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靈這一天下了十道政令,這十道政令從根本上將天漢神府與太宇仙庭區分開來。
這十道政令分別是︰
一、土地歸神府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
二、鼓勵經商,尤其鼓勵私人經商。
三、鼓勵私人開辦作坊,雇佣工人。
四、一切礦脈、礦產歸神府所有,私人不得擅自開采。
五、成立廷尉府,設立廷尉一職,主掌神府刑律。
六、成立大鴻臚寺,設立大鴻臚一職,主掌神府外交。
七、成立鴻都門學,設立祭酒一職,主掌神府教育。
八、成立大將軍府,設立大將軍一職,主掌神府軍事,並進行軍事改革,摒棄一直以來讓百姓戰則為兵,不戰則為農的制度,改為常備軍職業軍隊制度。
九、頒布《陰陽平衡萬物和合》書,並要求全民背誦,能成功背誦全文者,賞錢一千。
十、用‘年’替代‘歲’稱,此後每一歲稱為‘每一年’,一年十二個月,新的年歷法將于明年公布。
這十道政令,對整個天漢神府的影響是巨大的,直接決定了此後無數年里百姓的生活與國家的體制。
左右太史記錄下了這一刻,並將這十道政令命名為‘歲暮十令’。
歲暮十令的誕生,太宇仙庭內贊成的不多,反對的不少,尤其是對于第一條土地公有,直接掀起了軒然大波。
別的九條政令都好說,對于仙帝和神君們來說,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
可是那第一條土地公有,直接戳了整個太宇仙庭所有既得利益者的心髒。
「他張道靈難道不知道他這麼天漢神君是怎麼來的嗎?」仙宮大殿內,一名太卿氣急敗壞地吼道。
太宇公因為又被駁了請三遂的上書,心情極為不好,恰好此刻張道靈歲暮十令的消息傳來,讓他的臉色就更難看了。
此時另一位太卿也忍不住罵道︰「真乃豎子也!鄉野匹夫!安敢出此亂政!」
坐在仙帝位置上的玉看著大殿內不斷罵張道靈的卿臣們,心里也是有些氣惱。
見到張道靈的第一眼,她對他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可是現在她心中張道靈的印象已經變得十分糟糕了,「這個天漢神君,做事也太沒有分寸了。」
張道靈那道‘土地公有’的政令,不僅是掀了各府神君、仙師們的桌子,連帶著把她這個仙帝的桌子也給掀了。
而且直接是掀了再也放不回來的那種。
太宇仙庭存在的基礎是什麼?那就是‘私有’,整個太宇仙庭土地、百姓,在理論上都是屬于仙帝的私人財產。
而各大神府的土地、百姓又都是屬于神君們的私人財產,至于仙師、方士、太卿、上卿們的土地、房屋,那也都是他們自己的私人財產。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家天下的傳承制度,講的就是一個‘私有制度’。
但張道靈的這一道政令,相當于宣布了他們的非法性。
甚至各大神君和太卿們已經想到,一旦這種說法被百姓接受,那麼他們現有的一切都將受到質疑。
天下是天下人的?還是仙帝一個人的?
如果天下是仙帝一個人的財產,那麼仙帝有什麼資格坐擁這麼大的財產?合法性在哪里?如果是天命的話,那麼天命以何種形式顯化呢?
如果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麼問題就更大了。既然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麼仙帝憑什麼是仙帝?憑什麼大家受你統治?土地、礦產、水源、山林憑什麼是那些權貴的私人財產?你又有什麼資格把這些
天生地長的東西傳給自己的後代?
