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章 璀璨金光,天下一統

陰陽家,地下宮殿之中。

東皇太一坐在殿中,一動不動,仿佛已經在這里坐了千百年,如同一座亙古不變的雕像。

此時,宮殿之中靜謐無比,沒有一絲一毫的聲音。

不多時,一個人影悄然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那是一個邪惡俊美的少年,在他俊秀的臉上有幾抹藍色的火焰,左眼周圍有詭異的淡紫色火焰形花紋。

一身深藍奇異的服飾,配合著他那白皙異常的膚色,給人一種邪惡的恐怖感。

他有一雙冷冽的眼楮,如果被這雙眼楮盯上,恐怕會令人猶如陷入無底的深淵之中,讓人不寒而栗。

「星魂拜見東皇閣下。」

少年朝著東皇太一恭敬施禮。

東皇太一緩緩睜開了眼楮。

「星魂,你回來了。」

星魂朝著東皇太一說道︰「是的,東皇閣下。」

「這一次回來,我有一個重要的消息要稟報東皇閣下。」

東皇太一道︰「說。」

星魂道︰「楚南公離開楚地之後,入了太乙山。」

「據我所知,他此去太乙山,是為了加入道家。」

東皇太一聞言,登時站起身來,在殿中踱步。

片刻後,他方才緩緩說道︰「這個老家伙,還真是讓人不省心啊。」

「他是看到了未來的什麼嗎?」

「這老家伙一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他若是入了道家,定然是發現了什麼。」

「天書呢?」

「黃石天書呢?」

「你在老家伙的身邊呆了幾年,有沒有發現?」

星魂聞言,搖頭道︰「南公將天書放在何處,唯有他自己知道。」

東皇太一微微一嘆,道︰「知道了,老家伙想要做什麼事,我們是阻止不了的。」

「由他去吧。」

星魂道︰「要不要我上太乙山一趟?」

東皇太一道︰「不用了,太乙山是道家的地盤。」

「太玄子不是好惹的。」

「現在,還不是和太玄子硬踫硬的時候,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星魂道︰「請東皇閣下吩咐。」

東皇太一抬手指向了殿中的穹頂……

……

太乙山,大竹峰,幽林小築之中。

四下無人,葉千秋正在觀看《黃石天書》。

「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

葉千秋聚精會神的觀看著這本天書,身上的道韻在不停的流轉之中。

漸漸的,葉千秋閉合上了雙眼。

他的身上泛起了金色的光。

一道道光圈朝著外面不停的發散而去,將整個幽林小築都給籠罩。

……

太乙山,坐忘峰上。

楚南公正在和韓非下棋。

這已經是楚南公來到太乙山的半個月之後。

楚南公並不知道韓非的身份,只知道韓非是道家弟子無塵。

此時,只听得韓非笑道︰「紫陽師叔,這局棋我可贏定了。」

楚南公卻是淡淡一笑,道︰「那可未必。」

就在這時,韓非突然抬手道︰「師叔,你看那是?」

楚南公沒有回頭,笑道︰「無塵,你是不是想騙老夫扭過頭去,好在棋盤上動手腳。」

「老夫可是精明的很,你別想騙過老夫。」

韓非無奈道︰「師叔,我騙你老人家做什麼。」

「是大竹峰方向,有金光破雲而起了。」

楚南公這時也感覺到了不太對勁,當即回頭望去,只見那大竹峰上,一道道璀璨的金光正朝著雲端之上,直射而去。

楚南公見狀,當即站起身來,一臉激動的說道︰「好磅礡的力量。」

「如此人物,難怪可以扭轉乾坤,讓一切重歸混沌。」

就在楚南公和韓非看到了大竹峰上的異象之時。

太乙山上的其他人,也陸陸續續的看到從大竹峰上直射蒼穹的金光。

一眾道家長老、弟子都感覺到了那金光的璀璨,漸漸的,大竹峰上空,已經變為了金色的海洋。

……

葉千秋陷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之中。

他的識海當中出現了一百零八個燙金大字。

他每消融一個字,將這燙金大字融入到自己的體內,就能感覺到自己的神魂、氣血、真氣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葉千秋能夠感覺到,若是自己能將這一百零個燙金大字給完全吸收入自己的體內。

