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七章 老師待遇

毛概學社的同志們听到教師先生三個字,臉上全都忍不住出現了激動的神色。

他們這些太祖思想旗幟下的新讀書人,這輩子最大的志向不是當多大的官兒,也不是撈多少銀子。

這輩子最大的志向只有一個,那邊是把太祖思想的星星之火變成燎原大火。

王由楨親自規劃的工業小學課本,他們可都是親眼看過的。

除了數理化知識以外,還十分的注重對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

太祖思想也就成了工業小學一門最為重要的課程,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為工業階級所用,那才是人才。

如果培養出來的數理化人才不為工業革命而奮斗,不將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當作最大的志向。

這樣的人培養出來,也只是一些浪費錢糧的階級敵人。

一名衣著寒酸的中年讀書人,突然站起來說道︰「在下的數理化的造詣,在咱們這些同志里面是最高的。」

「這點沒有異議吧,所以三個教書先生,有一個非在下莫屬了。」

中年讀書人說完這句話以後,其他的太祖思想同志們,只能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心里十分的懊惱,應該多把時間擠出來一點,多用來研究數理化知識。

那在這個時候,也能當之無愧的拿下一個教書先生的位置。

王昌沐王由楨父子二人,看見這些同志們對于傳播太祖思想的事情都這麼的熱情,這麼的爭先恐後。

心里莫名的溫暖了很多,父子二人的臉上全都泛起了溫和的笑容。

他們父子在黑暗的世道里,終于不再是孤零零的掙扎了。

終于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與他們一道披荊斬棘的向著希望前進。

中年讀書人拿走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名額,剩下的同志們在數理化方面的造詣又都差不多。

王昌沐也沒有武斷的憑借個人喜好,去安排教書先生的名額。

對于王昌沐來說也沒有什麼個人喜好,這些人全都是甘願為太祖思想的傳播當個先驅的同志。

他們早就拋棄了個人的榮辱,心里只有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偉大抱負。

至于怎麼安排剩下的兩個教書先生名額,王昌沐早就想好了︰「明日讓楨兒出幾份試題。」

「你們這些先生再做先生以前,先當個參加策試的學子。」

「誰做的數理化分數最高,最高的那兩人就擔任剩下的兩個教書先生。」

毛概學社的同志們對于王昌沐的這個安排沒有任何異議,這是最公平的安排了。

大家都各憑本事,爭奪這個教書先生的名額。

同志們想到這里,站起來準備離開會館,前往各自在某個學校里面的精舍。

王由楨看到同志們從官帽椅上站起來,攔住了起身要走的同志們︰「各位叔父還不著急走,佷兒還有一件事要宣布。」

同志們對于有著這個晚輩的重視程度,甚至比他的父親王昌沐要深厚的很多。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毛概思想就是這個晚輩王由楨親自編寫出來的。

同志們听到王由楨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全都坐回官帽椅,端端正正的準備听王昌沐王由楨的說辭。

王由楨從官帽椅上站起來,表情嚴肅的說道︰「這件事對于工業小學來說相當的重要,那便是教書先生的月錢。」

同志們听到王由楨說出的這件事,竟然只是教書先生的月錢。

臉上沒有表現,不過在心里卻是十分的感動。

他們確實不在意這件事,對于他們來說個人的榮辱都不重要了,何況是金銀這樣的身外之物。

但小先生王由楨卻是在認認真真的為他們考慮,事無巨細的對他們真誠的關心著。

王由楨看著同志們欲言又止的樣子,都知道他們想說什麼。

他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各位叔父確實是不需要金銀。」

「但是各位叔父已經大半年沒有見到妻兒了,甚至有幾位叔父還沒有娶妻。」

「有了這筆銀子,各位叔父就可以把妻兒接過來,到時候佷兒再給各位叔父專門建些宅子。」

同志們想到妻兒這兩個字,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把嘴給閉上了。

確實就像王由楨所說的那樣,他們確實是不需要銀子,只要有口吃的就行。

但是娘子和孩子接過來以後,吃的穿的用的全都需要銀子,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

王由楨瞧見同志們不說話了,也沒了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勸住了他們,臉上不免帶上了笑意︰「給的銀子也不多。」

「一個月二兩銀子,一年算上年底的獎金,最低二十五兩銀子。」

二十五兩銀子!

同志們听到這麼龐大的一筆銀子的數目,全都有一些膛目結舌。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王由楨竟然給出了這麼高的銀子。

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十兩銀子的現銀,平日里見過的最大的銀子也不過是幾兩碎銀子。

天底下像他們這樣的窮酸讀書人不知道有多少,他們這些窮酸讀書人這輩子最大的念頭,就是一年能掙個五六兩銀子。

至于考上科舉,在這個官官相護的腐敗朝廷,他們這樣的窮酸讀書人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可能了。

一年到頭能掙個五六兩銀子就可以了,足夠全家的吃穿用度了。

就在王由楨說出給月錢的時候,同志們也有了一個大概的預期,能給個七八兩銀子已經十分的滿足了。

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王由楨給出的月錢竟然高達二十五兩銀子。

實在是太多了,多的讓人心驚膽戰,讓同志們不敢相信自己親耳听到的話是真的。

同志們沒有多說什麼,全都站了起來,鄭重的給小先生王由楨行了一禮。

王由楨坦然接受了同志們的行禮,繼續笑著說道︰「其他沒有當選教書先生的叔父,每年也能領到十兩銀子的津貼。」

「全都是當作是太祖思想的飯食補貼,」

「另外,各位叔父的妻子也可以去工廠里做工,孩子去工業小學里面學習,一切吃喝全都由工業小學的食堂負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