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二章 藤甲

楊端和堅持不給水軍配發盔甲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這應該說是秦法不健全,它沒有規定降兵自成一軍後應視情況酌情配發盔甲。

既然秦法沒這規定,楊端和私自配發就是違法,而且給水軍三千人配發還是大規模的違法。

這並不是因為秦國沒有盔甲。

事實上便是從魏兵那繳獲的盔甲就有數十萬套,這還沒計大梁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嶄新的盔甲。

這些盔甲雖是與秦甲制式不同的魏甲,但只需稍加改動便能制成秦甲。

用這些盔甲配發給水軍三千將士那是綽綽有余。

問題在于若是給水軍這些無爵位的魏軍俘虜配甲便會衍生一系列問題︰

若水軍可以配甲,那是不是說其它魏軍俘虜也可以配甲?

若無軍功的魏軍俘虜可以配甲,那是不是說秦軍無爵者及一級爵公士也可配甲?

若秦軍無爵者及一級爵依舊不能配甲,那是不是代表他們的身份和地位還不如魏軍俘虜?

……

這就不只是影響士氣的問題,更是可能撼動秦國二十軍功制的問題。

要知這二十軍功制是秦國強大的基礎,所以即便是嬴政也不敢輕易違反。

于是楊端和只能考慮給水軍更多實戰機會讓他們在實戰中晉爵配甲。

但沈兵卻知道這幾乎不可能。

公士還比較容易,只需要獲敵甲首一顆。

問題在于想配甲的話就需要二級爵上造。

也就是說至少要拿六顆人頭,且這其間還不能犯錯被罰。

這要打多少場仗才能達到?

水軍這要是每人能拿到六顆人頭而且還是「甲首」,那楚國水軍就差不多被團滅了吧!

到時水軍這三千人還活著嗎?

就怕是一拔拔老兵犧牲一拔拔新兵補充進來,卻永遠都沒能拿到二級爵。

因為戰場便不是打一場仗拿一顆人頭再打一場仗再拿一顆人頭那麼簡單……

要是下一仗是你的人頭被敵人拿了呢?

要是下一仗處于劣勢被敵人圍殲了呢?

只怕盔甲沒拿到命已經沒了吧!

沈兵有些沮喪。

如果是步兵、騎兵也就罷了,沒有盔甲還可以想想奇襲之類的。

但水軍作戰大多用弩箭,有盔甲與沒盔甲的差別太大了。

原因是水軍幾乎是近距離與敵人對射,這就可能出現我方射敵人幾箭敵人還能繼續作戰,敵人射我一箭就完蛋的局面。

這樣一來這仗還怎麼打?

只怕是連楚國水軍的游擊隊都打不過吧!

這時魏呴就進帳來報︰

「校尉,水軍戰船已制好,請校尉檢閱!」

車輪戰船的制作並不復雜,蒼等工匠要一天,水軍兵士邊學邊做三天也就夠了。

但煩燥的沈兵此時根本沒心思管制船方面的事,一抬頭就說道︰

「讓他們試行一日,發現問題後再制。」

「直到一日之內能制出滿足要求的戰船為止!」

魏呴應了聲便退了下去。

沈兵這要求似乎有些苛刻,因為「一日能制出」都達到工匠的速度了。

但實則卻不然,因為這其中有「熟能生巧」的問題。

且每次造好船試駕後發現有什麼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改正、改進,那才能算是真正會制船。

沈兵接著又將思緒拉回到盔甲、盔甲……

難道真要等到明年開春時去刷小怪升級才能拿到盔甲?

到時又能拿到幾套盔甲?

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這時沈兵腦海里靈光一閃︰

水戰多是用弩箭對射不是?也就是說對防護力要求不高,因為面對敵人劍砍、槍刺的情況很少。

另一方面,水軍穿盔甲還十分危險,因為青銅甲動不動就有幾十斤重,在水里想浮都浮不起來全游泳也得淹死。

這也是水軍一般都是裝備皮甲的原因……

之前沈兵找楊端和賣慘也是希望得到皮甲。

這一點騎兵的要求也有一樣。

比如︰若是穿更重的青銅甲,騎手很難爬上馬背。

又比如︰身著青銅甲不適合騎手遠程行軍。畢竟沒有馬蹬、馬鞍,如果盔甲太重很難長時間在馬背上保持平衡,人和馬的體力都消耗巨大。

再比如︰騎兵要防的主要是敵人弓弩,這一點皮甲的防御力就足夠了,重甲就是浪費。這也是這時代的騎兵基本沒有重甲的原因……

在沒有馬蹬和馬鞍的時代,重甲騎兵在戰場上基本就是找死。

既然如此……

為什麼不用藤甲?

說到藤甲沈兵馬上就想到三國時的藤甲兵。

但其實三國時或許還沒有藤甲,史書上直到明朝才有藤甲的記載。

後人分析,或許是因為作者羅貫中是明朝人,所以才將明朝才有藤甲寫到三國演義里。

不管這藤甲出現在哪朝哪代,有這東西就對了。

而且沈兵恰好還記得它的制法︰

「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內水浸半月,取出曬三日,復入槽添水。」

「如此浸滿一周歲,曬干,照式編穿,共二十副。」

「其外桐油油之,其甲輕堅,能隔矢刃。利于水火。」

「又以此藤作笠,臨敵作盔,陰則備雨」

說這麼多其實重點就是讓藤條縴維化︰

用先浸再曬,再浸再曬,還浸還曬……就是要讓女敕質的藤皮、藤肉爛掉化為塵埃,剩下的就是堅韌的藤縴維。

這樣反反復復要一年時間才能達到制甲的標準。

將其編成盔甲後再涂上桐油……涂桐油的目的一是防腐,二是減小摩擦力使劍、槍、矢等鋒芒劈上後會打滑減少損傷。

這原材料也就是赤藤肯定有,滿山都是。

就是這浸泡的時間或許不足。

不過似乎不打緊,因為就像之前所說的,沈兵等人將要面對的是水戰,要防的大多是弩箭。

所以這藤甲只需浸泡幾回能防弩箭就差不多了。

重點是它重量輕非常適合水軍、騎軍使用,它甚至還能浮在水面上……也就是不會游泳的兵士穿上它都不用擔心被淹死了。

想到這里沈兵就不再遲疑,當即朝門外的親衛叫了聲︰

「來啊!」

仞應聲進門。

沈兵下令︰

「速去采集赤藤五十……不,一百斤來!」

「駕上我的馬車!」

「越快越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