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章 入宮面聖,楊廣很冷(萬字大章求訂閱)

和氏璧和楊公寶庫的現世,讓天下的有識之士都奔著洛陽而去。

宋魯、宋師道自然早就打算好了,待到了成都卸貨之後,再到洛陽湊個熱鬧。

葉千秋自然不著急,寇仲和徐子陵還處在關鍵時候,他得多盯一些時日。

不過,這次東行的船上,卻是多了一個人。

那就是石青璇。

石青璇要到東平郡去,所以便順路乘著宋家的船。

若是平日里,石青璇肯定不會坐宋家的船出行,但是,因為葉千秋的存在,讓石青璇改變了主意。

在獨尊古堡中,石青璇曾經和葉千秋有過一次對樂理的探究。

石青璇對于葉千秋這種知識淵博,學究天人的人物很感興趣。

最關鍵的是,石青璇可以從葉千秋的身上听到一些關于樂理的不同看法,讓她受益良多。

曲高和寡,知音難求。

是在樂理一道上,葉千秋所擁有的人生閱歷,是石青璇所沒有的。

即便是技藝再過高超,若是沒有了靈魂底蘊的支撐,那不過是虛有其表的曲樂而已。

這種對于音樂之道的痴迷,方才是石青璇登船的主要原因。

石青璇是天下聞名的才女。

能有這種才女同船,自然是讓人欣喜。

此次東去洛陽,只有一艘大船。

掛著宋家的大旗,一路上,亦是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數日之後,洛陽城已經在望。

……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四水流貫其間。

形勢險要,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

所謂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洛陽乃天下交通要沖,軍事要塞。

楊廣即位後,于洛陽另選都址,建立新都,歷時十個月,每月使用二百萬人,方才建成了這東都。

新皇城位于周王城和漢魏故城之間,東逾瀍水、南跨洛河、西臨澗河,北依邙山,城周超過五十里,宏偉壯觀。

楊廣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接起來。

于是,洛陽更成為了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到了洛陽之後,石青璇並沒有和眾人分開,獨自離去。

她到東平郡是為了給大儒王通賀壽,眼下離王通大壽還有些時日。

所以,石青璇便打算在洛陽盤桓幾日。

洛陽的繁華自然不需多言。

初來乍到的寇仲和徐子陵還朝著四周不停的望去。

看著這洛陽的景致。

宋師道並非第一次來洛陽,像他這種世家子弟,天南地北的走,對洛陽這種地方自然是熟悉的很。

他給寇仲和徐子陵從旁介紹著洛陽的特色。

寇仲和徐子陵雖然不知道宋師道是天機閣的人,但宋師道卻是知道寇仲和徐子陵是天機閣的人。

而且從閣主對這二人的器重程度來說,宋師道猜測,這二人應該是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中的兩個。

不然,以閣主這般人物,又何必帶著這兩個半大小子在身邊。

這些日子相處下來,宋師道和寇仲、徐子陵的關系已經很不錯。

寇仲和徐子陵雖然對宋師道追求傅君婥有些吃味,但也不討厭宋師道。

著實是宋師道為人謙恭,他們二人討厭不起來。

只听得宋師道在一旁道︰「洛陽有兩大特色,不可不知。」

「首先就是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它伊、瀍、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

