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8章 青城盛況,佛道大會

前來山上進香的香客還在陸陸續續的朝著青羊宮登去。

走到半山腰,有人看到在那神霄派的山水亭間,有紫袍道人和一個羊皮裘老頭兒在削樹枝。

兩人手里都各自拿著一柄小刀,削出來的樹枝又細又長。

有第一次來青城山的香客會上前和紫袍道人問問路,客套一番。

紫袍道人也報以微笑,給香客們指一指路。

待二人手里的樹枝都削的差不多了。

二人起身離了那山水亭,朝著另一座山頭行去。

很快,二人便來到了另一座山頭之上。

青城山,除卻主峰之外,還有大小山峰數十座。

葉千秋和李淳罡手里各自拎著一截光溜溜的柳枝,在山間行走。

走了沒多久,就看到那前方一處山泉下,有一大幫人正在撲騰著練武。

有人練拳,有人練腿。

李淳罡一邊走一邊說道︰「這些人也算是有耐性了。」

「這情況都維持了小一年了吧。」

「這人是越來越多了。」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我听吳靈素說這些人都是想著長期呆下去。」

自從葉千秋打敗王仙芝之後,江湖中慕名前來青城山拜師學藝的人就多了不知多少。

神霄派這幾年雖然還在陸續招收弟子,不斷擴大規模,但也不是什麼人都收。

很多人進不了神霄派,但是不甘心就此離去。

于是,三五成群的就在青城山的各個山頭住了下來。

結果時日一久,這人就越來越多。

直到後邊,王仙芝也死在了青城山。

這更是不知道讓多少江湖人動了心思。

後來,葉千秋讓吳靈素允許這些人每周有兩天時間前往青羊宮學最基礎的神霄拳法。

于是,這些人便更加舍不得走了。

江湖,江湖。

有大人物,自然也有小人物。

大人物總是要比小人物要少的多。

即便是神霄派最基礎的拳法,放到江湖上,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到的。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習得上乘武功。

這些習武之人雖然越聚越多,但也不鬧事,衣食住行都自理,除了每周去青羊宮練兩趟拳,其余時間大多數人就都在各峰的落腳點修行。

葉千秋也沒想著讓吳靈素趕人。

他時不時的就會到這些江湖人在各峰的聚集點轉一轉,也算是查漏補缺。

若是真有好苗子,也不至于就此錯過。

葉千秋和李淳罡在各峰走的多了,自然也認識了一些江湖漢子。

但葉千秋和李淳罡的身份,這些江湖漢子倒是都不知道。

主要是因為平日里神霄派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吳靈素在出面。

便是葉千秋給神霄弟子講道,也只是聚集神霄內部弟子,不是神霄弟子,自然是無緣得見。

葉千秋身著一襲紫袍,自然是氣度不凡。

但身邊跟著一個身著羊皮裘的李淳罡。

所以,一票江湖漢子也不會聯想到二人便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大人物。

葉千秋和李淳罡來到一塊大石前坐下。

在大石跟前,有兩位穿著老舊單衣的江湖漢子在一板一眼的練著拳。

看到二人過來,那兩個江湖漢子也沒停下,只是朝著二人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

憑葉千秋和李淳罡的眼力,自然能看得出來,這二人並不是什麼內力精深之輩。

他們二人也沒有到寒暑不侵的境界,眼下春寒料峭,身上穿著一層單衣,頗有幾分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

江湖上講究一個輸人不輸陣,大冬天的你穿貂裘保暖我就要咬牙穿單衣,更狠的,干脆就光膀子。

這跟文壇士林是一個路數,盛夏時分不乏有狂人狂徒披裘高歌用以沽名釣譽。

葉千秋和李淳罡津津有味的看著二人打拳。

雖然在二人看來,他們所打的拳漏洞百出。

但看起來的確是讓人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這時,其中一個魁梧漢子一邊揮著拳頭,一邊朝著二人問道︰「新來的?有山頭嗎?」

