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章 荊軻刺秦,部署歸山(萬更求訂閱!)

夏末的風,還稍微帶著一絲暑氣。

葉千秋听著蓋聶訴說著關于宮里那個女人的一切。

其實,這一切本來和蓋聶沒什麼太大的關系。

只不過,自從前兩年蓋聶和荊軻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之後。

蓋聶就下意識的去關注宮里的那個女人。

那個女人叫麗姬。

葉千秋听完了蓋聶的敘述,笑了笑,道︰「水面本來是平靜的,但一旦起風了,漣漪自然也就會出現。」

「蓋聶啊蓋聶,你的劍,是守護之劍。」

「在追隨秦王的這麼多年里,你尚且沒有悟出,你要守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好好在這里想想吧。」

蓋聶不說話了,他閉上了眼楮。

腦海之中還回響著葉千秋的話。

他的劍是守護之劍。

可他這一生需要守護的東西又是什麼?

有哪些人和事是需要他用劍去守護的?

河邊垂柳款擺、細燕輕剪。

亂世偏安,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是誰都有資格享受這美好的自然風光。

葉千秋的氣定神閑,讓蓋聶迅速的進入了悟道的狀態當中。

他一遍又一遍的垂問著自己的內心。

手中的劍雖然還在,卻已經等同于無。

良久之後,蓋聶睜開了眼楮。

他身上的氣息變得更加強大了。

他突破了。

從此刻起,他劍心通明,道心通明。

他明白了自己的內心。

這時,蓋聶朝著葉千秋問道︰「先生,你認為秦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葉千秋沒有睜眼,直接回道︰「一個合適的人。」

蓋聶臉上泛起一絲疑惑︰「合適的人?」

葉千秋道︰「沒錯,華夏一統需要這麼一個人出現。」

「所以,他出現了。」

蓋聶道︰「從前,您總說天下亂局,一統之勢在秦。」

「可是,秦國這些年,似乎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

「最起碼在我剛剛來秦國的那幾年,六國還是有機會的。」

葉千秋笑道︰「可是,他們都沒有把握住機會,不是嗎?」

蓋聶停頓片刻,然後說道︰「先生,如果有一天,我背叛了秦王,秦王要殺我,您會站在哪一邊?」

葉千秋聞言,睜開了眼楮,看著蓋聶,笑了起來。

蓋聶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笑道︰「我哪邊都不站。」

蓋聶道︰「如果秦王讓您出手呢?」

葉千秋笑道︰「如果我不願意,沒有人可以讓我出手。」

「如果有人惹惱了我,觸犯了我的底線,我會給他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無論是王也好,其他人也罷。」

「無非是多費點時間,多費點工夫罷了。」

蓋聶听到葉千秋這段話,他的心里頓時感覺到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仿佛眼前這個先生才是真實的先生。

這些年,先生入秦,為秦王奔走,滅嫪毐叛軍,定滅國之策。

他的身上似乎總是蒙著一層和煦的面紗。

仿佛,他真的成為了大秦的國師,嬴政的臣子。

直到現在,蓋聶方才有些明白。

先生之所以是先生,便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變化。

無論世事怎樣變化,他看人對事,總有著自己的那麼一套規則。

就好比他說的那樣,無論是何人犯了先生的底線,縱使是王,先生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在他和煦的表面之下,還是如劍一般鋒利。

「先生,您覺得秦王變了嗎?」

蓋聶朝著葉千秋又問道。

葉千秋笑了笑,道︰「人都是會變的。」

「即便是我也一樣。」

蓋聶的臉上露出了疑惑。

葉千秋笑了笑,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環境的改變,對待人和事的方法,都會發生改變。」

「很多年前,我是一個很不好惹的人。」

「無論是從內心,還是從外在。」

「我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咄咄逼人的氣息。」

「後來,我學會了藏心于身,但依舊殺人如麻。」

「再後來,我變得更加溫和,但看到令我不舒服的事情,我依舊會將一切斬的干干淨淨。」

蓋聶下意識的問道︰「那現在呢?」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現在?」

他沒有直接回答蓋聶的問題,而是站起身來,朝著池水中走去。

他的腳落在了池水面上,水面仿佛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沒有漣漪四散而去,依舊平靜。

