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定的是加急,十七晚上交貨。
付昔時抱著一堆衣服回家,家里人吃驚。
豆渣接過包袱問道︰「這是干嘛?」
「我定的衣服,明天比賽穿。」
打開一看,花花綠綠,豆包氏道︰「又不是沒衣服穿,花那錢哪。」
付昔時道︰「不一樣,衣服也是招牌,以後咱店里就穿統一的服裝。」
豆渣嚇,忙說道︰「你不會讓我也穿成這樣?」
付昔時笑道︰「你想穿我還不願意哪,大鐵他們的爹應該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穿淨色,顯得文質彬彬。」
插播一個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換源神器。
豆渣咧嘴笑了,豆包氏看一眼兒媳,心想,臉皮真厚。
付昔時抱著衣服帶著兒子們回東屋,先給他們換上,頭上用花布條裹倆小揪揪。然後自己換好,帶著兒子們出去。
正屋里,豆包氏已經換好了,胖胖的她整個一個花菜疙瘩,眼楮直瞅豆老爹,眼里有絲含情脈脈。
付昔時︰油燈讓我花了眼。
豆渣見五個花朵,大小胖瘦不一,不,三個小的一模一樣,場面……
豆全柱……
付昔時︰「好看吧?」
豆陳氏道︰「好看。」
三胞胎這會還沒小小子和小姑娘穿什麼衣服之分,看著祖母親娘和他們穿一樣,笑嘻嘻。
焱華隔著二鐵搗搗大鐵,大鐵不知讓他干啥,詢問的眼神,焱華小聲道︰「害蟲。」
大鐵去拿他的木勺,順便給兩個弟弟把木鏟木棍拿來,三人扛在肩上。
「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正義的大鐵正義的大鐵。」
付昔時快笑死,真像三個花害蟲。
第二天,初賽,豆家歇業,大門寫了公告,參賽去了,想看熱鬧的去東山樓。
這次比賽東山樓友情提供場地,店里一層場地大,又有二樓三樓。
東山樓的杜東家以為官家打著比賽的名義到時讓各家捐款,反正和衙門扯上除了要銀子還能有啥好事?
但盡量在付出的同時得到些好處是每個商人的想法,所以東山樓提供場所,也就三天不營業,當給自家酒樓宣傳了。
可葉知府來看了下,說在店里比賽老百姓看不到,還是在大門口好。
杜東家……
難道這個知府還想從老百姓身上刮層油?
只能听從安排。
可是,葉知府安排人在大門口搭建台子,沒折騰他們,杜東家不懂了。
付家一大早的來了,陶桂芳留下看鋪子,其他人全來了,看家豆家五個花朵,全體無語。
付原河道︰「大姐,你們要去賣藝?」
因為看見三個外甥手里拿著家伙。
付昔時道︰「對呀,做飯也是門藝術,今天是展現藝術,也可以說是賣藝。」
付原河……
好吧,勉強算是。
陶家人還沒回來,丁靖祥和堂弟來了,說他祖父祖母已經去東山樓。付昔時讓男士們拿著家伙事,鍋碗瓢盆和食材,一大幫人去了東山樓。
到了那,喝!人真多。
葉田卓早就等著哪,看見他們過來,上前道︰「等了半天了,快,我帶你們進去。」
台子前面有幾排座椅,能進去的不是貴就是富,四周有衙役守著,其他人在外邊站著。
葉田卓說不算三胞胎只能帶進去三個,豆全柱付二棟和付原河進去了。
葉田卓把他們領到前排坐下,周圍人都看一模一樣的三胞胎,不知是知府家的啥親戚,因為看見知府公子領進來的。
付昔時和豆包氏則去了酒樓,要在里面準備。
時辰到了,葉知府上台說了開場白,沒有文縐縐,說民以食為天,舉辦這個廚藝大賽,為了鳳陽府百姓的生活發展,之後是重陽節的菊花展,以後還有圍棋賽等。
最令人意外的是,葉知府說之前通告的三場比賽改為一場,參賽店鋪的菜,葉知府和十位評判人員前幾天從各家買回去品嘗過,這次參賽的是入選的店鋪。
這個知府做事真讓人意想不到,杜東家心想,他都不知道,買通衙門里的人都沒給他露過口風。
付原河看了眼葉田卓,他也一臉茫然,看來是不知道。
那麼今天參賽的就是十家了,付原河之前還想,那麼多參賽的人全部現場做菜,那得什麼時候結束?
葉知府肯定也想到這個問題,提前解決了。
說完話,葉知府又介紹了十位評判人員,上台十個老人家,看著穿著富貴,不知什麼身份。
葉田卓小聲說道︰「這十位太爺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吃,我爹也不知道從哪里打听出來的,請他們當評判。」
付原河微微一笑,這就是大姐說過的吃貨,美食家。
然後就是十位參賽的店鋪上台,東山樓的伙計跟著拿各家的食材和廚具。
每家上台介紹,杜東家是第一位,東山樓的東坡燜肉,參賽者是他兒子。
豆家是最後一個上台,豆包氏一看台下,頭暈,手腳不知往哪放,跟著兒媳走。
付昔時走到正中,一抱拳,說道︰「參賽者︰豆家拉面館,參賽項目︰千絲萬縷銀絲面。」
廢話少說,直接上干貨。
豆包氏下意識學著三胞胎九十度鞠躬,太胖,一頭要栽過去,付昔時伸出左手一把拉著她,穩穩站著。
豆包氏趕緊站穩,一臉通紅,眼都不敢抬。
眾人哈哈笑,不知哪個店,有啥關系能入選前十名。
然後各家在一張台面上準備,時間是半個時辰,因為有些菜要燜要炖,來的店鋪也不會拿個小炒來參賽,一般都是店里招牌菜。
豆家拉面也得提前醒面,婆媳倆分工,豆包氏和面,她低頭干活,不看別人,只看兒媳,兒媳讓她干啥就干啥。
面對這麼多人嚇死她了。
付昔時能理解這種情況,她語氣盡量柔和,一步步交代婆婆,因為胖婆婆嚇得不會做事了。
帶來了四個砂鍋不說,還帶來了提前定制的四個爐子,剛好放砂鍋用來炖或者燜食物。
付昔時準備小菜,酸甜口的燒素雞、咸香口的鹵豆腐、酸辣口的辣千張、鮮味口的拌豆皮。
辣是用陶姨姥愛吃的蒟醬,她讓三表舅幫她找了好多備用。
素雞是千張卷成圓棍形,捆緊煮熟,帶來的就是煮熟過的素雞,現場切片過油,加調料炒制後,再放鍋里燜一會,而鍋里的湯汁是付昔時調制過的。
鹵豆腐里的砂鍋里是半個肘子,辣千張其實可以直接涼拌,付昔時想和其他配套,也用砂鍋燜,反正豆家的千張就是燜一個時辰也不會斷開。
拌豆皮是用油豆皮做,這個不能炖或者燜,太薄。砂鍋里是一整只不大的雞,先炖著,時間差不多,油豆皮里面一過,撈出來放涼再切絲涼拌。
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豆家,別家做菜沒啥特殊,這個豆家,一上來帶著四個爐子和砂鍋,不是做銀絲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