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章四五八 三年三戰(11)

乾符十五年,秋。

齊魯大地,青州。

與狄柬之齊名的張仁杰,停馬路口,望著不遠處的青州城,面色復雜。

青州是平盧節度使的治州所在。

自從博爾術攻掠齊魯以來,齊魯州縣淪陷不少,兩個節度使的兵馬都被打散,現如今,整個齊魯的大局,就靠平盧節度使撐著。

好在經過一兩年的鏖戰,博爾術的兵馬傷亡不小,加上後援不濟,攻勢已經乏力,戰局平穩下來,已經數月沒有大戰。

因為齊魯的重要戰略地位,朝廷對平盧的支援力度不小,各種取自江南的物資財帛,乃至招募的義勇、修行者,都通過海運源源不斷抵到了青州。

眼下,平盧節度使堪稱是兵強馬壯,雄踞一方。

前段時間,宋治在縱觀國戰大局的現狀後,向平盧節度使王師厚下令,讓他在秋八月,調集重兵反攻,奪回被天元大軍侵佔的淄州,扭轉齊魯大地的攻守大勢!

宋治下達這樣的命令,是有原因的。

乾符十三年到乾符十四年,大齊敗多勝少,不斷丟城失地。

汴梁東面,趙玉潔從曹州南部退到了宋州南部,兗州也沒守住;汴梁西面,鄭州、洛陽、許州、汝州都丟了。

整個中原,前左右三面都已經淪陷的汴梁,單獨凸在前面,只靠著東南面的陳州、宋州,才不至于孤立無援。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汴梁釘死了沒有失守,穩住了中原核心。

在這一階段的戰爭中,大齊雖然敗多勝少,但也給北胡大軍造成不少殺傷,沒有像國戰初期那樣,一觸即潰,各地駐軍也沒有如河北的大軍那般,望風而敗。

乾符十四年到乾符十五年這一年,經過兩年不斷進攻的北胡大軍,不可避免兵鋒減弱,各地遂相繼穩住了陣腳,大部分節度使都能守住城池。

入夏以來,黃河南岸的北胡大軍,已經沒有像樣的大勝,絕大部分地方的軍隊,在攻勢不順的情況下,都停止了進攻,養精蓄銳。

河北雖然有援軍南下,但因為各地義軍的牽制,能抽調的兵馬實在太少,一萬兩萬的,根本不解決問題。

因為義軍的堅挺,激勵了河北民心,所以綠營軍的規模,一直沒能有效擴大。

綠營軍雖然在跟義軍交手,不斷有戰損的情況下,還能維持十余萬的規模,但也只能配合各地北胡駐軍應付義軍,無力南下。

黃河南岸的北胡大軍,後援乏力,戰損就是實打實的。

他們畢竟是異族,就算強征地方青壯,逼迫他們參戰,後者也總是逃竄,一旦戰事激烈,兩軍陷入混戰,還經常臨陣投靠王師,反戈一擊,根本沒法用。

而大齊軍隊的後援,卻是源源不絕,戰死了十萬人,不用多久就有二十萬生力軍。新卒老卒搭配使用,在血火戰斗中,雖然損失不小,但形成戰力也快。

大齊雄厚的民力物力,已經體現出巨大作用。

此消彼長,到了眼下,中原戰局趨于平穩,各地的節度使守住地盤,沒有太大問題,雙方漸漸陷入了對峙之局。

在這種情況下,宋治審時度勢,決定在局部戰場上開始反攻!

他選定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平盧節度使。

張仁杰在城門匯合了迎接的官員們,由對方領著進城。

「廉使軍務繁忙,今日無暇接見張大人,大人就在驛館先歇息半日,有什麼需要,只管吩咐就是。」領頭的官員,把張仁杰帶到了驛館。

他嘴中的「廉使」,是節度使麾下的文官們,對節度使的習慣稱呼;至于軍中將校,則更喜歡稱呼節度使為「軍帥」、「大帥」。

張仁杰身為天子使者,而且是三品大員,到了地方,王師厚不親自出迎也就罷了,竟然還不肯當日見面,張仁杰難免不滿。

但他並未多說什麼,就在驛館等了一日。

到了第二天,當張仁杰穿好官服,準備去見王師厚時,卻被昨日的官員告知,王師厚在軍營處理緊急事務,暫且無法分身,請他稍後。

這一等,就是一整日。

黃昏時分,官員向張仁杰賠罪,說明日一定能見王師厚。

第三日也沒有見成。

第四天同樣沒見成。

「王師厚這是目無聖上!大人,下官看,王師厚眼中已經沒有王法綱紀了,應該立刻稟報陛下,將他捉拿治罪!」隨行官員憤怒的向張仁杰進言。

張仁杰的憤怒並不比屬下小。

可他沒有發作。

只是到了第五天,一大早他就梳洗完畢,帶著隨行官員,擺開天子使者的儀仗,不顧接應官員的阻攔,直奔節度使府邸而去。

「張大人,廉使去地方巡查防事了,沒在府中,大人現在過來也見不到,不如還是回去歇息,等廉使一回來,下官一定立馬稟報!」

到了節度使府邸大門前,接應官員還在苦口婆心的勸說。

「本官就在府中等,爾等退下!」張仁杰大步闖進府門。

這一等又是半日。

半日後,張仁杰終于見到了王師厚。

對方風塵僕僕,的確是從外面回來的。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他張仁杰都到青州好幾天了,對方不見他,還跑去地方巡查什麼防務,本身就是大不敬。

