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
「現在大家都嗷嗷地叫嚷著要多送幾單…」
此時。
李作彬一身配送騎手的裝扮。
中午訂單多的時候,他親自帶著辦公室的業務組男員工加入了配送隊伍。
畢竟!
現在他也還是一個學生罷了。
沒有什麼架子和臉面之類的,真心想把這個平台做好。
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能慢。
北方那邊還有一個競爭對手。
現在要是做不好的話那就意味著自己會被要淘汰掉。
李作彬會願意?
如今成為點了麼平台負責人,讓他體驗到什麼叫意氣風發。
年紀輕輕就執掌項目。
這比他在學校里小打小鬧牛。
同時他知道這家公司背後可是有著一個人支持,只要好好發展下去還是有前途的。
…
「這些都是他們應該得的。」
「辛苦錢!」
「我們也跟著跑了一個多小時,其中的辛苦累也是深有體驗。」
「以後騎手的待遇必須往上提,讓他們得到足夠的報酬,要不然的話沒有動力也很難干好。」
親自參與後。
李作彬也是有些經歷體會。
單子多的時候的確送不過來,每個配送員忙的跟一個陀螺一樣。
線上外賣平台。
配送人員絕對是重中之重
眼下點了麼上線的第一天。
雖然引起的反響局限在大學城範圍內,但網絡上也開始有些相關的信息傳出來。
畢竟現在主要群體是年輕人。
現在發現這個平台之後難免會有些興趣分享一下。
當然。
這也是小範圍的傳播而已。
平日里經常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創業公司誕生,點了麼的還不足以說引起多麼大反響之類的。
無非就是讓人感覺有些意思。
至于是否引起注意和跟風。
這還早著呢!
最起碼也要等這個線上平台展現出足夠大前景和潛力。
那才吸引到一些人的注意力。
不過!
在大學城附近一帶還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起碼很多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家平台,也時不時地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穿梭的情景。
……
「老板!」
「真的是太不可思議,我們在平台上面竟然賣了六百多塊!」
「要是下午還能如此火爆的話,那我們豈不是發財了」
茶吧
此時。
一個女員工有些喜悅地說道。
中午三個小時,店里一共接了將近三十個單。
這簡直就是意外之財。
要知道他們這個店平日里也就是下午到晚上才是銷售高峰期。
一天就賣出去千來塊左右。
現在中午平白多了幾百塊錢的營業額那可是很厲害!
「別想了。」
「下午我們肯定忙不過來!」
「到時店里的顧客也多起來了,我們哪里還有人手做線上的訂單。」
不同于店員。
老板考慮到的是其他方面。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外賣的高峰期一般就分兩三個階段,會一下子集中爆發出來。
那時沒有人手的話肯定不行,忙不過那麼多單。
兼顧線下肯定落下線上。
「哦哦。」
「也是~」
「要不請一下兼職呀?」
發現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現在既然都已經有生意上門,那肯定還是要做生意的,
「嗯。」
「等下我叫兩個朋友過來幫忙一下。」
「先看看接下來幾天的情況了,要是合適的話再加一個人手!」
眼下的情況。
老板只能先看清楚發展情形。
畢竟現在這個點了麼平台也是剛開始運轉,誰知道前景會如何,說不定只是一時的熱度。
隔兩天就倒閉了。
等沒有這個免單的優惠之後。
說不定就要沒有人問津了。
這也是現在很多商家在考慮的問題,眼下帶來的利益還不足以讓他們的理智被沖昏
另一邊。
「五哥。」
「中午的時候看你家忙活不停,生意很好呀!」
下午三四點的時候。
一個中年婦女走過來了「五叔海鮮煲仔飯」這邊。
有意無意地探听。
畢竟同一條街上的餐飲店鋪,有什麼風吹草動立馬就知道了,
「老板娘!」
「還勉勉強強吧!」
「多賣了一些~」
王老五也是有些意味深長地模稜兩可道。
要知道他們家今天線上銷量可是第二名,將近兩百單的數量堪稱不可思議。
營業額更是高達三千多塊。
這讓吳老五夫妻兩高興不已。
平時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量,現在中午三個小時的就搞完。
廚房的三個人累個半死。
最後吳老五他自己也幫忙打下手了做了好一些活。
好在是外賣出單的話就可以,不用店面位置給顧客,要不然的你不可能銷售那麼多。
坐都坐不下那麼多人。
「不可能吧!」
「哎呀!說個實話?」
「前前後後進來的人,怕是上百單都有」
中年婦女也不是省油的燈。
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
中午的時候她們家的生意一般般,前後加起來可能就二十來單。
旁邊店鋪熱火朝天的樣子怎麼可以不引起注意?
其實。
之前點了麼平台上來尋求合作的時候,她們也有被邀請。
只是被拒絕了。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新玩意的。
「嗨~」
「沒有那麼夸張。」
「這現在也是因為平台剛開始,搞了一個什麼免費下單,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吃白食……」
吳老五頓時打馬虎道。
畢竟眼前這個中年婦女家是個很厲害的競爭對手。
餐飲同行是冤家。
現在自然也不不可能讓對方知道底細,要不然到時候分客流。
「哦,那倒也是!」
「免費,怪不得那麼多人買。」
「不過這個平台圖什麼啊?這不是明白賠錢賺吆喝?」
听到這里。
對方的小心思暫時壓下來。
之前因為不看好等原因也就沒入駐,可是看見人家生意貌似還可以就想著入駐,只是現在听了之後又準備再觀察幾日。
謹慎。
反正她的性子是肯定不吃虧,不見兔子肯定不撒鷹的。
現在過來也是探探口風而已。
這些商家無非就是兩種情形。
一種是已經加入,並且的確是獲利了。
另一種是未入住,現在蠢蠢欲動地觀望中。
其實,
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出生發展都是要經歷這個歷程。
只有能給人帶來利益,才能讓人追捧。
吃螃蟹的永遠是第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