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一零零章 拜訪少林(求收藏)

朱顯波是在想,一個李三江對軍隊貢獻這麼大,如果把那些閑散的江湖人士集中起來,作為海戰或陸戰的先鋒隊,特種兵,是不是威力更大呢?想到這里,連忙招來李承宗、薛貞等人商量,李承宗十分贊成,薛貞則擔心江湖人士過于散漫,難以管理。

考慮再三,朱顯波覺得還是利大于弊,何況這些人加以訓練和軍營的約束,應該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現代軍事訓練自己稍微懂些。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聚攏他們,朱顯波自然想到了少林寺,無論哪朝那代,少林總是武林正宗。

于是朱顯波決定先拜訪少林,由少林出面游說江湖人士投效朝廷,這樣無論朝廷還是江湖人士都有面子。

朱顯波帶領戚宏亮等幾個隨從就來到少林寺。只見這少林,背依五乳*峰,周圍山巒環抱、峰峰相連、錯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真是會挑地方啊,地勢險要卻不張揚,很符合少林寺的江湖地位。也符合藏龍臥虎的少林傳說。

由于事先有照會少林,因此皇上一到嵩山腳下少林寺門口就有大師接待,來人叫覺名。見到朱顯波一行和朝廷大臣們差不多一樣恭敬,朱顯波心想,這少林看來還是比較希望依附朝廷的,畢竟現在不是亂世。

"聖上駕臨,鄙寺蓬蓽生輝啊,方丈師兄已經帶領全寺僧眾在天王殿迎接聖駕。」

「別太客氣了,前頭帶路吧。」朱顯波這次是來求人,也不好太擺架子,何況大明朝前前後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內出家,已經沒少麻煩人家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盡可能展現朝廷的誠意和親近之意。

和尚們見皇上也不講究,不好再客氣,于是前頭帶路,小心翼翼的給朱顯波等人介紹少林寺的情況。

不一會就來到山門,「少林寺」三個大字醒目中帶著點滄桑,威嚴中透著厚重,來對地方了。一進山門,便見彌勒佛供于佛龕之中,大月復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兩旁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里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朱顯波想起電視劇唱得那首歌,確實武林正宗啊,名不虛傳。

拾階而上,很快來到天王殿,果然不少僧人在一個白發老者的帶領下恭然而立。老者身披袈裟,胸前斗大的一個佛字。讓人不由得進入了敬佛狀態。致死朱顯波一直想不明白,少林是武林,和佛是如何結緣的呢?當然听得更多的是棍僧就唐王的故事。但願這現在的少林寺還是一如既往的追隨朝廷啊。

「阿彌陀佛,聖上光臨寒寺,覺遠等深感榮幸。」這大和尚一帶頭,後面一串阿彌陀佛。

「諸位大師不必客氣,不必客氣。」朱顯波時刻不忘微笑,親近親近再親近,這是他要表露給少林寺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覺遠和尚一帶頭,少林就和朝廷差不多了,看來這皇恩真是浩蕩,皇威無邊啊。朱顯波連忙招呼眾人起身。

禮畢,朱顯波按例參觀各殿,並跟覺遠和尚到各處給佛祖菩薩們上香,同時命令來人進香火錢給少林寺黃金五千兩,客套完畢,覺遠大師把朱顯波帶進內室。

朱顯波這才自己觀察眼前這大和尚,雖然頭發胡子早已發白,但顯得十分精神,身材精瘦卻明顯蘊涵深厚的內力和安卓師傅有一比。

「老衲听聞,當今聖上勤政愛民,英武神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大明子民三生有幸啊。」大和尚也哎拍馬屁,哈,這好辦了,關系親近了許多,這覺遠沒想象中那麼難相處。

「大師謬贊,大明江山如今開始穩固全靠朝廷官員努力,加上我大明子民勤勞所致,少林寺也功勞不小,朕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謙虛是必須的,何況在大師面前。

「聖上謙虛,凡事還要看帶頭人嘛,皇上年紀輕輕就能四海升平,萬國來朝,假以時日,必定成為一代聖君。」

「大師休要再夸我,朕這次來其實有事求方丈大師。」于是朱顯波把自己的想法和覺遠方丈說了說,這大和尚幾次皺眉幾次長嘆,完全琢磨不透。這皇上如何突然想起我等武林人士來,還要找人參軍,只是聖命難違,只好見機行事了。

「老衲觀聖上,果然如傳言所說,內功深厚,不知師從何人。」大和尚似乎對朱顯波的武功底細更感興趣。大師就是大師,一眼就知道朱顯波身藏內功。

「不瞞大師,朕當初身為信王,逃難經過恆山時被師傅安卓所救,我資質太差,師傅只教我些內功修煉法,另外讓我學習弓箭之術,以便將來在戰場有所用處。」朱顯波不想隱瞞,也覺得沒必要,因為少林寺與朝廷關系一直很近。

