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54章 金秋之啟四境傳四捷

今年這個中秋節,老李過得有些不是滋味。

盡管今年沒人和他搶樂師歌女,叫他在甘露殿內辦了一場盛大的歌舞party;盡管後宮一派和諧,叫他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宵;盡管內朝眾臣都很有眼色,各地也多呈現祥瑞,叫他難得的龍顏大悅。

但,很不是滋味。

皇帝心里苦哇!

眼下四境紛爭,戰火荼毒,他僅有的十一個,咳不,是五個成年皇子,俱都在外領兵,抵抗著國家的敵人,連過節都無法回家與親人喝杯水酒。

日前他宣詔給各殿賜下節禮時,都不敢瞧那幾位兒媳婦看他的目光。

往常,這等心境下,還有個裴寂能察言觀色,替他開解。而今這位好基友也落入突厥手中,生死不知,竟使得他身邊連個說話之人都沒有了。

所以盡管吃著山珍,品著佳釀,看著美人婀娜,听著絲竹悅耳,但,很不是滋味!

李淵隱隱有一種感覺,似乎他離那執掌神器、牧守四海的至尊之位越近,他就離快樂越遠。

日前兵部奏報,李建成親率本部與李子和、段德超、李大恩三方合擊,攻破金城,斬首千余,俘獲牛羊馬匹無數,敵將賀遂、索周投降,使得咄苾進兵的腳步停了下來,退到了朔方。

而今受命與突厥談判的使者再次出發,可老李這心里仍舊空落落的。

這可能與他日前下詔褫奪裴寂官職,著有司論罪有關。

針對其違令冒進又在軍中聚賭,以至兵敗的結果,門下省與兵部討論,已然奉上奏折。可送到他這邊,就沒了動靜。

這折子要是批了,以後就真的再沒人和他聊天了。

「呲溜~~嘶哈!」

甘露殿內,被五名「衣衫襤褸」的才人簇擁著听歌的某皇帝喝下一杯不知滋味的宮廷佳釀,嘆了口人生寂寞的濁氣,嘴角未及掛上婬,咳,強顏的歡笑,便隱隱听到外間忽然吵鬧起來。

「嘶,何人在外喧嘩,攪擾朕的雅興?給朕拖下去,砍了!」

某皇帝瞪起醉眼大喝,一旁隨侍的張半月急忙攏著袖子跑出。可待過片刻,聲音不但未止,反而越發大了。

後者匆匆跑回,臉上掛著不知是忐忑還是茫然。

「聖人,這,外宮而今在值的百官俱都涌到了甘露門,嚷著要面聖,許是發生了大事!」

「什麼?」

老李懵然抬頭,心下咯 一聲,進而發出一身冷汗來,連酒都醒了大半。

「你是說,值守的百官都來了?」

「是呢!」

張半月跪在門邊,揣著忐忑道︰「奴婢問過了守門的兄弟,外間陳尚書、蕭尚書等俱都在列,各省郎官、門下、書吏也都跟來了,好多人呢……」

「嘶,朕今日也沒耽擱早朝……」

門內的皇帝小聲嗶嗶了一句,進而抽手起身,再無任何的傷春悲秋,連忙跑向殿外。

不管出了啥事,能叫百官齊來,一定不是小事。

「該不會是裴監……」

老李腳下略快,內心不好的念頭一個接一個,臉色已然哭喪起來。

待跑到甘露門,在翊衛士兵的簇擁下走到外間,不等說話,身前烏央央的人群就嘩啦一聲全都跪了下去。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萬年!」

「啊?」

李淵的表情有些僵硬,突然間听見這種話,大腦都有些宕機。

不是裴寂死了?

好吧,裴寂無論生死,于他而言或許不是小事,但對外間朝臣來說,可沒這麼大的面子叫大伙齊至。

誰管他去死?