葉千秋站在池水的水面之上,背對著蓋聶說道︰「回去吧,如果真有一天,秦王變成了你厭惡的模樣,成為了世人厭惡的對象,由我來將他變回來。」

「如果變不回來呢?」

蓋聶又問一句。

葉千秋道︰「那就讓這一切,都隨風而逝。」

蓋聶听到這里,眼中泛起精光,隨即,他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深深一躬,悄然退去。

……

時光荏苒,轉眼間,又是一年。

去年,秦國大舉興兵攻打趙國,王翦統率駐扎在上郡的軍隊攻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駐軍一同進攻趙國。

趙國武安君李牧和將軍司馬尚率軍頑強抵抗秦軍。

于是,秦國派人用重金收買趙王遷的寵臣郭開,讓他在趙王遷面前詆毀李牧和司馬尚,說他們企圖興兵反叛趙國。

趙王遷因此便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取代他們。

李牧不接受命令,趙王遷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沒有防備將他抓住殺害,並撤免司馬尚的官職。

王翦趁機猛攻趙國,大敗趙軍,殺死趙蔥,秦軍在短短數日之內,便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至此滅亡。

趙王遷被俘虜後,秦王嬴政將他流放到房陵的深山之中。

而趙國的公子嘉在代地又復建了苟延殘喘的政權。

趙國一滅,天下的局勢就陡然清晰過來。

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終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事實上,邯鄲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在秦軍的威勢之下自己坍塌的。

面對楊端和大軍與李信大軍南北夾擊,趙國月復地的趙軍沒有一個像樣的大將領軍防守邯鄲,更兼井陘山主力大敗的消息迅速傳開,趙軍頓時亂得沒了章法。

邯鄲被秦國收入囊中之後,嬴政大喜,邀請葉千秋一同前往邯鄲。

葉千秋拒絕了。

邯鄲對于嬴政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地方。

他是去懷念舊事,也是去一展胸中不忿去了。

葉千秋自然不會去。

事實上,滅趙之後。

葉千秋便更是處于一個深入簡出的狀態。

整日在太玄學宮之中修行,和在太乙山上時,沒什麼區別。

只是修行的進境,可能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在結成無垢金丹之後,想要更進一步,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辦到的,這個時間可能很漫長。

秦國的這輛戰車,已經在一統天下的大道之上越行越遠。

他不用做太多的事情,只需等待即可。

他在等待秦國內部爆發危局。

無論是昌平君,還是其他人。

他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

……

太玄學宮。

池水一旁,半掩半露的岩石上,身著緋色薄衫的紅蓮手拈野花斜坐其上,一雙欺霜賽雪的玉足在水中輕勾緩蕩,玩得煞是開心。

河邊映著她的絕世姿容,端的是明艷異常。

紅蓮在太玄學宮也呆了一年多了。

跟在葉千秋身邊修行,對她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她最起碼沒有完全陷入仇恨的漩渦當中。

只是這一年多來,沒有衛莊的消息,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太高興的。

女兒家的愛意終歸是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與他人言說。

這時,已經十一歲的扶蘇出現在了水池畔,朝著紅蓮叫了一聲「師姐」。

紅蓮沒看扶蘇,直接道︰「師父在休息,你坐在這里等一會兒吧。」

扶蘇聞言,也不多問,就坐在水池畔,悄然打坐起來。

紅蓮朝著扶蘇瞅了一眼,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欺負欺負扶蘇,算是她在太玄學宮之中,為數不多的樂趣了。

這時,遠處的樓閣之中,傳來了葉千秋的聲音。

「扶蘇,進來。」

扶蘇听到葉千秋的話,急忙起身,朝著葉千秋所在的樓閣之中行去。

片刻後,扶蘇看到了師父葉千秋。

此時,葉千秋身著一身寬大的秋白袍,背對著扶蘇。

扶蘇恭敬的朝著葉千秋躬身施禮,然後道︰「師尊。」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最近昌平君邀你去了幾次他府上?」

