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08章 烏雲來襲

朱顯波的這個原則包括保密,包括帶動當地就業和需求,朱顯波不喜歡大明出錢修建一個城市卻富了當地百姓,哪怕是多花點錢。當然還有一個就是不能讓德里當局輕易的察覺大明修建城市的規模,也要做好奧朗則布討價還價。

如果奧朗則布聰明希望大明顧請當地工人和使用當地材料就必須用更的土地來換。袁承志因此堅決的貫徹著這個原則。

很快袁承志所需的第一批資金和人手全部到位,朱顯波又將杭州港已經完工一艘運輸船急調往馬六甲配合袁承志籌建加爾各答。戚宏亮將停靠在馬六甲的兩艘運輸船會同三艘二級戰艦組成個臨時編組交由袁承志指揮。運輸隊每兩天能夠從科巴群島往返馬六甲一趟。

戚宏亮利用大明在馬六甲治理多年的優勢動商人、軍民大肆收購建築材料。馬六甲當地居民只當是明軍又要在安達曼海沿岸修建軍港,紛紛拿出木材、建材換銀元。

朱顯波就一直和柳春燕在馬六甲等劉輝的消息。

劉輝回答孟加拉後約一個半月,終于從孟加拉傳回令人振奮的消息︰奧朗則布已經說服德里朝廷同意大明在孟加拉恆河入海口修建貿易站,只需大明支援奧朗則布的二十萬銀元到位,大明便可動工修建貿易站。

半年的謀劃,差不多兩個月的準備,終于等來絕好消息。朱顯波毫不猶豫的下令戚宏亮將早已籌集好的銀元交付給袁承志,讓其趕緊帶領船隊前往孟加拉。同時下令穆有前則率船隊從科倫波趕往孟加拉然後折返科巴群島,然後在此海域巡邏,確保袁承志的船隊順利進入恆河口。

朱顯波要確保這貳拾萬銀元能夠送上岸,只要到了孟加拉,奧朗則布派人接收後能不能運回德干就不關大明的事情了。穆有前的任務還要保護好科巴群島的安全,連月來袁承志的運輸船往島上運集大量的木材。如果遭遇海盜或者外國商貿船隊,那就功虧一簣。

好在一切順利,袁承志順利來到了離恆河入海口數十里的內陸小港波拉。這波拉港和後世上海的崇明差不多兩邊滾滾東逝水,只是波拉的西側河道相當狹窄,僅有不到一里,南部伸入大海卻有數十里,北部也有數里才是河道的分岔口,這樣一個孤島對于一個外來戶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存積建築材料的好機會。

袁承志好不猶豫的選擇了這里做為建築貿易站的指揮所,而劉輝的外交住所在波拉以西兩條小河外的庫爾納,由于恆河在兩條最大的支流匯合之前分化出兩條小河直接向南匯入孟加拉灣,而恆河則繼續奔騰向東。三條河流經之地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沖擊平原,這就是富饒的孟加拉。

劉輝建議將貿易站建在庫爾納,袁承志同意了,這樣一來,袁承志的運輸時常從河道里運回大量建築材料,隔斷時間則派人從陸路將集結在波拉的建築材料運往庫爾納,並謊稱是在當地收集的。

奧朗則布拿到大明的真金白銀後十分開心,也不再管大明想要干什麼,在這個以大陸中心的藩王心中,入海口那一片灘涂根本不值分文,既然大明喜歡,又是建議貿易站,自己的軍隊還能得到援助何樂不為呢?于是劃定科爾納以西、以北二十里,向東至恆河,向南至孟加拉灣做為大明建設貿易站的建築用地。

于是一場緊張的造成運動很快在庫爾納展開來。

而遠在京城的吳保定在接到朱顯波的密函之後將自己督建工作交給了孫曉根來到馬六甲。

朱顯波不等吳保定停留,便召來他商議。

「朕要在孟加拉建立一個橋頭堡,除了貿易站,還需要有完善的城防功能,並未大明軍隊進一步控制孟加拉甚至東印度沿岸提供軍事基地。你到了庫爾納之後,仔細查看三河流域的地形和地勢,將貿易區、生活區和軍營、港口合理規劃好。」

「微臣明白!」吳保定雖然和朱顯波接觸不多,但是對于皇上的命令十分吃驚,很顯然這個皇上是個專家。還知道分區。

朱顯波交待完吳保定就立刻讓其隨船隊前往庫爾納。畢竟口說無憑,只有到現場去才能做出最好的規劃。而奧朗則布嘗到甜頭之後又派人向劉輝催促大明的貸款。

五十萬可不是個小數目,劉輝做不了主,朱顯波也不會像第一批敲門磚那樣大方。于是回信讓劉輝繼續與奧朗則布討價還價,朱顯波開出的加碼是︰五十萬分三次交付,為期三年,利息按大明銀行在馬六甲分行的利率計算。而大明要求將貿易站的用地範圍擴大到庫爾納以西、以北五十里,恆河以東及庫爾納以南領土劃歸大明管理。