葉千秋笑著點了點頭。

李淳罡則是開口道︰「你們這一大堆人擠在這里,別說吃飯睡覺,就是放個屁拉個屎也不爽利。」

「這山上當真就這麼好?」

魁梧漢子看了李淳罡一眼,大概是看著李淳罡的模樣,不像是個有本事的,他壓低嗓音神秘兮兮的說道︰「那自然是好的。」

「不好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在山上賴著不走了。」

「你們是新來的,肯定不知道。」

「就前兩天,隔壁山頭還有個哥們一夜之間突破了三品境界的門檻,本來挺稀松的手段,結果破境後一手劍花那叫一個潑水不進。」

「在這之前,這座峰上還有位最早來這里悟道的陵州老前輩,在三品境界上熬了二十多年,結果在這里靜坐了不過三個月,愣是給他闖過去了。」

「那位前輩在成為小宗師後,意氣風發,在月圓之夜清越長嘯,中氣十足,連山腳幾里地外都听得到,足足半個時辰,跟打雷似的,你們說玄不玄?」

李淳罡一本正經的點頭附和道︰「常人扯開嗓子別說嚷半個時辰,一盞茶功夫都難,而且肯定當個把月的啞巴,這人能長嘯半個時辰,肯定內力渾厚,小宗師境界跑不了的。」

這時,另一個打拳的漢子忍不住開口道︰「老爺子,你別听王二小瞎咋呼,什麼清越長嘯,什麼半個時辰,都是沒影的事兒。」

「誰吃飽了撐著沒事嚷半個時辰,再說了,你覺得那老頭兒就不怕打攪了青羊宮里神仙們的美夢?」

「老爺子,你看著歲數也不小了,也是上山來學武的?」

李淳罡咧嘴笑了笑,朝著一旁的葉千秋看一眼,道︰「老漢我是跟著這位道爺上山來漲見識的。」

那兩個漢子看到葉千秋身著一身紫色道袍,整個人看起來很是年輕,氣質又十分出眾。

其中一個漢子試探性的問道︰「這位道爺看著不是一般人,這是打算來投神霄派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不做其他解釋,姑且算是默認。

那漢子見狀,立馬滔滔不絕的開口道︰「這座青城山上的道士,是真有本事的。」

「不是我吹,如今的天下第一人葉老神仙,夠厲害吧。」

「一般人想見都見不著。」

「可是我爺爺的爺爺就親眼見過葉老神仙。」

「听我爺爺說,葉老神仙最起碼也活了二三百歲了。」

「他年輕的時候在山里砍柴,還見過那位葉老神仙只手降伏一頭猛虎來著。」

「就我們現在練的這拳,就是那位葉老神仙親自創下的,那可絕對不一般。」

「我听人說,這拳法要是練好了,將來做個小宗師沒問題。」

那漢子是越說越離譜,著實是狠狠的吹噓了一番。

殊不知他嘴里的葉老神仙就在他的對面。

葉千秋和李淳罡听了好長一會兒,才接著又朝著下一個山頭行去。

……

青城山上的日子平靜又祥和,沒有多少波瀾。

一轉眼便已經過了清明。

剛過清明,葉千秋便接到了趙玉台的傳信。

說是敦煌城那邊有了異動。

北涼和北莽在葫蘆口打的是昏天黑地。

北莽女帝開始對紅薯和孩子下手了。

葉千秋知道了這個消息,便又親自走了一趟敦煌城,把紅薯和孩子、還有趙玉台都帶回了青城山。

至于徐璞,他不打算離開敦煌,他想要為北涼盡一份力,葉千秋也沒有強人所難。

北涼和北莽戰事愈演愈烈。

而離陽太安城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無名老人進入太安城後徑直殺入欽天監,殺盡欽天監練氣士和八百侍衛,而那位五名老人也死在太安城。

