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章 瞻風采玄瑛初相見

李大德是擁有獨立書房的。

他所在的這處偏院雖然不大,但內里布局卻是完全按照獨立一房來設計的。不但有區分正房廂房,還有獨立的小廚房、書房、庫房等。只不過自從住進來,這貨除了去小廚房對崔氏指手畫腳外,就沒去過別的地方。

要寫回信,尤其涉及到他英明神武的二哥和二嫂的私事,就沒法口述讓別人代筆了。

書房不大,被桃兒每日擦的一塵不染,整潔的桌面跟新的似的。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李大德就做賊一般的躲進去。攤開宣紙,挑了一支最小號的毛筆只寫了一個字,臉就垮了下來。

這字要是給他二哥看到,後者準以為他是用腳寫的。

「怪不得這個年代能讀書識字的人這麼少,門檻太高了呀!」

李大德跪坐在書案後面,舉著那支細細的毛筆,只覺得腰也痛,頭也痛。

倒不是沒想過弄個土制鋼筆鵝毛筆之類的代替,問題這種事在他穿越之前就玩過,真不是切個斜斷面就可以寫字的。沒有特殊的工藝處理,尖銳的角質斜面比刀子都快,寫不幾個字紙就廢了。

「或者用毛筆也不是不行,但要把筆尖再做小點,就像秀麗筆那樣!」

他忽然想到他曾經在某音上看到過的美工書法的短視頻。里面的博主用的筆都是小頭的迷你筆尖,就算一個寫毛筆字的門外漢也能把字控制在正常大小,不至于一筆就用去一格。

「沒準還能帶來一場書寫工具的改革,嘖,我就說我是個天才!」

李大德想完桃子,便急匆匆的奔出書房,找人來實驗他的想法。

這年頭做筆墨生意的,本身也都是文化人,非世家不可。畢竟一支做出來的成品毛筆到底好不好用,總不能讓不識字的人去試吧?所以書寫工具,其實也是隨世家一起發展的。

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悠不悠久,看紙和筆就知道了。

像永濟這邊的毛筆,大都是源自柳氏,用秋末的新生兔毫所作,工藝據說源自宣城貢筆。但是真是假,像李大德這種水貨是看不出的。

改良毛筆,是文化人的專利,也是大事,搞不好要進史書的。听說李大德要特制一種筆,柳亨就親自帶了族里制筆的老師傅趕來,還帶了幾個湊熱鬧的子弟。

「我說,我就弄幾支筆來寫字而已,你們至于這麼八卦麼?功課都做完了?」

看著面前一字排開的青少年們,又多看了一眼最右邊某個女扮男裝的家伙,某杠精一臉無奈的攤手。

經過兩次宿醉外加友好磋商,他倒是和柳亨柳子夏等人混熟了,說話也沒了客氣。但其他幾人卻沒他這麼隨便,見面先規規矩矩的給行了一禮。

「見過李兄!」

「行了行了,李賢弟平日頗有魏晉之風,爾等不拘虛禮。」柳亨替某人擺了擺手,讓剛準備回禮的李大德翻了個白眼。

「子夏子陽你都熟悉,這位是我堂叔的兒子柳弼。」柳亨指著一個穿棕色束袍的青年介紹,接著也不等李大德打招呼,又指著柳弼旁邊穿紫紅色胡服的「少年」道︰「這位是我三叔家里的,唔,弟弟,叫柳瑛。」

「見過大德兄長!在下觀兄長留在鸛雀樓的墨寶,落筆如雲煙浩渺,但彎折處又顯鋒銳,大氣凜然。聞听兄長制筆,小弟心中好奇,孟浪前來,還望勿怪!」

不待柳亨的話音落下,名叫柳瑛的小個子少年便上前一步,抖著長睫毛抬手執禮。說話前還特意清了下嗓子,但聲線仍顯尖銳。

知道孟浪你還來?話說李成就是你揍的吧?

李大德一听到「鸛雀樓」三個字臉就黑了,再听這女人話里話外的語氣,總感覺對方有些不懷好意。

什麼「雲煙浩渺」,當哥們兒沒見過自己寫的字是吧?

