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 采詩官(1)

采詩官來了,這可不是小事,厭衰當即到歲山稟報張玉鸞。

張玉鸞正在研究日月星三晷,听說來了一個采詩官,不得已隨著厭衰下山去見那采詩官。

天漢神府的人幾乎都沒見過張玉鸞,當張玉鸞一襲青衣劍袍,玉簪烏發,仙姿玉顏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總角小童,皆被張玉鸞的容顏所驚艷。

采詩官風瑕看著眼前的張玉鸞,一時只覺眼前一亮,仿若天出明霞,地涌芬芳。

厭衰抱拳一禮,然後介紹道︰「這位是神君之妹,也是我天漢神府仙師,張玉鸞。」

張玉鸞打了一個稽首,對采詩官道︰「尊客駕臨,未曾遠迎,還請贖罪。請尊客移步歲山,容我等以茶點招待尊客,一盡地主之誼。」

風瑕笑著還禮道︰「采詩官不入神府殿堂,只入草舍田園,恕不奉命,還請見諒。」

張玉鸞聞言道︰「既如此,先生若有需求,盡可告知我等。」

風瑕點頭應道︰「是,多謝玉鸞仙師。」

「嗯。」張玉鸞平淡地應了一聲,然後再次朝風瑕打了一個稽首,接著對厭衰招呼道︰「好生招待風瑕先生。」

「是。」厭衰恭身應道。

說完,張玉鸞轉身離去,重回歲山去了。

看著轉身即走的張玉鸞,風瑕有些發愣,厭衰連忙說道︰「先生勿怪,神君因要治理天漢沼澤,故而不在府中。玉鸞仙師為人沉靜,不擅交際,故而呵呵,還請先生見諒。」

「原來如此。」風瑕微微一笑,道︰「情有可原。」

厭衰又說道︰「我陪先生走走?」

風瑕擺手道︰「不必,祭師若是跟來,反倒不便,我自己四處看看便是。」

厭衰聞言,點頭道︰「是,那先生若有需求,盡管告知于我便是。」

風瑕拱手道︰「多謝。」

然後厭衰便離開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他從小生活在河宋之地,當然知道采詩官的事情。

這些采詩官旨在采集民間民意,是不允許仙師、祭師、方士這些官員跟著的。

一旦有統治者跟在采詩官身邊,那麼百姓怎麼可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呢。

所以這方面的避諱,厭衰十分清楚。

厭衰離開後,風瑕轉身進入了豐城,此時在豐城忙碌的百姓中間,風瑕發現大家都在討論張玉鸞的美貌。

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婦人,無不對張玉鸞的美貌表達了自己由衷的羨慕與崇敬。

「先生,先生來喝碗水吧。」一個婦人看到采詩官風瑕,立即熱情地說道。

風瑕並不拒絕,邁步來到了婦人家門口,在她家門口的桌邊坐了下來。

婦人捧上一杯熱水,風瑕笑著說道︰「涼水就好。」

婦人笑道︰「先生有所不知,神君有令,百姓飲水當用火煮沸之後方可飲用。」

「哦?」風瑕奇怪地道︰「這是為何?」

婦人說道︰「神君說了,沼澤之地,疫蟲毒氣極多,若飲生水,恐會被疫氣毒蟲侵害身體。所以需要用火煮沸,滅去疫氣毒蟲,才可保無事。」

風瑕驚訝道︰「我便走天下,還未听說過此等道理,那麼效果如何呢?」

婦人說道︰「以前我們百姓常有患病、上吐下瀉者,如今奉神君之命,將水煮沸之後再行飲用,此等事便再未出現過。」

風瑕聞言,點頭道︰「此乃善政也。」

說完,風瑕拿出書簡,翻了一片空白頁,又拿出竹筆寫道︰

「《詩•漢風•沸水》

蒸蒸水澤,蟲疫何多。

暗傷我命,吐瀉難止。

黎民堪苦,大害累累。

神君敕旨,昭昭上命。

咕咕沸水,安安萬姓。

惟此惟鑒,日月表德。」

詩,便是采詩官所寫的詩,漢風,則代表這是發生在天漢神府的事情,沸水,代表這件事情的主角。

風瑕在婦人那里飲了一碗熱水,覺得身體暢快了許多,于是又在各家各戶游走著。

這時他看到豐城外的一處泥坎上,坐著三個老人,老人們滿臉放光,正熱烈地討論著什麼。

風瑕快步走了過去,拱手行禮道︰「三位老丈,攪擾了。」

三個老人看到風瑕,連忙拉著他說道︰「先生快坐,快坐。」

風瑕在三位老人旁邊坐了下來,然後開口問道︰「三位老丈在說什麼?」

只見其中一個老人說道︰「我們在說君子。」

「是玉鸞仙師嗎?」風瑕問道。

張道靈是天漢神府的神君,是‘君’,張玉鸞是張道靈的妹妹,自然被稱作‘君子’、‘君妹’。

「是啊,君子容貌極美,世間罕有。」第一個老人說道。

第二個老人說道︰「就像天上的神女一樣。」

第三個老人說道︰「可惜住在我們這又窮又苦的天漢之地,令人心疼。」

風瑕聞言,立刻再次拿出書簡,翻到《詩•漢風•沸水》後面的一頁,寫道︰

「《詩•漢風•玉鸞》

渺渺天漢地,有女玉鸞。

其容玉質兮,昭若神女。

姿貌清揚兮,娥黛生輝。

姣姣君子兮,啟幕風雅。

吾有悲愁兮,哀于窮困。

吾有傷淒兮,憐子無華。」

風瑕寫完之後,還讀給三位老人听了一遍。

老人們听完後,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寫得好,寫出了我們的心聲。」老人們紛紛夸贊道。

風瑕笑著收起了書簡,起身辭別三位老人,又前往下一個地方去了。

這次風瑕來到了一片百姓正在忙碌采集野菜、野果的沼澤林中,這些百姓一開始還沒有認出風瑕。

直到風瑕自我介紹之後,這才熱情地迎了上來。

只見一個老人拉著風瑕的手,指著遠處的豐城道︰「先生請看,多麼高大的城池啊,多麼勤勞的人啊。」

另一個老人也說道︰「神君將我們聚合在一起,我們跟著神君,一定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天漢之地的沼澤算什麼,我們在神君的帶領下,一定能戰勝沼澤圍困。」

「神君從河宋神府借來了糧食,生鐵工具,我們有信心開闢山林沼澤,建設我們的家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