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06章 機會來了

柳春燕也知道儲君對于朝廷的重要性,因此就繼續回到院任職。

而朱顯波心里當然舍不得柳春燕,何況是要去澳洲,就算沒有柳春燕,朱顯波自己也是想去的。不過馬上要過年了,朱顯波只得作罷。

就這樣又過了三個月,朱朝陽在朱顯波的教之下進步很快,為了強健體魄,朱顯波又將大和尚教給自己的易筋經傳授給了朱朝陽。

朱朝陽天生武痴,融匯貫通、進步神。短短幾月,朱朝陽從你有點稚女敕的小伙子慢慢練成了一個滿身肌肉成年人。白天處理政務、跟隨朱顯波讀史、辯理也是精神百倍。

「父皇,兒臣听娘說父皇當年領兵攻打皇太極時曾經在騎兵陣中橫沖直闖,勇過當年的趙子龍。父皇是如何做到的?能教教兒臣嗎?」

「朝陽,武功是健身防身之用的,武功再高也怕大炮。身為大明帝國將來的掌舵人,武功只是防備之需時用。大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重病纏身的大明了。父皇之所以處處沖鋒在前,一是為了鼓舞大軍士氣,二來也是為了壓制清軍的騎兵優勢。

如今我大明步槍、大炮都具備相當的優勢,你要多學習的是如何運籌帷幄,如何掌控群臣。等到父皇老去的那一天,你要繼續扛著父皇的大旗開疆擴土。」

「父皇,掌控群臣不是有錦衣衛嗎?」

「你要如何做到完全掌控錦衣衛呢?」

「這個……兒臣沒有考慮過。」朱朝陽說的倒是實話,從小他就看到自己的父皇運用一部牽制另外一部,利用錦衣衛監控著朝中大臣。

「以前沒有考慮,父皇不怪你,但是今後你要和諸位大人多學習權衡之術。要讓一個人真心的臣服與你,光靠權勢是遠遠不夠的。大臣們敬畏你是漢王、將來是儲君甚至皇上,嘴上自然不會說。但是如果你不能掌控他們,一旦情況有變,他們隨時都可能拋棄你,背叛你。」

「父皇,兒臣听母妃說您與王拓大人、劉立洋大人亦師亦友,你都曾經救過他兩人的命。徐相徐大人也受過你的關照。父皇你是如何做到的,而兒臣又要如何現或者救下那些將來的國之棟梁呢?」

「朝陽,父皇當年救王拓和劉立洋兩位大人都是機緣巧合,強求不來的。但是你只要用心去對待你身邊的人,對待身邊的大臣。去觀他們所思所想,慢慢的你就會現權術這門學問太深奧,永無止境。父皇也只不過學會了一些皮毛而已。」

「兒臣明白了,兒臣以後會減少練武時間,多用心讀和接觸朝廷內外的人和事,從中吸取經驗。」

「但是切忌不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更不能排擠朝中那些暫時還不支持你甚至但對你的大臣。他們的存在能夠很好的提醒父皇和你,我們還有那些地方考慮不周,還有那些法令可以修改完善。除非你想做一代昏君,否則永遠不要為難那些敢于直面諫言的臣子。」對于朱朝陽這樣一個剛剛成年的皇子,朱顯波確實有太多的內容要教。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到底是血肉相連的父子,朱朝陽這段時間和朱顯波的朝夕相處,除了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之外,感觸最深的就是來自朱顯波那濃濃的父愛,原來自己心中近乎與神的父皇也會和母妃姨娘嗦,為了自己的點點滴滴嘮叨。群臣們口中那個英武神明、殺伐果斷的皇帝也會為了自己的一點點進步高興半天。

轉眼間,春天來臨。朝廷大臣們又要開始為各種政事繁忙。兵部更是如此,北方的移民,南方的水師消耗也越來越大。朱朝陽也慢慢的進入了兵部侍郎的角色。那些與朱朝陽共事的京官們慢慢的現,這個小皇子身上有年輕時皇上的影子,並無紈褲子弟。

等到三月初,劉輝從陸路八百里快遞傳回消息,德干副王奧朗則布與樊以君等相處甚歡。這個莫臥兒王子對于大明的期待越來越高。甚至主動提出來要讓大明派步兵支持他剿滅南方印度教徒。

朱顯波當然不能這麼快名目張膽的派兵支持一個尚未取得儲君位置的德干副王,從而得罪印度大陸南部的大量異教徒。何況西方列強還在印度西岸哈盤踞著。而鄭泰的印度公司卻一直徘徊在錫蘭,還沒有真正在印度大陸扎穩根。

