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40章 查理復闢

突如其來的力量對比的變化讓議會軍不知所措,最重要的是他們以前踫到的國王軍和自己一樣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出現在他們後面的是大明帝國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之一的姚啟聖帶領的兩千五百步槍手,這些人在戰場上的戰斗力絕對可以以一敵二。

加上大明的步槍射程遠遠大于用過議會軍,而紙質子彈又讓他們減少了大量的裝彈時間。因此看似數量龐大的議會軍在內外夾擊之下很快敗下陣來。

一個月後,陳輝的密函從倫敦送到大明京師,查理一世重新回到皇宮執政,克倫威爾被驅逐,議會軍在倫敦會戰中遭遇慘敗。其中姚啟聖率領大明海軍步槍隊以為同胞報仇為名粉碎了議會軍的突圍。

重新執政後的查理國王第一時間得到了大明帝國的承認,隨機派出外交使節前往大明。

消息傳到京師,朱顯波喜出望外,朝廷許多大臣無法理解皇上為何如此高興。但既然朝廷支持的人贏了也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而禮部在準備迎接新的英國使團。

最為朱顯波高興的還是後宮的三位女人,他們知道查理一世擊敗克倫威爾意味著什麼。至少的未來五十年里,大明可以集中力量壓制荷蘭人了。

而英國人或許會從此死心塌地的成為大明的伙伴,一起壓制荷蘭人。

任務完成,姚啟聖率艦隊回到科倫波,方誠也回歸到鄭泰的商隊。陳輝則繼續被委任為大明帝國駐英大使。

不久英國駐明大使來到了京師覲見大明皇帝,他居然就是陳輝提及的新聞周刊的主編懷特。朱顯波向借查理壓制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荷蘭的崛起,因此對懷特的接待翊相當高。朱顯波率首相徐光啟和副相王承恩等接見了懷特的使節團。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請允許我轉達查理國王的最真摯的謝意。謝謝大明為查理國王,為英國所做的一切。從現在起英國就是大明帝國最親密的朋友,今後只要大明有需要我英國的地方,查理國王都義不容辭。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特將英國在非洲的貿易站馬達加斯加一半所有權交給大明。

今後英國與大明共享馬達加斯加貿易便利,而且今後英國在非洲佔有控制權的貿易港口,大明商船都可以停靠並進行貿易。」

「查理國王客氣了,大明是禮儀之邦,主持正義乃我大明之本分,克倫威爾為人臣子意亂犯上實屬不該!」

「是啊,皇帝陛下英明。」

「那查理就沒有其他的要求嗎?」

「陛下明察,國王希望大明能幫助英國訓練皇家海軍,以抗衡稱霸北海和大西洋的荷蘭海軍。」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英國的敵人就是我大明的敵人,既然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就有共同的目標。不過這訓練海軍可不那麼簡單,而且大明的軍艦和大炮也有限,目前在印度洋上就不斷受到海盜以及荷蘭、法國人的騷擾。」

「皇帝請放心,訓練費用方面英國會一力承擔。大明送給英國的五艘軍艦如今已經修繕完畢,不日將列裝皇家海軍。」

「那麼訓練基地放在什麼地方呢?」

「馬達加斯加如何?」懷特心里也沒,訓練海軍其實也只雙方軍事合作的開始,是做給荷蘭人和其他各國看的,表明兩國的親密關系而已。真正要想使英國的海軍超于荷蘭還必須靠強大的國內經濟和國外貿易支撐。

「那就馬達加斯加吧,我會下旨給駐守馬六甲的漢王,讓其加派人手前往。不過為了保護兩國的訓練基地和貿易往來,朕建議英國和大明都要派出相當數量的軍艦駐守馬達加斯加。」

「那皇上的意思是?」

「姚啟聖提督,想必你們已經見過,他是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海陸兩方面都是專家。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朕想讓他將防區移到馬達加斯加。當然前提是不影響你們英國軍艦的補給和訓練。」

「這個我要請示查理國王,不過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如此甚好!」

「皇帝陛下,懷特在倫敦時就听說大明的火炮和步槍射程都遠遠超過荷蘭和法國人,不知道在這些技術方面能不能與大明共享?」

「這……」朱顯波見過得寸進尺的,沒見過這麼直接的,送軍艦,救國王,扶上寶座,還想要尖端武器,就算後世的英國和美國親如兄弟,在尖端領域也不能共享啊。這個查理和懷特倒是不見外,也許是英國太需要加強海軍力量以求轉移國內矛盾吧。

