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9章 老……老成持重

「哪怕是到現在為止,官家可曾說過要回收土地?就連抑制兼並這話都沒說過吧?」

王稟低聲道︰「就西京再加上奉聖州、析津府,這已經是多少土地了?如果再算上西夏和整個金國,又該有多少土地可以分?

別忘了,西京那邊被完顏宗瀚禍禍的全城死絕,城里城外就沒剩下幾個人,還有上奉聖州的土地,原本確實是掌握在那些金國人的手里,可是現在那些金國人呢?那些土地已經是無主的了!

我覺得吧,官家之所以重造魚鱗黃冊,也僅僅只是重造魚鱗冊和黃冊罷了,倒也不見得是要收回那些地主老財們的土地隊,更多的可能還是想借機模清楚我大宋現在的底子,將來好方便行事。

所以說,像林老爺這樣兒的,除去階梯稅率會肉疼之外,他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

「就按照咱們家每人一百畝的標準留地,剩下的都便宜發賣掉。」

林老爺半眯著眼楮道︰「賣完地的錢,全都拿去買那個債券。」

「爹?咱家這些地可是攢了多少年才積攢下來的?」

林家大郎道︰「全都便宜發賣倒是容易,再想買可就難了啊?」

「就是,就是。」

林家二郎也附合道︰「您老人家擔心那什麼階梯稅率,也沒必要這麼擔心吧?」

「你們懂得什麼!」

眼看著林家六兄弟都有些舍不得賣地,林老爺心中既有些欣慰,卻也有些肉痛︰「階梯稅率自然不是什麼關鍵,可是關鍵之處在于官家說要奉行天道,要損有余而補不足!

用你們幾個的豬腦子好好想一想,就整個大宋來說,像咱們家這樣兒有千頃良田的,算有余還是算不足?

依老夫來看,官家大概會設置一條線,過了這條線的,光是交稅都能讓你交得肉疼,那些地里的產出,可能根本就不夠交稅的,還得用其他田里的產出去補。而這條線,很可能就是百畝左右。」

「百畝?」

林家大郎皺眉道︰「那要按照您老人家這個說法,那豈不是跟唐時的永業田和口分田差不多?」

林老爺嗯了一聲道︰「是差不多。不過,以後很可能沒有什麼永田田和口分田的說法了,大概就是人死田收,所以咱們家再留那麼些地,已經沒多大意思了,還不如拿賣地的錢去買那個什麼戰爭債券,這可是有賺無賠的好買賣。」

被林老爺這麼說一說,林家六兄弟也各自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林老爺的決定,只是林家二郎卻又皺著眉頭道︰「那也不對啊。就算咱家現在要賣了那些地,可是又有幾個能買得起的?這太原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您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肯定也能想得到,到時候大家都賣地,誰還買啊?」

「沒地的那些人。」

林老爺捋著胡須道︰「他們沒錢沒關系,他們沒有,咱家有,上次金兵圍城,老子捐了十萬石糧食,七萬六千九百三十一貫又五百八十錢,現在糧食成了二十萬石,錢財也成了十五萬三千八百六十貫又三百一十六錢,整個太原誰有咱家錢多?」

「您老人家英明!」

林家大郎嘿嘿笑著道︰「當初您老人家說要捐錢助戰,這太原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笑您老人家,現在看來,還是您老人家高瞻遠矚。」

「高個屁!」

林老爺哼了一聲道︰「老子就是想著太原城一旦被破,咱家這些錢財也多半得落到金兵的手里,還不如拿去夠用了助戰,若是能守得住太原,咱家的地就保住了,有地就有錢。你們得記著國破家亡這個詞,誰要是敢忘了,老子就打死他!」

訓完了幾個兒子,林老爺又接著說道︰「咱家現在有錢又有地,而咱們家的那些佃戶們是沒錢沒地,所以咱們把錢借給他們,讓他們拿錢來買咱家的地,息錢多了少了無所謂,不白給就成。」

「爹,還是您老人家老……老成持重!」

林家三郎眉開眼笑的比了個大拇指,贊道︰「錢還在咱們手里,他們還得給咱家息錢,咱們還可以拿著這些錢去買那個戰爭債券,到時候又是一大筆錢到手,您老人家英明!」

「老子吃得鹽比你吃的米都多,這才哪兒到哪兒?為人不能太鼠目寸光,要是光想著眼前,就沒辦法走得更遠。」

林老爺哼了一聲,頗為自得的捋著胡須道︰「如果你們幾個能在軍中混出個人樣兒來,咱們家以後也能算得上是將門,大好的前程就在那兒擺著呢,眼前這點兒好處又算得了什麼!」

林家幾兄弟各自躬身應下,林家大郎又道︰「對了,前段時間王留守說官家要讓各軍都遣下層軍官往汴京,大概要留在汴京兩三年的時間,他想把孩兒和老二老三都報上去,您老人家怎麼看?」

「去!」

林老爺眼中精光一閃,說道︰「莫說王留守原本便屬意你們三個,就算他本來想要報別人,有這等的好機會,你們也得爭!」

不待林家幾兄弟再發問,林老爺便直接說道︰「官家讓各軍的低級軍官往汴京去,要麼就是讓這些人另成一軍,要麼就是要培養自己的班底,無論哪種,都是平步青雲的好機會,為什麼不去?老夫回頭就去知府衙門里走一遭,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尋個一官半職的。」

被林老爺這麼一說,林家幾兄弟都有些懵,林六郎更是開口問道︰「您老人家還想當官了?」

「為什麼不?」

林老爺捋著胡須道︰「眼下就是真正的大爭之世,能爭的,還是得爭一爭!」

……

「這些土地,盡數都充公。」

趙桓選擇了一個舒服點兒的姿勢斜靠在御輦上,滿臉的生無可戀。

盡管知道人這種生物有時候會犯蠢,但是趙桓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人居然能蠢到這種地步——

十萬大軍啊,在十萬大軍前進的路上舉旗造反,還「遣使傳檄」給趙桓的大軍,讓這十萬大軍「棄暗投明」?這到底是蠢到什麼程度的人才能干出來這麼蠢的事情?

一路上這十萬大軍就挺高興,畢竟還沒到太原呢,大把的軍功就先到手里了。

趙桓也挺高興,畢竟這些造反的大部分都是心中沒有逼數的地主士紳,殺掉一批就意味著有一批土地重新收歸國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