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這日子可怎麼過才好!

蘇輅還沒下床呢,人當然沒醒全,下意識覺得對方是在罵自己。無緣無故挨了罵,他可就不太服氣了,他已經克服了大冬天出門的巨大難題,靠著自己的雙腿和三哥的錢袋辛辛苦苦來到開封府,好好睡一覺怎麼了?

蘇輅繃著臉推開窗一看,外頭是三個和尚,兩個年紀稍長些的和尚正把小和尚逼到牆角,你一言我一語地對小和尚進行言語攻擊。

小和尚年紀也就七八歲,長相十分秀氣,瞧著不像個男孩兒,倒像個女孩子。

蘇輅忍不住嘀咕道︰「和尚也有女扮男裝的嗎?」說完他又評價起兩個大和尚的罵人水平來,「這兩個和尚罵起人來真不差,沒一句重樣的。」

推薦下,【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不過秀氣歸秀氣,那眼神卻很鋒利。

毫無疑問地,要是那兩個和尚不滿足于動口辱罵,這個小和尚一定會張嘴咬掉他們幾塊肉。

那森冷到要吃人的眼神可不是假的。

大相國寺真是個腥風血雨的地方啊。

《水滸傳》里寫過落發為僧的魯智深去大相國寺應聘,結果他太莽了大相國寺的大和尚們都怕他,捏著鼻子把他打發去看菜園子。菜園子那邊也是破事一堆,周圍的流氓經常來白拿白要不說,還準備把新來的大和尚扔進糞坑去,好好給他個下馬威。

結果魯智深反手把他們扔進糞坑里去!

第二天流氓們再來,魯智深還給他們秀了自己的紋身,現場表演一個後世赫赫有名的「倒拔垂楊柳」,這才把場子鎮住!

由此可見,當和尚也得學點本領,要不然在寺里被上級和尚欺負、在寺外被地痞流氓欺負,日子不好過啊!

小翠听到動靜進來,便見蘇輅趴在窗邊看戲看得津津有味,一點都沒有去見義勇為的覺悟。

自家小郎君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小翠默不作聲地退了出去,叫金剛出去解救那個可憐的小和尚。

小翠再進屋,金剛已經趕到案發現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完那兩個欺負人的和尚。

沒戲可看了,蘇輅只得乖乖坐好,讓小翠給他打理睡亂的頭發。

金剛領著個小和尚到禪房門口,先讓對方在外頭候著,自己進來向蘇輅稟報︰「小郎君,他說要當面向你道謝。」

蘇輅打了個哈欠,說道︰「沒那必要,讓他該干嘛干嘛去。」

剛才那小和尚的眼神明顯不是個會忍氣吞聲的,估計黑化值已經不低了,說不準手里拿的是「莫欺少年窮」劇本。這種打臉逆襲劇情蘇輅早看膩了,至今已覺不新鮮!

蘇輅對自己很有逼數,他就是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抬的小廢物。

這些復雜又激烈的恩怨情仇,他旁觀旁觀得了,能不摻和堅決不摻和。

現在他的當務之急是訂制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本本,見到一個大佬就掏出來讓對方給自己簽個名。

封皮,要好看!

材質,要耐久度高!

將來他哪個兒女最孝順他,他就把這本本子作為傳家寶傳給哪個兒女,保證會越來越值錢!

他真是一個絕世好爹爹。

金剛可不知道蘇輅正在計劃怎麼養兒育女,並深深地為自己深謀遠慮的偉大父愛而感動。

他一向不會追問蘇輅的用意,蘇輅怎麼說就怎麼做,轉過身去對小和尚說不必等了。

小和尚一直乖乖等在門外。

剛才他就注意到蘇輅趴在窗邊看著那兩個人欺負他。本來他覺得蘇輅像是在看好戲,心中十分怨憤,只覺全天下的人都在嘲弄他,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

結果蘇輅卻吩咐他的婢女出去傳話,隨後便有個身形健壯的家僕出來解救了他。

這讓小和尚心里多了幾分暖意。

要是金剛剛才沒有出現,他怕是要忍不住狠狠打回去。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來到大相國寺,小和尚低下眉頭。

他出身寒微,家里養不起這麼多孩子,他便出家當了和尚,輾轉在各個佛寺乞食。

沒想到和尚也分個三六九等,他這樣的上哪都只有被欺負的份!