「張大人,讓你久等了。本將前日接到探報,淄州的胡子有集結兵馬來犯的意圖,所以這幾天軍務繁忙,還請張大人多多擔待。」王師厚笑著抱拳說道。

張仁杰壓根不信對方的話,他也無意跟對方掰扯,直接拿出天子敕令,說起正事︰讓對方立即著手準備,最晚一月後攻打淄州。

「張大人,你不了解平盧的情況,本將這里兵少將寡不說,軍械甲冑也是大大不足,經年征戰,糧食欠收,傷員滿營,戰死的將士,很多連撫恤都發不齊。

「在這種情況下,能守住青州等地已是萬幸,哪里有力量主動進擊、攻打城池?」王師厚接過敕令,卻是連連搖頭,向張仁杰大倒苦水。

張仁杰深吸一口氣,勉力壓制住怒火︰「王將軍這些理由,已經跟陛下說了幾個月了。

「可這幾個月來,陛下從江南調派了那麼多物資糧秣過來,早已足夠十萬大軍征戰一年所用,王將軍還在推辭,究竟是意欲何為?!」

原來,張仁杰之所以親自到青州來,就是因為王師厚拿了錢糧卻不辦事。

朝廷每次催促他進兵,他都說物資不夠,而且屢屢向朝廷獅子大張口,問題是朝廷給了物資後,他還是不動彈。

這讓宋治如何能不憤怒?

可他憤怒也沒用,青州遠在齊魯大地,眼在南京金陵的宋治,根本夠不著他,距離他最近的趙寧與趙玉潔兩人,也不可能出兵去攻他,連脅迫都不能。

一旦王師厚造反,投靠了北胡,把青州等地拱手相送,那齊魯就完全落入了敵手。

「將士們孤懸青州一隅之地,面對的是北胡強敵,背靠的是汪洋大海,左右都沒有呼應、援引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將士依然擋住了北胡進攻,為朝廷守住了齊魯最後一塊地域,靠得是什麼?

「是本將源源不斷的賞賜!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將士們拿了錢養家,不再擔心妻兒的生活,這才甘願拼命!

「朝廷送來的那些錢糧,只夠平常時候發餉,可買不了眾將士的命!」王師厚並不在意張仁杰的質問,反而理直氣壯的說出這番話。

張仁杰被氣笑了︰「那依王將軍的意思,朝廷還要給你多少錢糧?」

「想讓眾將士去攻打堅城,非得再有千萬金的軍餉不可。張大人,你要知道,那些進入軍中的江湖民間修行者,可不是那麼好驅使的。

「至于攻城所需的甲冑、符矢等軍械,則還要更多。

「守城不必人人著甲,攻城則必須人人著甲;守城有擂石滾木可以就地取材,攻城則需要大量箭矢、盾牌,尤其是符矢符盾;守城傷亡小,攻城傷亡大,必須招募更多青壯勇夫」

王師厚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跟張仁杰一筆一筆的算賬。

張仁杰氣得一佛出竅二佛升天後,反而平靜下來。

他知道,王師厚就是仗著自己的位置重要,要挾朝廷。

在他來之前,宋治就已通過飛魚衛知道了,朝廷運到青州的錢糧,很多都進了王師厚私人的腰包,被對方用來豢養了一大批只效忠他個人的修行者。

除此之外,王師厚索要錢糧的核心,是招兵買馬;再用重金收買軍中將校,讓對方成為他的死忠。

一言以蔽之,王師厚就是用朝廷的錢,來擴大個人的實力。

正常情況下,朝廷怎麼都忍不了王師厚這種行為,可眼下不是正常時候,而且天下的節度使,很多都是這個德行。

在擁有地方軍政大權,建立自己的藩鎮後,節度使們就把藩鎮看作了自己的地頭。

為了保證自己的藩鎮足夠強大,能夠抵抗北胡進攻,不至于丟了藩鎮一無所有,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借口,向朝廷要錢要糧。

在實力大增後,他們又不想主動進攻北胡,以免自己的實力折損過大。

總的來說,在抵抗北胡進攻時,節度使跟他們的軍隊,都很拼命,發揮了宋治想要看到的作用,並切實穩住了國戰大局。

如果沒有這些節度使,大齊不可能這麼快就遏制住北胡大軍的攻勢,各地的駐軍一旦戰事不利,很可能還是像河北地的軍隊一樣,潰敗逃散。

但在需要他們反擊北胡時,他們就不那麼頂用了。

問題是朝廷拿他們也沒轍,宋治現在根本不能對這些節度使怎麼樣,戰場需要他們,容不得差錯。

要撤換一兩個節度使不難,但改變不了大勢,撤換的節度使多了,就會人人自危,這無疑是自亂陣腳。

張仁杰最終跟王師厚沒談攏。

這是必然的,前者想要後者為國而戰,所以希望用平常的錢糧標準,或者是多個幾成的份額,驅使後者進攻北胡大軍;

而後者眼中只有自己的榮辱,只願為自己而戰,想要他主動攻堅,朝廷必須給他幾倍于平常的錢糧,讓他能趁機擴充兵馬,保證就算戰事不利,也得大于失。

張仁杰回到驛館,當即寫了折子,派修行者連夜送回金陵,請宋治拿主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