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7章 以死名志,劍魔獨孤(5000)

天道殿中。

太子趙恆淒厲的呼喊聲,讓皇帝趙佶微微蹙眉。

「恆兒,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難道你覺得朕不能做這教主道君皇帝嗎?」

「元妙先生改釋為道,是為天下計!」

「更是為社稷計!」

「此事,朕心意已決,無須多言。」

「釋教本就是由西土傳入中土,我中華上國,統御萬物,朕為君父,這些和尚冒犯于朕,朕沒有治這些和尚的罪過,讓他們改釋為道,給他們一個悔過的機會,難道不可以嗎?」

趙佶這話,又帶了三分皇帝的威嚴。

太子趙恆听到趙佶這話,便知道他的這位父皇已經是徹底被林靈素這個妖道的話給說服了。

這諂媚之人,著實太過可恨了!

太子趙恆無力的垂下腦袋,能夠保全這九名高僧的性命已然是不易了。

罷了,罷了,要隱忍,要隱忍,待來日……

「父皇所言……甚是……」

趙佶听到太子趙恆這話,面上露出笑意來。

而此時,躺在殿中的那八名老僧已然盡數坐在地上。

他們盤膝而坐,面色蒼白,雙手合十。

如同大相國寺觀心大師,智清禪師,這等修佛修了一輩子的老頑固,此刻已經是心神大亂。

觀心大師悲戚道︰「老衲自幼修佛,供奉佛祖數十年,豈能改投他門!」

「佛祖便是佛祖,豈能為天尊!」

「今日,老衲願以死名志!」

話音落下,只見身受重傷的觀心大師直接奮力而起,朝著那殿中的大柱上撞了過去。

 !

只見觀心大師以頭撞柱,本就身受重傷的他,登時命喪當場!

趙佶見狀,頓時面色難看的緊。

這時,葉千秋看著那坐在地上的七個老和尚個個面如死灰,好似一副天要塌了的模樣。

再看趙佶似乎因為觀心的自決,有些動搖。

葉千秋朗聲道︰「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

「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

「性命本不相離,道釋本無二致。」

「彼佛門釋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

「性命兼修,是為最上乘法,故號曰金仙。」

「有詩雲︰六年雪嶺為何因,只為調和氣與神。一百刻中為一息,方知大道是全身。」

「禪宗祖師達摩面壁九年,方超內院;世尊冥心六載,始出樊籠。」

「以此知,釋迦亦是性命兼修。」

「其定中出陰神,乃二乘坐禪之法,奈何其神屬陰,宅舍難固,不免常用遷徙。一念差誤,則透靈別殼異胎,安能成佛?」

「此不過是我道門第五等鬼仙而已,其鬼仙者,五仙之下也,陰中超月兌,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入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奪舍而已。」

「其修持之人,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

「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

「雖曰仙,其實不過是鬼罷了,故神仙不取。」

「釋迦亦雲︰惟以佛乘得滅度,無有余乘。又曰︰世間無有二乘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爾。」

「釋迦之不取二乘,即我教之不取鬼仙也。奈何人之根器、分量不同,所以釋氏說‘三乘之法’;道家分‘五等仙’、三千六百旁門法也。」

「妙法三千六百門,學人各執一為根。豈知些子神仙訣,不在三千六百門。」

「此正釋迦所謂‘惟一佛乘得滅度’之意。」

「改釋為道,方為正理,諸位也無需氣惱,當知這其中關聯。」

葉千秋這一大篇論述下來,頓時讓皇帝趙佶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什麼是高道,這就是高道!

紫霄真人當真是厲害,改釋為道,亦能說的頭頭是道,讓人無話可說。

太子趙恆听著葉千秋那一番高談闊論,雖然他心向佛門,卻也不得不說,此番道理,當真是有理有據。

太子趙恆這才明白過來。

林靈素比起這紫霄真人來,道行還是要差上不少。

這師徒二人一唱一和,這下,可是連改釋為道的依據都有了。

清涼寺神音大師、神山上人,嵩山少林寺玄寂大師,普渡寺道清大師,東林寺覺賢大師,听到葉千秋此言,個個瞪大了雙眼。

玄寂大師雙手顫抖,此時,他已經知道,改釋為道一事,恐怕無力回天了!

「好好好!」

「紫霄真人一番言語,當真是讓朕猶如茅塞頓開。」

「張都知,立即擬旨,傳令中樞,從今日起,改釋為道!」

「將天下間的佛剎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為尊者,和尚改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

「違者,發配邊疆!」

趙佶這一番話,算是徹底將改釋為道板上釘釘。

張茂則在趙佶身後應了一聲。

殿中的灰衣老僧微微一嘆,卻是沒有多言。

其余七名老僧看到灰衣老僧沒有說話,便也不再言語。

今日御前斗法,趙佶十分滿意,雖然死了個老和尚,但並不影響他的好心情。

趙佶和葉千秋、林靈素回到隔壁的神霄觀中,談玄三日,喜不自勝,自覺自己真是古往今來少有的聖明之君。

趙佶向葉千秋討教延年益壽之法,葉千秋依舊是把當年傳給宋哲宗趙煦的那套吐納法子傳給趙佶。

趙佶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欣然收下。

改釋為道的旨意正式下達之後。

大宋疆土之內,所有的和尚廟都遭了殃,膽敢有不遵聖旨的,通通被官府的人以強力手段鎮壓,該發配的發配,該流放的流放。

少林寺作為江湖上舉足輕重的地方,此刻卻是沒有激烈的反抗出現。

自少林寺方丈玄寂以下,少林寺全寺僧人盡數換上了道袍,不過改佛寺為宮觀一事,由于工程浩大,一時沒有開展起來。

但饒是如此,依舊是讓天下震驚!

