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45章 三管齊下

唐寧波和公孫樂分兩路前往東北和巴彥淖爾,朝廷向閔應元、洪承疇兩位總督發出了六百里加急讓他們各自準備,為兩位將軍出戰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朱顯波又給西北的李自成去了一封八百里加急。

「愛卿與面,朕今日遣公孫樂出東北抵雅克薩抗擊俄軍,遣中央將軍唐寧波率眾前往貝加爾湖修建防守據點。朕料想,準噶爾必有人蠢蠢欲動,愛卿若想擒之,並先引蛇出洞。必要時可令協防準噶爾的兩千步槍兵隨卿行動。愛卿才華冠絕三軍,前番收朝鮮、取安南戰功累累。朕深信卿必定會抓住機會為吾大明開疆擴土。

蒙古全境收入囊中指日可待,待那時,朕將在蒙古設行省,而卿即可提精兵北上抗衡沙俄,或西進飲馬里海。機不可失,望卿珍惜!」

很明顯,朱顯波前一段時間下旨李自成備戰是有目的的,而如今朝廷兩路北上清剿俄軍。那準噶爾不動則已,動則,必然讓李自成逮到把柄,借機吞並之。

所謂的引蛇出洞,無非是李自成故意賣破綻,提兵北上假意與俄國一戰。至于準格爾會不會相信就看李自成的演技了。

朝廷內的保守派,原本以為皇上只會派一員大將前往雅克薩反擊一下,當朱顯波說出軍墾計劃,緊接著派出唐寧波時,大部分才明白為什麼皇上要暫停下半年的造船計劃。看起來對俄戰爭的計劃遠不是準備一場仗那麼簡單。如果他們知道朱顯波真正的目的是在策劃另一場戰爭的話一定會嚇一跳。

但是朱顯波對李自成有信心,他之所以讓李自成引蛇出洞,其實就是想找個借口。依照李自成的性格,準噶爾一旦與大明開戰,李自成只怕不會留下多少活口。而朱顯波的一塊心病能不能拔掉也全在李自成了,所以特意弄份加急密函過去,並稱贊李自成勇冠三軍,重提朝鮮戰爭,目的不言而喻。

朱顯波給李自成去完信就吩咐劉立洋給陝西增兵。劉立洋還以為朝廷要為李自成出兵俄國做前期準備。但是很快就證明他的想法錯了。半月後,哈密副將柳水龍六百里加急文書送到兵部,說李自成調動哈密四萬大軍連同駐扎準噶爾的兩千步槍北上準備討伐俄國。

只留下柳水龍與五千人不到駐守哈密,臨行並嚴令各部原地待命。柳水龍恐準噶爾伺機起兵哈密有失,希望朝廷星夜從陝西派兵增援。信中把軍情寫的十萬緊急,並懇請皇上調回李自成,自己願率精兵遠征俄國,李自成則帶大部隊駐防哈密。

劉立洋連忙拿著柳水龍的急信找朱顯波,于是朱顯波只好向劉立洋說實話。

「劉大人,朕這次想借大明與俄國交戰,先把準噶爾賺進來,再慢慢圖西伯利亞。準噶爾不滅,大明如魚刺哽喉,三員大將被一個小小的準噶爾拖住。所以這次李自成出兵是朕的密令,原本打算等與準噶爾開戰以後再告知你們,沒想到李自成還真會演戲,將柳水龍都騙了。」

「皇上,柳水龍擔心並不毫無道理啊,一旦準噶爾揮軍南下,哈密岌岌可危。如果再如葉爾羌殘部聯合,那整個新疆就危矣。還望皇上三思!」

「傳旨陝西總兵,即日起派兵增援哈密。不過,準噶爾人未攻哈密之前,陝西增援軍隊不得進城!柳水龍不得擅動,只要死守哈密,等待李自成回援即可!同時傳令洪承疇防止準噶爾人突然東襲!」

「微臣還是有點擔心……」劉立洋也說不出擔心什麼。按說帶兵打仗,李自成不會輸給朝中任何一員大將。而新疆除了駐防準噶爾的兩千步槍外,當初遠征葉爾羌的步槍兵幾乎沒有損失的留在了哈密。還有數十萬的軍墾百姓,準噶爾人也許只有偷襲能掠得部分百姓和物質而已,確實沒什麼可擔心的。

