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荒蕪的南明

而如果兩省之地的數百萬百姓願意遷移的話,那將大大提升漢人在其它楊系之省的數量,也會讓漢文化更快的傳輸給其它異族,從而讓漢人為尊的習俗傳綿下去。

即然是想讓留下的百姓有田可種,那哪里來的田地呢?

這就需要吃大戶,拿那些大戶,也就是權貴和士紳們開刀了。

如果說之前還沒有合適理由的話,雲南三大家對楊晨東的刺殺,便成為了最好的緣由。像是已經死去的李家家主李家印,他的所有財產就在第一時間被充公。

據事後統計,僅僅李家印一族,便佔有良田千頃,銀子以及各種物品和店鋪的資產便達到了一千兩百萬之巨。

這個收獲報到楊晨東面前時,便是把他也嚇了一跳。他想過李家印應該很有錢,可是沒有想到會如此的有錢。只是可惜,這樣的藏富于民並不可取。

因為真正有錢的都是一些守財奴而已。他們心中只有自己,甚至為了利益可以出賣國家和民族。就像是明末的時候山西八大商人一般,他們賺著大明官府和百姓的錢,反過頭來確在資敵,以使得一個小小的建奴竟然佔領了整個華夏的大好河山。

想一想,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不正是因為無錢無餉而最終兵敗的嗎?可笑的是,一個皇帝竟然最後需要向臣子借錢,而結果還是無人可借。

說了不知道多少的好話,最終說動岳丈給他拿了三萬兩銀子,似乎就是挖心剮肉了。可事實上呢?等到闖王進了京城的時候,竟然從這位皇上的岳丈家中搜刮了六百多萬兩紋銀。

如此有錢,皇帝借錢只是拿出了二十分之一,就哭天喊地了。最終弄了一個人財兩空。想必在被闖王所殺的時候,他應該會後悔的吧?

不!未必。

有些人就是這樣,不見棺材不落淚,見了棺材也不會落淚。他們把錢看的比天重,比自己的命都重,真不知道這樣的人腦子是怎麼長的,想的是什麼。

話在說回來,即然知道有這樣的事情,那楊晨東是絕對不會允許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楊系之中,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為此,他從楊系發展的時候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

比如說楊系鼓勵經商,但商稅很重,達到了十抽七。

也就是說,楊系的商人每賺上一貫錢,要交稅七百紋,在除去應有的花銷和開支,最終落到商人手中的只有五十紋左右,這樣做,即阻止了一些商人的雄起,又充斥了楊系的國庫。

還有就是,楊系的商人不允許從官,五福之內都不可以。一經發現的話,那絕對是嚴懲的。輕則罷官罰銀,重則就是抄家滅族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古官商勾結永遠是大患,只是無法避免而已。楊晨東從開始創造規則的時候就定了這樣的規則,便是防止有人在自己手下座大,最終來一個尾大不掉,自己的子孫也要受制于人的下場。

楊晨東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子孫有一天還會向自己的臣子借錢,那樣就實在太丟臉,做人也太失敗了。

話在說回來,李家之事讓楊晨東看到了大明的弊端所在,他在引以為戒的同時也開始著重的處理起了這些人。

為此,還專門制定了一些規則給這些權貴和鄉坤。比如說普通的百姓有權力去選擇遷移與否,或是遷移去哪里。但這些人是沒有這個權力的,不僅全數要遠離故土,還需要去楊系指定的地方,不管你喜不喜歡,都要這樣做,要麼五星軍戰士就會好好教教你做人。

還有就是,在遷移之前,要深入的進行調查,比如說你平時的為人如何?是否有壓榨百姓的事情發生,是不是身上有命案。如果有的話,那對不起了,應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涉及到刑事的,應該怎麼判刑就怎麼判刑,甚至惹來民怨很深的,應該殺頭就殺頭。

當這個政策出現之後,可是著實嚇到不少人。尤其是秦英康和王書福這兩大家被先後的押到了雲南府中最大的廣場,公開的開著批斗大會,任由受過他們苦難的百姓來訴苦,那場面當真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

因為但凡是听到這個消息的城中百姓們是都來了,這種可以看到平時高高在上的權貴現在卻在要自己面前低頭,那感覺真是不要太爽。

訴苦大會和告狀大會每一家都進行了一天。後來證實,秦英康罪大惡極,他勾結官府搶人良田,霸佔房產,甚至還有逼死人命五十六條,當證據被一一拿出之後,楊二代表楊晨東宣告,就地執行死刑,就在廣場上被砍下了腦袋。