他的實力定然會有長足的進步。

葉千秋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修煉當中。

……

修行無日月,寒暑不知年。

葉千秋這一閉關,太乙山上,也無人敢打擾他的清修。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已經來到了秦王政二十六年。

天下巨變的形勢,和太乙山上的平靜格格不入。

一個冬天剛剛過去,齊國的朝堂已經亂的不成樣子。

去年,秦王嬴政派了姚賈到齊國臨淄勸齊王田建投降。

同時,秦國大軍駐扎巨野,不進不退不戰不和,誘發了齊國多方勢力的激蕩摩擦。

齊王田建雖然沒有主見,但大體傾向于丞相後勝的「和秦」之議。

但齊王田建的彷徨和糾結,也讓齊國國內的各方勢力都看到了爭取齊王實施自家主張的希望。

齊國的情勢便愈發的盤根錯節交互糾纏。

高高在上而動搖不定的齊王之下,三股主流勢力激烈的明爭暗斗著。

丞相後勝與歷來奉行「和秦安齊」方略的田氏世族力量,一直在斡旋與蒙恬大軍訂立合約,以圖最大限度的保存齊國社稷。

還有許多將軍則是與田氏王族中以孟嘗君後裔田為首的抗秦派結合,主張防患于未然,立即進入舉國抗秦的階段。

而且這幫人在孟嘗君舊日封地薛城聚結了一支五千人的門客義旅,聲言效法趙人抗秦到底。

流亡臨淄的已經亡國的五國世族最是洶洶躁動,非但已經結成了六千人的抗秦義師,且不間斷的匯聚王城請命,堅持請求齊王發回流民財貨以助五國義師。

如此三方力量之外,齊國民眾也大起波瀾。

臨淄以西不足百里的狄縣,有沒落世族子弟田儋、田橫兄弟聚結民眾自成萬人義軍,聲言效法田單抗燕誓與齊國共存亡。

如此亂局之下,齊國又逢冬旱,整個冬日未曾下得一場大雪,終日艷陽高照塵土飛揚,時有紅霾黃霾籠罩臨淄,動輒旬日不散。

這等異象,讓齊王田建抗秦的心思再也沒有一丁點了。

田建兩手一攤,將國事全數交給了丞相後勝,再也不見旁人。

秦王嬴政得到了齊國境內的情況之後,立即下令王賁攻齊。

王賁率六萬秦軍將三十萬沒有絲毫抵抗之心的齊軍打的落花流水,恐慌潰逃。

六萬秦軍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直逼齊國國都臨淄。

秦軍兵臨臨淄城下,頓時讓臨淄城的各國流亡世族惶恐不已。

各國流亡世族結成的「義師」原本散居在郊野尚未進城的世族營地里,得知秦軍來犯。

各世族當即下令,讓這些所謂的「義師」喬裝成齊國民眾蜂擁入城。

已經等候在城內的五國流亡世族們早已經秘密聯絡,謀劃好了對策。

城外「義師」一經在城內聚結,流亡世族立即潮水般涌向了臨淄府庫,搶奪了齊國的財貨。

城內的齊軍不多,听到流亡世族兵亂,守軍立即洶洶開到府庫四面各方要道堵截。

于是亂兵混戰立即爆發,臨淄街巷喊殺震天,沒有一處平安的地方。

齊國丞相後勝听到五國世族叛亂,頓時大急,二話不說,立即緊急調出三千王室護軍趕赴府庫。

齊軍個個拼死效力,一個多時辰的混戰後,流亡世族不敵齊軍,四散而逃。

然而,更大的亂子出現了。

這些流亡世族明火執仗的大肆劫掠臨淄城的商鋪民居以及所有看到的有用之物。

商家民戶大感恐慌,紛紛逃出庭院吶喊著狂奔躲逃。

有幾處齊軍將士聚居的坊區多有兵器,民眾便聚攏起來與流亡世族亂紛紛拼殺。

三十萬齊軍大敗的消息傳到了臨淄城內,城內的守軍已經完全是驚弓之鳥,紛紛思謀著如何回家與族人相聚逃亡。

城中守軍早已經沒有了戰心,任憑官員們如何呼喊差遣,都是裝聾作啞,不去理會。

天一亮,臨淄城內煙火處處,哭聲喊聲殺聲罵聲連天而起,已經完全陷入無法控制的混亂之中。

不多時,臨淄城的城門就這樣被無序的洶涌人流撞開,萬千人流蜂擁出城奪路四逃而去。

王賁所率的大軍,靜靜的在臨淄城下等候。