他都想好了,要是大相國寺也一樣腌,他便不當這和尚了!

只是有仇得報仇,有恩也得報恩。

他得親自向住在這禪院里的那位小郎君道謝。

「我們小郎君說不必了。」金剛走出門外,把蘇輅的話稍微藝術化處理了一番,「小事一樁,不必言謝,你自去做自己的事便好。」

小和尚定定地往門里看了一會,只覺自己一開始著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了,這位小郎君不僅讓人幫了他,還是個施恩不望報的大好人!

「小僧靈噩,敢問你們小郎君尊姓大名?」小和尚追問道。

金剛見小和尚態度誠懇,眉間全無戾色,想來不會是恩將仇報之徒,便說道︰「我們小郎君乃是眉山蘇家人,單名一字輅。」

小和尚在心里默默記下這個名字,才轉身走出蘇輅借住的禪院。

蘇輅此時已經洗漱完畢,瞧著神清氣爽。見金剛進來了,他說道︰「把人打發走了?」

「打發走了。」金剛如實回答,「不過他走之前問了您的名字,我告訴他了。」

蘇輅心里一咯 。

那小和尚問他名字做什麼?

蘇輅不動聲色地問︰「那他有沒有說自己的法號?」

金剛說道︰「他自稱‘靈噩’。」

蘇輅听了,沒什麼印象。

這名兒是他爹娘給起的,還是他師父給起的?什麼仇什麼怨才會在孩子的名字里搞個噩?一看就是妥妥的反派苗子啊!

蘇輅說道︰「下回別隨便自報家門,這里是天子腳下,遍地都是能人異士,咱得低調點。」

金剛點頭應下了。

蘇輅思來想去,也沒想出有哪個名人叫靈噩,大和尚他倒是記得一個,他堂哥的老伙計佛印。

這得益于後世的許多段子,比如什麼「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什麼「你心中有翔看什麼都是翔」。

甭管真不真實,反正蘇軾與佛印兩個人的損友關系被這些個段子寫得活靈活現,連帶不學無術的蘇輅都勉為其難地記住了佛印這個大和尚。至于別的和尚,蘇輅就記不得了,真要算的話,只能再算上唐三藏和法海,別的沒了!

既然想不起來,這小和尚應該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蘇輅心安理得地放下了這件小事,溜達去看芸娘給他做了什麼好吃的。

芸娘今天給做了灌湯包,這是開封特色美食,上回他們來開封時嘗過,不過時人沒把它叫灌湯包,而是叫灌漿饅頭。沒錯,大宋人把有餡的叫饅頭,沒餡的那叫炊餅!

由于是在寺中,芸娘不好借廚房做肉包兒,只得退而求其次做了素餡灌湯包。

大冬天的,素餡也不好找,芸娘早早泡發了菌菇,又去外頭買了市面上能找到的素材,認認真真地調了半天餡,才算找出滿意的餡料。見蘇輅找過來了,她揭開蒸籠蓋子看了眼,笑著說道︰「小郎君來得正好,頭幾籠馬上蒸好了。」

蒸籠蓋著還好,蒸籠揭開那麼一條縫,香氣馬上飄了出來。

芸娘是在借用大相國寺的廚房,負責掌廚的和尚們聞到香味,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有年紀小的和尚更是忍不住走過來問︰「這位娘子,你做的不會是肉餡饅頭吧?」

素餡能這麼香嗎?

芸娘說道︰「大師說笑了,我們怎麼會在寺里做肉餡的饅頭,自然是素餡的。」

說話間芸娘把一籠素餡灌湯包捧到蘇輅面前,蒸籠里躺著六個灌湯包,每一個旋兒都拗得很漂亮,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不僅好看,還特別香。

隔著包子皮都能透出香來。

蘇輅立刻就餓了。

他夾起個灌湯包咬開小口,把熱乎乎的湯汁喝光,接著啊嗚一口囫圇著塞嘴里,享用那鮮美的餡料。

蘇輅餓了可以盡情開吃,和尚餓了怎麼辦!

在廚房里忙活的和尚們看著蘇輅毫不客氣地坐在那兒大快朵頤,頓時覺得那即將出鍋的一籠籠炊餅變得沒滋沒味。

這日子可怎麼過才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