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九章︰魔障

指魔峰,啟靈殿,此刻講經的還是那位老者,數百位孩童聚精會神的听著,姜羚兒依舊坐在前排,一邊听著,一邊根據自己的理解按照蘊魔經的功法路線,運轉著體內三個月前剛剛生出的一縷真魔之氣。

經過兩個月的溫養,此刻姜羚兒體內的真魔之氣大概有麻線粗細,運轉之下,絲絲涼意從丹田生出,流經周身大穴經脈,最終運轉一周,再次匯聚在丹田當中,那種絲絲縷縷,冰涼酸麻的感覺,讓姜羚兒沉醉不已,甚至連上方老者講經听得都有些心不在焉。

除了姜羚兒外,其余一些天資不錯的孩童才剛剛生出一縷模糊的氣感,大部分孩童還處在僅僅「听講」的過程中,由此可以看出,這位姜羚兒的確資質不俗,甚至說一句驚人也不為過。

在這些孩子左側前方,孔飛面對著眾人盤膝而坐,雙眸微閉,神念之力化作絲絲縷縷,覆蓋整座啟靈殿,朝著這些孩子縈繞而去。

此時距離孔飛得到那《元始真魔經》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了,自從得到這部魔經後,孔飛便再沒去過藏魔峰,自然也就沒再見過那神秘老頭。

不過對于這部《元始真魔經》,孔飛顯然也是半懂不懂、半解不解,完全沒有任何說明,並且只能查看前三層,之後的部分似乎被某種力量遮掩,無論如何探查不到。

然而,當孔飛真正沉下心來研究後才發現,這部魔經竟完全是一篇魂修法門,和肉身沒有絲毫關系,這個發現如一盆冷水,剎那間便將孔飛原本火熱的心思澆滅的一干二淨。

修仙界常識,性命雙修方為根本,只修性不修命最終只是一場空,即便將魂體修煉到化神之境,破空飛升之際,九重雷劫之下,焉有幸存的道理?

這麼一想,孔飛臉色便有些難看起來,不過五行煞丹凝聚魔丹後,肉身提升的道路已經被徹底堵死,既然如此,索性便放開心神修煉這《元始真魔經》,嘗試一番又有何妨,更何況從這部魔經出現的詭異程度上來看,或許有別的驚喜也說不定。

想到此處,孔飛臉色才漸漸好轉,當下便著手研究起來。

足足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待到將這部魔經前三層研究透徹後,孔飛臉上已經沒了剛開始時的漫不經心,反而有些沉思。

這部《元始真魔經》上記載的內容簡直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完全超乎孔飛的想象,甚至根本不像是任何有正常思維的生靈能夠想象出的修煉法門。

修仙界中,廣為流傳的修行法門數不勝數,然而,不論何種功法,基本的境界由低到高、從煉氣九層一直到元嬰之境是不會變的。煉氣之後,每層境界都會分為初、中、後三個階段。

然而,這部《元始真魔

經》前三層則沒有這些小境界︰

第一層「月兌殼」,也就相當于普通修者的煉氣期,達到這個階段,魂體能夠月兌去肉身的束縛,白日行走,不懼烈陽;

第二層「入夢」,這個階段和修者的築基期類似,達到這個層次,魂體便能自由進入別人夢境當中,通過夢中情景,探查心底的一些隱秘;

第三層「聚神」,即相當于金丹老祖層次,達到這個階段,能夠控制魂體夢中顯形,引導情緒,泯滅意識,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夢境進行引導,神不知鬼不覺下改變一個人的心意,達到控制他人心神的目的。這一境界的最後,延伸出一道喚作「心夢無魔」的本命神通,具體效果如何,卻是不知。

由于孔飛此時神魂已經達到化實的地步,第一層「月兌殼」境界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僅僅按照《元始真魔經》上記載的法門運行一番,便如水到渠成般輕易修成。

只是剛剛修成,孔飛卻詭異的感覺到一絲異常,似乎這第一層「月兌殼」剛剛練成的瞬間,魂體和肉身的某種聯系被生生斬斷了般,隨後孔飛便運轉體內的魔氣,將周身上下徹底檢查了一遍,甚至運使神魂之力仔仔細細的掃過全身,沒有發現絲毫異常,靈力運轉依舊如臂使指,這讓孔飛心頭越發古怪起來,最後便將這件事拋諸腦後。

