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山洞中,泉水滴答的聲音依稀可聞。

鐘隱的面容在夜明珠的照耀之下,變得有些蒼白。

這時,只見鐘隱突然朝著葉千秋躬身作揖。

「敢問葉先生,此番可悟得長生法?」

葉千秋面色平靜,看著鐘隱,悄然說道︰「鐘隱先生既然已經決定入世,為何又執著于長生法門?」

鐘隱聞言,挺直身子,輕聲說道︰「人縱有一死,我又何足懼哉?」

「只是,此番出谷入世,我那家臣陳良定然要追隨我左右。」

「他功力尚淺,一旦離谷而去,不能每日飲用不老泉,恐怕在谷外連一個月也支撐不下去,便會活活老死。」

「所以,我想為他求長生法。」

葉千秋道︰「鐘隱先生何以見得我從神書之中悟得了長生法。」

鐘隱看著葉千秋,這些日子他也從四長老的口中得知了葉千秋的來歷和身份,再加上當初他曾為葉千秋把脈,知曉葉千秋也是一位奇人。

所以,他才會在今日入洞,單獨來見葉千秋。

「我只是想最後再試一試罷了。」

「神書我也是看過的,長生法若是真的那麼好參悟,就不會在谷中擺放幾百年,而無人參透其中奧妙。」

「葉先生既然能得王長祖師傳法,又能散功重修,想必定有不同凡響之處。」

「如今,我只能是將希望寄托在葉先生身上了。」

葉千秋听著鐘隱嘴中的話,倒也頗有幾分真誠。

為家臣求法,幾分真幾分假,葉千秋不會去深究。

因為,葉千秋從神書之中得到的東西,並非人人可以修煉。

葉千秋緩緩搖頭,道︰「鐘隱先生能為家臣著想,實乃寬厚之人。」

「但我從神書之中所悟的法門,並非人人可練。」

「這神書之中蘊含的大道,也並非雜念纏身之人可悟透的。」

「鐘隱先生,我道家講生死,講究‘齊天地’、‘坐忘’,更多的是讓人看開一些。」

「你身負國仇家恨,我自不會勸你半句。」

「人生一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鐘隱先生既然決定入世,便是孤家寡人一個又如何?」

「憑借先生如今的功力,偌大的天下,何處去不得?」

「至于陳良,不如先讓他留在谷內,待他功力臻至化境之時,再入俗世助你一臂之力,豈不兩全其美?」

鐘隱听到葉千秋此言,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沉默片刻,然後說道︰「不知葉先生從神書之中悟出了何種法門?」

「可否說來與我一听?」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一法傳一人,非是我不和先生說,而是此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神書之奇異,想必先生也是有所體會的。」

鐘隱聞言,緩緩點頭,道︰「或許是我太執著了些。」

「葉先生說的對,憑借我如今的功力,偌大的天下,何處去不得。」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鐘隱先生此番出谷入世,是打算入朝堂?還是打算入江湖?」

鐘隱挑眉,道︰「朝堂要入,江湖也要入。」

葉千秋道︰「看來先生心中早有了復仇大計。」

鐘隱道︰「談不上什麼大計,憑借我一人之力,殺趙二也並非難事。」

「但只殺趙二一人,不足以告慰為唐國捐軀的英魂。」

「想要傾覆趙宋王朝,必須既入朝堂、又入江湖。」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我雖久居山野之間,但也曾听聞趙二此人志大才疏,一心想要超過趙大,立下不世功勛。」

「而想要立不世功勛,那只有北伐一條路而已,到時候,天下必定再起戰端。」

鐘隱先生聞言,眼中一亮,道︰「葉先生果然見識廣博。」

葉千秋搖了搖頭,道︰「只是一點愚見而已。」

「天下戰亂一起,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只希望將來鐘隱先生入世之後,不要被仇恨蒙蔽了雙眼。」

鐘隱先生聞言,朝著葉千秋拱手道︰「多謝葉先生忠言。」

葉千秋笑道︰「我听乾長老說,先生在谷內研讀道藏二十年,苦修武學,身負種種絕學。」

「今夜,我神功初成,不如你我對一對招如何?」

鐘隱先生一听,眼中亦是一亮。

「這有何難?」

說話間,鐘隱先生直接將手中的酒壺朝著葉千秋投擲而出。

葉千秋抬手,穩穩的將酒壺接住。

下一刻,鐘隱先生朝著葉千秋縱身而來。

鐘隱先生的身形飄忽,身法極快。

只見他直接出現在了葉千秋的頭頂,他整個人頭朝下,雙掌朝著葉千秋猛然揮下。

內氣如同北冥之海一般,轟然傾瀉而出。

葉千秋抬掌,和鐘隱先生對了一掌。

二人的雙掌來回交錯,如劍指一般。

而且二人交手之時,沒有一絲一毫多余的氣勁揮灑到四周,沒有將石洞內的陳設破壞一絲一毫。

這說明二人對于內氣的掌控已經到了一種極為細微的地步。

頃刻間,二人已經對了百十來招。

良久之後,二人雙掌分離,鐘隱先生倒飛而出,穩穩的落在地上。

葉千秋依舊盤坐在石台上,他的氣息勻稱,朝著鐘隱先生笑道︰「鐘隱先生的護體神功,當真厲害,內氣更是猶如大海一般,無窮無盡。」

「此神功莫非就是北冥神功?」

鐘隱先生微微頷首,臉上亦是露出神采飛揚之色。

「正是北冥神功,此功是我十年前通讀谷內道藏,結合長春谷內的一門內功所創。」

「其名取自《莊子•逍遙游》。」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葉千秋聞言,不禁贊嘆。

鐘隱先生的才情的確世所罕見,當年還是南唐皇帝的時候,只是懂一些粗淺的養生法子,後來他逃月兌藩籬,為報國仇,苦修武學。

在長春谷二十年,通讀谷中道藏,將一身武學練至超凡月兌俗的境界。

二人相視一笑,葉千秋將神書放在石盒內,和鐘隱一起走出了山洞。

……

長春谷內,不老泉旁。

四位長老已經等候葉千秋多時。

「葉師弟,百日閉關,可參透長生法門?」

乾長老有些迫不及待的朝著葉千秋問道。

葉千秋搖了搖頭,然後說道︰「四位師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法我無法言明。」

「我來為師兄演功。」

「能悟多少,全看四位師兄自己的了。」

下一刻,葉千秋一躍而起,人早已經飄忽而出,落在了那不遠處的大石上。

此時,葉千秋的聲音如同虛無縹緲一般,從長春谷的四面八方傳入四位長老和鐘隱先生的耳中。

「九九歸一,道隱無名。」

「此法,名為太上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