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六章 青君來了

面對軟硬不吃的魚懷瑾,趙戎選擇……暫時性的委曲求全。

此時,他也與魚懷瑾一樣,板著一張臉,坐在院子內的石桌前,默默看著身前名曰「九霄雲佩」的古琴。

魚懷瑾在拒絕了趙戎「青瓜的誘惑」後,听到了菜園子里賈騰鷹聲音興奮道呼喊,便去了一趟院子內的菜地。

魚懷瑾收下了賈騰鷹摘給她的幾根青瓜,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道謝,賈騰鷹連忙擺手還禮。

此刻,她抄著手,返回石桌。

魚懷瑾看了眼趙戎的臉色,沒有說什麼,而是時刻余光留意著院內中央,地上的那只裝有淺紅色醍酒的白瓷小碗。

趙戎見她返回,撇了撇嘴,賭氣似的,突然抬手,將古琴亂彈一氣,聲音很是嘈雜,而石桌又是貼近院門所在的東牆,雜音遠遠傳出。

魚懷瑾微微皺眉,忽的抬手阻止道︰「稍等片刻,趙兄。」

趙戎手上的瘋魔琴法一停,抬頭笑道︰「怎麼,魚兄是對在下的琴音來感覺了,想學?」

魚懷瑾瞧了他眼,沒有回話,她走上前去,來到琴旁,再次伸出一指,勾住琴弦。

錚————!

這是她今日的第三次弦響。

空氣安靜了片刻。

趙戎眼神略微好奇的亂瞟。

似乎毫無變化。院子外依舊很是安靜,沒有一絲他初的聲響傳來。

禮陣依舊存在。

魚懷瑾輕聲道︰「趙兄,請繼續。」

趙戎聳了聳肩,沒再去管,低頭,繼續他的瘋魔琴法。

只是,魚懷瑾的心神略微輕松了些,不再關注院子中央的那只白瓷小碗。

之前,剛剛她第三聲琴響,收縮了禮陣的範圍,不再囊括大半個男軒學舍。

蓋因此時清晨已經過半,初陽升上枝頭,學舍內,其他小築的學子們正相續外出,來往之人較多,禮陣雖然一直被魚懷瑾心神控制? 不影響其他無關學子? 但也畢竟有些麻煩分神。

因此? 現在她將禮陣收縮到東籬小築這一院大小,倒也省事。

至于為何還不撤了陣去,除了趙戎故意找事搗亂,奏出的琴聲太吵可能影響它處小築內的學子外? 魚懷瑾等會還有些事準備外出一趟? 于是還不到撤陣的時候。

現在這般? 便也不錯? 趙戎的琴聲處傳不出牆頭? 除非外面之人離東籬小築很近,比如就在院門口準備敲門,抑或是緊挨著東牆? 否則听不到院子內的聲響。

魚懷瑾端手站在石桌前,垂目不語? 心中想著一會兒去見老師之事,她已經有段時間忙碌的沒去了? 而且,下一次月中大考,老師的那門藝學比較關鍵,甚至可能是率性堂的制勝點。

學館六堂,沒有哪一堂在老師的這門藝學上能明顯強于其他堂,拉開差距,上一次的月中大考,六堂在此門藝學的成績一般,都是馬馬虎虎,甚至用老師的話說,就是寫的讓她看了眼花頭疼,其中能正眼細看的卷子寥寥無幾,老師已經是盡量給他們的分高些了,

魚懷瑾記得老師當時還難得語氣俏皮的調笑一句,說批完他們的卷子,她估計又老了十歲,這一年下來,十二場月中大考,便是要老去兩個甲子。

魚懷瑾微微皺眉,這門藝學,她也掌握的不怎麼好……正在這時,趙戎亂彈一氣的琴聲又傳來,她輕輕側頭,眼眸古井無波。

「趙兄這一遍《猗蘭操》彈的不錯,比剛剛有些進步,如此看來,反復彈練的方法是有必要的。」

古琴曲的名字一般叫做某某暢、或者什麼引、什麼弄和某某操,流傳較廣的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猗蘭操》乃其中之一,傳聞為儒家聖人所作,是九洲儒生的必練曲目。

听到魚懷瑾認真的夸贊,趙戎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他已經很用心的在亂彈了,並且指尖力氣極大,哪有什麼輕重緩急,只恨不能把這張被作為禮陣陣眼的「九霄雲佩」給彈壞,好破了陣去。

只可惜,這不知那個混蛋做的古琴,簡直太結實了。

而明明關住了他的大陣的陣眼就在手上,他卻無法破去,趙戎很是郁悶,此刻又听到魚懷瑾的夸獎,這些話鑽入在他的耳中,就好比是在問他「沒吃飯嗎,力氣這麼小?」、「大點聲,沒听到就是沒听到」……

趙戎大怒。

他瞪了眼魚懷瑾。

她表情平靜。

趙戎深呼吸一口氣,下一秒便繼續低頭,和這張九霄雲佩較上了勁,本公子就不信了……

只是,過了不久,魚懷瑾听了一會兒,她點了點頭,語氣認真道︰

「趙兄精神不錯,和之前我給騰鷹兄補課一樣,只是,這指法方面還有些欠缺,不夠靈活,這一點,你是要向騰鷹兄學習的。」

向賈騰鷹學習指法?