就在那前後腳的幾日,曾經離陽皇帝的帝師元本溪被人割下了腦袋,死的悄無聲息。

後來,又有消息從太安城傳來。

說那位闖入太安城大殺四方的無名老人,乃是昔日春秋十三甲之一的刀甲齊練華。

春秋十三甲,黃龍士獨佔三甲,自詡十九道第一,草書第一,陰陽讖緯第一,故而佔據棋甲、書甲和算甲。

劍甲為李淳罡。

兵甲為西楚兵聖葉白夔,不過葉白夔早就死在西壘壁之戰。

絕代風華的色甲,那位大楚皇後也早就香消玉殞。

琴甲是舊南唐那位目盲琴師,在國破後抱琴沉江。

西蜀畫甲周魚鳧,臨終前畫了一幅蜀國山河的長卷,躺在長卷之上,大醉而亡。

地甲司徒神策,精通堪輿望氣尋脈點穴,離陽一統天下後就被暗中賜死。

法甲荀平,被百姓烹而分食。

道甲齊玄幀在斬魔台上兵解。

釋甲龍樹僧人,在見證了葉千秋的道字六劍之後圓寂。

春秋十三甲,至今,便只剩下李淳罡這個劍甲還尚在人世。

而李淳罡在江湖大多人的眼中,其實也早已經相當于死去。

春秋舊人已經越來越少。

江湖新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涌現。

這其中風頭最盛的便要算北涼王徐鳳年和徽山軒轅青鋒。

天下第一葉千秋在很多人眼中,不算是江湖新人。

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葉千秋是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只是最近幾年才出世而已。

畢竟道家真仙修長生,也不是沒有可能。

……

徽山大雪坪。

軒轅家的聲勢在軒轅大磐這一代梟雄巨擘手上都無法登頂江湖,如今在一介女流軒轅青鋒的執掌之下,儼然已經壓過了龍虎山天師府。

連東越劍池都可以不放在眼中,放眼全天下,除了青城山神霄派難以企及,連吳家劍冢也不過是能和軒轅家平起平坐而已。

無數江湖豪杰都心悅誠服匍匐在軒轅青鋒的紫衣之下。

當武評有她的一席之地後,成為武林最新聖地的大雪坪更是人聲鼎沸,登山游客密密麻麻多到足以讓人再別想下山,當胭脂評竟然沒有出現她的名字後,讓無數愛慕那一襲紫衣的年輕俠士為之打抱不平。

如今江湖上盛傳有兩位紫衣不可惹。

一位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人,青城山神霄派的葉大真人。

另一位便是這徽山大雪坪的軒轅青鋒。

這一天,軒轅青鋒站在一棵老桂樹下,她的身旁站著的是徽山首席客卿黃放佛。

作為徽山山主和武林盟主的軒轅青鋒沉迷武道,已經躋身指玄境界的黃放佛獨掌徽山大權。

但是哪怕在徽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黃放佛卻比以前更加如履薄冰,絲毫不敢越雷池一步。

當年軒轅青鋒為了攀升境界,那可是汲取了無數江湖高手的內力,殘忍手法較之那些所謂的江湖魔頭,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般的江湖魔頭好歹還會講究一個兔子不吃窩邊草,可是軒轅青鋒一開始就從徽山豢養的清客開始殺起,直到無人入她法眼,這才對準山外的高手。

