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87章 微訪西南

王永勝所說的,朱顯波何嘗不知道。只是他以為這種雕蟲小技瞞得過老百姓,定然也瞞不了朝中這些老狐狸。何況自己辦事一向不屑這種小伎倆。但這次的事情提醒了他,有時候該小人的地方還得小人。哪怕是做做樣子。

于是朱顯波沒有再猶豫,將王拓準備好的四組人馬召到太和殿吩咐一番便立刻讓他們出發。無論如何先弄出點動靜來。另一方面,朝廷的作戰準備和糧餉籌集也一刻未停。

王承恩等人在勸諫幾次無果之後迫于皇上威嚴轉為私下活動。

真所謂天不遂人願,不久,王承恩那張烏鴉嘴就靈驗了。或者說有朝中文官的帶動,地方不少封疆大吏都上書朝廷,希望皇上能為當地築路修橋。他們完全把朱顯波當成了一個有錢而無處花所以要打仗的冤大頭。

朱顯波只得繼續給大臣們講歷史,講故事。當然講得最多的就是居安思危。借春秋時期晉悼公與魏絳的故事告誡群臣︰處于安全的環境時刻要想到危險、困難隨時有可能出現。處在和平年代,如果要考慮到戰爭的危險。如果沒有準備只會遭遇禍患。

王承恩甚至被朱顯波要求重讀春秋,王承恩則據理抗爭。

朱顯波無奈只得繼續講故事。

「王愛卿,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思患預防故事總該听說過吧?」

「恕老臣愚鈍。如今我大明四海升平,眾番邦屬國也個個甘願臣服。請問皇上何患之有?」王承恩也是進士出身,豈有不知之理,只是一時半會還沒想到怎麼反駁朱顯波。

「深謀遠慮,居安思危這是智者必備的品質。關鍵就在于把問題想得遠一些,不僅要想到,還要要有防備舉措,才能有備無患,立于不敗之地。歐洲列強一直對東南亞對我大明虎視眈眈,你還要朕說多少次?」

「老臣所看到的是大明船堅炮利,歐洲列強在東南亞節節敗退。古語雲,窮寇莫追。為何皇上要要一意孤行。」

「鼠目寸光!」朱顯波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如果說以前心存僥幸想說服王承恩的話,經過最近的觀察和這次談話,他徹底放棄了。看來王永勝說得對,必須知道一些事端。雕蟲小技就是演給這些被眼前蒙蔽了的保守派看得。

王承恩也不把朱顯波的斥責當回事,被轟出宮也不是一次了。他認為憑著自己的忠心和國丈的身份早晚能勸動皇上。殊不知,從此刻開始,朱顯波心底已經開始漸漸疏遠他了。

在朱顯波看來,既然無法說服朝廷部分官員支持自己的主張,那這些人早晚是要撤換的。到最後只怕連王承恩也不例外。當然眼下正是文官們的紛紛上奏的時刻,他不能做得那麼明顯。但是這筆賬算是記下了。

當然這些進諫文官們也需要安撫,朱顯波想讓朝廷百官們哪怕是暫時不支持也不能強烈反對。體察民情是個朱顯波向百官彰顯自己重視民生最好的機會。

「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當中部分人對朕的印度方案有意見,這些都不緊要,盤踞在印度的歐洲列強雖然對我大明屬地虎視眈眈,但有戚宏亮鎮守馬六甲,應該一時半會有大事。當然也兵部也不能松懈。這些日不少官員上奏朝廷,希望朝廷支援地方建設。

朕承認,這些年來朕對水師過于關注。但是個地方的工程建設不都是按五年規劃進行的吧。是,四川目前還沒有像樣的官道。但飯總得一口一口吃。過段時間朕想去西南走走,雲南、四川朕登基快二十年了,還沒去過也不知道那里的百姓過得是不是像奏章里說得那樣。」

「皇上,您這是?」政務院首相徐光啟很快就意識到了這皇上估計是要借西南執行親往印度了。這種事情過往太多太多了。但作為臣子,考慮到皇上的安全和朝廷的穩定,他又不能明說。

「怎麼啦?你們不是說大明四海升平嗎?朝廷難道有你們在還一日都離不開朕嗎?」

「皇上,微臣以為皇上微服南巡體察民情,是我大明百姓的福分。只是這些年鮮有听說西南各省有冤情和災情。吾皇若使想知曉西南百姓狀況,派一欽差前往即可。如若不然請錦衣衛出馬,也是輕松得很,何勞皇上親自前往。就算是皇上要前往,大可知會各地布政使衙門沿途迎接。」

「不用勸朕,要是那樣朕去了也是白跑一趟。還有你們政務院各部長官都要做好準備,朕還沒想好讓誰陪朕一同前往。朕出訪期間仍舊照例皇後娘娘監國。」

眾臣無賴,這皇上已經不是少年了,如今頑固得很。而且又不是第一次微服出門,如今四海升平,錦衣衛也遍布朝野,加上皇上自身武功也不錯,安全問題應該不用擔心。

說是西南之行,後宮的幾位女人很快和徐光啟一樣猜透了朱顯波在想什麼,知道勸阻也無用只得囑咐他注意安全。

選擇隨行人選確實是個問題,宋慶峰等人已經被先期派往印度。劉輝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次是去印度少補了和歐洲人打交道。朱顯波自然想到了柳春燕。

于是借口考察各地教育狀況召來柳春燕,問其是否願意隨駕私訪,以朱顯波的經驗,這妮子應該會拒絕不過朱顯波有辦法讓她屈服,沒想到柳春燕再次被召來見到朱顯波時顯得比第一次羞澀了許多,還一口答應了朱顯波。

「你可是真心願意隨朕出訪?」朱顯波雖然高興,但還是懷疑是不是有人暗中對她進行了恐嚇。

「微臣願意。」柳春燕回答倒是很自然,而且自稱微臣,看來已經融入了角色,把自己當個朝廷的官員了。

「那你可知道朕這次要去那里?」

「不是去西南各省察看民情嗎?」

「非也,如果是那樣朕不如多帶幾名錦衣衛呢。」

柳春燕雖然有點不高興,但覺得皇上說得沒錯。皇上要微服出訪,她一介女流,又不會功夫,又不曾做過地方官,難道是?柳春燕明顯是想歪了,臉上都泛起了潮紅。

「朕打算潛往印度,需要你這麼一個精通英語的翻譯。」

「哦……」柳春燕若有所思的回答道,很顯然她以為朱顯波只是去西南各省,一路上找個美女伴駕而已。心中有點高興又有點緊張,沒想到朱顯波是讓她做翻譯,頓時很是失望。

「你怎麼啦?」

「沒……沒什麼?」柳春燕連忙拼命的搖頭。

「其他國的語言你還懂些嗎?」

「微臣曾經學過一些西班牙語,能听懂、看懂個大概,但是估計翻譯成問題。」

「那也非常了不起了,比朕的那些內閣大學士強。對了朕要去印度的事情目前朝廷上下沒幾個人知道,你不要泄露給外人,包括邢強他們幾位。」

「微臣明白!」

「對了,你和邢強他們幾位老鄉還時常有聯系嗎?」

「很少,因為各自都有任務在身。」

「能者多勞,辛苦你們幾位了,等將來你們各自為朝廷立下大功,朕繼續封賞你們,不愁沒機會相聚。」

「謝皇上栽培。」

「那里的話,是你們自己有本事,又願意為朝廷效力。這把槍原本就是你的,當初朕以為你們是他國刺客,所以將它沒收了,現在你隨身帶著也好做防身之用。有什麼想帶的東西,回去準備下,不過不能帶太重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