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愈術】入門難度相比一般的奧義級法術都高要很多,但和【穿針引線】一比,只算中規中矩。
有「智腦」輔助學習,雷恩在幾天之內就掌握了這門秘術。
不過,熟練度還有待提升。
剛入門的【神愈術】治療量就像拇指一小股山泉,要達到大巫祭那種濤濤江河的治療量,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累積斗氣。
但因為有「罡線」的配合,精確治療,斗氣沒什麼浪費。這也足夠雷恩處理那些因為吸入「黑霧」,而導致身體內積蓄的一些不能正常代謝負面物質。
然後,雷恩月兌下了防毒面具,大口大口地呼吸著這有這濃濃黑霧的空氣。
甚至冥想的時候,他這也敢全力運轉《雷之呼吸》,讓萬千毛孔都跟著吐納起來。
宛如久旱逢大雨,身體對這超濃郁的「深淵魔氣」有著近乎貪婪的需求。
哪怕是正常呼吸,他都能感覺到的斗氣在自動增長。
這黑色填坑邊緣上,當真修煉聖地。
氣海中的斗氣水漲創高,斗氣量多了,新的「罡線」又能分裂出來。
待在部落里,十倍的斗氣增長速度,他很確定再過不久,他就能達到「氣滿自溢」的程度。
魔藥有著落,魔核也不缺,就等斗氣滿溢他也就能嘗試突破第二條基因鎖,進階【篡命師】。
到時候,實力就會又暴漲一大截
而雷恩平日出了修行,也在著手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統一部落里的「度量衡」!
科爾曼族有神乎其技的「藥劑經驗」,很多藥劑配方、治療方法、秘術都是現代醫學領域根本沒觸及的領域。
雖然祭司們不懂微觀上是什麼物質發生了什麼作用,但其功效/藥效,現在醫學領域或許很多年也不能達到那種高度。對于藥性的研究,這凝聚了科爾曼族先祖們的大智慧。
可惜,他們那個「口口相傳」、「手把手教」的傳承方式實在太落後了。
雷恩打算同意「度量衡」,然後把部落里技師們掌握的「經驗」,變成可閱讀傳承的典籍。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他要幫科爾曼族人把他們傳承了無數年的那些固體材料「一把」、「一坨」、「少許」的用量,精確到克。
把液體溶體積中的「三碗水熬成一碗」中的「一碗」,確定到多少毫升。
這對于別人來說,這大概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隊來完成。
可對于擁有「智腦」的雷恩,就非常簡單。
雷恩只需要看著那些大祭司、長老們煉制一邊魔藥,再講解一遍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下來,計時精確到秒,溫度精確到度
然後把所有需要的材料分別稱重,詳細記錄了下來。
起初的時候,那些老牌祭司們還很難理解,不需要老師教個十年八年,僅僅稱稱量量就能配置魔藥了
這方法怎麼看都覺得像是天方夜譚。
可後來雷恩用這個方法,用精密的藥劑學儀器復制出了他們科爾曼族獨有的一些簡單配方後,那些長老祭司們才真的相信,原來魔藥傳承可以這麼。
一個魔藥師,也能拿著一張完全陌生的配方,照著上面的「精確度量」煉制出魔藥。
在這之前,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因為科爾曼一脈的魔藥師,都是脈脈相傳,也都是他們老師一把手帶出來的。
可以這麼說,老師沒教過的魔藥種類,哪怕是配方擺在面前,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煉成。
因為那什麼火候、反應時間、材料用量,全憑老師一次次親手演示,然後他們才能體會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概念。
燙手了、不能模、燒紅了這就是溫度的把控;
氣味刺鼻了、焦糊、冒煙了這就是對時間的把控;
全憑感覺來。
但魔藥學本來就是一個入門難度非常高、數據需要非常嚴謹的學科,越是復雜的配方,容錯率就越低。那種粗糙的煉制手法,會讓學徒們浪費海量的材料。
也幸虧「灰燼之森」給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魔藥材料,否則怕是「巫醫魔藥」這門可乘坐偉大的傳承,怕是早就要斷了。
相應的,傳承全靠「玄學」,便需要學徒有更高的天賦。
部落里能成為魔藥祭司的為何如此少,就是因為不是誰都能體會老師那「意會」級別的用量。
但不得不說,科爾曼族中,能成為魔藥師的,「悟性」和「記憶力」都是絕頂存在。
當然,這一切是得到了大巫祭瑪法的大力支持。