但就算是十分迫切,朱顯波也不能把核武器當白菜一樣送給英國人啊。

懷特也看出了朱顯波為難連忙補充道︰「皇上,如果不方便,就當懷特什麼也沒有說過。不過請你相信我和查理國王別無他意。我們會耐心的等待大明的援助,不管是什麼樣的幫助都能接受。」

「呵呵,謝謝閣下的理解。大明一定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抵御我們共同的敵人。」朱顯波也不失禮節的婉拒了懷特的進一步要求。

對于懷特來說,大明皇帝隆重的接待了他,他就算完成了一半任務,大明答應與英國在馬達加斯加進行軍事合作,他的任務就是基本完成了。至于後續的要求查理也是停留的想法上,他懷特做不到也沒關系。

而對于大明來說支持查理復位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分享馬達加斯加,這等于栽南印度洋和非洲東海岸又多了一個貿易據點。而與英國的軍事合作則能夠穩固這個貿易據點,並將觸角伸向非洲全境。

說道擴張,姚啟聖無疑是最佳人選。

朱顯波沒有耽擱,盡管加爾各答還在興建之中,澳洲柳春燕也沒回來,但他還是迅速的派出了姚啟聖,率領兩艘天津級軍艦和十艘二級戰艦前往馬達加斯加,這幾乎是第四艦隊的大部分力量了。

而第四艦隊剩下的軍艦則並入第五艦隊歸穆友前統轄。防區也自然交給了第五艦隊。

這段時間里,穆友前主持的和荷蘭、法國、葡萄牙、意大利的談判也基本結束。這些國家由于艦隊分散,一時也組織不起大量的軍艦攻擊卡里亥特,只得同意大明的要求,拿錢贖人。四國攻賠償大明軍艦人員和炮彈損失共計兩百五十萬兩。

同時各國必須有份額的開放印度沿岸和阿拉伯海各港口貿易權限,允許大明商隊進入。

大明則歸還剩余被扣押的各國軍艦和所有的海軍將士。

朱顯波並沒有要求將賠償運回京師,而是一半直接撥付給了劉輝,讓其加速加爾各答的建設。剩下的交給了朱朝陽和龍康仔各一部分,用于當地城市建設和澳洲開發。上百萬的銀子看起來多,用起來卻總是不夠。尤其是澳洲方面,柳春燕不斷提出要擴建港口。

由于澳洲基本上沒有貿易收入,只能靠第三艦隊的收入支撐,加上不斷從國內和東南亞募集民夫前往。龍康仔也撐不住了,多次向朝廷訴苦,這筆銀子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柳春燕在建設新天津港口的第三個月終于見到了大把的銀兩,這些錢在當地沒什麼用,但是可以雇佣東南亞的民夫和購買大量的食物源源不斷的運往澳洲。

有了牢固的營地後,柳春燕的觸角不斷往澳洲大地內陸延伸。帶領部分侍衛隊乘軍艦一路往南,適當的時候再上岸探索。

為了支持柳春燕的開發計劃,朱顯波只得讓戶部和軍委從國內的移民計劃中拿出一部分來,募集軍民前往澳洲,而商人前往澳洲貿易則不收取任何稅收。

盡管眼下看不到匯報,朱顯波還是想盡快讓澳洲熱鬧起來,至少漢人要站到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才有可能徹底的征服島上林林總總的部落。

大明帝國在印度和澳洲的政策看似沒有直接產出,卻實實在在的確立大明在這兩個區域的地位。為今後進一步的貿易繁榮提供了軍事保障。

兩個當事人姚啟聖和柳春燕自然十分開心。

而大明本土,在邢強等人的主持下,國內的工商業從業人員越來越多,一些不法商人乘機進行非法的資本原始積累,自然也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

當然這些矛盾暫時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民眾的矛頭也只是針對個別無良奸商。朱顯波在獲知這些信息之後卻陷入了沉思。

根據他有限的歷史知識來判斷,現在抑制了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只是第一步,如何再大明本土培育良好的資本主義萌芽的土壤是件頭疼的利益。

這不僅涉及到朝中大臣和各地方宗族的利益分配問題。自己的皇室和皇權也面臨挑戰和抉擇。如何能夠順應歷史潮流,而又不做自己的掘墓人,是一個很難的選擇。

當然這些問題是朱顯波超月兌于朝堂之上要思考的,而朝堂上,他要做的就是維持各派勢力的平衡的同時,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然後考慮大明帝國控制各大海域之後的問題,比如澳洲,比如新大陸等在大明帝國體系的位置問題?

是附屬國,還是邦聯國,又或者是一個省呢?

這些關系到帝國的將來,所謂居安思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