不多時,由一隊侍女簇擁的青銅王車緩緩出了城門,之後又是一輛高車坐著齊國丞相後勝,後邊是齊國的大臣與將軍。

齊王田建懷中抱著王印玉匣,一頭白發,臉色蒼白麻木得好似一座石像。

整個齊國君臣的隊列中,只有齊國丞相後勝露出一絲難堪而又惶恐的笑意。

在秦國上卿姚賈的宣呼聲中,齊王田建向秦軍統帥王賁獻出了傳承田氏王室一百三十八年的王印。

齊王建自己,則走進了旁邊的一輛沒有任何裝飾的寬大木車。

木車帶著兩名內侍,兩名侍女隆隆遠去時,王賁下令秦國大軍開進了臨淄城。

就這樣,戰國七雄的時代終于落下了帷幕。

一個大爭之世,就此遠去了。

齊國滅亡了,六國全部滅亡了。

天下一統的洪流終于流淌過了這天下山河。

這一年,是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時年三十九歲。

遠在咸陽章台宮的嬴政听到齊國滅亡的消息之後,興奮了一整夜都沒有入睡。

……

深夜時分,章台宮中。

嬴政在中央大殿之中徘徊踱步,看著那早已經全部插滿了秦國大旗的沙盤地圖,臉上滿是興奮之意。

他想要找一個人訴說自己的喜悅,但是,他看著空蕩蕩的大殿,卻是找不來一個合心合意的傾訴者。

這時,他想到了葉千秋。

想到了這個相遇在新鄭,護他歸秦,助他剪滅嫪毐,取回權柄,定滅六國之策的葉先生。

一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

他已經是年近四十歲的中年人了。

往昔的那一幕幕,似乎都還就在眼前。

這些年,他的心態早已經和當初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還是會不自覺的想到葉千秋,因為他太強大了,當年平定嫪毐之亂,葉千秋所釋放出的滾滾天雷,威勢無雙,讓嬴政心中一直都有很深刻的印象。

「寡人的喜悅,唯獨先生能分享了。」

大殿之中,傳來了嬴政的一聲嘆息。

自秦王政十七年開始,他開啟了一統天下的步伐。

他用了十年終究將六國給滅了,完成了秦人幾百年來的夙願,將這天下給一統了。

自滅韓之戰開始,每滅一國,幾乎都有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每一國的戰爭都不是一次完結的,抗秦的余波始終激蕩連綿。

正是因為此,嬴政的心頭更是有著強烈的決心和。

他要將那些企圖對大秦不利的宵小之徒們,全部滅掉。

六國雖滅,但六國的遺族們,依舊尚在。

他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王朝,必須將這些人的心也給降伏。

然而,想要做到這些事,他需要旁人的協助。

他第一個便想到了葉千秋,唯有這樣強大的人,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他將時局給穩住。

想到這里,嬴政將桌上的熱酒給一飲而盡,他站起身來,朝著殿外高呼一聲。

「小高子,給寡人備車,寡人要去太乙山。」

嬴政的聲音在大殿之中回蕩起來。

……

太乙山上,葉千秋還在閉關修煉當中。

他識海之中的一百零八個燙金大字,他已經融合了十八個,他的氣息變得更加渾厚,也更加合乎自然。

不過,他尚未看清楚前路。

他的神識遍布太乙山,觀察著太乙山的每一個角落。

……

清晨,嬴政的車架已經悄然間來到了太乙山。

嬴政此行是輕車簡行,他此來太乙山,只是為了見一趟葉千秋,和葉千秋商議一些事,明日便要回咸陽。

天下剛剛一統,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按理來說,他不該在這個時候離開咸陽,他身為君王,很少有任性施為的時候,唯有這一趟是例外。