趙戎面無表情的抬頭,就這麼靜靜看著魚懷瑾,不說話。

魚懷瑾略微好奇的看了反應奇怪的趙戎一眼,她也沒在意,轉而上前幾步,從範玉樹那兒取來了紙與筆,將其放在趙戎的手旁。

魚懷瑾輕聲言語,「原本熟練琴曲後的這個階段是要圈練的,將樂段中的高難度樂句,圈出來,進一步細練。」

她的話語頓了頓,看了眼趙戎,「不過,你這種辨音不全,難掌握輕重節奏的情況,還是反復練習全曲為好,盡量尋到音感。」

魚懷瑾伸手一指趙戎旁邊的紙筆,隨意道︰「從現在起,你每彈一遍,就在上面畫一劃,畫正字,嗯,今日就先畫個一百個正字。」

一百個正字,五百遍琴曲。

趙戎模琴的手,微微顫抖。

他抬頭看了看才剛剛升起的日頭,輕輕一笑,「好的。」

魚懷瑾,你給我記住,千萬千萬別落到本公子手上!

———————

林麓書院大門。

「獨幽有材,于斯為盛」的對聯懸掛兩側。

今日休沐日,又難得是秋高氣爽的晴朗日子,大門處人來人往。

書院士子、墨池學子、千里迢迢而來拜訪書院的大儒名士,熙熙攘攘,頗為熱鬧。

此刻,正有一伙腰佩玉壁、氣質儒雅的書院士子跨出大門檻,向外走去。

這伙士子,一行十數人,以三人為首,走在最前方,正有說有笑。

為首三人中的其中一人,乃是一個面如玉冠,有些長臉,面目周正的高大男子,正是晏先生門下的入室大弟子李錦書。

此刻,他正旁听著周圍同年們的言語,笑容溫潤,只是眼底有些無奈之意。

李錦書身旁的兩個為首同伴,與他一樣,是與晏先生熟識的兩位書院先生門下的入室弟子,

今日他們三人帶著各自的師弟們,準備去參加書院內某個詩社舉辦的秋日登高詩會。

本來依照李錦書的性子,是很少甚至是幾乎不會主動參加的,以往的他只覺得是應酬麻煩,休沐日還不如待在屋內讀一天書,或是去老師身前服侍。

只是,讓李錦書無奈的是,自從他們隨著老師從太清府講學回來後,老師對他的態度似乎怪了些,說是嚴格吧,卻也沒有,就像今日,他就是在老師的命令下,出來放松參加登高詩會的,不準成天閉門不出。

但是說是寬松吧,也不算,往日里為老師做的活計雜事還是很多,還多了些事情,比如收到他的吩咐,要經常去墨池學館看下小師弟的學業。

並且李錦書最近讀書遇到一些疑惑去問老師,老師對他講的更細更多了,會反復考察他好幾遍,確定沒不懂裝懂才行,並且很多事也嚴厲了不少。

李錦書微微一嘆,有些困惱,只是不知為何,他心里隱隱覺得跟新來的小師弟有關。

李錦書對這位家鄉來的小師弟,是挺親切的,只是小師弟雖然看起來沉穩,但性子也有些跳月兌,且偶爾鋒芒太盛,這讓李錦書有些擔憂,不過,有先生照看著,他倒也不太擔心。

正在這時,與李錦書並排的一位廋臉士子轉頭笑顏道︰

「錦書,在發什麼呆呢,是不是又在想太清逍遙府的那位佳人了?」

並排的另一位圓臉士子聞言,也轉頭接話,笑道︰

「我听聞幾位年兄說,前幾天,那位葉仙子還來找錦書了,哈哈,好你個李錦書,平日里見你一天到晚都是正經模樣,沒想到原來是假正經,去太清府一趟,竟然給咱們書院拐了個仙子回來,不錯不錯。」

李錦書回過神來,聞言一愣,急忙解釋道︰「程兄,許兄,你們別誤會,我與葉仙子現在只是筆友關系,書信交往也只是探討詩句文章的學問,不是你們想的那種男女之事,前幾天她來尋我,也只是……」

被稱為程兄的廋臉士子打斷道︰「知道的,我們知道的,年兄不必這麼費力解釋,咳咳。」

程姓士子轉頭與許姓士子對視一眼,二人眼里都有笑意。

許姓士子嘆氣一聲,「唉,什麼時候我家先生也能去一趟太清府講學。」

程姓士子聞言一笑,瞧了眼胖墩墩的許姓士子,言語了幾句,拆他的台。

一旁的李錦書見狀,有些百口莫辯,他哭笑不得,安靜片刻。心里醞釀了些言語,準備再解釋解釋。

此刻,他們一行人正在經過大門,走下台階,周圍過客不少。

正在這時,在轉頭說笑的程姓士子言語一頓,眼楮直直的看著許姓士子身後。

他的目光越過李錦書等人,向大門一側,接待和登記客人的門房處看去。

程姓士子的目光一時之間有些挪不開來。

許姓士子第一時間察覺到同伴的異常,他轉頭看向另一側,視線越過了李錦書。

「看什麼呢,程兄,你這……」

下一秒,他的話語也漸漸停下,目光被門房外站著的那道倩影給鎖住。

二人的異常舉動,很快便引起了李錦書和他們身後師弟們的注意。

李錦書見兩位年兄的目光都越過了他。

李錦書皺起眉頭,回頭望去。

只見,他身後不遠處得門房外,正有一位風姿卓越的盤發女子,雙手提著一只錦盒,在與書院看門之人說著什麼。

李錦書看著女子的側臉,一愣。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