大伙是來道喜的。

眼見這貨臉露茫然,情知這驚喜差不多就得,不能太過分的陳叔達等人便相視一笑,各自從袖子里掏出份奏折來,笑眯眯的起身遞了過來。

「這是……」

李淵擺著一副黑人問號臉接過其中一份翻開,先是目光沉凝,緊接著便立時舒展,變得驚疑起來。

這一份,是峽州刺史許紹上奏,言說日前其麾下錄事參軍李弘節、子婿張玄靜破南梁楊道生,後乘勝追擊,已與日前克下荊門軍鎮。

「這,這蕭銑也算一方雄主,怎地麾下兵馬如此不禁打?」

某皇帝揣著糊涂,待翻開另一側蕭瑀遞過來的奏折,疑惑頓消。

不是梁軍不禁打,而是後院起火,顧不上這邊了。

八月十六日,唐軍南路先鋒司馬長安兵進鄂州,于赤壁古戰場大破南梁陳普環部,而後與峽州統軍許智仁合兵一處,于次日攻破荊江口,包圍岳州。

而後李孝恭率後續兵馬,共計戰船百余艘,過君山直入洞庭湖,將華容、安鄉、南縣、朗州、龍陽等軍鎮全數封鎖,對江陵形成合圍之勢。

「好!好!啊哈哈……」

立于門下的某皇帝待草草看罷,嘴角一咧就要放聲長笑。

什麼皇權寂寞,什麼孤家寡人,統統去求吧!朕現在只覺得快樂!

然而還沒完。

都不等他這一嗓子笑完,第三份奏折就被楊師道懟到他面前,叫他的笑聲憋了回去。

這幫人就是故意的。

這一份,內里的東西就多了。

某秦王連同屈突通與竇軌聯合上奏,言說日前某趙王與之聯兵南下之事,詳細闡述了其對三方勢力各個擊破的策略。隨後才是詳細戰報。

目下,齊王李元吉率大軍連克瑕丘、兗州、曲阜、龔丘一線,後與秦王李世民配合,克青石、錦陽二關,陣斬夏軍大將張青特,而後順勢進兵包圍新泰城。

與此同時,趙王李玄霸引天成軍跨海南渡,獲萊州張氏舉族投效,已與日前攻陷穆陵關。

至此,山東境內齊長城一線關隘盡入唐軍之手,已完成對夏軍的戰略包圍,破敵指日可待。

「這,這,嘶,吾兒,竟勇猛如斯?」

某皇帝已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眼楮眨了半天,愣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來。

如果說此前看到南梁破敵的消息使得他心下振奮,一掃連日來的頹廢與空虛的話,那麼他那兩個,咳不,三個寶貝兒子送來的消息,就不僅僅是振奮了。

這等于是在告訴他,唐軍就快贏了。

也就是說,他都還沒來得及得到運籌帷幄的快感,這過程就已然快結束了,留給他的,只有高手寂寞的無盡空虛。

當然了,這還不是消息的全部。

今日百官前來,注定是要把他的感官神經麻木掉的。這邊翻完了楊師道的奏表,都不容他緩口氣,下一份就又遞過來了。

大抵是被最近唐軍這一連串的神操作給驚到了,亦或是江南群豪已看出了而今的天命所向。隨著各方大戰的消息漸次傳開,先是江都留守陳稜奉表降唐,而後江淮杜伏威、宣州汪華俱都向長安奏表,請求歸順。

「而今河北已定,偽夏偏拒一隅,偽鄭困守洛陽,中原一統在即,全賴陛下洪福,臣為陛下賀!」

陳叔達難得捧老李的臭腳,隨著話音落下,周圍面色熱切的群臣便再次跪倒,口誦萬年。

「呵~呵呵……」

老李頗有些不自然的撫了撫胡子,而後嘴角越咧越大,終于,這一次沒人再打斷,使得笑聲在身後甬道的擴音之下遠遠的傳了開來︰

「哈哈哈哈……」

這麼開心且漲顏面的事兒,皇帝當然不會只顧著自己樂的。

一刻鐘後,內宮便傳出中旨,將東南以及江南的捷報在城中宣告,並取消今日宵禁,與民同樂。

長安城在過午之後漸漸喧嘩起來,贊頌之聲不絕于耳,到處都是在談論局勢之人。各坊酒樓照例爆滿,平康坊前的街道也開始堵車。

下值的御史、郎官在贊頌著皇帝的聖明,酒館中的士子在談論幾位皇子的勇猛,街頭巷尾的百姓則是喜于日子紅火,並掰著手指計算自己出征在外的孩子何日能歸家。

在這等蒸蒸日上的氛圍中,北地塞外,卻有幾人在黃沙間掙扎奔跑,面露惶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