯然並不是一個人的疑惑。

在場的很多看客們,心中都有著這樣的疑惑。

有些心思敏銳的人便在想著,自古以來儒釋道三教,都是以儒為首。

釋教和道教誰排老二,就要看當朝皇帝的意思。

離陽崇道,故而道教在離陽境內是越發的鼎盛。

那北莽也是一樣,所以,都走到了崇道滅佛的這一步。

今日之佛道之會,從明面上來看,的確是佛道勢微。

若非兩禪寺名聲不小,李當心又曾經做過不少令世人為之驚嘆的事情。

今日之佛道之會,恐怕不會有這麼多人前來一觀。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台上葉千秋的身上,都在等待著葉千秋開口。

他們倒是想听一听,身為天下第一人的葉千秋會如何回答李當心的這個疑問。

葉千秋坐在蒲團之上,稍微思索了一番,方才開口。

「佛教之中,尚且有大乘、小乘之分,更何況天下間的袞袞諸公。」

「在貧道看來,大道天機,總是會懸留一線。」

「十死無生的事兒在三教之中不會發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今日佛教勢微,來日未嘗不會鼎盛于天下。」

「無論是儒,是佛,還是道,大難來臨時,唯有自守本心者,方才能得己道。」

「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金剛經》中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既然萬法皆空,那佛教今日之困境,到頭來自然也是空。」

「現在有,過一陣子就消失了,現在沒有,過會兒也就出現了。」

「李禪師執著的東西,其實不過空空如也。」

「貧道有一句話贈給李禪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葉千秋念完這句,便閉嘴不言。

四周的看客們,有人面容驚訝,有人若有所思,還有人喃喃自語。

有參習過佛家經典的人,越念叨這最後一句佛偈,便越是心神搖曳。

當然,大多數只懂得習武的武夫江湖客們,自然是听的雲里霧里。

而坐在對面的李當心听到葉千秋如此解釋。

不免也有些心神震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李當心再復念這一句,霎時間,心中諸結在這一刻便全部解開。

李當心笑了起來,他朝著葉千秋雙手合十,略微低頭,道︰「沒想到葉真人對我佛家禪理也如此精通。」

「這一句佛偈,真是令貧僧佩服。」

葉千秋笑了笑,道︰「這也不是貧道所言,只不過是貧道從一位大德高僧處听來的罷了。」

李當心道︰「哦?敢問這位大德高僧身在何處?如若有幸,貧僧倒是想去拜訪一下。」

葉千秋道︰「那恐怕是有些難了,這位法號慧能的高僧早已經圓寂多時了。」

李當心一臉可惜,道︰「看來世上還真有不世出的佛門高僧。」

「連我也從未听說過這位慧能法師。」

葉千秋淡淡一笑,不作解釋。

這時,李當心又道︰「方才葉真人說我佛家講空。」

「那在葉真人看來,道家、儒家又講什麼呢?」

李當心這個問題一出,頓時引得不少在場儒家弟子心中一動。

他們倒是想听听葉千秋對儒家的見解。

葉千秋慢條斯理的說道︰「那貧道就先講一講儒家。」

「貧道以為,儒家講究的是一個誠字。」

「誠者,聖人之本,天之道也,不誠無物。」

「誠是一切德性的基礎,有誠方有德,無誠則無德。」

「正所謂言必行,行必果,便是要以誠為基礎。」

「讀書人以誠為本,方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

葉千秋又是一番慷慨陳詞,讓在場之人,特別是一眾儒生頗有一種听聞儒家聖人講儒道的感覺。

待葉千秋將儒家之誠講的差不多了,還有人意猶未盡,忍不住朝著台上葉千秋高呼道︰「葉真人高見,令吾輩讀書人汗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世上讀書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能做到誠者,已經算是不錯的儒家弟子了。」

葉千秋朝著那喊話之人微微一笑,道︰「儒者,為歷代王朝統治不可不用之人,但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配稱為儒家弟子。」

「世上,能恪守德行,做一君子者,少之又少。」

「故而,才有今日天下之亂局。」

那人微微頷首,嘆道︰「知易行難,听葉真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葉千秋笑了笑,不再看向那人,而是繼續說道︰「說了佛、儒,也該講一講我道家講究什麼。」

「當今天下,無論是離陽、還是北莽,都崇道抑佛。」

「然而,能入道者,其實寥寥無幾。」

「我道家講的是一個虛字。」

「很多人在認識道家思想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道家是強調「無」,強調把世上所有的事物以「沒有」的觀念對待。」

「無就是空,空就是沒有,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問題的。」

「道家的「無」並非是沒有,道家的「無為」是「無所不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比如說,柔弱勝剛強,柔與剛,弱與強,這是對立的關系,以柔勝剛,以弱圖強,最終的目的還是達到剛強。」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教中人修煉,最終的歸旨也不是「無」,而是有所作為。」

