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

李世民這個皇帝很奇怪,不,準確來說是讓人捉模不透,剛還說的好好的讓自己給他出謀劃策呢,這會兒听完了計策就翻臉不認人,這不,好心好意幫忙的李承乾是被他的大腳送出來,額外還贈送了他一個「滾」字。

拍拍**上的灰塵後,李承乾一臉無奈的對侍立于門外的甘鄖和劉竣說︰「以前,孤總是听人說伴君如伴虎,哎,咋整,出了注意還被踹出來了,孤真是冤枉啊!」

額,這話李承乾說的,可他們這些作臣子,當奴才是說不得,要知道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內侍總管甘鄖低聲陪著笑臉回道︰「太子爺,您可別逗奴才們了,摔疼了沒有了,要不要老奴傳一個御醫來給你看看?」

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妨後,李承乾對劉竣正色道︰「你的事解決了,記住,今兒的恩典是陛下給你的,你以後要忠心侍主,心中要時刻感念。」,話畢,對正在殿前玩耍的狄仁杰招了招手,一大一小,溜溜達達的向東宮的方向走去。

剛走進明德殿,就見長孫無忌、張玄素和高士廉三人在殿中面面相覷,連連嘆氣,好像是出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真是奇了,還有什麼事能把這三位紫袍大員難成這樣呢?

見禮、入座之後,李承乾趕緊喝了兩口開茶水,心中還不由感嘆道自己費力不討好,為皇帝出了這麼大力,結果呢,不僅挨了一腳,甚至連杯茶都不舍得給賞,哎,倒霉啊!

「舅舅,你們今兒這是怎麼了,怎麼都垂頭喪氣,來,孤給你們說點高興的事,剛才在承慶殿,父皇問。」

還沒等李承乾把話說話,嘆了一口氣的張玄素,站了起來,對長孫無忌二人說了句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後,對李承乾拱手言道︰「殿下,老臣三人今日是來向殿下稟告,朱桃椎他們再次拒絕殿下的招攬,不僅將殿下的賞賜仍原樣奉還,甚至還告訴去迎的官員,以後不必再去了」

話畢,張玄素將手中攥著的信,呈給了上去,從他面目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老夫子並不想讓李承乾看這幾封信的內容。

張老夫子說的這件事,還得從他掌管蒼文書院開始,因為今年擴招大量的學生,所以就不得不多請一些先生,除了崇文館調用之外,李承乾還想巡一些高人隱士來執教。

于是就向交好的王公大臣打听,看他們有沒有相熟的隱士,這樣人不僅品格高尚,其才學更是過人,有他們來教授那些學子,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後來,經過高士廉等人推選十數人,其他的人都應詔前來來,唯獨名聲最著的朱桃椎、田游岩、王友貞三人,不管去的人怎麼說,人家就是不挪窩。

听到回報以後,李承乾並不氣餒,高人隱士嘛,誰還沒有點脾氣呢,這脾氣越大不是說明其本事越大嗎?李承乾隨即讓張宏寫了三道更加謙和的手諭,又加了一倍的禮品送去。

本以這次總可以成功了吧,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又讓人家給撅了回來。思來想去後,李承乾覺得還是自己的態度不夠誠懇的緣故,于是以後進學子的身份親自寫了三封私信,請三位先生來蒼文書院看看,要是看過之後還不滿意,東宮一定以禮送家。

就這樣,來來往往折騰了三次,人是一個沒見到不說,就讓人捎回來這三封信,這不看還不氣,看完了,李承乾的額頭上青筋暴起,一把就捏碎手中的茶盞。

這三封信中說,自李承乾入主東宮以來,一來,多次鼓動皇帝與鄰國作戰,國帑消耗無算,士卒死傷無數,造成無數的孤兒寡母。二來,不敬士族,屢屢以小過嚴懲士大夫,動不動就斬殺全族,或抄滅家產,動搖了朝廷與士大夫共天下根基。

第三,大肆花費財帛修書,其目的就是為了博得在民間的些許虛名,由此可見是個志大才疏、貪功好名之徒,絲毫沒有看出李綱的弟子應有的風采。

最後一點,也是讓李承乾最為生氣的一項,他們認為,李承乾的父族是西涼後裔,母族又是鮮卑後裔,身上的漢家血脈連三分都沒有,和那些五胡十六國的君主在本質沒有任何區別,所以他和石虎一樣干出什麼天怒人怨的都不稀奇。

而且,其太子妃同樣是鮮卑後裔,將來生下世子勢必又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胡人,這樣的天家不配讓他們漢家德才輔佐。

看著張玄素的臉上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李承乾咬著問道︰「張師傅,有什麼話一塊說出來的吧,孤都讓人罵著這樣了,還有什麼是接受不了呢!」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換源神器】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回殿下,朱桃椎三人為了證明其無入仕之心,紛紛剁下拇指一道隨信送來,老臣怕驚了殿下,所以就沒有讓人送來。」

張玄素絕對是說謊,不僅他自己清楚,長孫無忌二人也都清楚,李承乾是什麼人,那是在尸山血河中殺出來太子,別說一個拇指了,就是當面把他們剮了,他也照樣喝酒吃肉。

可不這麼說怎麼辦呢,要是把這三個人的拇指一開始就放在案子上,太子還不直接把案子掀翻了。

哈哈,「三位,大唐開國已經二十年了,李氏祖孫三代人在戰場浴血奮戰,為了難道僅僅是一家一姓的榮耀嗎?

看看,倒了現在竟然還有人以血統為由低賤李家,這就是人們口中的道德高人該說的話。不但如此,連孤那沒出世的孩兒都被他們罵了進去,這就是他們的德行嗎?」

看到太子動了真怒,高士廉在心中不由的埋怨起他們三個來,你說你們不有病嗎?不當官就不當唄,干嘛如此的折辱太子呢,人家可是禮賢下士、折節相交,你們這些人是不是在山中呆傻了,太不知道好歹了。

「太子殿下,您不必動怒,他們說的那些不過是腐儒之見,代表不了民心。殿下的愛民之心,這是人所共知的,要不然怎麼會貼了大筆的錢財去修堤築壩呢!」

待高士廉的話說完,長孫無忌趕緊把話接了過來︰「殿下,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他們之所以跺指不過是怕進京之後暴露他們是浪得虛名之輩的事實。不僅讓其顏面掃地,更是可能被殿下問罪,今兒斷了指,總比明兒掉了腦袋要好吧!」

李承乾當然明白他們這麼說是為了寬慰自己,可現在已經不是貞觀元年了,而李承乾也不是當年那個他了。

搖了搖頭後,將恆連喊了進來,把那三封信扔他後,咬牙道︰「和外面那三根手指一起交給三法司以謀反罪審定,然後交由內衛府督辦,既然如此看不起我李氏,那就下去投胎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