奧朗則布開始有點不願意,但是大明提出為了向德里地區提供足夠的貿易物資必須要有足夠的倉儲和港口民夫的居住地。經過幾番討價還加之後,奧朗則布同意了,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快交付銀元。

方圓五十里的地域雖然比起大明內地的城鎮來說算不得什麼大事,尤其像杭州、廣州這種大海港離入海口都有幾十里地,但修建一個貿易中轉站足夠了,修夠一個中小城池也夠用了。

朱顯波要的是穩扎穩打,只要樊以君等人繼續在德干地區搗亂,奧朗則布的戰事就不可能那麼順利的剿滅印度教徒,那麼軍隊的開銷就一日不會停止。習慣了借錢花的奧朗則布肯定會忍不住再伸手,要不了一年時間,整個孟加拉地區就可以陸續劃歸大明的「貿易站」。

而久居馬六甲的朱顯波陸續接到朝中大臣和錦衣衛的密函,說漢王朱朝陽和副相王承恩等人的矛盾日益深化,久拖下去只怕會出事。盡管朱顯波十分擔心,但是孟加拉這邊畢竟是修建新城,而且涉及到動員大量的軍力、人力、財力,沒他坐鎮袁承志還這不好辦。

何況朱顯波的第一步計劃是能夠將三河流域的沖擊平原弄到手,雖然這可能需要反復的談判和大量的銀元,當然還需要樊以君等人不暴露。而鄭泰的印度公司的收入正是這些銀元的來源。

于是只得寫信回京告誡周濤和王拓等人要勸阻朱朝陽,不要將矛盾擴大化,不要動搖國之根基。當然也要隱晦的告誡王承恩等人不要鬧事,認真的輔佐漢王。總之,朱顯波要不是皇上,一定會哀求他們每個人不要給自己鬧事,尤其在這個關鍵時刻。

在朱顯波的想法里,登基二十年來,他一向是大明朝廷大權的獨攬者,最近這些年來他醉心于拓展海外疆土,而朝中的保守派們開始落伍于他的思想了,朱顯波也覺得問題越來越嚴重。不管是王承恩還是其他人,朱顯波在心里誓,只要他們不鬧出大事情來,等到他回京之後一定不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但是如果他們要是鬧出他不能容忍的事情來,不管是誰,都會跟薛貞去做伴

然後就在朱顯波請求如來和玉皇大帝一起庇佑自己的朝廷不要出事的時候,從錫蘭傳來了不好的消息︰葡萄牙人和法國人、意大利人好像準備對鄭泰的印度公司和貿易船隊下手了。鄭泰在來信中希望馬六甲能派駐艦隊常住科倫波,並增加軍艦與自己的商貿隊隨行。

這樣一來,原本屬于馬六甲的兩個艦隊就需要守衛四個駐點,並為一個商貿隊護航,還得再孟加拉和安達曼海廣袤的海域上巡邏。原本綽綽有余的馬六甲水師,這個時候顯得捉襟見肘了。還好英國人在內戰,西班牙人在馬尼拉海戰之後一直主張與大明和善。

荷蘭人,這個大明帝國在17世紀的天敵為什麼沒有動靜?朱顯波突然感覺印度洋要出事,甚至比京城那堆破事要麻煩上百倍。

「戚宏亮,迅向馬尼拉傳令,讓傷不起率領包括所有的‘天津’級戰艦和運輸艦在內的一半軍艦火趕往馬六甲!」

「皇上,大明在馬六甲已經有足夠的戰艦應付危機了,雖然葡萄牙人和法國人想挑戰大明,但微臣敢保證,有微臣和穆有前在,我們一定能像上次安達曼海戰一樣痛打落水狗。」

「你別忘了朝廷還有一大群頑固派,如果我們剛進入印度洋就輸得很看,那麼朕要想繼續大力展水師,就會遭遇強力的抵觸和反彈。朕更加不希望丟失科倫波,甚至連庫納爾和科巴群島的任何一個據點受到騷擾.朕不希望冒險,盡快傳令!」

「微臣遵旨,不過微臣認為,我們可以向奧朗則布請求援助,讓他對葡萄牙、法國人施加壓力。大明支助了他們那麼多。」

「不,我們大明已經索取孟加拉的領土為報酬了,而且歐洲人時不會听一個地區性王子的,而莫臥兒帝國的國王是一個天生的陸權主義者,不會對生在海上的爭端感興趣的,為了大明我們必須盡快準備,也許戰火在明天就會被點燃!」。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