宋師道在一旁說著。

這邊,宋魯跟在葉千秋身旁往前走著。

而葉千秋的另一邊,則是跟著石青璇這個才女。

不過,眼下的石青璇卻是已經易容化妝。

她很少在人前顯露自己的真面目。

除卻那天晚上在獨尊堡時,听到葉千秋所吹奏的樂曲心喜,才忍不住在席間露了臉。

不過,饒是石青璇露出的背影身段,也足以讓路人頻頻觀望,回頭。

再樸實無華的衣衫,也擋不住石青璇這種女子的氣質。

石青璇還是太過年輕,無法將自己的氣場收放自如。

這般易容化妝,在葉千秋看來,並不算成功。

若是真不想讓人察覺到自己有絕世姿容,直接易容成男子模樣,改換衣衫,多做一些裝飾,效果絕對比現在要好的多。

再加上幾人身後還跟著一個傅君婥。

雖然傅君婥的臉上帶著面紗,但一看身段,也是令人忍不住遐想回味。

走在這洛陽的大街之上,自然不能消停。

不過,葉千秋鶴立雞群,震懾了不少人。

眾人沿街而行,抵達洛水南岸。

洛水之上,有座橫跨洛水,連接南北的大橋,喚作天津橋。

這時,只听得宋魯笑道︰「天津曉月乃洛陽八景之首,最迷人是夜闌人靜,明月掛空之時,攜著美人來此把臂同游,方才是妙事。」

宋魯瞧了瞧跟著葉千秋身畔的石青璇,暗自稱奇。

他這趟出來,沒把小妾柳菁帶在身邊。

柳菁雖然不錯,但比起石青璇來,就差遠了。

天下間,能得石青璇這種奇女子相隨的,也只有天機子這樣的人間真神了吧。

這一路東來,石青璇時常和天機子研討樂理,二人倒是一般無二的愛好音樂。

不過,石青璇顯然要比天機子痴迷的多。

在宋魯看來,他總是能從天機子的身上感觸到一種閑然自得的感覺。

無論什麼事物到了他手中,都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分量。

或許是因為他本人的分量太重了些。

那種對于世事的雲淡風輕,即便是石青璇這種級別的女人到了他身邊,亦是只能被他的個人氣質所遮擋。

這種人,理當不存在于世間才對。

或許是世上庸碌之輩太多,才會愈發的顯得這種如同謫仙一般人物的與眾不同。

宋魯倒是十分慶幸,慶幸自己能和這等人物同游數日。

這可能是他這輩子不可多得的美好時光。

此時的洛陽城車轎川流不息,熱鬧非常。

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顯是來自西域的商旅。

一行人沿洛堤漫步,堤邊雜植槐柳,樹綠成蔭,風景迷人。

他們倒是不著急尋酒樓落腳,只是閑散的在這洛陽城中漫步,看一看這洛陽之景象。

更何況,到了洛陽城,就不怕找不到落腳的地方。

不多時,眾人登上了天津橋。

就在這時,只見對面迎面行來了一大隊身著甲冑的軍士。

只見為首的那名軍士,身著武服,站在橋上,朝著葉千秋拱手道︰「禁軍統領司馬德戡奉聖上之命,來請天機子真人入宮面聖。」

「禁軍統領司馬德戡?」

自從葉千秋在大江之上轟殺隋軍八千京師精銳,滅了揚州總管尉遲勝之後,這數日以來的平靜,終于在此刻打破了。

他們不過剛剛在洛陽城走了沒多久。

這禁軍統領司馬德戡就奉了楊廣的命令來請葉千秋入宮。

葉千秋自然知道,這肯定是有人早就盯上了他們。

不過,這也不出奇,他們這一路行來,又沒有遮擋行蹤,被人察覺也是理所當然。

如今天下大變,各方勢力粉墨登場。

但凡有點風吹草動,必定被各方勢力的探子所知。

楊廣雖然威風不在,比不了剛剛繼位之時,但監視人這點事情,手底下的人還是能辦到的。

不過,葉千秋既然敢到東都洛陽來,自然也沒什麼怕的,這天下間能讓他生出三分懼意的人和事,恐怕還真沒有。

他本來就有心思見一見楊廣,既然楊廣主動派人來請他入宮了。

他自然要走一趟。

宋師道、宋魯等人自然不敢貿然出聲。

楊廣派禁軍統領司馬德戡來請葉千秋入宮。

他們無從猜測楊廣的心意。

不過,宋魯、宋師道等人心里清楚的很。

既然楊廣沒提到他們宋家的人。

那就代表著楊廣對宋家做的事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宋師道和宋魯倒是不擔心葉千秋,憑借葉千秋的本事,這天下間估計還沒有什麼地方是他不能去的。

人間真神這四個字,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這其中所代表的含義,不需多言,那是比天下三大宗師還要更加響亮的名頭。

