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溪農問道︰「皇上有沒有問你爹?」
葉田卓奇怪︰「問我爹干嘛?好像沒問。」
岑溪農笑了,這才是個簡單的人。
簡單的人活著更快樂。
「想沒想過你父親調入應天府?」
葉田卓激動了,急忙問道︰「你有消息了?我爹會調到應天府?我當然希望我爹能調來了,這樣我就可以留在,以後我們就能夠經常見面,妹妹也不會離娘家太遠。太好了。」
岑溪農哭笑不得,道︰「我就是這麼一問。」
「沒有確定的事,你可不會隨便一問。銀河,你給我說說唄。我爹會在哪里任職?會不會升官?」
「我瞎猜一個,不過是我自己瞎猜哦。應天府尹不是有個空缺,我覺得你爹的性子挺適合。」
葉知府心細,而且有耐心。應天府尹說起來就是管整個應天府上上下下的瑣碎事。大事輪不上他,有刑部,吏部,各部門。嚴重的事有大理寺、督察府之類的官衙,皇親國戚有宗人府管理。
小將軍曾經說過,應天府尹就是一大管家。大事往上報,小事自己解決。
岑溪農在葉家住過一段時間,算是了解,說起來葉知府還真的挺勝任這份職務。
葉田卓想起以前的馮府尹是胖球堂伯,听說會因為上次的事丟官,他臉上沒了笑容。
「這個……這個……我讓胖球他堂伯丟了官,我爹再搶了他馮家的官,你說胖球他不恨我呀?」
岑溪農說道︰「朝廷上官員調動哪能因為個人之事決定。上次的事,哪怕你不出頭,早晚也會有事情發生。他丟官是他無能,不能把這個事情,賴在你頭上。如果他對你有微詞,這樣的人不交也罷。還有,你爹去哪做官,是皇上說了算。不會因為你這次的功勞獎賞你父親,只能說明你父親能夠承擔起這個職務。你不要有任何負擔,這些都和你沒關系。」
葉田卓點點頭道︰「我听你的。」
心里有點亂,高興,激動,沒心思留下來陪原河說話,趕緊告辭。
回到陶家,自己偷模寫封信,不是背著陶家人,因為這件事情沒有定數,自然不能亂說。
寄信不安全,找來他身邊的長隨? 再三囑咐? 一定要快馬加鞭把信親自交給他父親。
而在皇宮,葉田卓他們走後,皇上問外甥︰「你說該給他倆個什麼品級?好歹立了功? 又是年輕人? 得給那些人看看,別把子孫窩在家里? 走出來做事? 有功分賞,靠自己不必靠爹娘強。葉知府的庶子? 一個很好的例子嘛。」
羅志豪說道︰「我哪知道要獎什麼?那些彎彎繞繞我頭疼,別問我。」
皇上知道他啥意思,不該管的躲遠遠,誰都說他比皇上親兒子都像皇上? 總有人會胡思亂想? 有故意的,有多事的,總會在太子跟前裝著無意說一兩句。
「問你? 不是你和他們熟悉嗎?總要適合他們,還得說出來好听。」
羅志豪呵呵,就知道皇上舅舅想來個假大空好名聲的獎勵。
「皇上。」
羅志豪一旦稱呼皇上? 那意思就是他說的話是鄭重考慮過的。
「皇上? 葉田卓將來所做的對大齊太有用了? 我覺得他年齡和太子同齡,如果給太子當冼馬挺合適,田卓性子開朗,為人坦誠,以後輔佐太子,皇上認為如何?」
皇上微微點頭。
外甥這是把自己撇開,以後葉田卓父子就是太子的人。
「陶哲孝我要留下,他的功勞給個雲騎尉,皇上覺得如何?」
皇上說道︰「一個從五品冼馬,一個正六品雲騎尉,也行。」
本來他只想兩個都給從六品武騎尉的,從六品以下的武勛沒有俸祿,只有個名聲。
「那就下旨吧。」
第二天,宣旨太監來到陶家,陶家全體人上來接旨,陶福運塞給太監一張銀票。
插一句,【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然後,陶家沸騰了。