扶蘇聞言,回道︰「師尊,昌平君一共邀我去他府上五次。」

「我只去了兩次。」

葉千秋道︰「你的身份特殊。」

「往後昌平君的邀約,你一律不要理會。」

扶蘇已經十一歲了,在葉千秋的教導下,明白了這世上的很多事,都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扶蘇道︰「弟子明白。」

「師尊,我去昌平君府上時,見到了一個人。」

葉千秋道︰「什麼人?」

扶蘇道︰「農家俠魁田光。」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知道了,今日的功課你還沒做,你先下去吧。」

扶蘇聞言,當即躬身退去。

扶蘇離去之後,一道身形在樓閣之中悄然而現。

「逍遙,密切關注羋啟的動向。」

從趙國歸來的逍遙子,又從掩日搖身一變,成為了道家的杰出弟子。

這段日子以來,葉千秋對于昌平君的監視一直沒有停止過。

甚至,在很久以前,昌平君剛剛做上秦國右丞相之位的時候,他就已經讓幾名道家暗子進入了昌平君府上。

羋啟還真是沒讓他失望。

不僅暗中資助扶持農家,還放走了曾經在咸陽為質的燕丹。

這一次,羋啟已經準備在韓國舊都新鄭發起一場暴亂。

而這場暴亂是由流沙的張良主導,和羋啟進行的一場交易。

如果葉千秋猜的沒錯的話,待嬴政從邯鄲回來之後。

新鄭的暴亂就要發動了。

……

秦國的大軍滅掉了趙國之後,沒過多久,順帶著連苟延殘喘了多時的魏國也一並給滅了。

到了秦王嬴政二十年的冬天。

曾經擋在秦國東出大路上的三晉,已經盡數被滅。

如今之天下,也只剩下了秦、楚、燕、齊四國。

入冬時節,嬴政從邯鄲歸來了。

從邯鄲歸來的嬴政變得更加忙碌了。

不過,對于先滅楚國,還是先滅燕國。

朝野之上有了兩種不同的見解。

有人以為,應該先滅楚國,有人以為應該先掃除燕國。

王翦統帥滅趙的大軍還在趙國境內駐扎,籌劃連續攻滅燕國之戰事。

而因為朝野之上的爭端,攻燕之事暫緩。

楚國地大物博,乃是天下大國。

燕國雖弱,但一直在蠢蠢欲動,暗中扶持在代地稱王的趙國公子嘉。

兩者之間如何抉擇,成為了嬴政的一塊心病。

于是,這一日,嬴政出了咸陽宮,來到了太玄學宮之中,來請教葉千秋。

到底是先攻取燕國為好,還是先攻取楚國為好。

葉千秋所居住的樓閣外。

葉千秋沒事的時候,也會在池水畔釣魚。

有時候一釣就是一整天。

冬天到了。

天氣寒冷,前兩日還下了雪。

嬴政和葉千秋坐在池水邊,一人手中握著一根魚竿。

魚竿晃動之間,葉千秋又釣起了一條魚。

葉千秋將釣起的魚又放回了池水里。

嬴政見狀,有些疑惑的朝著葉千秋問道︰「先生何故要將這魚再放回池水之中?」

葉千秋笑道︰「王上以為,釣魚最重要的是什麼?」

嬴政聞言,略作沉吟,然後說道︰「是釣魚的過程?」

葉千秋笑了笑,道︰「王上說的沒錯。」

「釣魚,最值得享受的便是這個過程。」

「有些事,結果並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享受到這個過程。」

「當魚兒上鉤的那一刻,那種滿足感,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嬴政听了,細細思考著。

不多時,嬴政手中的魚竿也動了。

他將咬鉤的魚釣上來之後,然後將魚兒扔進了一旁的木盆之中。

「先生以為,目下,我大軍當先取楚,還是先取燕?」

葉千秋笑了笑,道︰「在我看來,這二者都沒什麼區別。」

「無論孰大孰小,都是這池子里的魚。」

嬴政聞言,心頭豁然開朗。

他笑道︰「每次聆听先生教誨,總是能讓寡人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葉千秋笑道︰「王上,听聞新鄭發生了暴亂。」

