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一章 留取丹青照汗青(2/3)

與孟珙好生交談了一番,方牧對其布置的防線表示認可。

雖然大永在半島上,而且不清楚宋朝和東漢的水平,但防患于未然還是有必要的。

總不能等到這兩國的水軍真的殺到島上來再後悔。

「殿下,其他軍費花費不了多少,主要是修建堡壘花費比較多,不少地方本來都沒人居住,要遷徙人過去要分發一些工具和糧食,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投入。」孟珙向方牧訴苦。

「經費的問題我會向父皇提的,大概率會同意。」方牧對孟珙說道。

「哈哈哈,那就多謝殿下了!」孟珙笑道。

孟珙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未來的陛下打好關系,以後要軍費就簡單了

為了科舉,所以方牧繼位之事暫時延後,但方牧擔任主考官監察這一屆考生。

在眾多考生中有一人受到方牧重視。

但方牧滅有打擾他,也沒有表達特殊的意願。

只是默默觀察。

這名考生坐在考場上,手持毛筆洋洋灑溢,中途不打草稿不成停歇,心有月復稿下筆如有神,以法天不息為倫策寫出萬字大文。

這人就是文天祥。

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美而長目,顧盼燁然。

後考試結束,方牧專門挑出文天祥的倫策仔細

觀自如觀人,字體銀鉤鐵畫,剛正有力,僅只看字就能感受到一股濃烈的正氣,文政不算經典,但勝在句句屬實,皆是當今政策底層間的弊端。

書友們之前用的小書亭已經掛了,現在基本上都在用換源神器。

歷史上文天祥的時代是宋末。

前半生提出各種抗元策略不被采納,回家之後得知家國需要他後散盡家財召集數萬人抗元,被抓了逃出來繼續抗元,最後又被抓。

大臣、太後陸續勸他投降,宋主也求他投降,說君臣緣分已盡,就連忽必烈親自出馬讓他做宰相還是不肯,最終從容就義。

這份忠心確實少有,方牧就喜歡這等忠臣。

此屆狀元最後給了文天祥。

【文天祥】【武︰75(75)/統︰86(86)/智︰93(93)/政︰98(98)】【天賦ヾ氣節︰文天祥為官清廉,為將忠義,擔任文官時,每赴任一年提升1點政治,最多提升10點。天賦ゝ呼義︰家國飄零時文天祥舉兵抗賊時,可獲得1/2氣節的統帥和智力提升數額。天賦ゞ丹青照汗青︰文天祥在軍中時,可提升同朝將領1點最高能力值。(提升極限不得超過文天祥最高能力值10點)】

科舉結束三日後,大永舉行方牧登基儀式。

封禪祭天,大赦天下。

頒布詔書,接管玉璽。

百官朝賀,坐于皇位。

一切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登基結束之後方牧前往宗廟祭拜祖先。

「我準備遷都,新都城定在洛陽,原大永各司職不變。」方牧在朝堂之上說道。

這讓一些擔心可能因為遷都影響到自己權勢的臣子松了口氣,紛紛歌頌方牧。

退朝之後方牧去見一個被關在大永接近十年的人。

早在十幾年前富弼從大宋出使大永,被囚禁于此。

被囚三年之後,富弼被解開禁足,但不能離開開封府。

如今在大永待了多年,富弼也早已融入本地。

甚至在大永朝中擔任一小吏,每日悠閑的上班下班,就像一個普通的百姓一樣活著。

「十幾年了,大宋也沒有派人來贖你,恐怕早就忘了你吧。」方牧坐在富弼院中,笑著與他說道。

富弼面色嚴肅,端正的跪坐在席上,听得方牧暗諷大宋,眉頭微顰,開口說道︰「陛下如今已是九五之尊,何必行挑撥之事呢。」

「難道講述實情也是挑撥嗎。」方牧說道。

富弼沉默,看不出喜怒。

【富弼】【武︰58(58)/統︰92(92)/政︰102(102)/智︰104(104)】【天賦ヾ分化︰富弼出使他國時提升自己3點智力。天賦ゝ清廉︰富弼為政時提升自己3點政治。】

「和我一起去中州吧,我在中州打下了一大片疆域,現在手下就缺少治理人才,你在這里浪費了,人生能有幾個十年。」方牧不容拒絕的對富弼說道。

富弼看向院外的天空。

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富弼被觸動,雙手作揖,「富弼可為永臣,但弼有一請求。」

「說。」

「此生富弼不為大永攻宋獻一分計策。」富弼說道。

「準。」

「富弼見過陛下。」

洛陽為原中漢中心,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環境都很不錯,否則也不會被劉宏選為都城。

之後大永境內願意隨方牧前往中漢的家族被帶去了一部分人。

雖然他們的基本盤都在大永,但中州那邊據說更繁華昌盛,所以他們也都從族中派出一部分子弟前往中州,而且都是族中年輕一輩的翹楚。

方牧帶上這一屆狀元郎。

登基儀式在大永舊地舉辦了一次,在中州雖然不用辦那麼繁瑣,但也是需要布置祭壇的。

穿過峽谷,方牧回頭觀望峽谷,「這條峽谷可以修繕開闢一下,唯一的通道修繕好了也方便進出和流動。」

想要富,先修路。

諸葛亮說道︰「陛下,最好多修建幾道關卡,分別位于峽谷前、中、後三段。若是有外敵來襲,三道關卡也能及時反應過來,這條峽谷地勢險要,足以保住大永不失,除非從海上繞行至大永邊境。」

「海上不用擔心。」方牧說道。

有吳玠、吳璘、孟珙在足以構建出一條堅固的牆壁。

除非是大明水師奔襲或許尚有機會,其他擅長海戰者不多。

返回洛陽後方牧任命文天祥為洛陽尹。

隨後下令準備祭天儀式融合兩地國運,郭嘉就找上來,「主公,大宋有使臣晏殊前來,已等候三日。」

晏殊?

方牧想到了什麼,神色微動,「帶他來見我。」

本來站在方牧身前等待任職的富弼听得晏殊名字,眼楮微微睜大,白淨的臉上冒出細汗。

「你去屏風後面站著。」方牧對富弼說道。

富弼如蒙大赦,趕緊站到屏風之後。

但因為屏風後面就是窗戶,所以屏風後站著的人影輪廓很是明顯,只是富弼不曾察覺。

不多時,晏殊被帶入殿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