天機子在宋魯等人眼中,無疑已然是凌駕在了天下三大宗師之上的人物。

畢玄是突厥人的神。

傅采林是高麗人的神。

但寧道奇卻不是大隋的神。

如今,天機子入世,天機子或許會成為中土的神。

司馬德戡的態度很好,可以說是不卑不亢。

現在江湖上關于天機子的事情傳的是神乎其神,沸沸揚揚。

什麼一人敵萬,人間真神。

司馬德戡知道的一清二楚。

天下間居然能有人以一己之力將五牙大艦那樣的大船給直接摧毀。

這著實是讓司馬德戡心驚不已。

相較于那八千精銳死傷過半。

司馬德戡倒是覺得能將五牙大艦給轟碎決然厲害無比,那種破壞力,已經超出了凡人的範疇。

這樣的人物,別說是八千精銳,就是再來八千,估計也是白搭。

要知道那五牙大艦可是已作古的隋朝開國大臣楊素親自督建,甲板上樓起五層,高達十二丈,其堅固程度,絕非一般大船能夠比擬。

但是這樣的堅固的大船居然被天機子引天雷給轟成了碎渣。

可見其恐怖之處。

縱使是天下聞名的大宗師寧道奇,也沒本事召喚天雷吧?

這一次,皇帝召見天機子。

司馬德戡知道,皇帝並不是要問天機子的罪。

宇文化及死了就死了,對于皇帝來說,不過是死了一條辦事還算得力的狗而已。

尉遲勝死就死了,大不了,再派一人,去做揚州總管。

天機子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已經足以讓皇帝楊廣既往不咎。

如果死了宇文化及和尉遲勝,能得到天機子這樣的人物輔佐,皇帝肯定是一百個樂意。

天機子隨著宋家的船,一進洛陽,就已經被人告知了楊廣。

于是,楊廣便派了司馬德戡這個禁軍統領親自來請葉千秋。

葉千秋朝著一旁的眾人說道︰「既然天子相邀,那我便隨這位司馬大人走一趟皇城。」

「你們尋個地方落腳,待我出了皇城,自然能找到你們。」

宋魯等人聞言,微微頷首。

寇仲道︰「閣主,我和小陵隨你一起去吧。」

徐子陵道︰「是啊,閣主,我們隨你一起去。」

葉千秋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朝著一旁的石青璇點頭示意,然後跟著司馬德戡朝著皇城行去。

石青璇看著葉千秋離去的背影,想到了剛剛葉千秋的眼神示意,卻是有些猜不透葉千秋的意思。

這趟東行,她越是和這位人間真神接觸,就愈發的發現這位天機子的淵博和睿智,要遠遠超過她所見過的所有人。

甚至是包括她的父親,邪王石之軒。

听聞天機閣是從先秦時期就已經創立,傳承至今已有千年之久。

比起慈航靜齋、魔門兩派六道,天機閣的底蘊恐怕還要更加深厚。

石青璇不是沒有好奇心,只是世上一般的人和事,還無法引起她的興趣。

不過,現在她倒是很想去看一看天機閣到底在哪兒。

……

皇城四周皆有宮門。

葉千秋跟著司馬德戡從端門而入,一路朝著天門而去,宮內守衛處處,哨樓均有人站崗,若非有人帶路,一般人到了這皇城確是寸步難行。

過了天門,又過永泰門,接著就是主殿乾陽殿。

乾陽殿一般是舉行大典和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

一般楊廣不會到這里來。

不過,今日楊廣卻好像是打算在這里接見葉千秋。

葉千秋跟著司馬德戡一進乾陽殿中。

只听得司馬德戡朝著上首的楊廣三跪九叩,然後高聲道︰「臣司馬德戡參見陛下,臣已經奉命將天機子道長請來了。」

此時,殿中除了葉千秋和司馬德戡之外,還有幾個人。

除了坐在最上手的那皇帝楊廣。

在殿中還坐著幾人。

其中一人長得斯文俊秀,年紀大概在三十五六歲之間。

此人便是最得楊廣寵信的侍臣之一,內侍郎虞世基。

這虞世基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這時,只見虞世基朝著葉千秋道︰「天機子,陛下當面,還不趕緊見禮!」

