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天一早嬴政就匆匆返回咸陽了。

他這麼急回咸陽不是為別的,正是為沈兵的另一個建議︰鼓勵生產。

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命令就可以的,它需要大量繁雜的工作……

鼓勵生產就必須對土地、百姓及農具進行管理和分配。

比如秦滅趙後將趙的土地納入秦國版圖,那麼耕地自然需要重新分配。

家里有幾口人,有幾個主要勞力,有什麼困難等等。

這其中尤其是後者。

嬴政雖是殘暴但互利共贏的道理還是懂的。

趙國連年災害、民不聊生,百姓都要餓死了又哪有余糧播種?

于是很自然的,政府要分配給百姓一塊田地、一處宅地,然後再借一些稻種予其播種,甚至還要借出耕牛。

最後還要借百姓一些糧食作為其全家生存下去的口糧。

當然,這些都是「借」而不是「給」,更確切的說是「貸」。

也就是今天給了百姓啥啥,全都要記錄在冊,明年收成時就要加倍返還。

這樣一來,第二年百姓收成時實際上就是秦國的收成。

而百姓為了生存下去又不得不接受這種制度及「放貸」。

這就是秦國制勝甚至可以說是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

六國使用更落後且不利于百姓生產的分封制、奴隸制或小規模封建制。

而秦國則是采用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並在法律上全面承認封建制。

因此,秦國總能征收到更多的糧食征召更多兵士支撐起更大規模的戰爭。

再加上秦國人才輩出君賢臣明,于是六國在其攻勢下便不堪一擊。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管理。

于是郡縣設立、官員任免、登記造冊、戶籍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全都要提上日程。

而且所有一切必須趕在一個月內完成,否則就將錯過農期。

因此嬴政昨晚徹夜未眠在趙國設下邯鄲、巨鹿、太原三郡並任免相關官員。

接著天色還未放亮就急著趕回咸陽。

那里需要糧食調配、政策制定等事務需要處理。

事實上,他在馬車上就已經忙開了。

從這方面說,沈兵之前那句「勵精為治,親練群臣」還真沒說錯。

不過離開前,嬴政還不忘向沈兵交待了一下。

這是人之常情,吃了人家的嘴軟,走時總要說一聲吧。

但在趙高眼里卻是了不得的事……嬴政什麼時候要向人交待了?

當時沈兵正在校場操練。

古時操練更多的是排演陣法,也就是跟著鼓聲和旗號擺出各種形狀。

沈兵對這些東西是一臉懵。

不過好在仞十分在行,在他的指揮下砲師進退有度、左右有局。

沈兵只要跟著走就可以了,整場操練下來倒也沒出什麼亂子。

回來之後就看到了商人留下的一封竹簡。

說的是有要事先行日後有緣再見雲雲,最後又說留下一點薄禮略表謝意。

薄禮?

哪呢?

沈兵翻來翻去愣是沒找到。

然後外面就傳來一聲馬嘶……

我去,不會就是那匹馬吧?

進來時沈兵和一干工匠就已看到那匹馬了,他們只道那是哪個騎兵順手系那的。

剺還在馬前停了好久,一直贊嘆「好馬好馬」久久不願離去。

再往細里一想,可能還真是!

那商人不就是賣馬的嗎?

不送馬還能送啥?

沈兵愣愣的拿著竹簡走出房舍。

剺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幾步跟了出來,帶著興奮和期待的眼神問︰

「工師,這馬莫不是那馬商送予你的吧?」

沈兵看了看周圍,見沒人來領,就緩緩點頭︰

「應該是了。」

剺立時便瞪大了眼楮滿臉羨慕︰

「工師,你今趟是得了大便宜了。」

「此馬大眼闊鼻、筋健發達,便是那北地騎兵都少有這等品相。」

「實乃可遇不可求之物,不想那馬商卻如此大方,這便送予你了。」

隨即又笑道︰

「那馬商倒也有趣,隨隨便便系在門外,若是讓人順手牽走了……」

剺又哪里會想到那「馬商」的真實身份是嬴政。

嬴政送出的東西又豈是別人敢動的?

沈兵倒沒什麼感覺。

一來他不懂馬,良馬劣馬放在他面前都差不多。

二來他不會騎馬,送這樣一匹馬來感覺就是浪費。

如果真要說有用的話,那就是丟給馬夫拉車。

不過話說回來。

這馬要是用來拉車只怕是暴殮天物吧?

就像用跑車裝拉貨……怎麼想都有點違合。

更重要的還是這時代不會騎馬可是個大問題。

有一天若是被敵人追著砍又有一匹馬在眼前。

那時不會騎馬還不是要把小命都送掉了?

于是沈兵咬了咬牙,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學會騎馬。

可這時代要學會騎馬真不是易事,更重要的是還危險……

在沒有馬蹬的情況下,他可無法像其它人那樣一跳就能上去。

那動作少說也可練上幾個月吧!

而且騎著騎著,一跤摔下來或是被馬踢上一腳,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沈兵看著眼前都差不多有自己肩膀高的馬背發愁。

把馬蹬整出來?

沈兵猶豫了。

就像投石機一樣,馬蹬、馬鞍其實都沒什麼科技含量更多的是創意。

眼前要是發明出來雖然可以暫時佔點先機。

但敵人一看就會很快就學去了。

而秦軍則以步兵為主,騎兵數量不多且只是輔助作戰。

也就是說發明馬蹬對秦軍沒有多大幫助,反而對騎兵較多的敵人更有利。

幸運的是六國中騎兵最強的趙國已經倒下了,這方面的顧慮會少得多。

然而……

北邊還有匈奴。

他們可是在馬背上從小在玩到大的。

這馬蹬、馬鞍整出來要是傳到匈奴那,他們還不是要上天了?

且此時嬴政還沒把長城連成一片,到時匈奴鐵騎若是自北而下殺入中原……

這責任沈兵擔得起嗎?

到時還有大秦帝國嗎?

他沈兵還能阻止嗎?

不過很快沈兵就有了主意。

鐵制馬蹬不能上布制馬蹬總可以吧?

馬蹬最初發明時就是用布帶打個圈掛在馬月復下。

這發明到現在也差不多要出來了。

沈兵只不過比匈奴人早幾年發明出來而已,對歷史和大局的影響應該不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