「原來如此,聖上原來是安卓大師的高徒,難怪難怪。」

「大師認得家師?」

「豈止認得,老衲年輕時常常找他挑戰,屢戰屢敗,現在想想慚愧啊,身為出家人,卻為虛名所累,遠不及安卓大師。只是他一身武藝為何不傳于聖上?」

「師傅很想教我,是朕偷懶,不想學。」

「哦,難怪,也許安卓大師是考慮聖上龍體也許承受不了武學苦難。不過聖上學會了內功修煉大*法也很是不錯,如果不嫌棄,我願意將少林易筋經傳授給聖上,以增加聖上的內功修煉效果。」

易筋經?!少林至寶啊,不知道難學不?朱顯波如獲至寶,但又不好表露。

「大師如果願意教,自然是好,只是朕的這點基礎,加上朕天生不是習武的材料……而且朝廷俗務纏身,只怕朕不能在貴寺呆很長時間。」朱顯波有點猶豫,想探探方丈口氣,要是太難學就不學了,他可不想留在這少林寺當和尚。

「聖上有安卓大師的內功基礎,這易筋經只要背熟口訣,隨時隨地可以修煉,不會耽誤聖上太多時間的。」大師就是大師一眼就能看穿朱顯波的心思。

「不會耽誤大師時間就好,另外朕這次來還有大師相求,不知……」朱顯波還是不想忘了正事。

「聖上請放心,少林蒙聖上不棄,多次受恩于朝廷。朝廷的事就是少林的事,何況當今聖上如此勤政愛民,為了大明江山四處奔波,我等江湖人士理當為聖上分憂,為朝廷效力。我已經讓覺名師弟去聯絡各派了,很快就會有消息的。只是聖上打算選用多少人馬呢?」

「多多善吧,不過還是要會些獨門功夫,對軍事有幫助的,戰場畢竟不是單打獨斗,需要配合。」

「那就請聖上安心在鄙寺呆上幾日,一來欣賞我嵩山風景,二來也讓老衲有機會和聖上切磋切磋。」為什麼越是厲害的人越是低調呢,先前還說傳授,現在成切磋了。嗯,這大和尚不是一般人啊,馬屁功夫到位不說,也深得君臣相處之道,也許出家前是個政治家呢。

朱顯波原本以為易筋經很難背,也許是興趣來了,打過幾次仗知道武功的重要性了,這次,朱顯波只背了三次就基本流暢了,覺遠方丈連連夸皇上是練武奇才。多半是拍馬屁吧,不管了,好好跟著這大和尚修煉,好處大大的有。

第一式︰韋佗獻杵

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也恭

「聖上,這第一式鼻呼鼻吸,吸指鼻丹,呼丹胸指。」覺遠一邊示範一邊提醒。「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10公分左右距離)。此動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第二勢︰韋馱獻杵第二勢

足指掛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聖上,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兩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兩側平舉;立掌,掌心向外;兩目前視;吸氣時胸部擴張,臂向後挺;呼氣時,指尖內翹,掌向外撐。反復進行8-20次。」

第三式︰韋馱獻杵第三式

訣曰︰掌托天門目上觀,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將齶舐,鼻能調息覺心安。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皇上,兩腳開立,足尖著地,足跟提起;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三公分;沉肩曲肘,仰頭,目觀掌背。舌舐上齶,鼻息調勻。吸氣時,兩手用暗勁盡力上托,兩腿同時用力下蹬;呼氣時,全身放松,兩掌向前下翻。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將兩拳緩緩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腳跟著地。反復8-20次。」

第四式︰摘星換斗勢

訣曰︰只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內注雙眸。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右腳稍向右前方移步,與左腳形成斜八字,隨勢向左微側;屈膝,提右腳跟,身向下沉,右虛步。右手高舉伸直,掌心向下,頭微右斜,雙目仰視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後。吸氣時,頭往上頂,雙肩後挺;呼氣時,全身放松,再左右兩側交換姿勢鍛煉。連續5-10次。

第五勢︰倒拽九牛尾勢

右腳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舉至前上方,雙目觀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後。吸氣時,兩拳緊握內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後;呼氣時,兩拳兩臂放松還原為本勢預備動作。再身體後轉,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進行。隨呼吸反復5-10次。

訣曰︰兩腿後伸前屈,小月復運氣放松;用力在于兩膀,觀原須注雙瞳。

朱顯波沒練幾招就已大汗淋淋,覺遠和尚無奈,只得停下來讓朱顯波稍事休息。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