虞世基的言語到是沒有什麼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反倒是能給人一種,他在替你著想的感覺。

畢竟是天子當面,尋常人見了都得三拜九叩。

司馬德戡的跪拜,和葉千秋挺拔的腰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只听得坐在上首的楊廣出聲道︰「天機子道長非凡俗中人,不必理會這些俗禮。」

「司馬德戡,你先退下。」

司馬德戡便當即退了下去。

此時,殿中還剩下幾人,其中一人,五十來歲,是個矮瘦若猴的小老頭,雖然看起來貌不驚人。

但那對似開似閉的眼楮深而亮,兩邊太陽穴高高鼓起,使人知他非是等閑之輩。

還有個大胖子官兒,眼細臉寬,又長了個酒糟鼻,一副奸人臉孔的模樣。

這時,葉千秋抬眼看到了那坐在殿中央,最上首的大隋皇帝楊廣。

只見龍台上,大隋皇帝楊廣坐在龍椅之上,正在和葉千秋對望著。

楊廣的臉色蒼白得像個死人,年紀看來只有五十上下,雖穿起鮮艷的九龍袍,頭頂高冠,卻仿佛給人一種好似穿了壽衣的頹廢感覺。

也就是他雙眼之中泛起的精光,還不時能讓人感覺到他曾經可能也是一位殺伐果斷,精明無比的帝王。

縱觀歷史,從古至今的皇帝,能做到楊廣這般程度的,其實還真沒有幾個。

或許是他爹楊堅給他留下家產太豐厚了些。

讓他能可勁的造。

楊廣太能折騰了,又是修運河,又是征高麗,還征了不止一次。

你不能說楊廣的初衷是錯的,因為他也算是有大志向的皇帝。

沒有大志向,做不出這修運河,三征高麗的舉動來。

但楊廣的問題,就是在于他太能折騰了。

如果楊廣不是這麼能折騰,大隋朝不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

不能因為你的初衷是好的,就忽略掉了這個結果。

作為一個皇帝來說,楊廣並不合格。

三征高句麗賠掉了整個國家,雁門之圍多丟臉就不說了,靠了女人才逃月兌。

葉千秋記得後世有人說過,楊廣征高麗是為消耗世家門閥的力量。

這種無稽之談,其實根本站不住腳。

北周武帝宇文邕時,就已經將軍隊、府兵以及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改為直接為朝廷所掌握。

楊堅接手北周之後,在開皇初年,就進一步接收了世家門閥的權。

世家門閥的勢力的確是大,但沒到能夠撼動國本的那種地步。

隋煬帝征高句麗,用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府兵,還從百姓里征募了許多民夫。

而且一征就是幾十萬,而且征用了不止一次,修運河,建行宮,征高麗,單單楊廣一朝,數百萬普通人喪生,這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隋煬帝寵信的都是宇文述、周護、韋匡伯、宇文化及、侯莫陳毅、豆盧寔等這些貴族門閥世家士族。

隋煬帝自己就是關隴貴族門閥出身,家里的親戚也是各種貴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兒媳家,全是貴族……

楊義臣、宇文述在征遼中慘敗,卻沒有被楊廣嚴懲,而只是被免除官職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復了官職與爵位。

楊義臣甚至進位左光祿大夫,楊廣如此庇護,何談得罪、打擊貴族階層?

隋煬帝的猜忌導致楊玄感造反,仍然是貴族內斗,不是貴族階層反對隋煬帝。

開皇時期合理的對外政策和幾次戰爭,突厥基本已經構不成威脅了,結果到了大業末年突厥已經恢復成一個強盛的草原帝國。

世家門閥的力量雖然在大隋很強,但隋文帝楊堅在位時,饒是宇文閥不也得低頭,縮著尾巴嗎?