「該出世的時候出世,該入世的時候入世。」

「對于道門的人來說,在道山廟觀是出世,下了山就是入世,出世並不是與世隔絕,並不是拒絕人間煙火,而是為了更好的入世。」

「對于深入過研習道家經典並且深得其中三味的人來說,入世就是最好的出世。」

「所以,也並不是說道士就只是修道成仙的,就應該與青燈古卷相伴,這樣就理解錯了道教。」

「真正意義上的道家思想,不是讓人沒有,不是讓人凡是看空。嚴格來講,道家是看虛,就是不要執著于一端。」

「虛不是沒有,還是有的。」

「讓人看空的是佛家。所以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道家講虛、佛家講空,這也是佛道兩家的區別。」

葉千秋話音落下之後,很多人自發的開始鼓掌。

武當掌教李玉斧面上更是滿是思索的神色。

來自龍虎山天師府的齊仙俠,還有那位眼神兒不太好使的白蓮先生都是各有感觸。

李玉斧身為武當掌教,雖然年輕,但他對于武當這麼多年來守持的宗旨還是清楚的很。

從前,道門之中,只有龍虎和武當這兩家稱雄。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武當講究的是入世,所以,他李玉斧行走天下,做了許多事。

而龍虎山天師府就不一樣,他們講究的是出世,力求做的是那山上的黃紫貴人。

但今日听聞葉千秋一番道理。

兩派中人方才明白,他們兩家分別走了兩個極端。

而神霄派的主旨卻是該出世時出世,該入世時入世。

這樣的主旨無疑讓神霄派有了更靈活的存世法則。

白煜忍不住嘆道︰「能以道教聖人的身份走到天下第一的地步,果然有著自己的獨特道理。」

「從前,我還不太相信這位葉真人能將道門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是,今日我卻是信了。」

「縱使是當年的呂祖在某些方面,也遠遠不及這位葉真人。」

「該入世時入世,該出世時出世。」

「說的好啊。」

「我龍虎山天師府就是太高高在上了,所以才淪落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

「仙俠,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覺得你可以在青羊宮多呆一些時日。」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神霄派都將是我道教之首了。」

站在白煜身旁的齊仙俠聳了聳肩,然後說道︰「我會爭取留下的,我也想親眼看看這位葉真人是如何將道門推向一個新高度的。」

坐在葉千秋對面的李當心半晌沒有說話。

這一趟佛道爭辯大會舉辦到現在,李當心已經明白,道門已經是大獲全勝。

這不僅僅是因為佛門勢微,更多的是因為葉千秋對于儒釋道三教的理解無法不讓人感到認同。

就連他這個佛家弟子,也不得不說,葉千秋對于佛教教義的理解絕對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再想一想,當初葉千秋曾經說過的那一句「三教本是道為首,焉能平坐共齊名。」

李當心不由的發自內心的佩服葉千秋。

道教在這樣的人手中發揚光大,實在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位天下第一人的個人魅力,絕對是他平生僅見。

這時,只見李當心緩緩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雙手合十,再行過一禮之後,朗聲笑道︰「今日之佛道爭辯,貧僧認輸了。」

