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酒樓見聞

胡這一走,王直也大步的跟了上去。他剛才就開口辭官,且看樣子閃朱祁鈺已經是答應了,現在他只需要回家去準備東西,收拾行禮便好,這個大坑他也不會邁入其中。

其余留下的四位尚書,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都沒有說話。他們即沒有辭官的勇氣,那有些事情應該面對的就必須要去面對。

朱祁鈺留下了六部尚書,當天晚上有關消息傳到了眾臣耳中。應武南王之意,北明欲與其和談,同時有關胡在家養病、王直辭官之事也一並傳了出來。

禮部左侍郎黃誠暫理禮部事物、吏部左侍郎何文淵任尚書之職,負責天下官員的考核和任用。

消息一出,兩位侍郎家是車水馬龍,無數的官員以著各種理由或是恭喜、或是敘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沒有邊疆之危一般。由此可見,此時的北明已經自爛,根基已經動搖。

第二日一早,一位尚書,一位暫代禮部之職的黃誠和何文淵一臉春風拂面的來到皇宮謝恩時,面對的確是朱祁鈺的一張冷臉。不為別的,只因錦衣衛的情報已經送了上來,按著他們所說,北明四十萬大軍已經危矣,連其中由房定山所率的十萬遼東鐵騎也被五星軍所受創,或是被殺或是被俘。

這有如一道晴天霹靂一般砸在朱祁鈺的頭上,讓他徹底的滅絕了幻想。同時也有如一塊重石般砸在眾臣的頭上,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五星軍竟然強大如廝嗎?」兵部尚書儀銘听聞消息之後,有如石化般站在原地來了這麼一句。

剛上任的一位尚書,一位行尚書之職的臣子,第一天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臉色同樣難看之極。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去拍皇上的馬屁,就與其它四位尚書一道商量起與五星軍談判之事。這一次還多了一個左都御史陳鎰。

御史代表著言官,此事干系重大,為了少一些彈劾,少一些挨罵,陳鎰是必然要參與其中的。當然,這也杜絕不了被人戳脊梁骨,畢竟有些人就是以此為生,他們可以風聞奏事,看誰不順眼就可以彈劾,謾罵,甚至連皇帝有時候也是他們的攻擊目標,動不動就是皇上不德,要三醒自身,要下罪已詔什麼的。

前方戰事突變,留給北明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迅速的做出對策來。可以見得,倉促之下也只能答應了楊晨東所提的要求,但百萬百姓的遷移也非是小事,總是需要去準備的。而做為始作恿者的楊晨東,他確早已經離開了始城,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到了越南省的海防城。

海防城,隸屬于越南省的海邊城市。隨著五星軍海軍的不斷壯大,隨著附近國家與勢力的紛紛滅亡,此時已經成為了五星軍海軍的一個重要港口。像是越南省支援各地而出的異族百姓便是由這里入海上船,分去各地。

楊晨東所乘的大船也在這里停了下來,負責接應他們的是海二師師長

趙常往,這一次停在了海防城也是要進行糧食補充。讓人想不到的,船停下之後楊晨東便帶著五百黑騎龍衛下了船,美其名曰,他要私訪民情。

這些年來,楊晨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開拓疆土上面,但凡是被滅之國,被佔之地,他也僅僅是從一些奏折和當地楊報上有了簡單的了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是楊晨東不信任手下眾臣,而是他擔心下面的情況連他任命的大臣有時候也會被下面的人糊弄。民間不是有句話嗎?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往往最底層官吏們的表現才切實的關系到百姓的生活。

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甚至連趙常往都在他的命令下帶著主船離開了,只是留下了一團長沈興帶船留在了港口,以待隨時向海上出發。楊晨東則是換上了一身的青衣長袍,帶著同樣穿著百姓衣服的黑騎龍衛上了岸,向附近的民田區而去。

海防城隸屬于曲易城管轄,楊晨東把第一個調查的目標就放在了這里。在城內的東安街的一個酒樓之內,楊晨東尋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座下。

插一句,【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這個酒樓位置不錯,視線也很好,重要的是這里人來人往十分的熱鬧,且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往往正是這樣的人,一言一行間所表態的個人態度才是最真實的。