後來,軒轅青鋒在青城山與王仙芝一戰後,武學造詣和武道境界突飛猛進,听潮閣送來的某些秘笈,更是讓她如虎添翼。

這時,只听得軒轅青鋒平靜問道︰「常駐山上的二品小宗師有幾人了?」

黃放佛畢恭畢敬回答道︰「肯為徽山效命的有六人,只願意錦上添花的有十一人。」

軒轅青鋒冷笑道︰「錦上花。」

黃放佛頓時遍體生寒。

軒轅青鋒始終雙手負後,仰頭看著那棵唐桂的枝葉,語氣轉柔。

「錦上花,雪中炭,雪上霜,火上油,風中絮,心頭刀。」

軒轅青鋒稍作停頓,然後問道︰「世間女子,你覺得我是哪一種?」

黃放佛當然不會天真以為她是在跟自己說話,默默離去。

軒轅青鋒等到黃放佛遠離後,目視遠方,緩緩說道。

「神霄葉真人做事的確隨心所欲,待我殺意更進一步,再去試一試你葉大真人的道法仙術。」

……

轉眼間,便又是兩個月過去。

北涼和北莽之間的大戰不停。

葫蘆口一戰,雙方都損失了不少兵馬。

而隨著雙方武道高手的陸續加入,戰況更是愈發慘烈。

許多武道高手,都殞命在了北涼境內。

神霄派派往北涼的八十名弟子,也是傷亡不少。

葉千秋便又讓趙玉台帶隊,又帶了五十名弟子,前往北涼支援。

立夏之後,坐鎮青城山的葉千秋收到了來自兩禪寺李當心的傳信。

李當心和葉千秋商量,想要在青城山舉辦新一屆的佛道爭辯大會。

昔年,佛道爭辯大會都是在龍虎山天師府舉辦。

如今龍虎山沒落,雖然離陽朝廷還是讓龍虎山總管天下道教事務。

但是,青城山神霄派已經成為了天下大多數人心中新的道教聖地。

這一場佛道爭辯大會,本來是應該在兩年就在龍虎山舉辦。

但是,因為種種巧合,種種緣由,便拖到了現在。

葉千秋稍微思索一番之後,便同意了李當心的請求。

消息一經傳出,立馬在江湖上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青城山作為新的道教聖地,舉辦新一屆的佛道爭辯大會。

這可不是小事。

尤其是頭一次舉辦,更是在向天下宣布,青城山從今往後在道教之中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頭牌。

王仙芝死後,葉千秋已經成為江湖上唯一的傳說級別的人物。

王仙芝雖然是死在了徐鳳年的手里。

但江湖上的大多數人並不覺得徐鳳年有挑戰葉千秋的實力。

畢竟,王仙芝也是死在了青城山。

而就在幾年前,徐鳳年還是一個需要被人保護的紈褲世子而已。

而葉千秋就不一樣了。

江湖傳說,葉千秋葉大真人修道百載,一朝出世,便是當世無敵。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去瞻仰一下葉大真人的神仙面容。

不說去青城山在此修道,只是去沾沾仙氣也是好的。

于是,一時間,天下間朝著青城山涌去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

佛道爭辯這一天來的很快。

這一日,神霄派上下早早的就開始準備迎接四方來客。

值此佛道爭辯的大日子。

武當山掌教李玉斧和龍虎山掌教趙凝神都親自前來。

而二人親自前來青城山,也說明了二人的態度。

那就是二人已經承認了從今往後道教之中,以神霄為首。

李玉斧和趙凝神來的早,一大早便被吳靈素迎進了青羊宮。

而白衣僧人李當心,兩禪寺名義上的主持方丈,也在正午之前到了青城山。

李當心的到來,讓很多前來觀禮的江湖人都是熱情澎湃,興趣大增。

眾人都在猜測著,今日之佛道之辯,會不會由李當心和葉大真人對辯。

如果是那樣,那今日之佛道爭辯大會,絕對是精彩無比。

當然,李當心並不是一人前來。

他還帶了自己的女兒還有自己的徒弟。

到了正午之後,陸陸續續朝著山上走的人還有不少。

葉千秋作為神霄派的掌教真人,還沒有露面。

只是由吳靈素在外面打理,接待各方來客。

今日,江湖上大大小小的門派,基本上都派了人前來。

但凡是能在江湖上有些名氣的人物,很少沒有來湊今天這個熱鬧的。

人們的心思都很明確,都是想要瞻仰一下天下第一人的風采。

葉千秋不出現,這各方人物自然不會輕易離開。

等過了午時三刻,在眾人翹首以待之下。

葉千秋的身形終于出現在了青羊宮三清殿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