「有葉真人珠玉在前,貧僧再多說什麼都是黯然失色了。」

「能與葉真人坐而論道,著實是生平一大樂事。」

「希望來日還有機會,能與葉真人再論禪理。」

話音落下,李當心大步流星的走下了高台,穿過了人群,牽起了妻女的手,大笑著朝著青羊宮外行去。

小和尚吳南北屁顛兒屁顛兒的跟在人家一家三口的後邊兒。

李當心走的干脆,走的利落。

就在眾人以為這一場佛道大會就這樣落下帷幕的時候。

突然,一襲紫衣從天而降,落在了高台之上。

讓本打算退場的一眾江湖人士,各方看客們,紛紛又停下了腳步。

當四周眾人看清了那一襲紫衣的面容之時,許多人都忍不住瞪大了眼楮。

「好家伙,那不是徽山大雪坪之主軒轅青鋒嗎?」

「她上去做什麼?」

「難道她也想和葉真人來辯一辯?」

「不不不,我看不像。」

「軒轅青鋒可是離陽的武林盟主,當今天下女子之中,武功最高的恐怕就屬她了。」

「她突然出現,不會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挑戰葉真人吧!」

「啊?不會吧?」

「葉真人何等功力,軒轅青鋒雖然強悍,但和葉真人的差距應該還是很大吧。」

「誰知道呢,听說這軒轅青鋒可是個女瘋子,為了練功不擇手段,興許真能做出這事兒來。」

站在人群中的徐鳳年听到四面八方的議論之聲,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兒。

徐鳳年心道︰「你們這幫人,哪里知道這瘋婆子的軸勁兒。」

徐鳳年看著已經落在台上,一臉冷漠的軒轅青鋒,低聲嘀咕道︰「千萬別犯渾,打不過就認輸。」

白玉廣場上的議論紛紛,似乎並沒有打擾到軒轅青鋒。

軒轅青鋒的紫衣隨風飄搖。

葉千秋坐在蒲團上,沒有動彈。

他倒是沒想到軒轅青鋒會在這個當口出現。

不過,既然她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跳了出來,那肯定不是上來和他客套來了。

葉千秋早已經猜出了她的來意。

對于軒轅青鋒這樣的人,葉千秋是有一定的同情心的。

身為天下第一,葉千秋也有被人挑戰的自覺。

只是,沒想到軒轅青鋒居然搶在了鄧太阿的前面。

據他所知,鄧太阿這些日子一直窩在青城山深山之中磨煉劍意,為和他一戰做著最後的準備。

葉千秋本以為,佛道大會結束之後,來向他挑戰的人,應該是鄧太阿。

不過,既然軒轅青鋒來了,那葉千秋自然也不會區別對待。

葉千秋不動聲色,仿佛如同一尊法相坐在那里一動不動。

軒轅青鋒踩在高台上,有了動作,她彎下腰,給裙擺挽了一個結,系出一個死結。

隨即,她看向葉千秋,開口說道︰「徽山大雪坪,軒轅青鋒前來向葉真人討教。」

「還請葉真人不吝賜教!」

軒轅青鋒此話一出,在青羊宮上空響徹,傳入了青羊宮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雖然很多人都已經猜出了軒轅青鋒是來挑戰葉千秋的,但真當軒轅青鋒說出她的來意時,依舊還是讓很多人震驚無比。

不說其他的,就說軒轅青鋒的膽氣,已經是巾幗不讓須眉,世上多少男子都比不過軒轅青鋒的豪情。

葉千秋一臉平靜的看著軒轅青鋒,道︰「你不是我的對手,你我之間的差距很大,你確定要試一試?」

軒轅青鋒道︰「如果不試一試,又怎麼能知道和你的差距有多大呢?」

葉千秋笑道︰「我很欣賞你的勇氣,但這世上的很多事,不單單是只靠著勇氣就能辦成的。」

「不過,你既然登台了,我總不能讓你白來一趟。」

「出手吧,你只有一招的機會。」

葉千秋的聲音不高,但卻是能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葉千秋的話落在眾人耳中,沒有一個人覺得葉千秋托大狂妄。

若是葉千秋顯得如臨大敵,那才會讓人覺得驚訝。

堂堂天下第一人,有這樣的風範,才是正常的。

這種舉世無敵的氣概,著實是令人神往。

許多江湖人都想看看葉千秋是如何一招擊敗軒轅青鋒。

軒轅青鋒畢竟也是天象境界的大高手,一身本事在江湖之中也是赫赫有名。

不然,新武評也不會將她列入天下十人之中。

軒轅青鋒的心湖並沒有葉千秋的話而產生任何一絲一毫的動搖。

因為,她知道葉千秋說的是實話。

只有真正面對葉千秋,才能感覺到葉千秋的恐怖。

即便葉千秋就那麼風輕雲淡的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也一樣會給予她莫大的壓力。

這和當日她面對王仙芝時產生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

面對王仙芝,她心中的那股戰意是越來越旺盛。

她本以為她站在葉千秋的對面之後,她心中的戰意也會如同面對王仙芝時一樣越來越旺盛。

但事實是,她大錯特錯。

當她來到這個高台上之後,她心中的戰意居然在不斷萎靡!

她的腦海之中似乎有著一個聲音在告訴她,一場注定了結果的失敗,毫無意義。

軒轅青鋒知道,她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

如果繼續等下去,她將會戰意全無。

根本發揮不出她的全部實力來。

這時,只听得軒轅青鋒怒吼一聲,一聲尖嘯從她的喉嚨之中發出,刺耳無比,讓很多修為低微的人都感覺到了強烈的不適。

下一刻,軒轅青鋒整個人轟然飄出,雙手在半空之中呈現出一個十分奇怪的姿勢。

軒轅青鋒的速度極快,她探出的雙手在不停的變幻。

此時,坐在三清殿屋頂,摳著腳丫子的李淳罡看到這一幕,不禁笑道︰「有點意思。」

軒轅青鋒看似只是出了一招,但卻是在短短了兩個呼吸之間,將很多東西都融合在了這一招當中。

四周的看客們,很少有人能看出這一招的精髓。

大多數人都是在看個熱鬧。

只覺得軒轅青鋒的速度奇快無比。

眨眼的工夫就到了葉千秋的身前。

只見軒轅青鋒整個人橫空,雙手探出,想要拍在葉千秋的胸前。

葉千秋面色依舊平靜,任由軒轅青鋒一雙肉掌按在了自己的胸前。

這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下來。

軒轅青鋒的眼前一花,只覺雙手按在了空處。

可葉千秋的人明明就在她的眼前。

明明是近在咫尺的距離,軒轅青鋒卻是突然感覺到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下一刻,軒轅青鋒直接倒飛了出去。

飛出了高台,飛過了很多人的頭頂。

三個呼吸之後,她的身體重重的落在了白玉廣場之上。

此時,白玉廣場之上,鴉雀無聲。

只見葉千秋站起身來,負手說道︰「現在你該明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