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那就請鶯老板在此喝會兒茶,我去安排安排。」

先前鶯歌沒有挑選姑娘,李夫人自是覺得她沒看上自家孩子,突然收到拜帖,也只當她是要來收一兩個回去暖暖場充充數打打雜,所以就把這三個訓練有成的姑娘里還算不錯的推到了鶯歌跟前。

這一批訓練好的鶯老板都看不上,李夫人此刻若是不拿幾個好苗子出來,她這里的名聲怕是要沒了。

雖說還沒訓好的苗子比訓練有成的賣不上價,但好苗子留在自己手里也不一定能訓成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姬。

若是能將好苗子送到能訓出廖仙兒的鶯歌手里,雖說還得等些年才能看到苗子出類拔萃,可那也是值得的,苗子出自她這里,也代表了她的眼光。

這生意,誰也不是只做一兩年的,總得為七八年後做打算。

而且苗子留在自己手里,還得供吃供穿請女先生呢。

有些苗子小時候看著可愛,七八年後,卻爛在了手里的事情也不少,容貌這方面不可控不說,身高最是惱人,有些孩子就是不長個兒,體現不出身段兒,哪兒能招男人喜歡。

李夫人這般安慰著自己,親自去了內院,將半大的孩子,以及剛來的孩子里,容貌在她看來都絕佳的孩子一並選了四個,送了過去。

在李夫人離開的時間里,柳茹月也規規矩矩的伺候著,並沒有和鶯歌過多交流。

李夫人帶著孩子們過來的時候,鶯歌只一掃,也知道那天看到的孩子不在里面,都不用詢問柳茹月,她便道,「這就是李夫人覺得的好苗子?」

李夫人踟躇這上前,「這,難道還不是好苗子麼?我看著絕對不錯的。」

鶯歌哀嘆了一聲,「李夫人訓揚州瘦馬也不是一兩日了,怎地還不清楚有些好苗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麼。」

這個道理李夫人當然知道,先前一路上安慰自己那些話不都是以此為理由的麼。

都張羅開了,若這一筆生意做不成,李夫人還是有些不甘心,「鶯老板眼力比我厲害多了,要不這樣,我也知道好苗子不一定長得好,但有些孩子小時候看著不咋地,長大後卻很是不錯,我把所有孩子都叫出來,鶯老板再看看~?」

鶯歌點頭,「好吧,來都來了,我也不想空手而回,那就麻煩李夫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叫出來吧,不管脾性如何,在我看來有點個人特色的孩子,經過教也能有個人的魅力,有些男人就吃這一套嘛。」

既是全都要帶出來,也不用李夫人去一一精挑細選,直接對嬤嬤命令道,「去把所有小孩子都帶出來。」

鶯歌想起那像雪蓉的孩子鼻青臉腫的模樣,哪怕她方才說了那些話,也擔心這李夫人的嬤嬤理解不了,可能會怕得罪貴客不帶受了傷的孩子上來,「孩子多不多?若是孩子多,我便讓羅嬤嬤去幫個忙。」

哪兒有讓客人搭把手的道理,可李夫人也明白鶯老板恐怕是想讓她的嬤嬤一路上觀察一下孩子們天然的脾性,羅嬤嬤也就一個下人,也不算什麼貴客,李夫人點頭,「陳嫂,你就帶著羅嬤嬤一並去帶孩子們上來吧。」

羅嬤嬤也就是柳茹月,從鶯歌身後走出來,略一施禮,跟著陳嫂一並離開了茶室。

經過這些日子對花樓和私宅的了解,柳茹月也知道這李宅大概是個什麼水平了,之前廖仙兒能成為那般的絕色,排除天分之說,是月兌離不了她的出身的,以及她們府里,她那後娘就訓練她一個孩子,所有的資源和心血都傾注在她一個人身上。

廖仙兒當然能比別的姑娘厲害。

這李夫人府上,買來的孩子一看就不少,這麼多孩子,在有限的師父教導下,能學成什麼樣子,那是真的看天分了。

柳茹月都有些懷疑,以這里的條件當真能訓練出上一世那般的雪蓉麼?

或許,這次又找錯了?

心中的不確定和害怕不斷擴散,柳茹月也知道,既然來了,還是得親眼見證才行。

陳嫂先是帶柳茹月到半大孩子們訓練的地方,六個半大姑娘擠在亭子里學曲兒,稍顯擁擠。

這些十二三的孩子,不用細看,柳茹月就知道不是她們,但為了不露餡兒,她還是點了點頭。

萬一雪蓉不在這里,她又暴露了芸瑛坊好像在找某個孩子的消息的話,將來她們再去別的私宅找孩子,就更加困難了,其他花樓肯定會給她們添堵的。

陳嫂訓導了一番,帶著規規矩矩排著隊在兩人身後的半大孩子,又去了更小的孩子們的課堂。

女先生正在教她們識字。

揚州瘦馬和窯子里的姑娘自然不一樣,窯姐兒只學如何讓男人盡興,揚州瘦馬卻是以才女為招牌的,識字是基本的。

雖說不一定教了就一定能成才女,但個人身價和未來如何,姑娘將來是幾兩銀子過夜錢還是千金只為一笑,就是從斷文識字開始區別開來。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樣的偷書票了,快來偷好友的書票投給我的書吧。

陳嫂也明白了羅嬤嬤跟來的意圖,帶著她在窗口處靜靜的觀察上課的孩子們,並沒有直接進去。

半大的姑娘們也乖巧的沒有聲張,或者說,她們大氣兒都不敢出一個,就害怕表現不好,會受磋磨。

柳茹月透過窗戶縫,掃過一張張課桌,只能看到孩子們的背影。

這里面的小姑娘有十四個,盤坐在地上,听著女先生授課,這里比那亭子里更顯擁擠了。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女先生自顧自的念了一遍《三字經》,下面的孩子也不知有沒有听懂。

「我方才念的是《三字經》,可有曾學過的麼?」女先生放下書,看向下方的孩子們。

小姑娘們或是黯然,或是畏懼,一看就才來不久,對陌生的地方有些害怕,先前受的教訓讓她們不敢隨意表達自己。

女先生和外頭正經女先生也是不同的,她的任務不僅是教人識字,也是為了教導這些孩子規矩,讓她們盡快接受這里的生活,此刻自然也得開導她們,拉近與孩子們的關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