「昌平君羋啟已經向王上請旨前去新鄭平亂。」

「不知可有此事?」

嬴政點了點頭,道︰「的確有此事。」

「昨日,寡人才批復了昌平君的奏請。」

葉千秋道︰「新鄭暴亂一事,另有蹊蹺。」

「昌平君的心思已經不在秦國了。」

嬴政一听,臉色有些難看,他悠悠說道︰「幸虧先生提醒的早。」

「寡人早有防備。」

葉千秋道︰「既然他的心已經不在秦國,那便用他為餌,替大秦再做一件事吧。」

嬴政聞言,眼中一亮,道︰「先生有何謀劃?」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將計就計,放他歸楚,借羋啟破楚,事半功倍。」

嬴政沉吟片刻,道︰「先生的意思是讓羋啟帶假消息歸楚。」

葉千秋手中的魚竿又動了,葉千秋一把將魚竿提起,然後笑道︰「也不一定要這樣做,更穩妥的是,就是放他歸楚之後,找人取而代之,成為「羋啟」。」

「具體計劃,由李斯去施行最為妥當。」

「李斯是楚人,只有楚人才最清楚楚人的弱點。」

嬴政听完之後,腦海之中,有很多事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他臉上露出大喜之色,笑道︰「寡人得先生相助,猶如周文王得姜太公是也。」

……

夜,昌平君府,大書房之中。

昌平君羋啟正在看著密報。

他身上流淌著的是楚人的血脈,雖然他在秦多年,但自從其父楚考烈王過世之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聯系六國之人和反秦勢力。

從他繼任秦相以來,他便知道,早晚有一天,秦國的戰車要開向楚國。

身為楚國王族血脈,他豈能看到楚國倒下秦國的鐵蹄之下。

如今,三晉都已經被秦國滅掉。

秦國下一步就會將屠刀揮向楚國,眼下的局面,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局面。

他已經聯系好了魏國、韓國的舊世族。

此次,流沙統領張良暗中起用流沙的勢力在新鄭發生暴亂,就是他們達成的初步合作。

如今韓國舊世族的殘存私兵已經陸續秘密開進上黨山地聚集,以段氏、俠氏、公厘氏三大部族為主力。

加上流沙統領張良這幾年搜尋的門客與散兵游勇,共計六萬余人。

還有昔日魏國信陵君的門人,還有農家的人。

經過各方會商,已經議定了在明年夏忙之後舉事。

張良制定的復國方略是上中下三策︰上策仿效代趙,迎回韓王宇在上黨立國,恢復韓國國號。

中策擁立韓國一王族公子為君,相機南下,在楚韓交界處立國。

下策由三大部族公推一人稱王,國號必須為韓,立國之地屆時相機確定。

魏國信陵君舊時門客兩千余人,偽稱齊人,進入上黨成為「韓軍」主力相助。

當年追隨信陵君擊殺大將晉鄙的朱亥,被張良定為三千敢死之旅的主將,魏國王室通過信陵君門客力量,秘密資助張良二十余萬金,並許一支「商旅」車隊從魏國敖倉秘密運送糧草北上,繞道舊趙官道從壺關進入上黨。

