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行醫 379 先治與後治

鄭好對張傳經為馮小民用針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做了解釋,他說︰「足陽明經是多氣多血的經絡,這條經絡的支脈是從大迎下走人迎,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經過胸部乳   頭向下進入月復部。現在你針刺了這條經絡上的穴道,從而擾動陽明胃經氣血,使得氣血推動病人胸部熱實之邪上涌,所以病人咽部就像被堵住,而不能發聲與呼吸。」

張傳經說︰「可是我並沒有采用補啊,而是用的平補平瀉。」鄭好說︰「你因為只有采用補法才是補嗎?」張傳經疑惑地問︰「難道不是嗎?」

鄭好說︰「陽明經多氣多血,你因為只是古人說說嗎,它本就是一條補虛的經絡,足三里更是補虛的要穴,只要是你選取了這條經絡上的腧穴,你又怎麼能指望不補不泄呢?」

張傳經說︰「選取足陽明胃經治療是我錯了,可是為什麼用了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就可以救逆呢?」鄭好說︰「你應該知道肝經在人體的走行吧!」

張傳經點頭說︰「當然,足厥陰肝經起于足大趾爪甲後的叢 毛處,沿足背內側向上,經過內踝前一寸處,上行小腿內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于足太陰脾經的後面,至膝胭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 毛中,環繞過生殖器,至小月復,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通過橫膈,分布于脅肋部,沿喉嚨之後,向上進入鼻咽部,連接目系,上經前額到達巔頂與督脈交會。」

鄭好說︰「是的,沒有錯,你說的走行完全正確。這條經絡是經過喉嚨後。另外人體肝髒的作用是什麼,想必你也應該很清楚。」

張傳經說︰「第一它主疏瀉,二它主藏血,三……」鄭好擺手制止他再接著說下去,「對,它主疏瀉,這是關鍵點。有時候我們雖然記住了作用,但是一旦臨證卻一定能夠想到。現在病人胸中熱邪被氣血涌至喉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取肝經疏通氣血,而恰好這條經絡又經過喉嚨。」

張傳經恍然大悟說︰「選取太沖穴是因為太沖穴是肝經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也就是說,肝髒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都可以從太沖穴找到形質。」

鄭好贊道︰「對,你說的沒有錯,在這里是通過太沖而疏通逆亂氣血。就好比是軍隊統帥指揮混亂的軍隊恢復秩序。」

張傳經贊揚道︰「鄭老師心事縝密,實在是中醫中的高手。」張傳經此刻對鄭好由衷佩服。 不用你或者是鄭大夫,而是改稱鄭好為老師。

馮婷婷說︰「你們說的什麼啊,我可是一點也不懂。」馮小民說︰「中醫大夫就是會拿些別人不懂的東西故作高深,實際不過是故弄玄虛罷了。不要讓我再听這些人里嗦,把我扶走。」

馮婷婷說︰「你還沒有治病呢,怎麼可以走?」馮小民說︰「老姐,剛才的治療你也看到了,不治療還好,越治療變得越糟糕了,難道今天非得讓這些蒙古大夫把我治死嗎?」

馮婷婷不理會馮小民的陰陽怪氣。他對鄭好說︰「鄭大夫,剛才張大夫說了,難道我弟弟的病真的不治了嗎?」

鄭好說︰「張大夫剛才只是說他的病不好治療,並不是不可治,世上無不可治之病,言不治者,未得其法也。五髒有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體被污染、繩索打了

結,江河發生了淤塞現象。

時日雖久但刺還是可以拔除的;污染的時間雖久,卻仍是可以滌盡的;繩子打結雖然很久,但仍可以解開;江河淤塞很久,仍是可以疏通的。

高明大夫治療疾病,就像拔刺、滌洗污點、解開繩結、疏通淤塞一樣。病雖然復雜,仍然可以治愈。」

馮小民說︰「不要因為剛才你瞎貓踫到死耗子給我扎那一針,就因為可以治療我的病,你們這些夸夸其談的大夫我見的多了,有的說是一百副藥可以治好,有的說打上幾天的吊瓶就好,可是現在我還是不能動。」

馮婷婷不理會馮小民的牢騷,他問鄭好︰「他的病現在應該怎樣治療呢?」

鄭好說︰「剛才張大夫候的脈很準確,病人上半身是實熱,下半身是虛寒,治療起來的確有虛虛實實之弊。」馮婷婷說︰「那怎麼辦呢?」

鄭好說︰「在治療之前我想問病人一個問題,剛才張大夫也問過,只是病人沒有回答。」馮小民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你想問什麼?」