楊廣他本來該做的是如同漢文帝,漢景帝一般的事情,卻干起了漢武帝的事。

大隋的根本不是毀在了別人手上,而是毀在了楊廣自己的手上。

天下到處都是流民,到處都在起義造反。

如果只是個別人造反,或許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但天下戰火四起,處處狼煙,你說和楊廣沒關系?

看到楊廣的這一刻,葉千秋就感覺,好像是看到了一個溺水的人,水已經淹到了他的脖子,離死不遠了。

楊廣就和這大隋朝一樣,都處在了風雨飄搖,四處漏水的殘途末路上。

葉千秋對于楊廣的最後那一分心思也徹底熄滅了。

此時,大殿之中,突然變得寂靜。

楊廣和葉千秋二人對望著。

久久無聲。

殿中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出聲。

良久之後。

楊廣從皇帝的寶座之上緩緩走了下來。

他一步一步踏在台階之上,看著葉千秋,臉上泛起三分笑意,道︰「朕听聞真人殺了宇文化及,殺了尉遲勝,還殺了朕八千精兵。」

「對嗎?真人?」

葉千秋站在大殿中央,笑道︰「的確如此。」

楊廣聲音洪亮的說道︰「殺得好!」

「宇文閥的勢力這幾年是越發的膨脹了。」

「真人殺了宇文化及,算是替朕鏟除了一個隱患。」

楊廣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之中回響著。

「朕今日將真人請來,其實就是想知道,真人到底有沒有拿到《長生訣》!」

「真人通曉不通曉長生之法。」

「若是真人肯教朕長生之法。」

「朕願意用朕的一切來換!」

葉千秋听了,不禁微微一笑,道︰「你還有什麼能用來換的?」

楊廣沒有在乎葉千秋對他的稱呼。

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有些不大行了,所以,才讓宇文化及去找《長生訣》,無非就是想要延壽。

只要他能從天機子這里得到長生延壽的法門。

他不在乎這些。

「朕富有四海,只要真人開條件,朕一定能滿足道長。」

楊廣坐在台階上,大手一揮道。

葉千秋微微搖頭,道︰「貧道尚不能長生,如何能傳授你長生之法?」

「況且這天下,很快就不是你的天下了。」

楊廣聞言,不禁蹙眉,道︰「真人,你什麼意思!」

葉千秋簡單粗暴的說道︰「大隋要亡了。」

楊廣猛的站起身來,葉千秋這句話,好似戳到了他的痛點一般。

只見他站起來,彎著腰,往前探著身子,死死的看著葉千秋,道︰「大隋不會亡!」

「朕的江山還在!」

此時,只見大殿之中的虞世基和那個奸邪相的胖官兒,臉上都露出驚駭之色。

這天機子當真是不要命了,居然敢在聖上面前,說這等妄語!

