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63章 狗咬狗

華文羽滿腔怒火還不能對衙役發火︰「本官知道,你先回去。

帶到衙役走後,華文羽將三張銀票交給朱顯波,滿臉郁悶的問道︰「皇,接下來怎麼辦?」

朱顯波接過銀票,看了看說道︰「華大人,你這下你可就城大財主了。」

華文羽臉都憋紅了,朱顯波還笑,倒是旁邊的劉麗霞沉不住了︰「你就趕緊說怎麼辦,華大人還等著呢。」

「這些銀票嘛,兩張大面的就充歸國庫了,這張小的,你拿去,作為這次辦案的活動經費。後米娜還有很多事情要辦呢,開封的錦衣衛所雖然是你的下屬,但再好的領導也沒有銀票親,拿出五千兩分給他們,剩下的就你們幾個隨朕出來的分了。」

「皇……」華文羽想問怎麼處理這案子,朱顯波卻輕描淡寫的分起銀子來。

「不用著急,也不用客套。好戲還在後面呢,你要有看戲的心態。他們越是想隱瞞,你們錦衣衛就越辛苦。說說看,你們錦衣衛這兩天都調查處了什麼?」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死傷確實很慘重。錦衣衛已經初步掌握了那些死者家屬的情況。」

「其他的呢?」

「鄭衛兩家在開封是世家,一百多年以來都是橫行鄉里的大戶望族。鄉鄰們也早已習慣了,歷任知府對于鄭衛兩家也是敬畏有加。」

「那鄭衛兩家就沒做過什麼善事啊?比如捐資鋪路修橋、遇救濟等?」

「很少有人提及,我還讓人特意詢問了自皇登基以來的河南幾次大災害兩家的所作所為。據說建貞元年,鄭衛兩家甚至放任自己的族人餓死,那些稍微遠一點的旁系實際就是鄭雲峰的奴隸,地位還不如普通百姓呢。鄭衛兩家摳門之甚讓人心寒。

據說那年河南境內但凡有點積蓄的人家都捐糧捐錢到官府救災。大一點的家族就開辦法粥廠,鄭家據說開了個每天供一百人喝粥的粥廠,十來天之後就關閉了。衛家更小,不足五十人喝粥。他們兩家的這麼興旺全靠魚肉鄉民然後死扣省下來的啊。」

說到救濟,華文羽似乎有點激動了。

「誰說他們扣啊,華大人,你別忘了兩位宗主出手就是十萬銀元給你啊。只能說這是他們的生存之道,欺下不瞞。鄭衛兩家的家僕人數如何,有沒有私兵之類?」

「兩位宗主家的僕人數肯定超標了,其他的旁系大戶也有不少家奴。鄭衛兩家都有訓練護院隊,說是防範劫匪強盜之用,常年保持兩百百多人。這次參與械斗的應該有一部分是兩家的私兵。」

「兩百多人,那不是比錦衣衛和衙門的衙役總數還多,看來對付他們還得動用軍隊了。」

「皇的意思?」

「像這種以禍害鄉鄰為榮,挾持朝廷官員自重的世家難道不應該打壓一番嗎?二十來條人命在他們看來就想殺了二十只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他們在其他的老百姓還有好日子過嗎?朝廷官員能不跟著他們後面轉嗎?長期以往,官將不官,國將不國啊。」

「哦……」華文羽終于開始有點明白為什麼皇讓自己帶人調查各地名門望族了。如果這些地方的名門望族長期魚肉鄉民,那麼百姓記恨的不光是他們還有不作為的朝廷。而朝廷官員長期被挾持也會導致政令不暢,甚至政令不出京城。

「鄭衛兩家在京為官的子弟應該知道前天的事情了?」

「應該知道了,不過目前似乎已經平息了,他們應該不會出面干涉了。」

「這樣,你明天帶人去衙門先將鄭家的人全部押到錦衣衛開封所審訊。完了你帶著腰牌和朕的旨意去河南總兵嚴成那里調兩千兵馬過來,悄悄的屯聚城外,然後後天帶錦衣衛開始將衛家圍了。」

「那鄭家呢?」

「圍了衛家之後就將鄭家的犯人先放回去。」

「皇這是要?」

「鄭衛兩家雖然幾十年不想敵視,但一旦出了大事兩家合作都十分順暢。為何,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自保。知道死掐對兩家都不利。一旦你放了鄭家的人,圍了衛家,就放話出去,是鄭家檢舉來的衛家。這樣一來,衛家為求自保,說不定來個魚死網破,和盤托出。」

「妙哉,微臣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前一天還在大街打個你死我活的鄭衛兩家一夜之間就成了一個人似的。正愁沒地方下手呢。」

