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七章巧打溫家台(一)

1947年秋季攻勢結束後,東北民主聯軍經政治委員羅榮桓同志的提議改稱為東北人民解放軍,部隊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之中,開始了休整和大規模的訴苦教育。

冀西大隊在四平一戰打得慘烈,14團損失大半,13團和15團也各有傷亡,部隊急需大量整補,所以並未參加秋季戰役。

眼見著兄弟部隊打的熱鬧,自己卻只能干巴巴地守在駐地,孟佔山的心情多少有些失落。

他胡子拉碴,眼窩深陷,模樣特別難看,可他卻並沒有抱怨。

四平一戰部隊傷亡慘重,戰士們的心緒一時緩不過來,不安排這樣的部隊繼續作戰也是合情合理的。

孟佔山對這樣的安排沒什麼意見,他不說話,甚至也不發脾氣。只有一次,他在見到縱隊領導時說了一句︰

「劉司令,我孟佔山沒別的要求,陳明仁磕了咱的牙,您是知道的,不讓咱打別人可以,有朝一日要是再打四平,你一定要讓咱報一劍之仇!」

劉司令點點頭,重重拍了拍孟佔山的肩膀,他知道這個看似平靜的漢子此刻心在流血,他的恥辱濃得化都化不開,「好,我記住了,打四平一定有你!」

……

此時此刻,讓孟佔山念念不忘的陳明仁,卻在享受著空前的待遇。

三戰四平,任誰也沒有想到,陳明仁會打得如此鐵血,堅守四平竟達40多天,僅巷戰就達十九天。要知道,跟他交手的可是幾倍于他的東北民主聯軍。

這位在戰前立下遺囑、並為自己抬出準備好的棺材的悍將,一時間風頭無量。

先是蔣介石飛抵北平,主持召開軍事會議,下令嘉獎陳明仁,嘉獎中稱︰

「與當地官兵團結奮斗,舍生忘死,英勇防衛,經19晝夜之血戰,前僕後繼,屢挫頑鋒……暴力既煨,逆謀乃折,東北重鎮,巍然屹立。」

隨即在萬眾矚目下,蔣介石親自把一枚青天白日勛章佩戴在陳明仁胸前,同時宣布,晉升陳明仁為第7兵團司令。

當陳明仁飛回沈陽時,受到了軍政要員的熱烈歡迎,還舉行了數十萬人參加的「四平堅守戰勝利祝捷大會」。

如此這般,先前備受排擠的陳明仁聲譽頓時呈幾何式上升,成為暗然失色的黃埔將領中的一顆耀眼的希望之星。

然而,一切猶如暴風雨,來的快,去的也急。

勾心斗角的蔣家王朝內部,風雲變幻,高深莫測。陳明仁絕想不到,一切會變得那樣快,那樣突然……

不久後,陳誠組織參觀團前往四平視察,結果參觀團中的美軍顧問看到陣地上的許多工事都是由美國援助的面粉和大米包壘成的,于是勃然大怒,當即向陳誠提出抗議。

與此同時,作為陳誠同學的遼北省主席的劉翰東也趁機發難。他在解放軍即將圍攻四平時要求離開,遭到陳明仁的嚴詞拒絕,于是懷恨在心。

他見美國顧問提出抗議,趁機火上澆油,向陳誠告發陳明仁軍紀渙散,縱兵搶糧。

本就看不慣陳明仁的陳誠于是立即小題大做,在蔣介石那兒狠狠告了陳明仁一狀。

事件發酵的很快,大批記者為了追逐新聞,專門找到陳明仁采訪,詢問他是否真有搶糧之事?

陳明仁听了問話後異常鎮定,他毫不掩飾地回答︰

「有!我部在火車站確有搶糧之事,而且是我下的命令。但是,事出有因……

各位,那是在5月中旬左右,我部已經有2個月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充了,我的士兵在餓著肚子打仗。

那個時候,共軍已經發動了夏季攻勢,四平即將被包圍,而一些地方官員卻在勾結糧商囤積居奇,大發戰爭財。

我想到日後要用火車運糧將會更加困難,這也許是最後一火車糧食了,所以我就下令搶!

各位,我能看著士兵戰死沙場,卻不能看著他們餓死沙場!如果因此丟失四平,是沒有人會為我承擔責任的!」

陳明仁說完,記者們一陣唏噓,忽然有一個記者大聲追問︰「那,為什麼要用美援的面粉和大米堆砌工事?」

陳明仁坦然一笑,「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我回答。記者先生,請問,在戰場上,特別是在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時刻,是士兵的生命重要,還是糧食重要?

