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01章 為皇儲忙

「你離京這段時間,不知道為何,總有人向我匯報說你哪位老丈人在朝中積極活動、結黨營私。

「不是,雖然王大人對朕的進軍印度方案有偏見,但也僅限于朝堂之或御房爭辯。還不至于干出什麼悖逆之事來。」

「那可不一定,你忘了當年的薛貞啦。」

「不一樣,薛貞祖三代都是朝廷要員,薛美琳又是皇後,勢力自然大很多。王承恩在朕登基之時僅是一名侍郎,是朕一手提拔了他。何況當時朕是要罷黜薛貞的相位,而王承恩還只是一個副相,朝中勢力遠不如王拓和劉立洋,也不及徐光啟。」

「正是你這種心態可能助長他的勢力增長,你看前番,他為了阻擾你進軍印度,甚至利用克里木與俄羅斯向你施壓,這那是一個國丈和副相所為啊。」

「嗯這倒確實不像他平時的行事風格。」朱顯波仔細的分析著周濤的話,但很快他又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你是不是想借朕之手打壓淑妃?」

「在你心目中,我現在如此不堪嗎?」周濤有點生氣的看著朱顯波。

「孩子們逐漸長大了,朕知道後宮娘娘們的心思也開始活絡了。淑妃娘娘是唯一一位有外戚支援的,自然會被人重點惦記。雖然你不會這麼做,難免其他娘娘不會,所以你一定要替朕把好關,耳朵根子千萬不能軟。在對待皇儲的問題,朕希望你拿出一國之母的風範來,真正為大明的千里江山和萬萬子民著想。」

「臣妾只是一介女流,為人母者哪個不偏向自己的兒女。而且朝光自小聰明好學,又仁愛致至……」

「打住,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啊?」朱顯波萬萬沒想到說著王承恩,這會卻說到里立儲。這也難怪,皇子們一個個長大了,而在周濤心中朝陽雖然李自成這個岳父支持,但畢竟李自成已經外調到九州任總督。而淑妃母子外有王承恩這個副相撐腰,威脅要大得多。

朱顯波無奈的搖搖頭,看來這宮廷爭斗哪朝哪代也避免不了。周濤雖然有私心,但話說得也沒錯。周濤有私心,那王承恩難道就沒有。何況周濤三人是孤身入宮,身後並無顯赫的家族支持,自然王承恩等人有了幻想。而前番有李明德罷相,薛貞被抄家。他王承恩要更進一步,或者想要保住目前的榮華富貴,也許在立太子的問題是個關鍵。

而目前看來大皇子朱朝陽已經入伍鍛煉,二皇子又有皇後支持,王承恩想靠一己之力扶朱朝封位不是那麼簡單的。而皇不在京城,確實是王承恩壯大實力的最佳時機。而且以周濤的性格,沒有證據的事情,她是不會向朱顯波提的。

在這大明朝,人們的思想不可能和朱顯波等人一樣。沒辦法,如想隨俗,早點定下皇儲對群臣也是一種解月兌,不然明爭暗斗沒玩沒了,就算是立了皇儲,估計也是暗流涌動。

不過柳春燕的話倒是提醒了朱顯波,朱朝陽是大皇子,而且性格強悍,大明現在這樣的疆域,每一個彪悍的人還真鎮不住,從內心里,朱顯波從傾向于斯文的朱朝光到慢慢的向朱朝陽慢慢轉變。朱顯波仔細想想自己這些年雖然以開始打著仁德的旗號,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行專斷之事。

尤其是重用李自成和姚啟聖的問題,許多群臣應該是有所覺悟的。雖然現在表面風平浪靜,是因為朝廷的官員們福利待遇年年提高,而老百姓的賦稅也逐年增加。朝廷的軍費開支主要來源于海外貿易和各屬國的進貢。一旦自己離去,這個國家能不能一如既往的強盛還是個大問題。

這一回,朱顯波不是先從身邊的重臣們著手,而是把邢強等人一一召進太和殿。一來這些人官階還比較低,入仕時間比較短,被朝廷的官僚集團所拉攏和同化的可能性比較小。二來這些人和自己來自同一個時代,觀念應該和自己差不多。