陶留貴激動道︰「福運,趕緊去給你娘報喜,再買鞭炮回來,咱陶家也有官了,給祖宗上香!」
陶福運更是歡喜,親兒子是從六品,以前敢都不敢想的事。
他哎了一聲就往豆家跑。
陶姨姥听了消息,嘴都哆嗦了,頭一回在人前失態,兩手緊搓,哎呀哎呀的。
「祖宗保佑!保佑我陶家!回去給你爹說,別放炮,大鐵娘不是說過,做人要低調,從六品對咱家是喜從天降,在應天府算的了什麼?這才剛開始,別惹眼。自家訂桌菜慶賀慶賀,給田卓和小七做身新衣裳,讓你媳婦做。回去交代田卓,給他爹報喜,他年紀小,做事不穩重,你多叮囑他點,去了衙門好好做事少說話,多說話得罪人。」
陶姨姥說一句,陶福運哎一聲,屋里的人給陶姨姥道喜,她樂呵的說道︰「沾了大鐵娘的光,我給大家發紅包,一起歡喜歡喜。」
付昔時說道︰「是小七自己能干,哪是沾了我的光?姨祖母,恭喜恭喜,一個孫女婿一個親孫子,這可是大喜,等桂菊成親,我給添妝,我陶家的閨女也十里紅妝嫁人。」
陶姨姥樂的眼楮一條縫,道︰「那姨祖母就多謝你了。
包姥姥站在外面,眼淚流出來,陶福運對著她行禮,並沒稱呼,有走時錯身而過時,小聲說了句︰「娘,你放心。」
包姥姥使勁擦眼淚,轉身去了西屋。
正屋關著門,沒有人看見,五姨姥看見堂姐失態,模樣並不像只是為外甥歡喜。
陶福運回家說了母親的話,陶留貴遺憾不能放鞭炮,但老妻的話得听。
讓兒子去訂酒席,把付家人請來,給豆家送去兩桌。
陶福運直接去六六順定了幾桌,幫襯別人不如幫襯自家。
陸氏歡喜的直抹眼淚,楊氏給她擦淚。
「三嫂,別哭了,大娘還說要給小七他們做媳婦,哭多了該看不見。」
自從那天把楊氏母女們接到陶家,一直留在陶家住著,楊氏覺得有事,問了陸氏,她只是說韓炳捎了話讓這麼做。
等人販子抓到後,陸氏才給楊氏說了,嚇得楊氏更不敢離開陶家,專心等著韓炳回來。
心里慶幸嫁給韓炳,不然她們母女流落在外,還不定有什麼下場。
陸氏听楊氏的話,收了淚,說道︰「我是高興,不哭了,一會去街上買布料,以後小七也能穿綢緞了。」
楊氏道︰「我和三嫂一起做,我家娟兒秀兒都能幫手,咱幾個一天就能做好。」
陸氏應了,楊氏女紅好,有她幫忙時間趕得及。
拿著銀子匆忙去買面料,叫上葉田卓,一是他會買東西,二是直接讓他挑自己喜歡的顏色。
491
岑溪農問道︰「皇上有沒有問你爹?」
葉田卓奇怪︰「問我爹干嘛?好像沒問。」
岑溪農笑了,這才是個簡單的人。
簡單的人活著更快樂。
「想沒想過你父親調入應天府?」
葉田卓激動了,急忙問道︰「你有消息了?我爹會調到應天府?我當然希望我爹能調來了,這樣我就可以留在,以後我們就能夠經常見面,妹妹也不會離娘家太遠。太好了。」
岑溪農哭笑不得,道︰「我就是這麼一問。」
「沒有確定的事,你可不會隨便一問。銀河,你給我說說唄。我爹會在哪里任職?會不會升官?」
「我瞎猜一個,不過是我自己瞎猜哦。應天府尹不是有個空缺,我覺得你爹的性子挺適合。」
葉知府心細,而且有耐心。應天府尹說起來就是管整個應天府上上下下的瑣碎事。大事輪不上他,有刑部,吏部,各部門。嚴重的事有大理寺、督察府之類的官衙,皇親國戚有宗人府管理。
小將軍曾經說過,應天府尹就是一大管家。大事往上報,小事自己解決。
岑溪農在葉家住過一段時間,算是了解,說起來葉知府還真的挺勝任這份職務。
葉田卓想起以前的馮府尹是胖球堂伯,听說會因為上次的事丟官,他臉上沒了笑容。
「這個……這個……我讓胖球他堂伯丟了官,我爹再搶了他馮家的官,你說胖球他不恨我呀?」