只要他能前往新鄭,順利平定暴亂,然後再和嬴政奏請前往楚國舊都郢陳安撫舊民。

這事便算成了。

想到這里,羋啟的臉上泛起了一絲潮紅之色。

他一定會給嬴政一記重拳,要讓野心勃勃的嬴政無法再繼續吞並天下。

……

就在咸陽城中,暗潮洶涌之時。

燕國的都城薊城之中,也在醞釀著一場大風暴。

這是一座幽靜神秘的莊園。

坐落于薊城的東南邊。

莊園之中,有一片碧藍的湖水,一片火紅的胡楊林。

湖水清澈甘甜,歷來是燕國王室釀酒坊所在地,所以,就叫做燕酩池。

如今,釀酒坊已經在莊園里消失很久了。

這座莊園,如今屬于燕國的太子丹。

此時,在這座莊園之中的書房之內。

燕丹、荊軻還有農家俠魁田光正在商議著一件大事,足以震動天下的大事。

數年過去,荊軻的臉上也多了不少風霜,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終究變得冷漠。

一張目光凜冽、冷峻深沉的臉上浮現出的是恨意。

燕丹坐在一旁,悄然說道︰「荊兄弟,此事,你當三思。」

「若你答應了此事,那無論成與不成,你都再無生還的可能。」

荊軻的眼前浮現出了曾經青梅竹馬麗姬的笑容。

當年,燕丹前往咸陽為質,他身為燕丹好友,便跟隨其一起入秦。

與此同時,一起進入秦國的,還有他青梅竹馬的愛侶麗姬。

每每想到麗姬之事,荊軻心中的恨意就愈發高漲。

他恨嬴政,也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麼要將麗姬帶到咸陽去。

回到燕國的這兩年,他無時不刻想著向嬴政報仇。

嬴政搶了他的女人,必須要付出代價!

「太子,你無須再勸,我已經下定了決心,定要做成此事!」

「縱使是九死亦無悔!」

荊軻的臉上散發出了執著之色。

此時,坐在一旁的農家俠魁田光說道︰「想要做成此事。」

「首先需要的便是一把絕世利器。」

荊軻道︰「這不是問題,我的殘虹劍足夠鋒利。」

燕丹卻是搖頭道︰「殘虹作為一把刺客的劍來說,太長了,我這里有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

「也只有匕首短小易藏而不會被發覺。」

田光繼續道︰「除了絕世利器,第二個便是要準備能夠踏上咸陽大殿,並能被秦王親自召見的大禮。」

燕丹道︰「邦國之間,最大的禮物便是土地。」

「我將與秦國雲中郡相鄰的全部畜牧之地八百里,獻給秦國為禮物,如何?」

田光搖頭道︰「不行,那是燕國事實上已經不能有效控制的地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有詐。」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樣的偷書票了,快來偷好友的書票投給我的書吧。

「要獻地,只能是燕南之地,燕南之地,是燕國易水之北、薊城之南的最為豐腴的平原丘陵地帶。」

燕丹聞言,臉上露出掙扎之色,隨即,他一咬牙,道︰「也好,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如果能殺了嬴政一切都值得了。」

田光又道︰「想要讓此事萬無一失,除了這兩樣,還需要一件大禮。」

燕丹道︰「什麼大禮?」

「如今秦王正懸賞千兩黃金、萬戶食邑要索樊於期將軍的項上人頭。」

「只要能夠把樊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那麼必然能順利獲得秦王召見,果能如此,取他性命,便多了許多勝算。」

田光在一旁分析道。

燕丹一听,頓時面色有些難看。

「這不行,樊於期將軍走投無路來投我,到了燕國之後,一直致力于操練我軍士兵,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率領大軍攻打秦國,報效我燕國。」