點了一壺酒,一葷一素,左邊是楊二右邊是仇五,楊晨東座在這里饒有興致的听著旁桌人的議論。

由于楊報的原因,現在的國人在不是那些抬頭只是看天,低頭只是看地的無知百姓,他們對于外面的世界已經越發的了解,時爾已經開始學習議論國家大事了。

這就像是後世的京城一般,但凡找出一個人來,都能夠對國家政策,國家大事提上一些意見,給人的感覺似是讓他們去當官的話,一定可以做的比別人還要好一般。

酒樓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人,通過他們的嘴,可以听到他們已經知道五星軍又在始城那里打了勝仗,包圍重創俘虜了四十萬北明大軍的事情,且連五星軍要求北明提供一百萬漢民的事情現在也是天下皆知了。

一個穿著很普通,但精神像貌不錯的年輕男子,此時呷了一口溫酒,開始屬于他的高談闊論,「武南王聖明呀,打了勝仗不要土地,只要百姓,這看似便宜了北明朝廷,實際上沒有了人口,北明又能撐到什麼時候呢?這屬于溫水煮青蛙,用不了多久,沒有百姓的北明將不會在擁有任何還手的機會,時機成熟了,拿下他們還不就是抬抬手的事情嗎?」

此人話一開口,听的座在那里的楊晨東就是一愣,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民間也有這樣的高才,竟然將事情分析的如此透徹,由不得他去刮目相看。

「行了,你位兄台不過就是看了近期的楊報,這才有感而發吧。說起來這些都不是你看出來的,不過就是楊報上所說的而已。」又一名皮膚黝黑,身材更為壯實的漢子出言反

擊著。他的漢語並不是太標準,但也已經可以讓人听明白他要說的是什麼了。

剛才的楊晨東還在為這個人的腦路清晰所震驚,現在听了此言之後方才知道,原來這非是此人的想法,而是楊報上公開的報道。遂即便是一笑,心中感嘆道︰「好呀,這個楊報辦的不錯,給百姓開智。」

千萬不要以為什麼都不知道的百姓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听話的,事實這樣做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一點好處也沒有。除了對貪官污吏有用之,對一個國家而言是看不到任何作用的。百姓沒有主人翁精神,何談去愛一個國家。

就像是千百年來,多少百姓面對著朝代的更迭,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在他們的眼中,誰當皇帝他們都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一枚而已,只要他們可以吃的飽,穿的暖,那叫誰帝皇不一樣?

這就是沒有主人翁精神的弊端,往往這樣人的人還為數不少,他們沒有信仰,沒有追求,對外界的事物根本就是毫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一旦有人站出來攛掇著他們造反,不明真相的他們便很容易上當了。

有了民智便不同了,他們會有屬于自己的判斷力,一旦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面對這樣的「聰明」的百姓,誰還想利用他們將會是難上加難。

酒樓中,眾人哄笑著。那位最先開口的漢子也並不因為被人揭穿了底細而生氣,反倒還振振有詞的說著,「剛才之言是楊報上的不假,但吾十分的認同,便可以為所用,你之奈何?」

「哈哈,奈何不得,你之英明神武呀。」其它人哈哈一樂,笑而言說。

酒樓中的氣氛不錯,顯然不少人因為可以參與到對國家大事的評說而有些興奮,似乎因此就可以證明他們是有用之人,不在是以前渾渾噩噩般不知外界為何物,不知明天應該做些什麼的人了。

楊晨東直到了半個時辰,看著一批批人走,又一批批人來,從他們的口中還听說了不少關于易曲城,甚至是越南的事情。大事小事可謂是皆有,比如說東城的誰誰娶媳婦了、西城的某某因為兒子加入到五星軍中立了戰功,前不久當地的越南輔兵還敲鑼打鼓送去了獎狀和米面、南城的老王今年所種的良田收成比誰都好,已經評為了農業先進分子等等。

自然,其中也有一些像是某某小吏因為多收了哪位商人或是哪位百姓的賦稅而被告,被抓進了衙門等等,還有人為此而大喊著大快人心,欒省長聖明的字樣。

從這些或是雞毛蒜皮,或是芝麻大的事情中,楊晨東的面色一直不錯。都說窺一斑而知全豹,處一隅而觀全局,僅是從酒樓中得到的這些消息,便可以看出來,整個曲易城的風貌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是讓楊晨東滿意的。雖然其中也有一些小瑕疵的存在,比如說一些不守法的小吏依然存在,但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