岑溪農說道︰「朝廷上官員調動哪能因為個人之事決定。上次的事,哪怕你不出頭,早晚也會有事情發生。他丟官是他無能,不能把這個事情,賴在你頭上。如果他對你有微詞,這樣的人不交也罷。還有,你爹去哪做官,是皇上說了算。不會因為你這次的功勞獎賞你父親,只能說明你父親能夠承擔起這個職務。你不要有任何負擔,這些都和你沒關系。」
葉田卓點點頭道︰「我听你的。」
心里有點亂,高興,激動,沒心思留下來陪原河說話,趕緊告辭。
回到陶家,自己偷模寫封信,不是背著陶家人,因為這件事情沒有定數,自然不能亂說。
寄信不安全,找來他身邊的長隨,再三囑咐,一定要快馬加鞭把信親自交給他父親。
而在皇宮,葉田卓他們走後,皇上問外甥︰「你說該給他倆個什麼品級?好歹立了功,又是年輕人,得給那些人看看,別把子孫窩在家里,走出來做事,有功分賞,靠自己不必靠爹娘強。葉知府的庶子,一個很好的例子嘛。」
羅志豪說道︰「我哪知道要獎什麼?那些彎彎繞繞我頭疼,別問我。」
皇上知道他啥意思,不該管的躲遠遠,誰都說他比皇上親兒子都像皇上,總有人會胡思亂想,有故意的,有多事的,總會在太子跟前裝著無意說一兩句。
「問你,不是你和他們熟悉嗎?總要適合他們,還得說出來好听。」
羅志豪呵呵,就知道皇上舅舅想來個假大空好名聲的獎勵。
「皇上。」
羅志豪一旦稱呼皇上,那意思就是他說的話是鄭重考慮過的。
「皇上,葉田卓將來所做的對大齊太有用了,我覺得他年齡和太子同齡,如果給太子當冼馬挺合適,田卓性子開朗,為人坦誠,以後輔佐太子,皇上認為如何?」
皇上微微點頭。
外甥這是把自己撇開,以後葉田卓父子就是太子的人。
「陶哲孝我要留下,他的功勞給個雲騎尉,皇上覺得如何?」
皇上說道︰「一個從五品冼馬,一個正六品雲騎尉,也行。」
本來他只想兩個都給從六品武騎尉的,從六品以下的武勛沒有俸祿,只有個名聲。
「那就下旨吧。」
第二天,宣旨太監來到陶家,陶家全體人上來接旨,陶福運塞給太監一張銀票。
然後,陶家沸騰了。
陶留貴激動道︰「福運,趕緊去給你娘報喜,再買鞭炮回來,咱陶家也有官了,給祖宗上香!」
陶福運更是歡喜,親兒子是從六品,以前敢都不敢想的事。
他哎了一聲就往豆家跑。
陶姨姥听了消息,嘴都哆嗦了,頭一回在人前失態,兩手緊搓,哎呀哎呀的。
「祖宗保佑!保佑我陶家!回去給你爹說,別放炮,大鐵娘不是說過,做人要低調,從六品對咱家是喜從天降,在應天府算的了什麼?這才剛開始,別惹眼。自家訂桌菜慶賀慶賀,給田卓和小七做身新衣裳,讓你媳婦做。回去交代田卓,給他爹報喜,他年紀小,做事不穩重,你多叮囑他點,去了衙門好好做事少說話,多說話得罪人。」
陶姨姥說一句,陶福運哎一聲,屋里的人給陶姨姥道喜,她樂呵的說道︰「沾了大鐵娘的光,我給大家發紅包,一起歡喜歡喜。」
付昔時說道︰「是小七自己能干,哪是沾了我的光?姨祖母,恭喜恭喜,一個孫女婿一個親孫子,這可是大喜,等桂菊成親,我給添妝,我陶家的閨女也十里紅妝嫁人。」
陶姨姥樂得眼楮一條縫,道︰「那姨祖母就多謝你了。
包姥姥站在外面,眼淚流出來,陶福運對著她行禮,並沒稱呼,有走時錯身而過時,小聲說了句︰「娘,你放心。」
包姥姥使勁擦眼淚,轉身去了西屋。
正屋關著門,沒有人看見,五姨姥看見堂姐失態,模樣並不像只是為外甥歡喜。
陶福運回家說了母親的話,陶留貴遺憾不能放鞭炮,但老妻的話得听。
心里那個高興呀,我陶家要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