那位睿智的老人要求整個部落下到戰士,上到長老都必須配合雷恩。
因為他也看到了,這次的大戰,讓他們這種「口口傳承」方式的弊端立刻就暴露無遺。
大量高階祭司戰亡之後,立刻就出現了知識斷代。
很多新晉祭司,根本不懂老師記錄的那些藥劑配方「專業術語」到底是什麼準確意思。
這對于魔藥學這門嚴謹的學科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祭司們的戰亡,屬于傷筋動骨。
一旦那些祖先們傳承下來珍貴的魔藥配方「失傳」,這對于他們科爾曼族來說,才是真正喪失了造血能力。
而烏朵這個大祭司,也沒到處跑了。
整天她就跟著雷恩,幫著他整理記錄魔藥配方,協調部落人員調配。
同時也還有幾個年輕聰慧的祭司,也開始跟雷恩著學習起「通用語」來。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血的教訓。
科爾曼的「巫醫」們也對「外科手術」有了興趣
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而另一方面。
圖斯特爺倆也很忙。
原本那些巫醫們以為只是救活了一個普通老人。
科爾曼族戰士們雖然因為雷恩,也對爺倆有了足夠的客氣。可這群與自然搏斗,與魔獸搏斗的天生戰士,「強者才會受到尊重」理念早就印刻在了骨子里。
起初,幾乎沒人重視這一老一小。
因為他的身體和氣息實再是太弱,弱的連部落里隨便一個小孩子都能殺掉他。
但就在一件事後,部落里的人們徹底改觀了。
困擾了圖斯特三十多年的毒素被清理,那幾個巫醫還幫他調理身體,這位老人也想著禮尚往來,給部落一些饋贈。
他擅長機械,但這些原始文明的戰士接觸還太早。
所以,他打算從武器鎧甲入手。
科爾曼一族的武器無論箭矢還是匕首長刀都很原始,要麼魔獸的骨頭,要麼就是那種他們稱作「黑雲石」的堅硬石頭打磨而成。
雖然有附魔,效果也還勉強。
但相比金屬裝備,其可塑性、防御力、穿透力、韌性,等各方面都要差很多。好不容易有幾件稀罕鐵器,還是在森林中那些遠古遺跡中找來的,也不會保養,磨損後用一件少一件。
老爺子便想著,幫那幾個巫醫的家里的小孩,定制了幾套金屬附魔鎧甲和趁手兵器、手弩。
而也因為這些裝備,讓某位小野蠻人戰士在一次狩獵中活了下來。
這讓平日那些穿褲衩,打獵也頂多穿著皮甲的野蠻人戰士第一次感受到了裝備的作用。
有了「煉金鋼線弩箭」,這讓普通小孩的力量甚至都能射出穿透力堪比成人硬弓一樣的致命箭矢。
後來,再看到圖斯特老爺子的八爪魚機械臂,那些人才明白,「科技的力量」到底是什麼東西。
爺孫倆制造的裝備立刻就成了部落里戰士們熱捧的對象
恩情這種東西,就是在你來我往中變得越來越濃。
圖斯特老爺子可以說受科爾曼一族的恩惠,才能重獲新生,作為回報,自然也全心全力。
科爾曼族戰士在戰爭原本也收獲了一批戰利品,但那些金屬盔甲刀劍什麼的,除了極少數能用,絕大部分尺寸根本不符合他們的超長臂展和身高。
而且,他們也沒有熔煉鍛造的技術,無法對這些不合適的兵器盔甲做二次改造。
這也導致了成堆的戰利品堆積在倉庫吃灰,卻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現在這些戰利品,因為圖斯特爺孫倆,立刻就有了用武之地。
雖然沒有大型冶煉設備,可森林里有取之不盡的煤礦,還有「高燃煤」!
圖斯特爺孫倆便教授了科爾曼戰士們制建造法煉鋼廠的土窯,他們奢侈地用高燃煤和巫術,硬是制造了溫度足以融化絕大多數金屬的煉鋼熔爐。
因為森林里的「高燃煤」實在太多了,像是蘑菇一樣,隨便去一趟都能撿到幾塊。
剛開始,圖斯特爺孫倆僅僅是幫野蠻人戰士們制造起護具武器,後來漸漸變成了制造大型設備。
不僅僅是人的裝備,還有魔獸坐騎。
雖然沒有鐵礦資源,但中庭部落的倉庫里還有大量從機械城上拆下來的鋼板、齒輪、鉚釘和管道和成品火炮!
精密的火炮沒有大型車床根本沒法鍛造,但這里有現成的。
那些鋼板也稍微熔煉一下就是合格的鍛造材料,雖然沒有制造大型蒸汽鍋爐的條件,但也足以讓老爺子拼裝出一些適合大型魔獸的裝備和戰甲。
在機械城里,大口徑火炮都是固定城防裝備。
可在科爾曼族中,卻有一個先天優勢。
他們的坐騎幾乎都能扛起數噸重的火炮,而跑的飛快。只需要鍛造一些合適的固定裝置,就能成為一個移動的炮台。
無論是坐騎還是戰士,有了裝備護具,都再也不用用血肉之軀去抵擋敵人的槍口了。
科爾曼族人們第一次學會了使用火炮、火槍這種,連小孩兒都能威脅到成人的「熱兵器」。
就這樣,這科爾曼的中庭部落里的小土窯,漸漸變成了供給整個族群裝備鎧甲的「戰爭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