「我若割了他的人頭獻給嬴政,天下人將會如何看我燕丹?」

「此事,萬萬不行。」

田光看了一眼旁邊的荊軻,然後笑道︰「好,既然太子不答應,那這個大禮便作罷。」

片刻後,田光和荊軻離開了。

只留下燕丹一人在書房之中。

此時,書房之中安靜無比。

四面書牆的上散發著昏黃的氣息,燕丹孑然的身影伴著朦朧的月光。

燕丹面壁,負手而立,神色變得深沉而愁郁,一絲憔悴深鎖在他眉宇間。

他深郁的眼底仿佛依附著和荊軻有些神似的靈魂。

這時,一個雍容大方的女子進入了書房之中。

她來到了燕丹的身後,從背後將燕丹牢牢的抱住。

「夫君,你在想什麼?」

曾經的陰陽家的東君,如今的太子妃焱妃正在感受著燕丹身上的氣息。

他們已經結為夫婦好幾年了。

「自從六指將墨家巨子的位子傳給我之後,我就時常覺得愧對于他。」

「他從前可是極力反對荊軻刺殺嬴政的。」

「然而,現在此事終究還是要做成了。」

「夫人,你說如果六指知道了,會如何?」

燕丹一手輕輕撫著焱妃的手背,悄然說道。

焱妃的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道︰「夫君,你要做的是大事。」

「現在你才是墨家巨子。」

燕丹嘆息一聲,然後說道︰「我現在每每閉上眼楮,眼前就會清晰的浮現出一張少年陰騭抑郁的臉龐。」

「那是嬴政的臉龐,他讓我做了很多年的噩夢。」

「如今,這個噩夢或許就要結束了。」

焱妃安撫道︰「夫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燕太子丹不覺深深嘆了口氣,緩緩說道︰「嬴政他該死啊!」

「當年,在新鄭城外,我本來可以殺了他!」

「但是,我念及舊情,沒有對他動手。」

「誰知道他竟然是那般的鐵石心腸。」

「我在秦為質數年,曾經不止一次央求他放我回燕國。」

「可是,我等到的是什麼。」

「他真的……該死!」

權力,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安慰一個人受傷的心靈,也可以熾熱一個人潛藏的恨意。

此刻的燕丹臉上,滿是怨恨。

飽經磨難的痕跡早已深深刻劃在他眉宇之間,朝朝暮暮,永不褪去。

此時此際,他對秦王的怨恨就如一把在體內霍霍磨礪的刀。

刀磨得越發銳利,恨已經深入骨髓。

刺殺秦王。

這一驚天之舉,多少年來各國王侯將相無不日思夜盼,卻無人敢為,但他太子丹是志在必行。

擒賊先擒王,秦王一死,秦必大亂。

樹倒猢猻散,一時之間無人承繼秦王大志,如此一來,秦必亂象頻現、一蹶不振,無力再攻打燕國,無能再進行任何殺戮。

太子丹的眼神中射出破釜沉舟的決心。

刺秦,更是破秦!

……

數日之後。

易水河畔。

殘陽如血,北風卷地,波濤洶涌。

一片白茫茫的人群,肅然挺立。

以太子丹為首的眾人前來給荊軻送行了。

這些人之中,大多都是荊軻的舊友,還有不少墨家的弟子。

荊軻心頭驀然涌起一種莫名的悲壯之情。

荊軻的眼圈泛紅,眼角涌出了一絲淚水。

荊軻一躍下車,對著太子丹與所有的送別者深深一躬。

太子丹捧起了一尊碩大的銅爵,肅然一躬,送到了荊軻面前。

荊軻一飲而盡,朝著眾人拱手之後,沒有說一句話,直接躍上車去,遙遙而去。

易水河畔,寂靜的唯有蕭蕭風聲。

此時,有築音傳來。

只見一個氣質憂郁高雅,容顏俊美的男子站在河畔,敲響了築。

築音鏗鏘有力,清脆低回。

已經乘著馬車離去的荊軻听到了築音,高聲唱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築音猶如戰鼓一般,激蕩在易水河畔,久久不曾消失。

寒風蕭蕭,江水滔滔,似有無盡悲涼在心頭。

……

咸陽,太玄學宮。

葉千秋看著手中的密報。

和一旁的逍遙子說道︰「荊軻出發了。」

逍遙子一臉唏噓,道︰「沒想到燕丹竟然這麼瘋狂。」

「單憑一個荊軻,縱使荊軻劍術出眾,但秦王身旁護衛森嚴。」

「除了羅網殺手暗藏,還有影密衛護衛。」

「更何況,凡外臣覲見秦王,蓋聶一定會隨行。」

「燕丹此舉是在將自己拉入無盡的深淵吶。」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可惜六指黑俠不听我的勸,還是讓墨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逍遙子道︰「那此事要不要通知秦王?」