至于秦家其它的人也是一個個因罪而獲刑,有的被砍頭,有的被判三年到三十年不等的徒刑。

這可是著實的震懾到了很多人。當看到武南王是玩真的之後,百姓們歡呼了起來,權貴們則是一臉煞白。那些平時為人還不錯的鄉坤還好一些,至少那些平時欺詐百姓習慣的人,則是身子一,直接就暈死了過去。

百姓們奔走相告,有仇報仇了,他們終于翻身做主人了。第二天就輪到了王書福的王家。

相比之下,王書福平時為人還是講些道理的,至少他沒有親手逼死過人命,他的家族小輩倒是出了幾個混蛋,被查出後獲得了相應的刑期。而他本人則無罪而歸家,只是沒收了他家的九成財產,允許他帶著余下的一成財產遷往楊系指定的其它省份。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當真是賞罰有度。看到王家無事,有些人倒是安下了心,至此,困擾著大明或是歷朝歷代多年的權貴集團就這樣被楊晨東給輕易的收拾掉了。

這也就是楊晨東下的心足夠狠,在加上他是開創人,有著無人可以制約的權力,方才敢這樣去做。換成他的兒子想這樣做,怕也會多有困難的。

只是如此一來,消息一旦傳了,難免會引來其它省份權貴和鄉坤的抵觸。當姚英俊

把這絲擔憂告訴楊晨東的時候,他呵呵一笑,「無妨,我們原本也沒有要和人講道理的意思。只要入了我楊系,要麼就守我的規矩,要麼就是自尋死活,無第三條路可走。放心,他們知道要怎麼選的。」

楊晨東有著這份底氣,事實也證明,以後楊系所佔之漢地,那里的權貴和鄉紳雖然是百般相抵,但最終都沒有形成氣候和威脅,最終由反對到妥協,在到後來的習慣遵守。

這都證明了,只要下得了狠手,就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最關鍵的就是這個狠心敢不敢下,下了能不能執行而已。

處理了秦、王兩家事情之後,楊晨東就把這些小事交給了姚英俊,要權有權,有軍隊有軍隊,以姚英俊的能力,處理起來並不費力。而楊晨東的心思則是放在了收服廣西省的事情上。

情報局早就送來了密報,廣西將軍柏昆已經與南明朝廷接觸,隨後易幟。

對于這個結果,楊晨東並無絲毫的意外。雖然說論實力,楊系已經遠在大明之上,可較影響力而言,漢之一地還是大明的天下。除非楊晨東像對付其它異族一般的在華夏之地展開血腥的屠殺,否則還是需要仰明之鼻息。

除非萬不得已,對付異族那些個手段,楊晨東是不想用在大明土地上的。所以,最多接觸的可能就是談判,或是經濟封鎖。

說到經濟封鎖,楊晨東早已經準備好了手段。這些年來,楊系表面上為了維持與南明間的關系,大量的販賣糧食給對方,價格之低廉,有時候較之自己去地還要便宜一些。

甚至很多時候,楊系還會虧空賣給南明糧食,為的就是讓對方形成了一種信賴般的習慣。

十幾年來,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就情報人員調查的資料來看,現在的南明真正種糧的鄉紳和百姓已經很少了。那根本就是不賺錢之物,自己種的還不如買的合算,是你會怎麼選擇?

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現在的南明空有著大量無人種植的土地,基本很多原本肥沃的土地上面都長滿了半人多高的野草。

為此,南明也有心想要管理過,也曾嘗試過,可是發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收獲並不是很大,還要賠錢的時候,終于無人在去打土地的主意。

沒有賺頭嘛!

現如今的南明,十塊地至少有九塊半是荒的。而這個時候,突然斷絕了對南明的糧食供應,可想而知,會起什麼樣的作用。

當然,南明朝廷中也是人才濟濟的,他們似乎怕這個問題會影響到朝廷局勢,便提早的建了一個糧倉,里面堆滿了糧食。據說,足夠整個南明朝廷和大軍吃上兩年的。也就是說一旦楊系這里截斷了他們的糧食來源,他們也有兩年的時間可以周旋,如此一來的,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決了。

可即然楊晨東準備拿糧食問題來要挾南明朝廷,又怎麼會一點的辦法都沒有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