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立春 第二十五章︰青靈門

「這是……」

被炸開的地面中,一柄足有一丈來長的長刀靜靜地躺在坑洞中,孔老三記得清楚,這柄刀正是趙橫刀背上負著的那柄,剛剛初見之時孔老三還暗暗奇怪為何趙橫刀不將此物收到儲物袋中。

將長刀攝到手中,孔老三只感到手臂一沉,眸中閃過一絲驚奇,眼前長刀一丈來長,幾乎是自己身體的兩倍,刀鞘樸實無光,似乎是某種獸皮縫制而成,也不知其中加入了什麼金屬,顯得有些發暗。

相比于刀鞘來說,孔老三目光更多停留在刀柄上,四周縈繞著一層淡淡的烏光,其上拓印著一些符文,顯得很是詭異。

孔老三想了想,將刀從鞘中抽出,然而下一刻,孔老三嘴角一抽,露出一抹苦笑,眼前長刀竟是一柄斷刀,似乎被人以大力從中間斷裂開來一般,只剩下一半。

刀身上符文密布,似乎某種陣法之類,只是如今已經沒什麼用,孔老三輕輕一嘆,原本還以為自己撿到什麼寶了,如今看來不過是一件有些雞肋的棄物罷了。

孔老三想了想,剛要將這柄斷刀收拾起來,原本繞在自己身側的黑晶鬼臉忽然變得躁動起來,空蕩蕩的眸子死死的盯著孔老三手中的斷刀,鬼臉上少見的呈現出一抹驚怕之色。

見到這一幕,孔老三手中動作微微一滯,望了望身側的顫動不止的鬼臉,最終目光重新落在手中的斷刀之上,想了想,眸子中忽然閃過絲絲灰芒,一縷淡淡的神念之力從眉心處延展開來,朝著刀身上漫延而去。

然而,就在神念之力接觸刀身的瞬間,刀身上竟是傳來一股詭異之極的精神波動,這股精神之力極為龐大,反震之下,甚至將孔老三握著刀柄的手掌直接彈開,「 當」一聲,分量不輕的斷刀重新落到地上,彈起一蓬塵土。察覺到這一幕,孔老三臉色變得有些陰晴不定起來。

「有主之物?!」

眼前這柄斷刀雖說不知是何品質,單單從外表來看也必定不是凡物,只是其上附著的精神力卻是凝而不散,顯然是有主之物,並且主人還未死去,如此才會出現眼下這種情況。若是神念之力足夠強大,強行將其上的精神力抹去,重新祭煉一番也能使用,不過如今的孔老三顯然不具備這等實力。

想了想,孔老三一時間有些取舍不定,心頭不斷的思量起來,這柄斷刀很有可能是某人委托放在趙橫刀這里,若是自己據為己有,到時刀的主人尋到自己,豈不是坐實了自己斬殺趙橫刀的事實?單單從刀身上散逸出的精神波動程度判斷,此人的實力很有可能已經達到築基之上的程度,若是如此,自己豈不是自投羅網?

不過此物若是趙橫刀不知從什麼地方搜尋到的,待到來人尋找時自己還了便是,說不定還能讓對方欠下一份人情。

插播一個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換源神器。

足足一盞茶後,孔老三心頭嘆了一聲,終究還是不能冒險,只是孔老三心中也存了一份念頭,將這柄刀藏在坑洞中,沙土填平,過段時間若是無事的話,自己再來尋回便是。

眼前事情處理好後,孔老三望了望手邊的陰魂幡,臉上泛起一絲難色。

既然不能將這桿陰魂幡帶入青靈門,只能就地埋藏或者送回魚兒城、讓水鹽幫代為看管了

,只是此地距離魚兒城極遠,一來一回至少也要一個半月的時間,孔老三苦笑一聲,只能無奈放棄這個想法,目光在四周不斷逡巡起來。

眼前老木約莫成人腰板粗細,除了枝葉茂盛些外,在四周數十根老木中毫不起眼。用手大概量了量,孔老三面上閃過一抹滿意之色。

輕輕一躍,直接落在樹冠之上,想了想,將幡面攤開,孔老三嘴唇翕動間,其上一位絕美少女的面容若隱若現,也不知孔老三交代了些什麼,少女點了點頭,繼而重新沒入黑幡中消失不見。

手中銅桿黑幡直接從樹頂插下,直到整根銅桿黑幡完全沒入樹干當中,孔老三才堪堪停手,在老木上做了個不起眼的記號後,轉身離去。

==========================

沐水,秦國三大河流之一,東西綿延千萬里,貫穿整個秦國大地。

秦國歷史文獻上有過記載,作為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沐水曾經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洪澇,渮澤千里,毀田掠地,造成了上千萬平民百姓的流離失所。