一時間,提出改釋為道的林靈素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說他是蠱惑君主的妖道,有人說他是剛毅直言的忠臣。

林靈素對這些毫不在意。

神霄觀中,林靈素念著一首由常德府文殊寺一個叫釋心道的老和尚所作的詩文,反倒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祖意西來事,今朝特地新。」

「昔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鶴氅披銀褐,頭包蕉葉巾。」

「林泉無事客,兩度受君恩。」

「師尊,這詩作的還真一般。」

林靈素朝著一旁的葉千秋說道。

葉千秋笑道︰「如今天下大變,恐怕這改釋為道的事也延續不了多久。」

「權且算是給佛門的一次教訓吧,讓他們以後都夾著點尾巴。」

林靈素聞言,頓時了然,道︰「師尊放心,徒兒曉得輕重。」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皇帝迷戀李師師,不理朝務,六賊亂政,如今遼國大軍已經在南下的途中。」

「西夏、吐蕃,都已經在調動兵馬。」

「遲則三個月,短則一個月,趙宋必定是三面受敵。」

林靈素一臉肅容,道︰「師尊,我明白了。」

葉千秋將林靈素安插到東京來,收集東京城的消息,這些年葉千秋的布局,林靈素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點的。

葉千秋沒有再多言,叮囑林靈素一聲小心行事之後,便直接和段延慶離開了東京城,朝著東京城外的獨孤家的莊子上行去。

自從二十年前,獨孤靈笙跟著林靈素一起下山,回到了東京之後,便一直被外派。

起初,在河朔一帶,用了不到一年光景,就闖下了赫赫威名。

一年後,獨孤靈笙二十歲,一人孤身去了雁門關,助雁門將士鎮守邊關。

如今,多年過去。

獨孤靈笙已經是天下享譽盛名已久的「劍魔」!

獨孤靈笙在邊關廝殺多年,練成了天下無雙的劍法。

單單是一門獨孤九劍,就在邊關闖下了赫赫威名。

獨孤靈笙縱橫江湖二十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少有敵手。

如今的中原江湖,人人都敬仰為國為民的大英雄。

「劍魔」獨孤靈笙算一個。

丐幫幫主方臘算一個。

正所謂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獨孤靈笙名震江湖之後,獨孤家所在的莊子,也自然成了江湖群豪時常匯聚的地方。

五年前,獨孤靈笙的父親獨孤老爺去世,獨孤家正式交到了獨孤靈笙的手中。

自從獨孤老爺去世之後,獨孤靈笙便很少外出,這五年來一直都是在家中陪伴老母。

這一日,獨孤靈笙正在園中觀看著池塘中的魚兒,思慮著一門游龍劍法。

他這一生忠愛于劍,多年邊關廝殺,讓他對于劍法的運用有了極為深刻的理解。

在他眼中,萬事萬物皆有劍意。

這池塘中的鯉魚戲水,亦是可融于劍法之中。

就在這時,園子外突然闖進來一個八九歲的少年,那少年蹬蹬蹬的跑了進來,朝著獨孤靈笙喊道︰「爹爹,爹爹,太師父(太」是「輩分+1」,這個稱呼等于「師祖」)來了,太師父來了。」

獨孤靈笙听到自家兒子突然跑進來說太師父來了,不禁笑道︰「乾兒,你太師父遠在終南山,豈會到咱家來,你又頑皮了。」

這少年,是獨孤靈笙的獨子,獨孤乾。

獨孤乾搖頭道︰「不是啊,爹,太師父真的來了……」

獨孤靈笙正要說些什麼。

卻見園子口處,兩道身影悄然出現。

為首的不是師父葉千秋又是誰。

「師父,段師兄,你們……你們怎麼來了……」

獨孤靈笙見狀,一臉的驚訝,當即朝著葉千秋和段延慶大步行去。

「哈哈,難道靈笙你不歡迎為師到你獨孤堡來做客嗎?」

葉千秋爽朗的笑道。

「弟子獨孤靈笙見過師父,見過段師兄。」

獨孤靈笙拜倒在葉千秋身前。

葉千秋將獨孤靈笙扶起,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沉穩大氣的中年漢子,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見獨孤靈笙的時候,獨孤靈笙還是一個略顯稚女敕的少年。

如今,他滿臉的風霜,已然是名滿天下的「劍魔」。

還真是韶華易逝,歲月不饒人啊。

獨孤靈笙在劍道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若論戰陣廝殺,臨陣對敵,機巧應變,獨孤靈笙算是他五個真傳弟子當中最了得的一個。