那奸邪相的胖官兒,急忙朝著葉千秋大聲喝道︰「大膽天機子!你是要謀逆篡上嗎!」

「居然敢對陛下不敬!」

「大隋江山,萬世永固,你妖言惑眾,究竟是何居心!」

葉千秋抬眼,朝著那胖官兒看去。

只這一眼,就將那胖官兒登時嚇的腿腳發軟,卻是再發不出半點聲音來,他整個人癱軟在地,片刻後,一道洪流從他的下面流了出來,儼然已經是被嚇的失禁了。

葉千秋的這一眼,可是能直接瞪死人的。

神與意合,精神力化作利刃,可讓人心神盡喪,瞬間殞命。

那胖官兒的慘相落在楊廣眼中,楊廣只是微微蹙眉,倒也沒有出言,他只是死死的看著葉千秋。

殿中的那個矮小老頭,渾身緊繃了起來。

這時,楊廣朝著葉千秋說道︰「真人還真是會說笑,大隋的江山若是快亡了,朕還能在這里和真人對話嗎?」

「自從朕繼位以來,朕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大事。」

「從古到今,能與寡人相提並論的帝王,又有幾個?」

「寡人三征高麗,遠擊突厥,開運河,行科舉,巡視天下,哪一樣不是豐功偉業。」

「真人莫非對朕有什麼誤解?」

「今日之山河,依舊是大隋山河,依舊是朕的江山。」

葉千秋笑了笑,看著楊廣那一臉陶醉的樣子,好似看到了一個陷入自我美夢之中,不肯醒來的人。

此時,只見楊廣挺起腰桿,張開雙臂,臉上露出沉醉之色,深吸一口氣,道︰「真人,你知道朕在這乾陽殿中都做過些什麼事,都見過哪些人嗎?」

葉千秋沒有說話。

因為他知道楊廣自己會繼續說下去。

果不其然,只听得楊廣繼續說道︰「朕在這乾陽殿中接待過萬國使節!」

「當年,朕就在這乾陽殿上,接待過萬國來朝!」

「這才過了多少年!難道你們就忘了嗎?」

「你們忘了,朕卻沒忘!」

「大隋現在是出了一點小問題!」

「但,只要朕活著!」

「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朕是天命之子!」

「有朕在,大隋就不會亡!」

說到這里,楊廣的臉上露出了不正常的潮紅之色,很顯然,他在陶醉著回憶著當年那萬國來朝的往事。

他很得意,他很興奮。

沒有一個君王能夠拒絕那種君臨天下,萬國來朝,文治武功樣樣皆成的誘惑。

楊廣亦不能。

他想做文治武功樣樣都行的皇帝。

可是,他現在好像要失敗了啊……

天下人,人人都說他是暴君,說他是昏君。

他不是不知道。

但……他並不覺得他錯了。

他是這大隋朝的皇帝,他是億萬生民的主宰。

他要做的是千古一帝。

普天之下的百姓,大隋的子民,應該義無反顧的支持他。

因為他是天子!

他是皇帝!

「天機子道長,人人都說你人間真神,人人都說你是仙神下凡。」

「有人說你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那你能告訴朕,朕是天命之子嗎?」

楊廣看著葉千秋,希望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曾經的你,或許是,但現在的你,絕對已經不是了……」