他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已經奔至了太乙山。

清晨時分,朝陽剛剛升起,嬴政已經和趙高,還有趙高掌控之下羅網六劍奴登上了太乙山。

太乙山的半山腰上。

曉夢正在那崖邊的楓樹下打坐。

自從她和青玄在這里相識之後,她便經常會到這里來,听青玄吹塤。

每次听青玄吹塤,她的心中總會很寧靜。

今天,她來的早了一些。

她不知道青玄今天會不會來,但她最近每天都會來,師尊閉關已經大半年了。

師尊閉關之後,她的時間便更自由了。

心齋之中的武學典籍,她已經修煉了不少,進境還是很可觀的。

就在這時,曉夢的心頭突然一動,她感覺到了有陌生人的氣息。

她睜眼朝著山崖下的山道上看去。

只見一行人正在朝著山上行來。

曉夢放眼望去,眉頭一蹙,她已經感覺到了來人的不簡單。

「來者何人?」

曉夢站起身來,在崖邊呼喝而去。

山道上傳來了一道聲音。

「秦王駕臨太乙山,小姑娘,還不趕緊去請太玄先生。」

曉夢聞言,臉上登時有了變化。

「秦王嬴政……」

她的目光朝著人群之中掃去,很快便鎖定了一個人。

那個人,氣宇軒昂,身材高大,一身白袍,定然是秦王無疑了。

曉夢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股怒意,緊緊的握住了手中之劍。

秦王嬴政,害得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就這麼突然之間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曉夢深吸一口氣,面上變得更加冷漠,她冷冷說道︰「我師尊尚在閉關之中。」