但是朱顯波的大膽行動還是讓劉立洋吃了一驚,難怪朝廷要暫停下半年的造船支出,看來是準備打下準噶爾之後,又進行移民了。

很快錦衣衛送回來的情報和柳水龍的大同小異,李自成是刻意要營造一種傾巢而出的氣氛。現在就只差有人去準噶爾點一把火了。朱顯波決定將羈押已久的曾經葉爾羌汗國王公貴戚們釋放一些回草原。這些喪家之犬,果然如朱顯波所說的那樣逃離京城之後大部分就奔向準噶爾。

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想過好日子,想復國,準噶爾的幫助最靠譜。朱顯波當然不會放可汗和王子走,朝廷大臣們對朱顯波的做法又是一陣熱烈的爭論。好在大家的利益沒受到多大的影響,就是工部官員牢騷多一點,朱顯波承諾,一旦西伯利亞成功建設駐點,立即恢復造船計劃。

朱顯波也擔心畢竟造船業如果長期停頓那麼工人就可能流失,雖然現在采取的是軍事化管理,沒有活干,薪水自然就很少,甚至沒有。因此朱顯波只好把徐光啟和龐清廣等幾個人叫來商量,如何妥善安排造船計劃,以及西伯利亞軍墾計劃的財政支出。這兩項都是目前朝廷的重點工作,雖然造船暫時讓位于軍墾。

「皇上,微臣以為軍懇的銀兩撥付並不需要立即砍掉造船計劃,因為兵部招募也是分布進行。何況雅克薩的戰事尚不明朗。只要緩上幾個月,商船的收益上繳,東南亞各國進攻之後。應該能逐步支付軍墾的額外支出。」龐清廣給朱顯波開始慢慢算賬。

「朕停造船計劃也是表明一種決心,與俄國人戰斗的決心。朝廷上下沒有比這件更重要!如果能合理安排,不影響定居點的建設和開發。造船計劃能上多少就上多少,隨著雅克薩和雅庫茨克一線建立定居點,日本海往北,韃靼海峽以及鄂霍茨克海也需要戰船巡航。北海艦隊現有的船只肯定不夠了。」

「臣等再與兵部、戶部、工部詳細商議,各部門的項目能緩則緩,優先保證定居點和造船開銷。」徐光啟當然知道朱顯波的海洋情節。茫茫雪原西伯利亞雖然大,但大海更寬廣,更需要加強水師戰力。

按照朱顯波的預算,四個定居點,最少二十萬人,第一年朝廷的補助就是六百萬銀元,這確實不是個小數目,在整個朝廷按照五年規劃逐步實施的時候,這錢只能從國庫盈余里掏,如果全國庫全空,遇上災害年。遇上新的戰事那就真是束手無策了。

徐光啟說的倒是沒錯,但光砍造船業,看來是不夠了。朱顯波的改善民生計劃才實施了半年不到,這老毛子又來惹事。不過這也倒和朱顯波的意思。後世的美國不是就喜歡打仗嗎?國民生活水平一下降,就打仗。越打老百姓日子過得越舒坦。朱顯波的目標就是這樣,老毛子搗亂,正好借口修建定居點。

于是各部門尚書侍郎又再次被要求重新審核五年計劃的年度計劃,各部門先行上報暫停或者緩行的項目。甚至連戶部在東南亞開設新分行的計劃都被納入緩行範圍。各部上報之後,朱顯波繼續找徐光啟、龐清廣商議。因為這些上報的各部門都會打埋伏,生怕自己報多了。具體拿下那些開支,暫停、緩行那些項目還得上頭指令才行。

解決好開支缺口,朱顯波現在等的就是柳水龍的急報,那個關于準噶爾人南下入侵大明邊境的急報。以往都是盼望邊境安寧,這一次是例外。

————————————————————————

兄弟們!給力啊!

給魔力點支持,掙扎在小封推薦上與不上邊緣的人傷不起。

無論如何要給個收藏啊!

拜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