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

美國人抗議我們用他們援助的糧包堆砌工事,可在美國人眼里,一貫認為士兵的生命至高無上,難道我們士兵的生命就不如他們的?甚至不如他們的一袋面粉、一包大米?」

一名記者不甘地追問道︰「難道,當時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用來堆砌工事嗎?」

陳明仁用一種銳利的目光盯著這名記者︰

「對此,我只能說,記者先生,你不是軍人,不知道戰爭的殘酷!

要知道,我軍是在幾乎全部工事被共軍摧毀,總傷亡在五分之三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動用那些面粉和大米包的。

如果不是援軍趕到,如果那些面粉和大米包堆砌的工事再被共軍摧毀,我還會做出更加驚人的舉動。」

「哦?那會是怎樣驚人的舉動呢?陳將軍能否透露一下?」記者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陳明仁冷冷地攤開雙手,聲音有些變調︰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記者先生!你們想一想,在堅守了半個多月的慘烈戰場上,什麼最多呢?

在戰前和戰後,我都不忍心去那樣想,但是在當時,我確實想到過這一點。哪怕是在戰後我開槍自裁或是被槍斃,我也會那樣做的!

那麼,我為什麼用美國援助的面粉和大米包堆砌工事,恐怕也就不難理解了吧?」

記者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有的點頭,有的搖頭,終于沒詞了……

陳明仁一席話說得振振有詞,入情入理,戰時使用糧包作為應急之用,雖不應該,卻也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可是蔣介石還是听信了讒言,居然撤了陳明仁的職,還將其調往總統府任參軍的閑職。

從巔峰到低谷,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陳明仁心灰意冷,從此月兌去軍裝,終日長袍馬褂,不問軍務。

隨他一起死守四平的將士紛紛感嘆︰「軍長胸前掛著勛章,手中卻拿著撤職令,令人寒心吶。」

……

孟佔山一直關注著陳明仁的動向,時刻想著報四平一箭之仇。

他前腳才在靠山屯重創71軍,後腳就被對方在四平扳回一局。

對孟佔山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此時此刻,孟佔山就像一頭在叢林中覓食的豹子,死死地盯著他的獵物,這個獵物非等閑之輩,他必須等待一個最佳時機……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眼中釘肉中刺,竟然被自己人搞掉了。

事情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這個鐵血悍將居然不為蔣介石所用,如此這般,71軍必定是軍心渙散!

打四平!報仇!

孟佔山在報紙上看到這條消息後,簡直欣喜若狂,火急火燎的給縱隊去了一封電報,請求領導致電東總,提出攻打四平。

他在電報中說︰「四平城沒了陳明仁,就不是原來的四平了。71軍沒了陳明仁,也不是原來的71軍了。此時攻打四平,定能一雪前恥!」

他在末尾又加了一句,「如果攻打四平,必須讓我參加,我孟佔山若不把軍旗插到四平城頭,寧願做城下鬼。」

縱隊很快回電︰「已上報東總,靜候佳音。」

冬天的原野,北風勁吹,即便在早晨的時候也像一塊化不開的大冰坨。雲彩在天上凝著,十天半月也看不到太陽的影子。

孟佔山就在這冰天雪地里焦急地等待著命令,他時常支愣著脖子,遙望四平方向發呆。

他的14團周政委、三營長順子,還有幾千身經百戰的戰士都把性命留在了那里,他必須拿下四平,給他們豎一座高高的豐碑。

他坐在那里,當夜幕降臨時還那麼無比心痛地想著,眼里噙滿了淚水。

他天天盼著回音,同時密切關注著報紙上的動向,可左等右等,還是不見回音。

東總不同意嗎?

還是時機末到?

他坐臥不寧,整天心神不定,用陸政委的話來說就是︰小民的命,操著皇帝的心。

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瑟瑟寒風里,佳音終于來了……

秋季戰役後,我軍很快又準備發動冬季戰役。

這一天,縱隊領導給孟佔山打電話︰「孟佔山,你歇夠了沒有?」

「歇夠了,司令,我都快走不動道了!」

「歇夠了就出來溜溜,準備打仗!」

「打什麼仗?打四平?」孟佔山忙問。

「喲 ?听你那意思,是不是不打四平你就不準備參加了?那好,我另找別人!」

「哎呀,別呀!司令!」

孟佔山急了,在電話里急赤白咧地白活︰「打哪兒都成!司令,打縣城,打村子,打地方武裝都成!必須用我,用我必勝!司令,我給您磕頭跪下啦,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司令!……」

「娘的,就不能換點新詞?听著!趕快到司令部來,輕裝,現在!」

「是!」

已經休養了好幾個月的孟佔山,終于猛虎出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