葉千秋道︰「不用。」

「給荊軻一個機會吧。」

「希望荊軻能讓嬴政變得清醒一些。」

「這幾年,他的確有些飄了。」

逍遙子聞言,倒也不覺葉千秋這話有什麼問題。

如今,天下間的人都對秦王畏懼無比。

但逍遙子卻是知道,縱使世上的人都怕秦王,掌門對秦王依舊是曾經那副模樣。

他明白,掌門之所以支持秦王一統天下,就是為了天下早日歸于一統,世上的戰火早些平息。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秦王滅了三晉之後,志得意滿,這幾年還是做了不少暴虐之事。

比如說,到了邯鄲之後,曾一舉殺了邯鄲的不少人。

如今,在天下間,不少人的眼中,秦王是十足的暴君。

「掌門,那羋啟那邊,我們該怎麼做?」

逍遙子又問道。

葉千秋道︰「他離開咸陽之前,我會去見他一面,他邀請了我好幾次了,我一直沒搭理他,趁他離開前,我再去看看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逍遙子微微頷首。

……

幾日後。

昌平君府。

昌平君熱烈的招待著葉千秋。

「國師,您可是有日子沒來我府上了。」

「明日,我便要離開咸陽,前往新鄭去平息暴亂了。」

「新鄭暴亂持續了快三個月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我此去,恐怕需要不少時日。」

「往後,恐怕就沒什麼機會和先生一起坐下來聊天了。」

葉千秋聞言,淡淡一笑,道︰「昌平君不必客氣。」

「昌平君此去新鄭,定然能將暴亂平息。」

羋啟聞言,舉起酒爵來,朝著葉千秋笑道︰「那就借國師吉言了。」

二人又客套了一番。

這時,羋啟卻是突然朝著葉千秋說道︰「不知國師對王上定策,先滅楚國如何看?」

葉千秋聞言,不禁笑道︰「滅楚之事,乃是朝臣共同商議的結果。」

「由李信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應當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羋啟听了,卻是微微一嘆,話鋒又一轉,道︰「兩年多以前,我姑母太後受人所害,險些喪命。」

「全靠國師妙手回春,才將我姑母太後的性命從鬼門關給拉回來。」

「本相一直想找個機會謝謝國師。」

葉千秋平靜道︰「舉手之勞,昌平君無須言謝。」

「只是,為害華陽太後的幕後黑手一直都沒有找到。」

「有些可惜。」

昌平君臉上沒什麼特殊的變化,他微微一笑,道︰「听聞此事王上一直都是讓羅網的人在查。」

「趙高辦事不力,實在該罰。」

「不過,趙高一向受王上維護,便是我等這些朝廷重臣也不敢和人家中車府令大人作對。」

「國師,往後你可得多多注意這趙高啊。」

「此人陰狠毒辣,就像那暗地里的毒蛇一般,隨時都準備咬人。」

「國師本事大,但也要小心為上,如果有一天,王上听信了讒言,對國師生了誤會,那可就不好了。」

葉千秋笑道︰「只要是一心為秦國做事,為一統天下的大業做事,毒蛇也好,狼狗也罷,都有存在的理由。」

「若是毒蛇、狼狗咬到了人,那就殺了,再換一批便是。」

「你說對嗎?昌平君?」

羋啟听到這里,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即哈哈大笑道︰「國師就是國師,境界就是比我們這等凡夫俗子的高。」

