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

太極宮,甘鄖將奏本呈給李世民,魏征站在大殿中央,梗著脖子等這皇帝的回復。

李世民看著魏征的奏折著實是讓他即生氣,又為難。氣的是魏征實在不給自己這個皇帝面子。為難的是那人是自己的舊部,跟隨自己多年,這次估計也是一時糊涂,要是把他處置了,著時下不去手,還可能寒了秦王府眾將的心。

魏征︰「陛下對秦王府出來的文武官員向來偏愛,是因為他們跟陛下同甘共苦多年。但不知道陛下您想過沒有,五個手指都不一樣長,更何況人呢。

龐相壽仗著自己是秦王府舊將,在濮州任刺史來橫征暴斂,欺壓良善,致使濮州民怨沸騰。如此貪官污吏,要是不加以重處,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呢。」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李世民也不好駁了魏征的諫言,壓著心中的怒火,溫言道︰「玄成,龐相壽歷來能和士卒同甘共苦,這件事的真假是不是要查查再說呢,萬一冤枉了他,不是寒了忠臣的心嗎」

听李世民說龐相壽有可能是冤枉的,這讓魏征火了︰「陛下,奏折中有當地士紳的證詞。難道他們敢誣陷一個堂堂的一州刺史嗎,他們不知道以民告官的後果嗎,

陛下如此的袒護舊部,秦王府的舊臣就可以不遵守大唐律嗎,陛下如此行事怎麼能讓百官信服,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呢」

李世民壓著火沉聲道︰「魏征,朕沒有說不處理此事,只是要調查清楚。但你怎麼敢說朕因私廢公,偏袒舊部呢,難道秦王府的人都是貪官污吏嗎,你如此誹謗君父,你的人臣之道到哪里去了。」

魏征絲毫不為所動,接著言道︰「陛為君主,听聞官員有不法之事,首先想到的是他曾經立下的功勞,而不是他傷害了多少無辜的百姓,臣竊以為陛下之過不小矣。」

「前隋的時候,楊廣也是不諫納忠言,縱容官員任意胡為,陛下今日若不醒悟,楊廣酒就是前車之鑒。」

魏征的話讓朝上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這老小子是真不怕死啊,啥話都敢說,要是惹怒了陛下還不砍了你丫全家啊。當然看熱鬧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比如那些世家,李承乾在利州不是就借著救災為借口,,砍了鄭家子弟嗎。

魏征說的也沒錯啊,都是貪污,咋的,你們秦王府出來的人是人,那我們家的子弟就不是人了。這會讓魏征這不怕死的家伙頂上了,那老家伙雖說有些討厭,但也不是無事生非的人,你看著怎麼辦吧,要是不處理了龐相壽,那下會也別拿我們家的孩子扎筏子。

用楊廣來和李世民相比的人,估計在這朝堂之上除了魏征也就沒有別人了。

李世民的火再也壓不住了,站起來大聲罵道︰「老匹夫,你竟敢拿朕和楊廣那亡國之君相比,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嗎,來人,把這老匹夫給朕拿下,明日正午明證典形。」

李世民的話說完,門外的千牛衛就進來,準備拿下魏征,就在這個是時候,李承乾站了出來,示意千牛衛先下去。

李承乾鄭重的向李世民施禮︰「請父皇息怒,給侍中也是一心衛國,陛下作為聖明之君當不會因為大人一時失言而降罪的。」

看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聲,李承乾扶起魏征接著言道︰「父皇說的也沒有錯,龐相壽是建國的功臣,不能因人言就降罪,寒了功臣的心,將來國家有難,誰來為過出力呢。

兒臣以為此事應派重臣前往調查,孰是孰非總會有個結果的,同時向各道派出巡查御史,查察吏治。」

李世明听了李承乾的話怒火稍息,「太子說的對,朕作為一國之君,怎會一味偏袒舊部而至天下百姓不顧,朕少年從軍,知道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活下來是多麼的不容易,

所以在對待功臣的問題上,朕都是慎之又慎,那里會因為府地之分而區別對待呢。既然如此何人願意去濮州。」

廣個告,【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長孫無忌看了看眾官,見沒有人願意領這個差事便走到闕下︰「陛下,臣願往。」

「好,那就由輔機去調查此事,朕受你便宜之權,另外御史台從要盡快挑選出太子所說的巡查御史,巡視地方查察吏治」

承慶殿

啪,啪,李世民把桌子上的茶盞,硯台,反正是能砸的都砸了。李承乾和長孫無忌默默地低著頭,要不是他們倆今天站出來,李世民這皇帝的臉面肯定是保不住了。

「朕要殺了這個田舍翁,竟敢拿朕和楊廣那個昏君相比。你們說,朕錯了嗎,朕偏愛秦府的舊將怎麼了,沒有他們朕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如今朕當了皇帝,對他們好一點怎麼了。」

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實在不好說,就在二人為難之際,長孫皇後一身盛裝走了進來,大禮向皇帝恭賀。李世民自然不好給長孫皇後甩臉子︰「你怎麼來了,還穿這麼一身」

長孫皇後︰「臣妾聞主名臣直,今魏征剛直,足見陛下聖明。常聞陛下重魏征,殊不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真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婦,

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顏色,尚不敢輕犯陛下之威嚴,況在臣下乎。故韓非為之說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正所謂良藥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國有家者急務,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

長孫皇後的話讓震怒的李世民冷靜下來,長嘆一聲後︰「你呀,讓朕說你什麼好呢」。看到李世民平靜了下來,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對視了一眼,就退了出去。

李承乾回頭看了一眼承慶殿,對身旁的長孫無忌說︰「舅舅,今天的事算是過去了,不過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我們在上面放一厘,下面就敢放一尺。不管今天龐相壽的事是不是真的,本宮相信」這種現象肯定會有,所以我們是要做一些準備了」

長孫無忌長嘆一聲︰「是啊,這人就是不知道什麼叫知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