鄭好說︰「下半身虛寒一定是在車禍後,經絡受到損傷,氣血運行不暢引起。那麼你心煩胸悶的實熱是發生在車禍之前還是之後,請告訴我?」

馮小民伸出手說︰「不要問我,你可以候脈啊!」

鄭好說︰「或許有更高明大夫,可以通過望、聞與切診,不需要問診,就可以洞察患病先後。但我的中醫水平還沒有達到這麼高的境界。」

馮小民譏諷說︰「哈,把脈都整不明白,卻敢給人隨便看病,這不是拿人生命開玩笑嗎?」馮婷婷說︰「小民不要胡鬧,這位鄭好大夫是一位很高明大夫,你一定要配合他。」

鄭好說︰「雖然不能通過把脈候出你所患疾病先後,倘若你能配合治療,相信通過中醫問診,一樣可以明確你所患疾病,從而進行有效治療。請告訴我所患病的先後。」

馮小民說︰「這與治病有什麼關系嗎?」

鄭好說︰「當然有關系。病本第二十五說︰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有客氣,有同氣。大小便不利治其標,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發而有余,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詳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為獨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馮小民哈哈笑道︰「操,這是什麼,又是本標又是標本,又是大便小又是小便大,繞口令嗎,啊,哈哈哈。」

張傳經說︰「這是黃帝內經靈樞經的話,大意是先患有某一種疾病,然後出現四肢厥逆的,應該治療其原來的疾病;若是先有厥逆的癥狀,然後出現其他的病變,治療時就應該先治療厥逆;先有了寒病,再出現其他病證的,寒病為本,應先治療寒病;先有了某種疾病而後產生

寒證的,應該先治療原來的疾病;先有了熱病而後產生其他病變的,熱病為本,治療時應該先治療熱病;先有了某種疾病,而後發生熱病的,應先治療原來的本病;先有了某種疾病而後發生泄瀉的,應該先治療原來的本病;先有泄瀉,而後轉生其他病的,泄瀉為本,應先調治泄瀉,再治療後來發生的其他的病變;先有某種疾病,而後發生中滿的病證,應先治療中滿的標證;先患中滿而後發生心煩的病變,中滿為本,應當治療其中滿。

人體在感受了非時令之氣的六婬之氣而發病的,也有因為不能適應按時而至的六氣而發的,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只要出現大小便不利的情況,雖然大小便不利為標,但應先救治這一個緊急的標證;只有在大小便通利的情況下,方可先治其他的本病。

疾病發作之後出現實證的,治療時應以祛邪為主要的治法,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疾病發作以後表現為虛證的,治療時應該先扶正,一般應該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治療當中還要謹慎地觀察病情變化的深淺輕重,根據客觀的情況,治療也隨癥狀而變化,精心調治。病情輕緩的,可以標本同治,病情深重的,要抓住癥結之所在,先從一個主要的方面下手治療。先有大小便不利的癥狀而後變生其他病證的,應先治療大小便不利這個根本的病證。」

鄭好說︰「沒有錯,這幾句話在臨床的治療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原則,臨證時具體的病情變化十分復雜,常有病證的混淆和證候的交叉,因此,分清疾病的標本先後是非常關鍵的。在「治病求本「這一大原則的前提下,黃帝內經又提出了兩個原則,一是「急則治其標「,屬于此範圍的包括「中滿者治其標「和「小大不利治其標「兩種情況;二是「間者並行,甚為獨行「,即在病情輕微的情況下可標本同治,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則但治其標或先治其本。張大夫剛剛解釋的很正確,看來你也一定是經常熟讀經典。」

張傳經說︰「說來慚愧,雖然經常讀黃帝內經等古代經典,但卻如鴨子吃蝸牛,食而不知其味,今天與鄭老師交流才實實在在認識到自己差距。治病救人必須活學活用,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

馮小民對張傳經說︰「你們這越是解釋我就越是听不懂了,這和我的病有什麼關系嗎?」

張傳經說︰「你的病有實熱有虛寒,病情復雜。可是黃帝內經這句話告訴我們,先有了熱病而後產生其他病變的,熱病為本,治療時應該先治療熱病;先有了某種疾病,而後發生熱病的,應先治療原來的本病。」

說罷他看向鄭好,問︰「鄭老師,病人現在的病應該是遵照上面內經中提到的治療宗旨,就不會發生虛虛實實的錯誤,對不對?」

鄭好說︰「張大夫,你說的很對,另外,請不要叫我老師,我們是同道,互相探討,誰也不是老師,只有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

張傳經此時對鄭好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他點頭說︰「是,鄭老師,哦,不,鄭大夫。」

馮婷婷說︰「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了,只有明白了熱病與寒病得病先後,才能確定先治療那種病,才能把病治好。」

鄭好說︰「對。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既有實熱也有虛寒的疾病,一定要明白那種在先那種在後,這樣才能辯清標本情況下正確治療這種復雜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