即便如此,作為世代靠著沐水為生的百姓,對這方母親河依舊滿懷感激。

沐水西南部,流經秦國兩百六十座州府之一,青州河段,有著一個名為沐家莊的小村子,整座村子不過三百余戶人家,家家以沐水的「沐」字為姓,靠著沐水捕魚為生,世代如此。

村子不大,民風淳樸,每年二月二,整座村子的村民都會自覺的聚集沐水岸邊,朝著對岸遙遙在望的青峰祭拜,希望居住在青峰上的神仙保佑村子風調雨順,年年有余。

這種類似祭祀的習慣世代傳承,從大秦建國之初開始,已經持續了將近三千年之久,還別說,當初沐水三次洪災,水漫大地,沐家莊的村民卻稀里糊涂的逃過三次大劫,整座村子絲毫無損,不禁讓人嘖嘖稱奇。

只是沐家莊的村民並不知道,就在沐水對岸,那茫茫青峰深處,還真有一座仙家門庭。

青靈門,大秦國三大仙家門庭之一,與坐落在秦國北部、國都所在的秦陽道宮、秦國西部,瀕臨洛河的六合宗齊名。

秦陽道宮,三大仙門當之無愧的魁首,與其余兩座仙門不同,秦陽道宮內除了教授那些仙門法訣外,還傳經授藝,內設武道傳承和經學治國之道。

因此,秦陽道宮內,除了追仙逐道的那些修者外,還有天賦絕佳的武道苗子和大量有志于仕途的儒者文人。

傳承萬年,不管是仙家法訣,還是武道絕學,亦或是治國經略,秦陽道宮包羅萬象,被列為秦國第一學府,可謂名不虛傳。

不過秦陽道宮招收弟子主要面向皇親國戚,或者朝廷宰輔、官家嫡系,或者聞達天下的一些天才學子等,普通人想要進入秦陽道宮,基本不可能。

三大仙門中,若論聲勢,當屬六合宗第一,主要是六合宗傳道不論身份,不分貧賤,三教九流,只要本身擁有靈根,有志于仙道者,皆可前往拜山學藝,因此,六合宗的弟子之多,遍布整個秦國大地,實力參差不齊,

相差極大。

當然,想要得到真正的傳承,只有被那些長老收為弟子才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話在青霞山這里體現的淋灕盡致。

青霞山綿延僅僅只有十萬多里,在整個西嶺大地來說屬于小型山脈,整座山脈落在一條靈脈之上,因此,一年四季,翠色氤氳,草木豐盈。

青靈門,便落在青霞山幾座主峰之上,被一方巨大的陣法籠罩阻隔,肉眼望去,只能看到綠蔭滔滔,峻峰美景。

青靈門六峰並聯,除了中間作為主峰存在的通天峰外,其余五峰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分別為金蘊、木衍、水行、火精、土重,根據修士靈根屬性的不同,拜入不同的峰頭。

整座青靈門除了掌門青陽真人外,其余五大峰頭之上,還各有一位長老坐鎮,算是青靈門的頂尖力量,當然,除了這些實權長老外,按照青靈門的規矩,一些實力達到金丹境界的閑散長老同樣有權利佔據一座峰頭,作為主修道場。

金丹老祖之下,身份最為尊貴的,當屬那些真傳弟子,青靈門修者過萬,真傳弟子卻只有二十人左右,想要成為真傳弟子,除了要有過人的天賦毅力外,實力最弱也得達到築基才行。

真傳弟子之下,便是那些宗門管事和五座峰頭的內門弟子,宗門管事有著一定的權利,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許多宗門管事都是由內門弟子擔任,真正說起來,身份倒不比內門弟子貴重多少。

每座峰頭的內門弟子大多一二百人,最多不會超過三百之數。普通外門弟子想要成為內門弟子,除了要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煉氣六層外,還要完成宗門下達的一些考核任務,通過考核後,便能成為內門弟子。

最底層的便屬于外門弟子,嚴格意義上來說,外門弟子,並不算青靈門真正意義上的弟子,只是處于考核階段,定期由宗門長老統一講授一些基礎的修仙功法,六年內,若不能達到煉氣六層,則不會被青靈門接納,並且外門弟子都會被分配一些雜務,修煉的時間著實有限。

六年內,真正能夠達到煉氣六層的,通常十不足一,不過相比于每年拜入山門的數萬弟子來說,競爭程度依舊非常慘烈。

青靈門招收弟子主要面向那些世家大族、豪商巨賈,或者有一定實力的江湖門派等,來歷身份不明者,除非資質逆天,否則不會收錄。若非投機取巧,孔老三無論如何來不到這里。

虛空之上,飛舟疾馳而來,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剛剛還遠在天際的山門已經近在咫尺,從高空俯瞰,青靈門六座峰頭呈微弧形,直插雲霄,雲層飄渺,看起來如仙宮一般,有種不真實的虛幻之感。

厲修辰雙手一掐訣,飛舟嗡鳴一聲,緩緩朝著山腳落下,同時一邊告誡身後眾人道,「青靈門外門弟子通常居住在山腳下的那些竹屋內,若是沒有允許,不許登上六峰,每個月會有門中長老給你們講授修煉之法,以你們的資質,辛苦一些,六年內達到練氣六層還是不難的。」

說著,飛舟已經落到地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