但是奧朗則布也不是傻瓜,如果這個時候大明不支持他,將來一旦他奪得了皇位,說不定會與大明翻臉。

「朝陽,奧朗則布向我大明求援,該當如何處理?」

「父皇,我大明不是正欲進軍印度嗎,這可是絕佳的機會啊。」

「可我大明在印度大陸並無落腳之地,一旦奧朗則布卸磨殺驢,我大明步槍豈不是要全部落入莫臥兒之手?」

「那?」朱朝陽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先答應支援奧朗則布,不過不是派兵,而是銀元支持。」

「那我大明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呢?」

「他奧朗則布窮兵黷武,在德里並不受大臣和皇上的支持,肯定會缺少糧草。我大明如果能給予銀元支持,一定會讓奧朗則布感激不盡。而我大明需要一個在印度大陸的落腳點,我們就可以趁機要求在加爾各答修建貿易站。而德干地區的百姓一旦接受銀元,我大明在印度的影響力就會深入人心。」

「如此一來我大明就可以一舉三得,既贏得奧朗則布的信任,又有了再孟加拉灣的落腳點,還為將來在印度大陸推行銀元埋下伏筆。」

「不錯,趕緊去辦!記得囑咐劉輝,如果奧朗則布如果拒絕銀元,可以換成黃金,但是加爾各答的貿易站一定要盡快落實,沒有得到建立貿易站的允諾,就不給與資助。當然給予的資助也不能一步到位,必須吊住這條大魚。」

「兒臣明白了,奧朗則布現在接受了大明的資助,說不定有一天會後悔的哈……」

「別光顧著笑,仔細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到下一步,朱顯波心中也沒底,依照奧朗則布性格,只要大明肯資助他剿滅印度教徒,大明在恆河入海口修建貿易站算不得什麼大事。畢竟奧朗則布只是一個地區之王,一個尚未嘗試過大陸統一的人時不會明白入海口對自己的國家有多麼重要的。

當然奧朗則布更想不到的是東方的大明對于孟加拉早已虎視眈眈,他也不會想到東方的大明到底有多強大。總之他現在想做的是盡快剿滅南印度大陸的異教徒,為莫臥兒帝國開疆擴土。

很快劉輝又有回信,奧朗則布已經同意大明在孟加拉修建貿易站,條件是大明給予二十萬銀元的免費援助,另外再給予五十萬銀元的貸款。同時催促大明派遣朝中大臣盡快簽署合作協議。

看起來這個奧朗則布確實被印度教徒們惹惱了。不然一個冷靜的封疆大吏不會做出如此引狼入室之舉。

朱顯波一邊回信讓劉輝討價還加,一邊下旨讓遠在馬六甲的戚宏亮準備銀元。

錢財倒是好準備,但是修建加爾各答貿易站不是一件小事,關系到大明今後在印度的利益。一般的人去了也不能完全理會朱顯波的意思,將貿易站‘做大、做強’,但是鬧大了,也不會巧妙的瞞住遠在德干莫臥兒朝廷。

要是莫臥兒朝廷追查起來,要是不及時派兵駐守加爾各答,那大明援助奧朗則布的銀元只怕會打水漂。思來想去,朱顯波覺得自己是時候坐鎮印度了。好在朝廷目前還算安耽,朱朝陽在朝廷的威望也日漸高漲。今後就算自己出意外,大明帝國的稱霸事業也算是後繼有人。

「朝陽,奧朗則布答應大明在孟加拉修建貿易站是個絕佳的機會,父皇要親自坐鎮馬六甲指揮各方面協調行動,父皇外出這段時間,父皇希望你能主政,皇後娘娘監國。」

「父皇千金之軀,是社稷的依靠,有什麼計劃就讓兒臣替父皇去辦。」

「在孟加拉修建貿易站,牽涉各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爆戰事,所以父皇必須前往馬六甲,這樣你一來才能雷厲風行,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父皇外出這段時間,你要勤于政務,遇事都和皇後娘娘、朝中大臣商量。你要牢記平日父皇教導。」

「父皇!」

「不用勸了,皇後娘娘和你母妃不知道勸過父皇多少次,父皇決定了的事情是沒人勸得了的。」

「兒臣謹遵聖命。」

對于皇上又要遠行,宮中的娘娘和朝中大臣早已習以為常,雖然心中有埋怨,也不影響政務院各位大臣按部就班的執行公務。

當然也有人高興,那就是王承恩等人。有皇上坐在太和殿,又極力扶持朱朝陽,王承恩等人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眼看著皇上要冊立儲君了。如今皇上好大喜功,自己親自去馬六甲,一個毛小孩比一個近乎天神的皇上要容易對付得多了。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