楊廣面色轉冷,道︰「為什麼!」

「為什麼天命不在朕!」

「朕是皇帝!」

「朕才是皇帝!」

葉千秋在大殿之中踱步,道︰「大業初年,大隋朝的人口大概有四千多萬。」

「但如今的大隋朝,你知道還剩下多少人了嗎?」

楊廣顯然沒想到葉千秋會提到這個問題。

他朝著葉千秋道︰「朕知道,這些年死的人有點多了,但……那又如何,做大事的君王,又豈能在乎幾個升斗小民的死活。」

「能為大隋死,是他們的榮幸!」

「當年始皇帝征調民夫修建長城,死的人也多了去了。」

「始皇帝一樣是千古明君!」

「朕為什麼就不能是千古明君?」

葉千秋看向楊廣,不禁搖頭失笑,道︰「你能和始皇帝相提並論嗎?」

「造東都洛陽,你每月征調二百五十萬民夫,累死了一百多萬人。」

「修運河,征調一百萬民夫,累死了六七十萬人。」

「為保證洛陽安全,征調民夫幾十萬,挖了壕溝,又死了十幾萬人。」

「出塞北,又帶了十幾萬人。」

「修長城,征調民夫幾十萬,又累死了十幾萬人。」

「再修運河,征調民夫百萬,民夫不夠,征調婦女,又累死了幾十萬人。」

「西巡,你帶了十幾萬大軍,本來贏了回來就行了,又非要去張掖炫耀,結果凍死了八九萬士兵,連自己的姐姐也被凍死了。」

「黃河泛濫,河南、山東十幾個郡被淹,餓死無數,你不顧百姓死活,征調一百多萬民夫,將糧食運往涿郡,準備打高句麗。」

「你一征高句麗,大敗,死傷三十多萬精銳。」

「結果,你還二征,三征,你當真覺得是覺得大隋亡的不夠快,是嗎?」

「這一樁樁,一件件,天之昭昭,日月可鑒。」

「如今的大隋,不過只剩下一千多萬的人了。」

「若你早些幡然悔悟,大隋未必沒有救。」

「但現在……」

「已經晚了……」

「你想活,可那些死去的百萬冤魂,只恨不得你早點死啊……」

楊廣听了,直接大呼,道︰「不可能!」

「怎麼可能!」

「怎麼可能死了這麼多人!」

「你怎麼知道!」

「你怎麼什麼都知道!」

楊廣死死盯著葉千秋,眼珠子都要崩裂出來。

葉千秋笑道︰「因為貧道的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大隋的確是要亡了。」

「你死之後,你的謚號將是煬帝。」

楊廣听了,臉色是愈發的蒼白,他搖頭,不斷的搖頭。

他整個人冷汗簌簌流下,他往後退去,癱坐在台階上。

「不可能!」

「不可能!」

「朕不會死,朕不會就這麼死了!」

「大隋也不會亡在朕的手中!」

「不可能!」

「你在胡說八道!」

「你在妖言惑眾!」

「來人!」

「來人!」

「給朕將這個妖道拉下去!」

「亂棍打死!」

楊廣聲嘶力竭的喊著,滿頭大汗的喊著。

下一刻,楊廣卻是發現殿中的天機子已經消失不見了。

此時,楊廣的耳畔傳來了一聲聲急促的聲音。

「陛下,陛下,你怎麼了?」

楊廣猛的一睜眼,映入眼簾的是蕭妃的面龐。

楊廣左右一看,發覺自己卻是坐在蕭妃寢宮的床榻之上。

他急忙朝著蕭妃道︰「愛妃,天機子呢?」

「速速將天機子那個妖道給朕捉來!」

「朕要將他碎尸萬段!」

蕭妃臉上露出疑惑之色,道︰「陛下,你忘了嗎?」

「是你親自將天機子給送出宮門去的。」

「送天機子時,你還滿臉微笑,要封賞人家來著。」

「這怎麼睡了一夜,就變卦了呢。」

「難道是做什麼噩夢了嗎?」

楊廣一听,只覺遍體生寒。

難道真的是他做噩夢了嗎?

可是夢中的一切,為什麼又是那樣的真實呢?

夢中的天機子說的那一切,都是真的嗎?

大隋的子民已經在他的手中死去了近三千萬!

不……

這不是真的……

這不是真的……

朕不要做煬帝!

朕不要做煬帝!

楊廣只覺渾身打著寒顫,他很冷,從未感到如此冷過!

他現在一閉眼,他好像是看到了無數的冤魂,在朝著他走來,在朝著他索命!

……

洛陽城中。

葉千秋正坐在一家茶樓里,品茶。

寇仲和徐子陵興沖沖的坐在一旁,傅君婥面無表情的坐在另一邊。

寇仲朝著葉千秋問道︰「閣主,楊廣那個昏君找你做什麼?」

葉千秋笑道︰「沒什麼,聊了一會兒天。」

寇仲詫異道︰「他沒遷怒閣主?」

「畢竟,閣主把宇文化骨和尉遲敗那兩個狗賊給殺了。」

葉千秋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言。

楊廣現在已經被他嚇的只剩下半條命了,他用精神之法,將楊廣拉入了幻境之中。

最後,讓楊廣送他離開了宮城,即便是有人發現了其中端疑,也不敢阻攔半分。

宮中禁衛之中,雖然有些高手,但還不夠高,比起他來說,差的太遠。

見到了楊廣的真人,葉千秋只感覺很失望。

他來之前,也曾想過,是不是傳言有誤,楊廣並沒有傳言中的那麼不堪。

畢竟,有些事,即便是自己親眼看到的,亦有可能是假的。

所以,他來到了洛陽,其實未嘗不是想見一見楊廣。

但見到了楊廣的真人之後。

葉千秋所有的心思都已經熄滅了。

如果楊廣真是英明神武的君王,大隋絕對不會是陷入如此境地。

更何況,他見到的還是一個已經喪失了理智,已經被酒色掏空,只沉醉在自己那些看似繁華,實則背後都是血肉鑄就的所謂的豐功偉業之中的楊廣。

這樣的楊廣,著實該死啊。

不死不足以平民憤!

