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八章 暴亂

幸熾是個長年在宮中的宦官,腦袋里就只有權術爭龐,哪里知道帶兵打仗講究士氣。

這事甚至都沒經過楊婷,直接就命令駐扎城外的李岩帶著五萬大軍北上進攻姑師。

李岩原本還以為這命令沒問題……他只是個副將,並不清楚整個作戰計劃,或許他們只是先頭部隊呢?

沒想到大軍到達姑師城下隨軍攜帶的供水就要用完時,卻久久不見後方的水上來。

派快馬回樓蘭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樓蘭供水緊缺,你部自行解決。」

李岩呆愣當場,這茫茫沙漠,周圍到處都是沈兵的騎兵,每一處水源都在其控制之中,如何「自行解決」?

沒辦法,李岩一面嚴鎖消息另一面又緊急向樓蘭請示……之所以要嚴鎖消息,是因為他知道這消息一泄漏馬上就會引起騷亂,這仗也就打不了了。

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這段時間原本就不多的供水是一減再減,全軍數萬人都在眼巴巴的等著後方送水。

李岩總是對部下說︰「供水不日便至,不是便至……」

結果幾天後還沒到,尿都尿不出來了。

部下一急,就有幾人截住了奔往樓蘭的快馬,一問才知是樓蘭要部隊「自行解決」卻又不允許大軍回樓蘭。

秦軍這一來就不答應了︰

「這卻是把我等逼上死路!」

「我等在此冒死圍城,他們卻在樓蘭快活,如何不寒了三軍將士為國之心?」

「幸熾那廝及一干宦官又何曾缺過水,我等為何還要為他賣命?」

……

這話倒是說對了,部隊再怎麼缺水也缺不到幸熾和他隨身帶的太監身上,他們不但不缺水還好酒好肉的一餐不落。

這一對比,秦軍心里又如何能平衡。

于是不知誰大喊一聲︰「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殺回樓蘭取那幸熾狗命!」

一時群情激憤抽出青銅劍大喊著要回樓蘭。

但這時又有人大喊︰「此去樓蘭少說也要十余日,我等行至半路便要渴死了,還能斬殺幸熾?」

秦軍將士紛紛感嘆︰「幸熾這廝好生毒辣,知道我等無法折返才敢這般作為!」

沉默了一會兒,就有人建議道︰

「不若我等投了沈兵吧?否則有死無生!」

「听聞扶蘇乃受奸人所害,並非若外界傳言謀害皇上。」

「我等此前勿自不信,如今有幸熾此等做為,如何還能不信?」

……

于是一呼百應,秦軍就像潮水般的發起暴亂朝李岩帳內攻去。

秦軍的暴亂大多都是先從底層士卒開始的,原因就像嚀泉暴亂一樣,秦法再嚴也有「法不責眾」之說。

比如這五萬秦兵,若人人都要用秦律抄家甚至連坐,那牽連的百姓何只百萬。

就算以嬴政的殘暴也不敢下令一口氣屠盡百萬百姓。

所以這種暴亂即便被鎮壓,也是將帶頭的或是統兵的將領拿了問罪,以他們為替罪羊殺雞儆猴最後不了了之。

其實別說這些士卒,便是李岩心下都有反意。

但他又不敢反,家人都在咸陽,身為統兵副將的他要是一反,這家人就人頭落地了。

此時見部下作亂,明知部下不會害他,更多的希望李岩能帶著他們一起投了沈兵或是要個說法……

但李岩還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帶著部下騎上馬自亂軍中逃出大營直奔樓蘭。

于是沈兵又多了五萬秦軍。

沈兵認為時機已到,他下令給這五萬秦軍發放水和食物,乘著群情激憤時就帶上大軍攻打樓蘭。

樓蘭還有十萬秦軍,原本也應是易守難攻之地。

但那五萬秦軍往城外一站,沖著城頭一陣亂罵,樓蘭守軍也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有句話叫「兔死狐悲」,這五萬秦軍被當作棄子派往姑師送死,而此時樓蘭供水依舊不足……那下一批,會不會就是他們被當作棄子?

或者說此時被派來守城就是被當作棄子而不自知?

這麼一想就越想越不對,幸熾一黨在城內喝酒吃肉,他們卻頂著干渴在城頭作戰,如何能讓人心服?

于是暴亂就有如瘟疫般的傳進城內,這十萬秦軍很快就亂了起來。

卻是李岩早有準備,一有點動靜就馬上帶著楊婷及一千親衛帶著給養出城逃走。

可笑幸熾一行臨死前還不知末日已至,勿自在城內飲酒作樂。

當秦軍沖進其住所時,幸熾還大聲喝斥……

秦軍兵士哪里還管那許多,上前一劍就將其人頭砍下,然後將血淋淋的人頭揪住頭發提高了往門外一喊︰「幸熾業已授首!」

秦軍兵士一時呼聲雷動,便如打了場勝仗一般。

于是,這十五萬秦軍大多歸附了沈兵,只有兩萬余人擔心家人受波及跟隨李岩一同逃往沙洲。

剺原本還想乘勢追殺……

這從戰術上來說是個好主意,秦軍士氣全無且臨時潰逃一沒水二沒補給,沿途追殺必能將這兩萬余潰軍斬首大半。

但沈兵卻沒讓剺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戰術上正確的事戰略上不一定正確,甚至還有可能是種失敗。

這些潰兵逃回沙洲後會做什麼呢?

說他沈兵太過厲害嗎?

或是說那五萬秦軍不該叛秦嗎?

亦或是怪其它秦軍不應暴亂?

當然不是。

他們返回沙洲後定會控訴幸熾的罪行,而幸熾又是趙高的心月復……這會直接影響趙高一黨的威望及控制力。

沈兵若一路追殺這些潰兵,那豈不是幫了趙高?

因此,沈兵不但沒有追殺這些潰兵,反而下令沿途守著水源的騎兵撤回樓蘭、姑師兩地。

甚至還擔心秦軍潰兵尋不到水源,將原本拆除的路牌再次建上,沿途還留下小股游騎指路,有時還將裝滿水的水袋拋給即將渴死的秦軍。

不過當然,騎軍在做這些的同時又順勢為扶蘇做了一波廣告︰

「若非公子扶蘇宅心仁厚,念你等均為大秦子民,此刻便讓你等渴死異鄉矣!」

如此一來,那些秦軍又會怎麼想扶蘇?

當他們回到秦國時,又會如何評價扶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