但是獨孤靈笙也有短板,就是在內功上的修為,遠遠不及林靈素這等專修內功之人。

林靈素和獨孤靈笙歲數相仿,如今卻已經踏入了龍虎相會的宗師之境。

林靈素繼承的是神霄五雷正法,獨孤靈笙走的是劍術專精,二人各有千秋。

獨孤靈笙修煉的內功功法是神霄內功心法之中,最中正平和的一門,喚作《紫霄神功》。

這門內功前期見效慢,但越是到老,功力便越發深厚。

「師父說笑了,徒兒倒是真盼著師父能在獨孤堡住上個三年五載的,可是您老人家也不願意啊。」

獨孤靈笙從旁說道。

葉千秋笑了笑,朝著不遠處的獨孤乾招手,道︰「乾兒,過來,讓太師父看看你長高了沒有。」

獨孤靈笙在十年前結婚,妻子不是江湖中人,而是書香門第,富貴人家的獨女,這門親事是獨孤靈笙的老爹給定下的。

獨孤靈笙倒也沒有抗拒,沒有出現什麼一言不合就逃婚的戲碼。

只不過,剛剛結婚的那兩年,獨孤靈笙還時常往邊境跑,時常在江湖上走動,和妻子聚少離多。

不過,二人結婚的第三年,還是生下了孩子,便是這獨孤乾。

獨孤乾五歲的時候,獨孤靈笙曾經帶著妻兒前往終南山拜謁過葉千秋。

所以,獨孤乾能認得葉千秋這個太師父。

獨孤乾倒也不扭捏,走到葉千秋身旁,和葉千秋說道︰「太師父,我過幾年就能長的和爹爹一般高大了。」

葉千秋听了,不禁搖頭失笑。

獨孤靈笙知道師父和師兄突然登門,定然有要事,所以,便讓獨孤乾自己先玩去。

獨孤靈笙請葉千秋和段延慶在園子里的涼亭中坐下。

「師父,您這次下山是?」

獨孤靈笙看向葉千秋,詢問道。

葉千秋道︰「靈笙啊,你在邊關歷練多年,你應當知曉遼國這些年是在韜光養晦。」

「耶律明利用西夏、吐蕃,不停的消耗趙宋國力。」

「如今,遼國後方的大患女真已經被平復,遼國大軍此刻已經到了雁門關了。」

「二十多年前,為師為了中原百姓不受戰火侵襲,取了耶律洪基的性命。」

「如今,遼軍卷土重來,氣勢洶洶。」

「趙宋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獨孤靈笙聞言,不禁說道︰「師父是要帶著徒兒再去雁門關嗎?」

「徒兒听聞前些日子,丐幫幫主方臘廣邀天下群雄,在擂鼓山召開英雄大會,就是為了商議抵抗遼軍一事。」

「有丐幫幫主方臘引領天下群雄相助雁門關守將,遼軍應該沒那麼容易長驅直入,南下而來吧。」

「畢竟,丐幫幫主方臘如今在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的大高手。」

葉千秋擺了擺手,道︰「其實,為師要和你說的是另一件事,此事事關重大,你不得外泄。」

獨孤靈笙看到葉千秋一臉嚴肅,當即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師父放心,徒兒定然守口如瓶。」

葉千秋以傳音入密之法,將方臘的身份告知獨孤靈笙,並且透露了方臘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獨孤靈笙聞言,大吃一驚,他著實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丐幫幫主方臘居然也是師父的親傳弟子。

他只知道方臘曾經是神霄派的一名普通文字輩弟子,但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加入了丐幫。

原來,這一切背後都是師父的授意。

獨孤靈笙這下算是明白了。

師弟方臘要圖謀的可是趙宋的天下。

獨孤靈笙自然不會有什麼反對的意思,他雖然在邊關歷練多年,但是對趙宋朝廷可謂是深惡痛絕。

正因為在邊關歷練多年,他才深知趙宋朝堂上的皇帝和朝臣是得有多爛。

特別是當今皇帝上位以來,更是搞的天下烏煙瘴氣。

貪官奸臣層出不窮,邊軍將士死命效力,不知有多少將士死在了邊關,但縱使是邊關將士用命保衛宋土,卻是抵不上那朝堂上的官老爺們輕飄飄的一句話。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換源神器】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這天下早該換個皇帝了。

「師父放心,您的吩咐,徒兒已經牢牢記下了。」

獨孤靈笙朝著葉千秋道。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戰亂將起,獨孤堡靠近東京,未必安全。」

「你可以將家里老小送到終南山去,為師可庇佑他們。」

獨孤靈笙聞言,當即答應下來。

他明白一旦異族的鐵蹄踏入中原,那將是一場災難。

所以,早做打算是對的。

終南山有師尊庇佑,便是遼軍、西夏、吐蕃都不敢輕易進犯,惹怒一個陸地神仙的後果,可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二十多年前,雁門關外的那一戰,師尊一人引天雷轟殺遼帝耶律洪基的畫面,獨孤靈笙至今還深深的記在腦海當中。

獨孤靈笙不認為這天下間,還有能和師尊相抗衡的人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