當然邢強是朱顯波第一個召見的人,就沖他那種投機取巧的勁和學得工商管理。

「邢愛卿,依你所見,我大明如果大力發展工商企業和海外貿易,能夠在未來幾年全面壓倒歐洲列強嗎?」

「啟稟皇,目前我大明的國力已經遠超歐洲列強,就算幾國聯合起來也不一定能帝國我大明。水師的優勢就更加明顯。」

「那依卿之見,大明日後將采取何種國策呢?」

「這個……」邢強顯然沒有準備,盡管他很自信,但是沒想到朱顯波突然問起這個,早知道就該多準備準備了。

「不用顧慮,朕就是想想你們的真實想法,不加修飾的想法。」

「這個……大明必須堅定不移的發展工商業,發展水師,加強與海外的貿易。只有堅持對外交流才能不斷聚集財富,減輕大明子民的賦稅負擔。」

「我大明亦有萬萬子民,商貿可以在本國進行。如果過度放開,會不會導致我大明的一些軍械技術被外國竊去呢?」朱顯波為了這場談話準備了很久。

「這個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有效忠皇的錦衣衛在,目前又都實行軍事化管理。外國細作想竊取技術並不容易,除非我大明有要員被收買。」

「嗯,只能在執行過程中加以注意了。朕還有件事情想拜托你呢。」

「皇折煞微臣了,為朝廷,為皇辦事是微臣的本分。皇寬宏大量,救微臣于囹圄。不要說辦事,皇就是要微臣這條賤命,也可以隨時拿去。」邢強官階太小,平時在官員多如牛毛的京城根本沒有他說話的份。雖說朱顯波下旨讓他主持工商司的工作。但到底是一個無任何背景的新人,還有案底在身。他的好壞純粹皇一句話的事情。所以他邢強不會放過這難得的表達忠心的機會。

朱顯波要的就是這種忠心,不管邢強內心怎麼想,至少現在,他肯定是願意為朱顯波去賣命的。

「是這樣的,朕的皇子們也越來大了。但是朕一直沒有立儲君,這朝廷群臣們蠢蠢欲動,各成一派,朕知道他們無論支持誰都是有自己的打算。朕也不想強求他們,從即日起你除了幫朕了解下朝中各派的是勢力外,還要幫朕多關心和諸位王子來往比較的緊密都有哪些人。

他們平時都在做些什麼?當然這些需要你親自去驗證,朕不想听類似于錦衣衛那樣的匯報。還有朕不希望你帶有自己的主觀立場去看待每位朝官和皇子。有什麼異常情況立即向朕匯報,你做得到?」

「微臣謝皇信任,微臣一定肝腦涂地為皇辦好差事。」邢強萬萬沒想到皇這麼快把自己當心月復了,監視朝中各黨和皇子們的來往,那可是重任啊。盡管已經有了錦衣衛,皇還是要再安排人確認。說明皇對自己的信任不亞于錦衣衛,邢強沒有理由不高興。

「朕即刻下旨,讓你兼都察院經歷司經歷。也方便你行事!」

「微臣謝皇。」

「記住,朕不是要你找誰的毛病,或者在從中挑撥離間,你只要把你的所見所聞如實的報告給朕就行了。這樣對于你在朝中行事也好些,他們不會為難你。」

「微臣明白。」

朱顯波想要盡快了解朝中諸位大臣對立儲君的最新看法,除了錦衣衛和召集群臣探口風外,另外安插新人在各部也是個好辦法,思來想去,也就都察院這個部門比較適合時常遞奏章,見聖。當然更多的了為了防止官員們誹謗邢強。

不管怎麼說,一個後世穿越過來的大學生比起一般的官員智商肯定要高一些。只要沒有重大的人品問題還是要重用的。本來朱顯波想讓幾位每人帶一名皇子,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就更加恐怖了。但轉念又擔心兩幫穿越的人互相知道了,事情會越鬧越大,不好收場。

邢強對于朱顯波這個安排十分滿意。雖然沒升官,但自己好歹以後就是紀委的人了,不怕有些小人揪住以前自己的小辮子不放。而朱顯波給他的任務並不算重,也不需要他發表意見。朝廷官員領差事最怕皇要求自己判斷,判斷來判斷去,結果還是費盡心思先猜聖意。稍不留意就錯了,空忙不說,還得落個壞印象。、

朱顯波特意跟邢強說明,就是怕到時候邢強自己琢磨不透去問別人,結果本來是私底下的模底,變成了大考試。結果肯定也就變味了。

而大臣們以為朱顯波又想調查什麼,自然也是緊張一番,可沒過幾天發現新的都察院經歷司經歷幾乎沒什麼奏章,朝堂也不開口說話。于是漸漸的一個個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可能這只是聖的一個普通的人事安排,畢竟經歷只是六品。

邢強則如同菜鳥入行一樣,一有空就逮著各部官員閑聊。出于禮節也沒人推辭,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