葉千秋沒有當即了結他的性命,已經是顧忌到楊廣若是在此時死了,洛陽城會在頃刻間陷入巨大的亂局之中。

畢竟,眼下的洛陽,真的很亂,各方勢力都暗中潛伏。

一旦楊廣薨逝,會發生什麼,無人可以預料。

不過,楊廣真的活不長了,他為數不多的時日當中,將在無窮無盡的惡鬼索命之中渡過。

這時,只听得傅君婥冷冷的說道︰「楊廣這個狗賊昏君,死不足惜。」

葉千秋沒有理會傅君婥。

因為,茶樓外,已經圍了一大隊人過來。

只听得有人在茶樓外喝道︰「天機子!給爺滾出來!」

「讓爺爺看看你到底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竟然敢在我宇文家頭上動土!」

寇仲一听,臉上泛起意外之色,道︰「這是宇文閥哪個不長眼的,居然還敢來模閣主的虎須。」

「這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找死嗎?」

徐子陵從旁听了,深以為然的點頭。

這時,只見一個雄偉如山,散發披肩,身穿黃衣的巨漢朝著樓上行來,只見此人臉如銅鑄,濃眉大眼,額上正中處生了個肉瘤,就像一只有角的怪物,猙獰可怖。

寇仲見狀,十分夸張的抬著額頭,道︰「乖乖,這是什麼怪物,長了兩只腿的獨角獸嗎?」

寇仲的聲音很大,落到那黃衣巨漢的耳中。

那黃衣巨漢目光在酒樓之中一掃,便落在了葉千秋這邊。

只見他一對巨目內厲芒閃動,狠狠的打量著葉千秋,又看向寇仲。

卻是身形一閃,直接朝著寇仲攻去。

寇仲見狀,怪叫一聲,嚇的差點跳起來。

這時,葉千秋右手一招,桌上的茶碗突然飛起,猛然朝著那黃衣巨漢身上砸去。

登時,茶碗砸在了那黃衣巨漢的身上。

黃衣巨漢身形登時停住,好似被定在了當場一般。

茶葉和滾燙的茶水從黃衣巨漢的頭頂流下。

葉千秋看向那黃衣巨漢,挑眉道︰「宇文閥的人?」

黃衣巨漢一听,當即道︰「要殺就殺,何必那麼多廢話!」

嘴上雖然硬氣,但是心里卻是叫苦連天,劇震無比。

他宇文無敵可是江湖上一流水準的高手,在宇文閥中,除閥主宇文傷不論外,論武功僅次于宇文化及,宇文成都和宇文仕三人。

宇文化及死後,消息傳回宇文閥,可以說是引得閥中震動。

但是,閥主宇文傷卻是遲遲沒有動靜,並傳令讓閥中眾人不能輕舉妄動。

宇文無敵憋不住,不能坐視宇文閥被人瞧不起,當葉千秋一行進入洛陽之後,于是便想著借故來試探一下這天機子的道行,即便是再不濟,怎麼著憑借他的本事,也能遠遁而去不是。

結果……他連人家的衣角都沒模到,就被制住了。

宇文無敵這下明白了,宇文化及死的不冤,這等高手,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

這時,只听得葉千秋開口道︰「貧道殺了宇文化及,宇文閥的人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

「今天,總算是有個不怕死的來了。」

「你叫什麼名字。」

宇文無敵冷哼一聲,道︰「宇文無敵。」

葉千秋一听,微微頷首,道︰「宇文無敵是吧,貧道看你還有幾分膽氣,這麼殺了你,未免顯得貧道太欺負你。」

「這樣好了,你和貧道身旁的這兩個半大小子過過招,若是你能勝了他們二人聯手。」

「你就可以自行離去了。」

宇文無敵一听,心下一喜,他看向寇仲和徐子陵,自然能看出這二人並非高手,憑借他的實力,難道還敵不過這兩個內功平平的半大小子?

「此話當真?」

宇文無敵不知道葉千秋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是他沒有其他的選擇。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自然當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