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月春風似剪刀,風涼心熱,街上的人揚起了希望的笑容,陶家人全部因為朝廷的表彰興奮。

誰也沒想到給付原河獎賞五十兩,陶哲偉二十兩之外,還認命陶哲偉為衙門縣吏。

這可不得了,縣吏雖然沒有品級,但以後陶哲偉就是衙門吃公家飯的人。

上封縣縣令親自書寫字幅︰義勇之家。

陶家人的心全部是撲通撲通跳,指望能得到獎賞,以為會有賞銀和口頭表彰,那也不錯。

但這實打實的縣吏一職落在陶家,欣喜若狂。

陶留貴陶姨姥熱淚盈眶,帶著全家對著應天府方向磕頭謝恩。

郭縣尉親自過來送賞銀念表彰,他也沒想到,幸好和陶三關系一直不錯,以後沒準陶家還能進一步。

陶福運悄悄塞給郭縣尉一張銀票,說多謝他幫忙,郭縣尉說哪里哪里,是陶家的功勞。

送走了郭縣尉,陶姨姥讓長孫把銀兩給付原河,這次陶家有此榮耀是豆付兩家的功勞。為何給付原河賞銀五十兩,虧得他火燒叛軍,他要是成年,得到的就不僅僅是賞銀了。

付原河對進衙門做事不感興趣,對銀子感興趣,很高興能白得五十兩,陶家給他的他不要。

陶姨姥接過銀子,放到付原河手里,道︰「好孩子,本來就該是你的,那天幸虧你,不說我陶家人能保全,整個陶家鋪能保全也幸虧你。本來姨祖母另外要給你銀子,朝廷給了,姨祖母省下了,你拿著,不是說要孝敬爹娘嘛,沒銀子拿什麼孝敬?听話啊。」

付原河收下了,把五十兩銀子給了付溫氏,道︰「娘,留著給我做好吃的。」

又把二十兩遞向豆全柱,道︰「干舅舅,伯父,我還得稱呼先生,這些給先生,辛苦教我讀書,這是學生孝敬先生的。」

豆全柱沒接,剛想說話,見付原河把銀子交給了兒媳,也就是付家小兒的大姐。

「先生,干舅舅,伯父,銀子給我大姐,讓她給先生做好吃的。」

豆全柱囧,難道所有人都和你還有陶家三房小兒一樣,惦記著吃的?

付原河心想,給你你還不是要交給媳婦,你媳婦和我大姐不對付,她不會給我大姐,還不如我給我大姐。

付昔時秒懂,接過來,心想我先拿著,回頭這個干弟弟用錢時我再拿出來,不然公爹拿了就是婆婆拿了,難道我還問婆婆要我弟弟給的銀子?

豆包氏眼巴巴看著銀子被兒媳拿了,真想瞪丈夫一眼,你倒是接過了再說話呀,只要你接過我拿上拿過來。

豆渣美呀,我小舅子真懂事。

陶姨姥笑道︰「這麼說也對,豆渣媳婦拿著,以後要好好孝敬公婆和你祖母。」

付昔時清脆答應著。

付二棟夫妻歡喜,收養的兒子有此榮耀那是給付家長臉,跟著包姥姥投奔陶家,多少底氣不足,這會昂起胸收獲稱贊。

胡氏更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陶哲偉是她長子,不管是仗著誰的功勞,這實打實的賞賜落在她大房頭上,賺再多錢沒門路又沒有個功名,也當不了縣吏,听說有人拿錢捐個功名,那也是名稱,沒正兒八百吃朝廷飯。

張氏淚眼朦朧看著自己丈夫,拉著兒女,跟在婆婆身後。

二房三房羨慕,陶哲孝心情澎湃,總有一天,他也要給陶家光宗耀祖。

「老大和老大家的,」陶姨姥道,「你們去聚仙樓,定三桌酒席,要最上等,今天不做飯,讓酒樓送來,咱也嘗嘗最上等的席面是什麼樣。」

陶福全和胡氏快快應了,回屋拿了銀子出去。

付昔時不知道縣吏是干嘛的,為何陶家激動成這樣,問了豆渣,明白了。就好像前世一個菜市場賣砂鍋的兒子,小學都沒畢業,一下成了公務員,那全家不得樂瘋了。

豆渣之所以知道,那是因為他大姐夫在衙門里說是書辦,沒有編制,衙門發薪水,年年盼望能有朝廷發薪水的那天,就是轉正成為縣吏。

付昔時了解後更能體會陶家的欣喜,天上掉餡餅呀,砸在嫡長房身上。

陶姨姥和陶福運知道,這個賞賜給陶家任何一個人都一樣,給了陶哲偉是因為他是長子長孫,豆渣夫妻可惜不是陶家鋪人,不然更應該給她倆和付原河。

吃了飯,陶姨姥把長子長媳私下叫過來,說了這話,「你們別在人前太得意,要說功勞,付家最大,可惜不是咱陶家鋪人,不然輪不到哲偉,咱陶家那天去的人不少,個個都有功,落到哲偉頭上,本來是好事,別讓你倆忘乎得以自持高人一等把親兄弟親佷子都得罪了,到頭來害的可是哲偉。」

陶福全趕緊道︰「多謝娘提醒,我得把住,剛出去訂菜恨不得見誰都要說一遍,是我太高興,以後不能給哲偉添累贅。」

胡氏跟著應道︰「是,以後謙虛做人,這是他三叔的話,我算明白了,以前還總想,我兒要是能干了,我可不謙虛,宣揚滿大街人知道。」

陶福雙瞪了媳婦一眼,道︰「這是哲偉一人能干嘛?沒听明白娘的話?是陶家的功勞,不是因為哲偉是長子,輪不到他!」

胡氏趕緊道︰「我心里明白,我就是不會說話,我知道該怎麼做,要謙虛。」

陶姨姥道︰「咱老百姓會說場面話的沒幾個,以後要學,你多看著點原河他娘,別以為人家嘴笨不如你,人家那是不顯山不露水,真要走到台面上,我都不如人家。」

胡氏恭敬回答是,以前沒留意,只是覺得豆渣岳母說話听著舒服,仔細想想,人家那才叫會說話。

胡氏又把兩個兒媳叫過來囑咐一遍,又打算給兒子買兩匹布料,去衙門得穿像樣的衣服。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換源神器】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陶姨姥單獨囑咐陶哲偉,道︰「以後遇事請教你三叔,姜是老的辣,你三叔在市面上混了幾十年,雖然你跟著學了幾年,但處事上面經歷的少,這點比不上你三叔,還有,去了衙門上下打點手頭上得有銀子,不能從公中出,你娘會給你,祖母也給你點,該花的別小氣。」

拿出一些散銀,接著說道︰「平時一起玩的也得請請客,不能讓人說你發達了忘了本,能深交的深交,情面上的也別遠離,說不定以後能有相交之處。」

陶哲偉知道他走出去就是代表陶家一大家子,為人處事可比做買賣難,這是三叔說的話。

興奮之余又有了壓力,這個跨越對于他來說壓力好大。

陶家整個喜氣洋洋,陶哲偉準備好了要去衙門當值,街坊四鄰來恭喜的人不斷,陶姨姥每天穿戴整齊還戴了個金釵,金手鐲,端坐著接待前來道喜的客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