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七章 礦

冒頓單于花重金從中原請采礦工匠沒什麼問題。

畢竟此時中原與匈奴之間的長城還沒連成一片,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缺口……蒙恬收復河套之後修築的長城是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將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全長約有三千余里。

這三千余里沒有長城的邊界是不可能封死的,也沒有那麼多兵力能封死。

于是匈奴可以很輕松的派人南下尋找礦工。

礦工這邊也就是給的錢多錢少的問題。

冒頓也從奴隸那听說一些秦律,知道秦國有連坐制度,于是更偏向于找那種孤身一人沒有家室的工匠。

這倒不是說冒頓菩薩心腸擔心工匠逃入匈奴後其家人遭連坐。

而是冒頓知道,只有這種工匠才更容易說服也能安心長期呆在匈奴。

更容易說服,是因為沒有家人被連坐于是就沒有顧慮。

能安心長期呆在匈奴,是因為在中原無依無靠也沒什麼好留戀的,冒頓單于甚至還可以給他安排個家室助他成家立業……

同時秦時戰亂時代像這種無依無靠的工匠還不在少數,于是冒頓很容易就尋到幾個。

問題在于在草原探礦並非易事。

正如之前所言,古時探礦通常是在有山的地方探天然礦,草原一片平坦,要探礦就得掘地三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想來想去,冒頓只能冒險讓其到陰山、陽山處探礦。

此時沈兵所收復的河套地區是在陰山、陽山的南面,匈奴就在陰山、陽山的北面,可以說是以其為界各佔一半。

結果還真讓冒頓尋到了硝石和硫磺……陰山山脈和陽山山脈各有約兩千里長,平均海拔兩千米且礦產資源。

在這麼長的山脈和山區里能找到硝石和硫磺並不奇怪。

這讓冒頓喜出望外,馬上組織奴隸采礦,並讓秦人工匠按配方建起火藥作坊。

然而高興是高興的,冒頓在回到帳蓬後依舊是長吁短嘆心神不寧。

左賢王稽粥不由奇道︰

「單于,我們已經得到了火藥的配方。」

「現在又找到了火藥所需要的礦,馬上就可以制出‘震天雷’,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冒頓單于搖頭道︰

「你知道秦軍為什麼不越過狼口北上進攻我們嗎?」

(注︰狼口指的是陰山與陽山之間的缺口,因其形似狼張開的上下齶,于是中間的缺口被匈奴稱為狼口)

稽粥想也不想就回答︰

「因為狼口險要,秦軍無法通過!」

狼口也的確險要。

尤其陰山有個特點,就是北緩南陡。

也就是陰山靠近匈奴的一面是比較平緩的,慢慢傾向蒙古高原。

而靠近河套也就是中原的一面十恰好陡峭,一千多米的海拔直降到河套平原,就像被一刀切斷似的形成無數懸崖。

在這樣的地形上,北面幾乎無法立人,秦軍也無法跨越。

但若秦軍要自「狼口」進入蒙古高原,就要一路穿過由陰山、陽山形成的山谷。

兩側平緩的山坡就為匈奴包圍、夾擊秦軍提供了絕佳的地理優勢。

但冒頓搖了搖頭,說道︰

「你以為有強弩、三弓床弩,以及‘震天雷’的秦軍會因為狼口而不敢北上?」

冒頓這話說的也對。

雖說匈奴在高處弓箭可以射得更遠,但秦軍卻大量裝備強弩,且這強弩的射程幾乎是匈奴弓箭的兩倍。

這麼一來,匈奴就算佔有地利,但依舊是匈奴能打到秦軍,秦軍也能打到匈奴。

再加上秦軍還有三弓床弩可以發射「霹靂火球」……這狼口還真擋不住秦軍。

稽粥不由奇道︰

「單于? 那秦軍為什麼不過狼口北上?」

冒頓若有所思的回答︰

「是因為我們的速度。」

「因為我們可以隨時撤走。」

「因為我們可以到任何一個他們找不到也追不到的地方。」

「然後再突然集中兵力襲擊他們的薄弱處!」

應該說冒頓單于分析得很對。

騎兵在草原就有這好處? 這里注定是騎兵的天下。

騎兵在這里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如此空曠的草原想要逃到一個地方很容易,只要有水有草可以喂馬就可以了。

如果匈奴缺食物? 就算喝馬女乃也可以湊和幾天。

但是? 想在這麼大的草原找到一支部隊那就無異于大海撈針。

于是從一開始,匈奴和秦軍在戰術難度上就嚴重失衡……前者逃? 後者找。

逃可以隨便逃? 找卻累死也找不到。

而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匈奴,卻可以派出游騎偵察判斷秦軍的補給線? 然後繞到其後方集中兵力進攻。

在草原上,這種戰術幾乎可以說是無解。

稽粥不解的問︰

「既然如此,那單于又為什麼擔憂呢?」

冒頓單于走了幾步望向帳蓬外的火藥作坊和遠處的礦洞,說道︰

「如果我們要保存這些礦生產火藥的話? 就不再有這些戰術優勢了!」

稽粥這才「哦」了一聲恍然大悟。

騎兵可以走? 帳蓬可以拆,但礦洞和火藥作坊卻無法帶走。

頂多,匈奴就是帶走一些制好的成品「震天雷」。

但是在此之後呢?

秦軍很快就會佔領這些礦洞和作坊。

以秦軍的個性? 或許就會在這里建一座城寨長期駐守。

又或者干脆把礦洞炸塌。

如果匈奴修復礦洞恢復生產,秦軍就再來炸一次。

除非……

匈奴守住這里。

但這麼做卻正合秦軍的心意,秦軍正愁找不到匈奴主力。

所以……

冒頓搖了搖頭? 道︰

「這並非長久之計。」

「我們不能讓秦軍知道這些。」

「否則? 礦洞將不保。」

冒頓想的沒錯? 匈奴的確守不住這些礦洞,他們從來都不是擅守的一方。

但同時冒頓又想錯了。

沈兵這邊剛剛發現火藥配方被盜,又哪會想不到礦的問題。

而要找礦其實很簡單,必然在陰山一線。

于是沈兵就派出探子前往陰山以北偵察……

偵察方式就是讓會說匈奴語言的牧民做探子,反正匈奴沒有戶籍,是牧民會說其語言就無法分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