第二層「入夢」同樣不難,不過在進入別人夢境時卻需要一些技巧,一個不慎,甚至可能將別人的意識沖散,成為痴傻或者活死人,當然,想要造成這種後果,除非是入夢魂體比對方高出最少一個大境界,否則只能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達到「入夢」這一境界後,孔飛甚至還親自試驗了一番,在那些孩童睡著後,偷偷潛入對方夢中,不過或許是這些孩子年歲尚小,夢境中的情景稀奇古怪,甚至有些匪夷所思,讓孔飛無語的同時,也對這些夢境中的奇景生出極大興趣。

前兩層僅僅一個半月的時間便修煉成功,孔飛心頭自得的同時,覺得這套《元始真魔經》好似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般,一時間興奮的有些膨脹起來,馬不停蹄的開始修煉第三層「聚神」之境,然而現實卻給了孔飛當頭一棒,將原本陷入自我陶醉中的孔飛徹底敲醒。

「聚神」,並非簡單的將意識潛入別人夢境中,繼而意識凝聚實體,真正的「聚神」,是指將意識中的一絲「靈性」剝離出來,以這絲「靈性」為本,凝聚實體,只有如此,才能達到真正參與到他人夢境中的目的。

听起來似乎有些玄乎,實際上倒也容易理解,就比如普通的世俗凡人,當別人在你背後盯著你時,你會下意識的朝著身後望去,這種不可捉模的感覺,便是「靈性」。

剛開始修煉時,由于不懂其中

的關竅,莽撞之下潛入一位八九歲孩童夢中,按照自己的理解以意識化形,生生將孩童神魂沖的支離破碎,孔飛這才察覺到其中的不妥,趕忙退了出來,不過那位孩童已經神魂消散,即便孔飛也無力回天了。

此事在陰魔殿中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修行之路艱難坎坷,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命喪途中,且又是一個剛剛啟蒙的孩子,修煉之時走火入魔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直接將尸體朝著山門外一扔,拋進了百萬里大澤。

對于孩童的死,孔飛心頭並沒有任何觸動,無關自己利益時,孔飛可以隨手救下即將喪命在獸爪下的姜羚兒;為了修煉功法,幾個無辜之人因自己慘死也不會引動心頭的情緒。

世上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這個道理當初在孔老三前世便已經明白,真正需要自己守護的,也僅僅是自己身邊的一些人罷了。

意識到理解有誤後,孔飛又將腦海中的《元始真魔經》反反復復逐字逐句的仔細推敲後,才終于發現了一些端倪,不過對于「靈性」如何從意識中剝離,卻沒有絲毫頭緒。

一個月後,孔飛依舊不得門而入,心情也逐漸變得越加煩躁,重新拾起《三虛凝魂術》修煉起來。

然而,本是一次無意之舉,卻意外的發現這《三虛凝魂術》似乎對《元始真魔經》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神魂越加渾厚,不管是「月兌殼」還是「入夢」都會變得更加簡單,因此往後修煉時,通常會兩者兼顧,倒也沒多花費多少時間。

啟靈殿中,孔飛盤膝而坐,隨著神念之力蜂擁而出,眼前好像出現了另一方天地,隨著這些孩子的一舉一動、臉上的一個表情,甚至一個眼神,孔飛都能隱約感受到對方情緒的起伏變化,喜怒哀樂不一而足。

自從修煉《元始真魔經》後,對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孔飛感覺尤為敏銳。

不過當孔飛神念落在那位姜羚兒身上時,卻是微微一怔,表面看來,這位姜羚兒雙眸微閉,似乎陷入了修煉當中,不過孔飛還是敏銳的感受到對方情緒上的波動尤為劇烈,一會兒欣喜,一會兒惱怒,一會兒憎恨,一會兒感激,種種情緒不一而足,甚至這些情緒糅雜到一起,變得復雜之極。

觀察片刻後,孔飛終于發現了一絲不對勁,隨著姜羚兒的心境起伏,原本平緩運轉的真魔之氣不知為何忽然暴走起來,變得暴躁異常,在姜羚兒體內橫沖直撞,似乎陷入魔障中。

見狀,孔飛也顧不得研究這些,幾步來到姜羚兒面前,體內真魔之氣鼓動而出,蓋在對方頭頂,與此同時,心中一動,神念之力朝著姜羚兒眉心輕輕一點,便鑽入其中,如同一位畫外之人般,從第三者的角度靜靜的觀察著魔障中的姜羚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