「他天漢神府還不是河宋神君贈給他的土地才建立的,他難道忘本了嗎?」
「他現在卻發布這種政令,何止是愚蠢?簡直就是愚蠢!」
「此亂政也!必取締之。」一名太卿堅決地說道。
玉看向了一旁的太宇公道︰「太宇公有何看法?」
太宇公沉默片刻,道︰「此乃亂政,亂政當折之。」
「但不久之後,這些亂政就會傳遍天下,如何應對?」一名太卿擔憂地說道。
太宇公緩緩道︰「先做兩件事,第一,下令斥責天漢神君,命其取消亂政。第二,仙庭應當大力宣講天漢神府亂政。」
「什麼?大力宣講?太宇公,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眾位太卿、上卿無不驚訝地道。
太宇公微微一笑,道︰「你們很快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玉京城內的一座酒舍內,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都在聊著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也是最近震動整個太宇仙庭的事情,那就是天漢神府的歲暮十令。
當然,大家談論歲暮十令,主要集中在第一條政令上面。
但是,仙庭在向百姓宣講這條政令時,卻暗中動了手腳。
把原本的土地公有,變成了‘一切’公有。
這樣一改,可就完全變了味道。
「听說了沒?天漢神府頒布了政令,其中一條是天漢神府內的一切都是‘公有的’。」
「什麼是‘公有’的?」
「嗨,就是無論什麼,都是大家一起共有,共同使用。」
「啊?這不是很好嗎?」
「好?你糊涂了吧?你听清楚,是‘一切’,包括妻子哦。」
「什麼?!連這也公有?天漢神君這是老糊涂了吧?」
「如此無道之君,仙庭為何不舉兵征伐?」
「你不知道,天漢神君在上次征伐臨海神府立了大功。」
「立了大功又如何?功不掩過,發布這樣的亂政,為何不能征伐?」
就這樣,隨著仙庭宣講的天漢神府政令傳遍天下,讓整個天漢神府瞬間成為了其它各府百姓們鄙夷的‘妻子公有’的蠻荒國都。
當外部的議論傳回天漢神府已是半個月後,張道靈正帶領著天漢神府的百姓植樹。
地里的莊稼都收完了,今年是一個豐收年,家家戶戶都收到了滿倉的糧食。
百姓們都不敢置信,一年前他們還在沼澤地里艱難求生,可是一年後,他們就擁有了一年都吃不完的糧食。
百姓們紛紛拿出一些糧食,親自送到了歲山神府來表達對張道靈的感激崇敬之情。
張道靈並未拒絕大家的好意,讓蒹葭四女將這些糧食都收了起來。
地里的糧食收完,百姓們也都閑了下來,于是張道靈就發動大家,一起到漢水邊植樹。
天漢地區柳樹非常多,所以張道靈就帶著百姓,將山中的野柳或挖或砍,然後帶回漢水邊或種或插。
柳樹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哪怕是一截斷枝插在地上,只有有水有好土,都能頑強地存活下來,並且生根。
所以人們在出遠門時,他的家人都會折一條柳枝送給要出遠門的人,祝福他像柳樹一樣,無論走在哪里都會頑強地生存下來。
盡管文明不同,但是萬物的習性是趨同的,‘折柳送別’是百姓和蒼生心目中最樸實的祝福。
張道靈白天帶著大家植樹,黃昏後就帶著大家背誦《陰陽平衡萬物和合書》。
這是張道靈自己寫的書,里面的內容簡單易懂,卻又極為符合道門的理念。
「陰、陽,是天地萬物最基礎、最自然的規律,陰陽是平等的,是平衡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那麼,用在天地之間呢,就是天為陽,地為陰。天覆蓋蒼生,地負載萬物,沒有尊卑之分,只有司職不同。」
「那麼陰陽用在人身上呢?就是男為陽,女為陰。男長養後代,女孕育生靈,難道男尊女卑嗎?不,是因為各自的司職不同。」
「所以,男為陽則主外,女為陰則主內,二者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非是尊卑上下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平衡的。」
「那麼問題來了,男為什麼主內?女為什麼主外呢?難道女不能主外,男不能主內嗎?」
「很好,那麼請大家試想一下︰正當夜深人靜之時,大家都已熟睡。突然,你家院子傳來了敲門聲,請問,這個時候是男人去開門還是女人去開門呢?」
「哈哈哈。」
現場的百姓們發出一陣憨笑聲,張道靈看著他們一個個淳樸的面孔,面帶微笑地繼續講解下去。
直接告訴他們‘男女平等’這種事是不現實的,十萬年的舊習不可能一下子改掉。
但是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地用陰陽的論述將男女平等的概念灌輸給他們,並且一代一代傳下去,那麼做到男女平等就不需要空喊口號,便能水到渠成。
至于仙庭的斥責和命令,以及外界對政令的污蔑與非議,他則完全不在乎。
腳踏實地做實事,拿到功德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