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樂真是哭笑不得。
自己臉上是寫了闖禍兩個字,還是自己就是那紅顏禍水咋的?怎麼都認為他闖了什麼大禍。
不過劉文瑞表情沉重,很是嚴肅,不像是在開玩笑。
「我能闖什麼禍,你少闖禍就是了。」楊小樂想起上次劉文瑞在酒吧的遭遇。
劉文瑞尷尬的搓了搓鼻子,說道︰「表弟,我知道你最近踫上了些事和以前不一樣了,我好歹也是半只腳踏進了上流社會的人,最近听說了一些風聲。不過你再怎麼有本事,有些事情終究是不能去做的啊!」
楊小樂無言以對。
「你表哥我是混了些,打架斗毆也常做,可是殺人放火這種事情……我還真沒那個膽。」劉文瑞說道,「小樂,要不……自首?」
楊小樂無奈道︰「表哥,我看你也不像是喝了酒啊。」
劉文瑞搖了搖頭,「你還瞞著我,來,這些文件,你自己看看。」
說罷,劉文瑞打開手機,翻出了一封郵件。
楊小樂于是打開那封郵件看了起來,面色也逐漸變得凝重。
原來,那郵件竟然寫的是一些關于何甲和楊小樂的事情。將當時何甲與楊小樂的沖突很是詳細的記述了,並且,何甲的家人發現何甲已經有三天沒有歸家,于是準備報警。
「你怎麼會收到這玩意?」楊小樂不解。
劉文瑞說道︰「我不是開了一家傳媒公司麼?這是有人投稿的。而且我問過一些同行,大大小小的一些媒體,甭管是網絡工作室還是實體的雜志社報社,幾乎都已經收到了這些消息。不出意外,明天這些消息就會爆料出來。」
這的確是大新聞。
不管哪一家媒體都不會放過的。
龐瘸子最近日薄西山,身邊的大保鏢突然失蹤,而且懷疑與異軍突起的楊小樂有關。即使沒有明確指明是楊小樂,可是民眾們的想象力都是豐富的,怕是已經能夠腦補出一部商城爭斗殺人滅口的小說了。
這對楊小樂來說,影響極其惡劣。還剛剛撞到了他要開連
藥廠的這個時候。
很明顯,這事一定有人在背後搗鬼。
「小樂,那何甲真是你做掉的?」劉文瑞問道。
楊小樂笑了笑,對劉文瑞說道︰「當然不是,他們要有證據早就報警了,怎麼還來玩這一套。分明就是想搞壞我的名聲。」
「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不過……其他的媒體我可管不了,就算是相交甚好的兩個同行,也不能說不讓他們發這消息。人家要吃飯,我攔不住。」劉文瑞擔憂道,「如果明天整個勝城都是這些消息……」
楊小樂思忖一番,說道︰「沒事,你和他們一起發。」
「什麼?」劉文瑞大跌眼鏡。
「我現在的能量還沒有大到影響所有的媒體,如果你保持沉默,可能會被一些人盯上。而且既然所有媒體都想吃這碗髒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這……」劉文瑞皺眉道,「不太好吧。」
楊小樂說道︰「你別著急,你馬上去福壽街找一個叫袁氏雜貨鋪的地方,找一個叫袁成術的人,以及他的女兒袁圓圓。」
「表弟!你是真和袁成術扯上了關系?」劉文瑞目瞪口呆。
「這事也和何甲有關系,你去采訪袁氏父女,等明天我的不好消息一過,再將袁氏父女采訪的記錄放出來。一切不攻自破。」楊小樂笑了笑。
劉文瑞見楊小樂胸有成竹的樣子,不敢耽誤,急忙驅車去了福壽街。
至于袁成術怎麼跟劉文瑞說,楊小樂也只是簡單打了個電話交代一下。除了涉及到修真的事,上次綁架的案件,楊小樂和袁成術父女都是受害者,有什麼不能向公眾交代的?
此時伊天狼晃悠悠走了過來,「主人,又踫到麻煩了?」
「應該是龐家人的報復,這次說不定杜家也參于其中了。」楊小樂扯了扯嘴角,「這個法子的確是不錯,只可惜的是,本尊我身正不怕影子斜。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反而這次事鬧得越大,那何甲越是藏不住,我都不用找,就有人幫我找到他,或者自己蹦出來。」
「不太懂。」伊天狼舌忝了舌忝爪子。
「紅塵俗世之中的規則比起修真世界來說,只會更加復雜。人心鬼蜮,比那魔山凶險都要更甚至。」楊小樂咂模到。
推薦下,【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主人高見。」伊天狼只管拍馬屁便是。
……
第二日,整個勝城的媒體果然炸開了鍋。
楊小樂的名字,出現在了幾乎所有媒體的頭條。因為龐家心月復何甲的失蹤影響太大,而且懷疑于楊小樂有關。
不過那幕後主使終究沒有傻到報警,所以一直只是以不明不白的謠傳進行。頂多是將楊小樂刻畫成了一個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混江龍角色。
楊小龍對此渾然不在意。 任由媒體炸鍋,自己也是一覺睡到了中午。
還在夢中的時候就被劉彩英給拉扯了起來,問了關于網上和報紙上流傳的那些事。楊小樂只說是有人要對付他放出的假消息。
劉彩英和楊老三也相信楊小樂不會傻到殺人放火,也就沒有追問。老兩口也處理不了這些事情,不過看楊小樂依然如同往常一樣吃了三碗飯,這才放心了些。
去到福壽街的時候,楊小樂發現今天雜貨鋪人還不少。
譚真先已經到了和袁成術正聊得起勁。
姜秋女士竟然也親自來了一趟,只是坐在一旁,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圓圓姑娘則在逗著姜曉曉玩耍。
楚辭到來之後,三人便是玩鬧得更加開心。
楊小樂一進屋子,眾人都站起身來。
「都坐啊,搞得像見領導一樣。」楊小樂哭笑不得,「你們三位可都算是我的前輩,這麼客氣可要折煞我了。」
「修行路上,達者為尊嘛。」袁成術很是認真的說。不得不說,楊小樂給他的那陣法冊子,的確讓他受益良多。別說一座福壽街大陣,即使拿兩座去交換,那都是劃算的。
至于譚真先更是听聞了楊小樂的發達事跡,作為一個三流中醫也好,生意人也好,都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姜秋自不必說。楊小樂可是他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