「任何人都不得打擾。」

「秦王來的不是時候,請回吧。」

站在山道上的嬴政聞言,面色依舊平靜。

「國師在閉關?那是寡人來的不巧了。」

趙高在一旁趕緊說道︰「國師若是知道王上到了,定然會出關的。」

嬴政看了一眼那未盡的山道。

看了看那站在崖邊的白發少女,然後朗聲道︰「你是何人?」

曉夢淡淡回道︰「太玄子是我的恩師,我道號曉夢。」

嬴政聞言,道︰「寡人既然到了太乙山,自然得見一面國師。」

曉夢道︰「我師閉關多日,不見外客,誰也不例外。」

就在這時,只見前方山峰之上一道璀璨的金光破雲而去,沖霄而起,一股堂皇大氣之勢,漸漸籠罩整座太乙山。

趙高的臉上泛起凝重之色,忍不住驚嘆道︰「這是?」

曉夢臉上露出淡淡的鄙夷之色,正要說些什麼。

這時,只听得山上傳來了葉千秋平靜無比的聲音。

「曉夢,不得胡鬧,請王上到幽林小築。」

曉夢聞言,面色一滯。

山道上的趙高朝著嬴政笑道︰「王上,是國師。」

曉夢朝著一行人看了一眼,道︰「既然師尊已經出關,那你們跟我來吧。」

……

半個時辰後,幽林小築之中。

葉千秋和嬴政相對而坐,茶水的熱氣不停升騰而起。

「曉夢這孩子不懂事,怠慢之處,還請王上見諒。」

葉千秋淡淡笑著,和對面的嬴政說道。

嬴政這一大早的就到太乙山來,定然是有什麼事。

還好他閉的不是死關,不然,就曉夢的那倔勁兒,今日,定然要鬧出點ど蛾子來。

嬴政笑道︰「不妨事,寡人還不至于和一個小女娃計較。」

「王上怎麼這麼早便到了太乙山。」

葉千秋臉上掛著笑意,朝著嬴政問道。

嬴政道︰「寡人從咸陽連夜趕來,只為和先生親自說一聲,齊國已經亡了。」

葉千秋一听,頓時一怔,然後方才反應過來。

「恭喜王上完成天下一統之大業。」

嬴政微微一嘆,道︰「在寡人心里,先生是唯一能和寡人分享這份喜悅的人。」

「十年,整整十年了。」

「寡人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不瞞先生,寡人此刻,是隱憂大過歡喜。」

葉千秋道︰「王上何出此言?」

嬴政道︰「六國雖滅,然六國遺族尚存,寡人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

葉千秋笑道︰「天下一統之後,很多事,便需要徐徐圖之了。」

嬴政聞言,微微頷首,突然換了個話題說道︰「先生很久沒見扶蘇了吧。」

葉千秋道︰「是啊,有幾年了。」

「怎麼?扶蘇最近可好?」

嬴政一听,笑道︰「寡人給他安排了個好差事。」

「哦?是什麼樣的好差事。」

葉千秋道。

嬴政道︰「寡人讓他到蒙恬軍中,做了一個無名小卒。」

「先生覺得寡人給扶蘇安排的這個差事如何?」

葉千秋笑道︰「甚好。」

在秦國,葉千秋是唯一能與高高在上的秦王嬴政談家事的人。

嬴政不立王後,他雖然有數十名王妃,已經生下了二十余個孩子,但卻從來沒有將任何一個王子交王室官署,讓這些王子們依傳統法度獲得應有的身份待遇。

所有的王子都沒有在官署就學,更沒有涉及任何國事磨煉。

而且,秦王的所有王妃,也都沒有交由王室官署登錄名籍確定爵位。

而在任何一個邦國,國君的妻妾都是有法定爵位俸祿的,此前的秦國也不例外。

但自從秦王親政之後,這些舊有的慣例全部都沒有了。

葉千秋明白,嬴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嫪毐之亂給他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為了徹底根除秦國後宮的內亂,他既不立王後,也不立太子。

葉千秋知道嬴政如此做法過猶不及,但從來不在這種事上勸嬴政什麼。

此時,嬴政突然提到了扶蘇,定然有著一定的目的。

果不其然,嬴政緊接著便開口道︰「先生以為扶蘇如何?」

葉千秋悠哉悠哉的說道︰「扶蘇秉性寬厚,少年持重,文武皆通,大有氣象,若扶蘇為太子,大秦社稷安矣!」

推薦下,【  \\ 】真心不錯,值得書友都裝個,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嬴政聞言,微微一怔,隨即苦笑道︰「先生是要勸寡人早立太子嗎?」

葉千秋道︰「王上突然提到扶蘇,難道不是想問一問扶蘇是否能為太子嗎?」

嬴政搖頭,微微一嘆,道︰「先歷練兩年,看他是否成器再說。」

葉千秋聞言,笑了笑,道︰「一切自有王上定奪。」

葉千秋和嬴政幾年沒見,有不少話要說。

二人從早上談到了晚上。

嬴政的真實來意,也被葉千秋知曉。

嬴政此來,是為了讓葉千秋下山,著手打壓收伏諸子百家之中,對秦國不友善的勢力。

順帶著,將六國殘余勢力也一並掃除。

葉千秋覺得時機不到,暫時沒答應,給嬴政提了些建議,讓趙高先著手清掃六國殘余勢力。

葉千秋沒答應,嬴政也沒多說什麼。

翌日一早,嬴政和葉千秋告辭,便要趕回咸陽。

葉千秋親自將嬴政送到了太乙山下。

「就送到這里吧,先生請回。」

嬴政朝著葉千秋拱拱手,然後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趙高和六劍奴緊隨其後,一行人的身形漸漸消失在了塵沙之間。

葉千秋目送著嬴政離去,這時,北冥子的身形悄然出現在了葉千秋的身旁。

「掌門師兄,君王終究是君王,秦王欲借掌門之手,清理諸子百家和六國殘余勢力,掌門師兄若是答應此事,我道家恐怕會陷入泥潭之中。」

「掌門師兄,小心為上啊。」

葉千秋淡淡一笑,負手而望,朝著那沙塵之間望去。

「無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