「這樣一來得到的情報絕對比你們錦衣衛調查的還要詳盡,兩家的一些惡行劣跡一定會暴露無遺。不過你也別高興太早,開封所一共才五十多錦衣衛,衛家不一定怕你。所以先去調兵以防萬一。如果衛家當,就依樣畫葫蘆,將鄭家的罪名公布出來,說是衛家檢舉有功……」

「那開封府那邊?」

「馬明宇膽子再大也是朝廷命官,你辦案,他只有看的份,至多通風報信。也許馬明宇只是迫于無奈,在行政不作為,被挾持而已,當然如果他死心踏地的幫著鄭衛兩家,那就連他一起收拾了。」

「微臣明白了。」

「叫他們幾個也多留點心,跟朕出來一趟好歹也立點功回京。」

「皇真是英名蓋世,微臣替他們幾個人謝謝皇隆恩。」

次日,華文羽來到知府衙門,馬明宇依舊滿臉笑容。

「馬大人,听說那幾個人活了?」

「是啊,華大人,據說當時由于人太多,可能是暈過去了,他們還誤以為斷氣了,後半夜又都醒過來了。這年輕人打架下手狠,加人又多,容易窒息啊。」

「話雖如此,你還是要派人前往兩家驗證啊。這是你得親自去辦!」

「那是肯定的,大人就算不吩咐,小官也是這樣打算的。」

「另外,既然本官知曉了這是,按照章程,我得帶些人犯回錦衣衛審訊,就讓姜大人將鄭家那幾個人犯押往開封所。」

「大人,他們幾個已經知錯了,還望大人……」

「我知道,這不過是章程問題,馬大人請放心,也請轉告兩位宗主。既然沒有死人,這是還是你們開封知府衙門做主。」

「下官明白,下官這就讓姜大人押著送到開封所去。」

馬明宇只當華文羽歡喜的接受了鄭衛兩家的銀票,不打算管這事了,既然說走走過場,他當然樂意配合。而鄭雲峰和衛雨皓很快就從馬明宇派去的人那里得知了情況。兩人長舒一口氣,看來這銀票還是管用,既然案子還歸開封府管,那就等于說兩家都沒事了,頂多就是再花點錢準備安撫下死傷者家屬了。

……

鄭之晴也早從衙役那里得知了外面的情況,听說讓他去錦衣衛所走走過場,倒也十分配合。

但是等他來到錦衣衛所在地時,就傻眼了。

他平時只是听說錦衣衛以酷刑著名。但是像他這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一般是不用擔心的。沒想到已經衛所,就讓他開眼了。

話說錦衣衛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軍情民意,凡是有一點對皇帝不利的言論都逃不過他們的耳目,當地的官吏也不敢隨便過問他們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對他們的不滿,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務們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輕也要落個殘疾的下場。

錦衣衛常用的刑具有十八套,什麼夾棍、腦箍、攔馬棍、釘指等等都包括其內。其中有一項刑罰叫做「杖刑」,特務對于「杖刑」的執行非常有講究,對一般的犯人行刑官只說「打著問」,意思是不必太重;要求打重一些的,就說「著實打著問」;要求狠狠打,不論死活的就說「好生著實打著問」。一般來說,只要犯人被抓進來,十八種刑具都要受過一遍。

和錦衣衛有密切關系的一種刑法,叫「廷杖」,即殿廷杖責進諫觸怒或有過失的大臣,以提高皇帝的威權。洪武年間,公侯如朱亮祖,大僚如工部尚薛祥等,都是受廷杖致死的。相對于杖刑、夾棍等刑罰,廠衛不常使用的幾大酷刑可就令世人不寒而栗,在幾大酷刑中,刷洗、油煎、灌毒藥、站重枷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生不如死。

【刷洗】就是將犯人月兌光衣服按在鐵床,用滾燙的開水澆在犯人的身,然後趁熱用釘滿鐵釘的鐵刷子在燙過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白骨,最後直到犯人死去。

【油煎】類似于後來的鐵烙鐵。將一口平的鐵盤燒熱後,將人放在面,不到片刻,將犯人燒焦。【灌毒藥】特務們灌一次毒藥,然後喂一次解毒藥,然後再灌另一種毒藥,直到將犯人毒死,目的是使犯人嘗遍了死的恐怖和痛苦,特務們從旁觀賞。

【站重枷】明代的這一刑法卻很特別,戴枷之人必須站立,不準坐臥。枷的重量超過常人體重,最重曾經做過三百斤斤的大枷,給犯人戴後幾天就得活活累死。據明朝野史記載,廠衛殺人的酷刑還有剝皮、鏟頭會、鉤腸等刑罰,據說,這些刑罰又要勝過以所說的幾種酷刑。

華文羽一進門就讓錦衣衛給鄭之晴他們幾個介紹刑具,鄭家公司也算開眼了終于知道錦衣衛的一些內部刑法。

由于之前通判大人已經和鄭之晴打過招呼,他原本以為這些錦衣衛也只是嚇唬瞎話他,做做樣子,不會來真的。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