葉千秋沒在羋啟這里停留多久,呆了大概不到一個時辰便離開了。

待葉千秋離去之後。

羋啟來到了大書房之中。

一個黑影早已經在書房之中等候他。

「怎麼樣?試探出什麼沒有?」

黑影仿佛沒有實質,但聲音卻是十分清晰。

羋啟的臉上露出凝重之色,道︰「太玄子此人深不可測,本以為有機會可以將其拉攏到我們這邊來,現在看來是我想多了。」

「目下,最緊要的還是我歸楚之事。」

「太玄子本事再大,也不過是局外人。」

「他根本不知道青龍計劃已經啟動。」

「眼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待將秦軍重創之後,再找機會。」

黑影聞言,悄然說道︰「那祝你一路順風。」

……

太玄學宮。

葉千秋坐在閣樓之中。

逍遙子坐在葉千秋身旁。

葉千秋道︰「你跟著羋啟去新鄭,待他南下郢都之後,找機會干掉他。」

「然後假扮他,助李信大軍,一舉破楚。」

「到時候,具體如何行動,李斯會和你聯系。」

「去吧,萬事小心。」

逍遙子微微頷首,然後消失在了樓閣之中。

多年過去,逍遙子的實力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長進。

道家的夢蝶之遁,他也早已經學會。

送走逍遙子的第二天,葉千秋便入章台宮,準備和嬴政辭行,要回太乙山小住一段時日。

章台宮中。

嬴政听聞葉千秋要回太乙山。

稍微一愣,然後也就答應下來。

如今,朝堂之上,天下之間,很多事都已經步入正軌。

嬴政要找葉千秋指點迷津的時候也越來越少了。

葉千秋要回太乙山修行,嬴政自然不會阻攔,只是和葉千秋說道︰「天下一統之時,先生定要下山來,與寡人一同見證這山河社稷。」

葉千秋笑著也就答應下來。

離開咸陽之前,葉千秋又去甘泉宮見了一趟華陽太後。

三年之期將至。

華陽太後雖然看起來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但葉千秋知道,她的性命已經走到盡頭了。

華陽太後看到葉千秋來了,很是高興,不管怎麼說,葉千秋于她有救命之恩。

葉千秋離開之前,和華陽太後說了兩句話,讓華陽太後的心扉久久不能平靜。

半個月後,華陽太後薨逝在了甘泉宮中。

……

葉千秋這一趟離開咸陽,短期之內,便不打算下山了。

秦國內部之亂,他都早已經提前做好了布局。

昌平君羋啟注定折戟沉沙。

逍遙子干掉他,取代他之後,便不會再有羋啟叛秦一事,羋姓一族也不會因此而受到牽連。

扶蘇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嬴政的猜疑。

葉千秋給華陽太後講了羋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華陽太後听後,知道羋姓一族得以保存,于是,再無遺憾,撒手人寰而去。

這一趟回太乙山,葉千秋沒有帶扶蘇。

他教了扶蘇好幾年,也該讓他學會獨立了。

離開咸陽,葉千秋帶上了紅蓮和紫女。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

這幾年,紅蓮和紫女沒有被仇恨驅逐,安穩的在咸陽生活了幾年。

葉千秋覺得,現在他們已經到了和化身無塵的韓非相見之時。

……

這一日,咸陽城外,車馬蕭蕭。

蓋聶來送葉千秋。

蓋聶道︰「先生,天下一統沒兩年了,待天下一統之後,我會到太乙山去拜見先生的。」

葉千秋淡淡一笑,拍了拍蓋聶的肩膀,沒有多說什麼。

此時,朝陽正在緩緩從天際邊升起。

葉千秋和紅蓮、紫女策馬奔騰而去,離咸陽城越來越遠。

初晨的光輝灑落在三人的身上,三人的身形漸漸消失不見。

蓋聶站在城門前,怔怔的看著遠方,心中突然有一種感覺。

也許,他和先生再見面時,將會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蓋聶就站在城門前,一直站著,看著人們進進出出咸陽城。

當年,他之所以來秦國,是覺得秦國最有實力,可以一統天下,拯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推薦下,【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當他第一眼看到嬴政的時候,就知道嬴政是天生的王者。

所以,他甘願成為嬴政的首席劍師,保護了嬴政很多年。

很多年過去了,他從一個少年劍客成長為了一個成熟的持劍者。

而天下也終將歸一了,天下間的百姓應該會生活的更好。

他以前相信嬴政一定會是一個明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當他見識了嬴政的另一面,內心深處,已經有了細微的變化。

良久之後,他正打算回城。

這時,只見一架車馬從渭水河畔快速駛來,上面掛著燕國的旗幟。

馬車的一旁,有一個布袍男子策馬而來。

蓋聶目力極好,看清楚了那男子的面容,臉上浮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

「荊軻……你終于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