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五章 楊府家宴

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杜工部蜀中離席》李商隱

翌日,武進士們搬入武學。武學在北衙駐地,場地恢弘,跑馬場、演武坪、武庫等,應有盡有。

女弟子們另覓一地,住在太極宮北側的西內苑。女弟子們未來的任務主要是巡防宮廷內院,保護皇室宗親,所以,訓練內容主要集中在格斗技擊,刺殺偵查等方面,除此以外,還增加了琴棋書畫、美妝女紅等女性課程。

由于峨眉之雪奪得武狀元,為巴蜀武林爭光。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借此機會,進一步圓融和楊國忠的關系。

楊國忠這幾日天天陪著聖上觀摩武舉選拔。玄宗近年來少有如此勤政,累的楊國忠疲憊不堪。

這日回府,楊國忠將三夫人喚到書房,將這幾日武舉的情況一一講述。楊國忠道︰「三妹,你心思過人,幫我分析分析。」

三夫人尹氏听完,笑道︰「听大人如此說來,可見聖上對這次武舉格外重視。既然揣測到了聖上心思,就更要錦上添花。」

廣個告,【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楊國忠道︰「我也有此意,只是不知從何下手?」

尹氏沉吟片刻,道︰「本次武舉,武進士不少來自巴蜀,峨眉弟子又勇奪狀元,足見聖上對巴蜀的偏安。想想也對,貴妃一門皆出自巴蜀,聖上自然愛屋及烏了。大人本在蜀地從軍,也算是半個蜀地人。劍南節度使鮮于向是您的嫡系,戶部尚書章仇兼瓊,是前任劍南節度使,與大人也有淵源。不如以嘉獎中武舉的巴蜀子弟為名,邀請以章仇和鮮于為首的蜀籍重臣,籠絡這批武進士。一來可以此為紐帶,在朝臣中形成自己的嫡系人馬,和李林甫、王?抗衡。二來可以籠絡住這批在長安沒有根基和靠山的少年。這些孩子武藝高強,若能刻意扶持培養,假以時日,就是軍中核心將領。胡人言而無信,薄情寡恩,未來必出亂子。軍權最終必將交給漢人統領。這些年輕將領就是大人坐穩相位,凌駕百官的最大助力!」

楊國忠聞言大喜,當即決定三日內在府邸親自宴請中舉的巴蜀進士。當然,白復由于觸怒聖上,落選武進士,自然不在赴宴之列。

……

楊貴妃此刻恩寵無比,其族兄楊國忠請客,朝廷諸臣趨之若鶩。這一日,楊國忠府上朝廷重臣雲集,車馬擁堵巷口,禮品如川流,一箱一箱搬入楊府,羨煞旁人。

鮮于仲通剛一下車,就看見章仇兼瓊的馬車緩緩駛來。鮮于仲通臉帶笑容,快步上前,在車旁恭候這位老上級。

章仇兼瓊一掀車簾,鮮于仲通的笑容就映入眼簾。章仇兼瓊心道︰「我已不是此人上級,而他現在也是封疆大吏,每次見我,沒有絲毫怠慢,這份修養和城府實在過人。當年他慧眼識人,舉薦楊釗,才有今日我們三人的顯赫地位。此人不可小覷,我可得維護好這層關系。」

章仇兼瓊臉現驚喜,道︰「原來是仲通老弟!上次酒沒喝好,今日咱們兩兄弟不醉不歸,哈哈。」下車後,主動挽住鮮于仲通的手,一起步入楊府。

眾人都到場後,楊國忠身著蜀錦紫袍,步入宴廳。楊國忠就座後,眾位大臣和巴蜀少年才依次入座。楊國忠對著眾位巴蜀少年,親切和藹道︰「說起來,我也算半個蜀人。自打你們進京後,我就跟鮮于大人念叨,一定要宴請各位,聊表寸心。無奈政務繁忙,天天陪在聖人身邊,抽不開身。今日機緣恰逢,邀請你們和朝中蜀籍重臣一聚,共話巴山夜雨時。」

章仇兼瓊接過楊國忠的話,道︰「鄙人因楊大人舉薦,得以負責戶部。每天見楊大人日理萬機,只恨才疏學淺,不能為楊大人分憂。今日大人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宴請我等,實在是感激涕零。」

鮮于仲通道︰「這次武舉,本是從武林各大門派中選拔武進士。因楊大人力諫,聖上方知巴蜀武林有‘蜀山論劍’這種特色武林盛會,這才排除門戶之見,破格將選拔範圍擴大到‘蜀山論劍’的三十強。這才有各位今日之榮耀,未來之鴻途。

楊大人是我們蜀籍官員在京師的旗幟,諸位進士都是楊大人的門生。未來大家定要力同心,團結在楊大人麾下,珍惜同門之誼,為我巴蜀爭光!我提議,大家舉杯,一起代表巴蜀父老鄉親向楊大人致敬!」說罷,端杯起身。

眾位大臣和巴蜀少年見此,也趕忙端杯起身,一起向楊國忠敬酒。

章仇兼瓊暗道︰「鮮于向這番話說的漂亮!‘殺破狼’格局讓聖上對手掌兵權的關隴貴族格外猜忌。這次武舉才從少林、武當、峨眉、青城、昆侖、崆峒等九大門派中挑選精英,重新培養一批效忠聖上的年輕將領。而巴蜀因為偏安一隅,跟關隴世家關系最少,才擴大挑選範圍,成為本次拔擢的首選。這幾日聖上親自主持武舉,足見聖上對這批武進士的重視。

鮮于向這番話直接把這份大功勞送給楊釗,讓巴蜀各門各派承其恩情,不動聲色將這批巴蜀來的武進士籠絡到自己門下。這個高帽子送的不漏痕跡,馬屁拍的技驚四座啊!」

果然,楊國忠聞言,哈哈大笑,端起酒杯道︰「諸位進士,既是我巴蜀的少年英雄,更是朝廷未來的棟梁,只要我們一心為國,忠心報效聖上,未來定能成為衛青、霍去病這般名將,為聖上開疆拓土,創萬世不朽之功業!」

「好!」眾位朝臣齊聲喝彩,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這些朝臣都是廟堂老江湖,哪能不明白今日酒宴之目的。眼見李相年邁,楊家勢大,恩寵日深,誰不願意搭上這條線,攀龍附鳳。

眾人使出渾身解數,插混打科,吟詩作對,掀起酒宴一浪又一浪的高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