好吧,他還真沒見過寫在鸛雀樓牆上的字。

這幾天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出各種事來,鸛雀樓也沒去成。不過雖然沒看到,但就以他的自信而言,是絕對不相信自己能寫出什麼令人稱道的字體來的。

先入為主的印象讓他沒去細品柳瑛的描述,不然就知道,對方並不是在調侃他,而是真心夸贊。

李大德的書寫習慣與古人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古人毛筆字書寫,手腕懸空,想要橫平豎直,便不能抖,筆鋒全在直線上。而現代人寫硬筆字時,手是放在紙上壓著的,不存在抖的問題。想要寫的好看,總會在收筆處刻意模仿毛筆字的骨架。

人在醉酒時的潛力是無窮的。李大德當時喝多了,憑著潛意識里的習慣隨手而就,寫的又快又急,卻是把硬筆字的書寫習慣給帶進去了,彎折處很用力,橫豎之間卻是顫顫巍巍。又因為是連筆,一眼看去,彎折上的筆鋒就很明顯了。

所以柳瑛才說他的字是「雲煙浩渺」,只在彎折處顯鋒銳。一听說這貨要特制一種新筆,便巴巴的趕來了。

「行吧,想看就看唄!反正人都是借的你們家的,早晚會知道!」

李大德嘆了口氣,壓根就沒接柳瑛的話。只是把小桃兒叫出來給眾人上茶就扔到一旁不管,招呼跟隨而來的老師傅過去一旁嘀嘀咕咕的描述起來。

此刻,柳氏的幾個子弟坐在廳里,正以眼神交流。

柳弼︰「這就是兄長說的拈手成詩的李玄霸?不大好相處的亞子……」

柳瑛︰「豈止是不好相處,這人也太沒禮貌了叭?都那麼夸他了,客氣兩句會死麼?」

柳子夏︰「你倆懂個毛,你們是沒見過他喝醉酒的樣子,其實還是很會玩的。[/挑眉]」

柳亨︰「某就說不來吧,你們非要來!既然來了,就得忍著!」

這個時候,豎著小包包頭,穿著粉色窄褶裙的桃兒端著個木托盤走來,把倒好的茶水送到每個人身側的茶案上,卻是讓幾人看發愣。

這黃不拉幾,冒著熱氣的液體是啥?說好的茶水呢?

唐以前的茶,都是煮著喝的。甚至還要把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放一塊兒煮,熬高湯一般。煮出來的東西乍一看很像醬油,要說多好喝,也不見得。

中唐時期的茶道大家陸羽就曾說過,煮茶的味道「斯溝渠間棄水耳」。李大德只喝了一次,就讓小桃兒連茶帶水全扔進了茅廁。

眼下他存的這點兒茶葉,還是張小虎從那位張郎中的藥鋪子里「買」來的白茶。

給眾人上完茶水,桃兒也給李大德送去一杯。後者捏過茶碗來抿了一口,回頭見柳氏幾人毫無動作,便笑道︰「那什麼,喝茶喝茶!都別客氣,當成自己家一樣!」

自己家?

幾人臉色一陣古怪,心說這要是在自己家,這小姑娘煮出這種茶來,早被拖出去打了好嘛?

柳瑛側過臉去,撇了撇小嘴,看著茶案上冒著熱氣的黃色液體一臉拒絕。倒是柳亨作為眾人的大哥,無奈之下,率先端起茶碗來抿了一小口。

入口澀,微苦,還有一股子草木香味。柳氏本家還有造紙的作坊,對這種味道最敏感了。

這麼難喝的東西,絕逼不是茶葉!

斜眼看著李大德又喝了一口,一臉舒爽的咽下,柳亨便不動聲色的放下茶碗。可在這時,忽然感覺到唇齒之間冒出一股子回甘,甜絲絲的。

「??」

端坐一旁的幾個小青年看著他們族兄一臉拒絕的喝了一口,剛放下茶碗便愣了一下,沉思之余,便又一臉拒絕的喝了一口,然後再發愣,沉思,再喝。

一口,兩口,三口……

「咳,小妹妹,再為某添些茶來可好?」

柳亨笑眯眯的,語氣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裴律師。而其他幾人,卻是不約而同的把視線看向手邊的茶碗。

這麼明顯粗制濫造的茶水,真有這麼好喝?

就在幾人各自端起茶碗,打算品一品某人這古怪的茶水時,柳氏本家,位于永濟城南的柳府中門大開。下人們忙碌的擺著香案,打掃庭院,擦拭門框窗欞。凡在家中的長輩子弟盡皆站盛裝站在中庭,不在家的也趕緊派了僕役出去找。

皇帝陛下的聖旨,終于送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