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章 西洋人在大明的地位

王由楨離開家是為了去找二叔,做事極為謹慎的他,擔心招來不必要的注意。

耐住性子沒有直接去魚兒鎮,轉身去了祠堂門口守著,等二叔傍晚的時候送棉花。

來到祠堂門口,王老爺子沒有像個親軍一樣,一絲不苟的守在祠堂門口。

那麼一來便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明擺著告訴別人祠堂後院一定有秘密。

王老爺子搬來一張藤椅,躺在祠堂門口的柿子樹下。

眯著眼楮,看似是在睡覺,其實警覺的注意著祠堂周圍的一切。

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王老爺子,因為他當年在邊關干的是夜不收。

經常深入遼東月復地,勘探八旗兵的情況。

王由楨以為爺爺睡著了,沒去打擾爺爺睡覺,搬來一個小木墩,老老實實的坐在爺爺旁邊。

黃昏時分。

刺眼的太陽變成了溫和的橘黃色,洇染出一片片絢麗的霞雲。

這個時候的海平面上是最美的,王由楨沒有心情去看海邊的晚霞日落,注意力全在村子里的那條土路上。

一袋煙功夫過後。

王伢人趕著一輛騾車回來了,車架上蓋著一層黑色油布,看不清裝的是何物。

王伢人瞧見王由楨在這里,敦厚笑道︰「大兒,身體恢復的怎麼樣了。」

王由楨的身體早就康復了,二叔每次見了他還是關心的詢問兩句,拍著胸脯笑道︰「早就好了。」

「二叔歇著,車里的東西交給佷兒了。」

王伢人連忙擺手,硬是攔著王由楨不讓他干這等粗活,一個人把騾車趕到祠堂後院,解開黑色油布往下卸棉花。

等到二叔忙完了,王由楨遞過去一碗井水說道︰「二叔,佷兒需要一些東西。」

王伢人一口喝干井水,用袖子抹了一把嘴,示意王由楨盡管說。

不過,王由楨要的東西讓他感到有些奇怪,甚至是怪異。

一根文明棍,六頂紅毛番的假發,一套和蘭船長服,五套和蘭水手服,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丹砂染料。

奇怪歸奇怪,想到佷兒算是半個神仙,也就沒多問,用心的去給佷兒買這些販洋貨物了。

兩天後。

這些在南洋都很難買到,尤其是船長服更是沒地方買,王伢人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置辦齊全了。

王由楨對于二叔在商賈方面的能力都感到驚嘆了,這辦事能力足夠媲美一些大資本家年輕的時候了。

販洋貨物置辦齊了,第二天一大早,王由楨便帶著五名弟弟離開了鹽池村,出了一趟遠門。

鹽池村附近有一條流經兩府的大河,濰水。

王由楨正是因為這條大河,確定了自己在大明的山東巡撫司、萊州府、昌邑縣。

這趟出遠門,王由楨用一錢七分銀子租賃了一艘幾十料的小型平沙船,順著這條濰水前往了一百多里外的地方。

符煙山。

山東自古以來多響馬,尤其是明末這個動蕩的年份,山東巡撫司各地冒出了大大小小許多響馬。

昌邑縣也有一股響馬,那股響馬就落草在符煙山。

誰也沒能想到,就連王由楨也沒想到,孫包戶的紗錠竟然是賣給了一股不事生產的響馬。

王由楨帶著五名弟弟坐上平沙船,前往了一百多里外的符煙山。

三天後。

王由楨再次從平沙船里下來,包括他那五名弟弟已經徹底變了樣。

哪里還是大明的鹽丁,分明就是一位高貴的和蘭東印度公司船長,以及他的心月復水手。

王由楨沒來過符煙山,又沒有導航,只能憑借二叔畫的一張輿圖,加上不停的找人打听。

終于在快到黃昏的時候,王由楨來到了符煙山山腳下。

符煙山佔地很廣。

地勢高,十分的陡峭。

王由楨抬頭望去,山林稀稀疏疏,大部分都被砍了,只留下一個個樹樁。

還沒等他看清周圍的地勢。

十幾名手拿長槍大刀的響馬,突然從附近的山溝和草叢樹林里沖了出現,沒有發出半點聲音。

直到響馬們快沖到面前了,王由楨這才注意到周圍多了十幾個人。

王由楨看著周圍的響馬,心想不像是小說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咋咋呼呼的沖出來一堆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要偷襲了。

看來小說電視和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樣才更符合響馬們的身份。

響馬們沖過來以後,沒有說上一大套你從哪里來、你叫什麼名字的廢話,提起長槍大刀就要殺了王由楨兄弟六人。

王由楨立即開口說話道︰「Doe het ,。」

領頭的小掌盤子听到王由楨咋咋呼呼的說話,揮了揮手,示意兄弟們暫時停手。

倒不是小掌盤子听懂了王由楨的話,眼光毒辣的他瞧出王由楨身上沒多少銀子,衣著打扮又是富得流油的海商,可以抓起來當綁票。

由于靠海的緣故,經常有海商在縣城出沒,響馬里倒是有一個會番邦語的響馬。

小掌盤子眼楮緊緊盯著王由楨等人,命令道︰「去把馬六喊來。」

瘦小如同猴子的馬六,慌忙從後面跑了過來,滿臉的諂媚︰「副爺放心,小的這就把紅毛鬼的話說給您听。」

馬六當年偷過有夫之婦,後來要被夫家的宗祠追著打殺,這才落草當了響馬。

馬六本來就被符煙山響馬看不起,一些不知道他會番邦語的響馬,听說他居然會紅毛鬼的話,看他的眼神更鄙夷了。

小掌盤子更是皺起了眉頭,厭惡的說道︰「這票做完,你不用跟著老子了,去馬房養馬。」

馬六剛說完自己會西洋話就感覺有些不對,瞧見周圍響馬的眼神,又听見小掌盤子的喝叱,當場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我這個賤嘴,學什麼蠻夷話。」

王由楨一直看著這一切。

神色復雜。

後世,有些人稍微會兩句洋文,就恨不得把腦袋翹到天上去。

用洋文交流,就自以為高人一等了。

在大明,在這最後一個漢家王朝。

大明人人把學會洋文當做一種恥辱。

從恥辱變成高人一等。

這一切的轉變,就是因為辮子建立的滿清。

因為滿清簽署的一條條喪權辱國條約。

一點點的擊潰了自從秦漢以來,耗費幾千建立的民族自信,也讓西方人把國人看的連黑膚人都不如。

大明從洪武開國,不管君王是賢明也好,昏庸也罷。

從始至終,不歲幣,不議和。

即便是亡國。

也絕不對外辱退讓一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